北小:创建美丽校园 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北小在行动

静心

<h3>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北苑小学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呢?请跟着北小小记者的脚步去看一看吧!</h3> <h3>  一.校园绿化提档,提升校园环境</h3><h3> 开学初,我们的朱校长亲自抓校园绿化提档工程,亲自设计亲自选树种,瞧!在校长室和总务处的共同努力下,校园北大门焕然一新。不信,你瞧!</h3> <h3>二.保安、家长、老师共协手,把好安全第一关</h3><h3> 每天我们学校的3位保安早早来到学校,在门口站岗,指挥车辆通行,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每天早上家长护卫队的家长按时到岗,指挥电动车的停放及通行,保护孩子的安全;每天早上值周老师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上学。“保安伯伯早,家长早,值周老师早”每天早上都能听到孩子和保安、家长还有老师的问好,这种感觉真好。文明通行、文明行走、主动问好开启了美好的一天。</h3> <h3>三.评选最美教室,提升校园品味</h3><h3> 为了给孩子们创设美丽、环保的学习环境,德育处进行了“最美教室”的评选。班主任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班成了花的海洋,红的白的还有黄的,美美的;有的班把小动物请进了教室,有鱼、有小蝌蚪,还有小海龟呢;还有的班摆满了各种绿植,布置的象植物园;参观后,有一种去花店的感觉,令人赏心悦目,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课,美哉美哉。</h3> <h3>四.每月组织一次大扫除,争创美丽校园</h3> <h3><font color="#010101">  每月北小都会组织一次大扫除,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齐心协力,把卫生死角彻底清除了,在这样的干净清爽的环境下学习,真幸福。</font></h3> <h3>五.弘扬正能量,争做最美学生</h3> <h3>  2018年是金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一年,北小德育处切实落实创建精神,将精神细化到点点滴滴中,号召全校学生争做最美学生,让文明之花在北小的校园内处处可见。</h3> <h3>五.关注细节,提升品质</h3> <h3><font color="#010101">  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北小德育处非常关注细节,特别是一些容易忽略的地方。下雨天,雨伞容易不整齐,怎么办呢?建议总务处在教室门口装栏杆,统一将雨伞挂起来,要求学生自己的雨伞整理好,一把一把挂起来,经过训练,学生养成了随手整理的习惯,整整齐齐的挂起来真舒服。</font></h3> <h3>  我们的校园树木较多,每天掉落的树叶也很多,我们每周组织学生捡落叶,孩子们在捡树叶中体验快乐,体验做好事的乐趣。人多力量大,一会儿的功夫,校园干干净净了。</h3> <h3>六.大队委劝导不文明行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h3><h3> </h3> <h3>  我们的大队委利用放学的时间,来到北大门劝导一些不文明行为,劝导家长文明过斑马线、正确停放电动车,做到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不逆向行驶,遵守交通规则。</h3> <h3><font color="#010101">七.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助力创建工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德育处积极用好两支学生队伍:第一支大队委队伍;第二支中队长这支队伍。半月召集他们开会,讨论:学校不文明行为有哪些?对策有哪些?作为大队委、我们该如何监督和管理。讨论了两个话题:栅栏被破坏怎么办?厕所有异味怎么办?大队委和中队长们脑洞大开、热烈讨论,形成共识。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成为学校的主人,既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又培养了他们的能力。</font></h3> <h3>八.小手牵大手,争做小小宣传员</h3> <h3><font color="#010101">  朱校长亲自带队,16位大队委带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走进社区,走进店铺,宣传创建工作,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商店老板争做文明的金华人,为创建献一份小小的力。</font></h3> <h3>  我们还给每位老师、家长发放了倡议书,倡议每位老师、每位家长、每位学生都做到文明、守纪、守秩序,严格遵照交通规则,做一名文明的金华人。</h3> <h3> 我们的孩子们还走进社区,和社区志愿者一起清洁北苑小区的垃圾。人多力量大,通过大家的努力,花坛变干净了,卫生死角清除了。</h3> <h3>九.积极落实上级布置任务,创建工作放首位</h3> <h3><font color="#010101">  教育局布置的创建任务第一时间落实,并要求每位班主任及时反馈,通知到学生和家长,并按要求做到。德育处不定时检查、抽查,发现不到位的班级要求及时整改,做到每天检查、每周抽查,卫生要求无纸屑、无灰尘、无垃圾。</font></h3> <h3>  文明在点滴中,文明在细节中,文明在平时的生活中,让我们做有心人,一起携手做一个文明的金华人,为创建工作献一份小小的力量。</h3> 图文:李 霞<div><br></div><div><div> 审核:张惠清</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