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红枫轩主

<h3>圣地亚哥作为我们到访南美的第一站,半个月前刚刚来过,我们从玻利维亚、秘鲁转了半一圈后,终点又回到了是起点。但这次的短暂的重逢并不是单纯出于对这座城市的留恋,更主要的是为了要从这里开始我们下半程邮轮的旅程。</h3> <h3>圣地亚哥与世界上其他的沿海城市一样,有着极其丰富的海产资源,餐饮的规模和标准也呈多样化,明显优于邻近的南美国家。</h3> <h3>我们今天中午就餐的这间名为烤鱼的餐厅规模并不大,待客之道非常到位,除了独具特色的装修陈设外,还提供免费 WIFI、免费香槟、免费红酒,更重要的是出品非常考究,我不知道类似的餐厅在圣地亚哥还有多少家,但下次有机会再来智利的话,我一定会再次光顾这一家。</h3> <h3>美国《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曾经评选出全球十佳美食市场,其中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中央市场(Mercado Central)榜上有名,名列第五位。 </h3><h3> </h3><h3><br /></h3><h3>大名鼎鼎的中央市场就是这栋建于19世纪下半期的老建筑,里面食客的热情非常高涨,映入眼帘的全是琳琅满目海产食材、海鲜摊档和海鲜餐厅,难怪如此人头簇拥,摩肩擦踵。</h3> <h3>新鲜的海产食材都整齐而干净地摆在餐厅旁的一个透明巨大的玻璃柜子里,品种琳琅满目,鱼类有鳗鱼、石首鱼、石斑鱼、吞拿鱼、大马哈鱼等,海鲜有霸王蟹、海胆、竹蛏、扇贝、蛤蜊和蚌类,很多海鲜根本都无法叫出名字。不得不提的是,智利享誉世界的"三宝"之一,那就有世界最名贵三文鱼,不但价廉而且物美。</h3> <h3>智利人大多是西班牙、德国等欧洲人与当地印第安人混血的后裔,民族性有拉丁民族的欢愉舒缓,也有德国人的务实严谨,智利人凭借这些特有的基因,使他们在1879年至1883年期间,与玻利维亚和秘鲁的南美太平洋战争中占尽先机,最终迫使玻利维亚和秘鲁城下签盟,此战过后,玻利维亚便失去出海口,成为四面围城的内陆国,沦为南美地区最贫穷的国家。</h3> <h3>拉莫内达宫是智利的总统府,这座白色的大楼是西班牙帝国在18世纪兴建的最大建筑,也是西班牙美洲殖民时期最赏心悦目的建筑之一,具有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h3> <h3>拉莫内达宫由意大利建筑师托斯卡(Joaquin Toesca y Ricci)于1784年开始建造,原为皇家铸币厂,负责铸造货币,1805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22智利总统以及部分政府部门在此办公,1951年成为智利国家级历史遗迹。</h3><h3><br /></h3><h3>拉莫内达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的遗迹,因为它见证了直接影响智利的生命一些事件,比如说1973年的轰炸,曾遭到大规模空袭。同时,拉莫内达宫也代表着国家的政治生活。拉莫内达宫在没有国事活动时是免费对游人开放的。</h3> <h3>圣地亚哥的街头艺人,无论是自弹自唱的还是载歌载舞的,无论是扮演雕塑的还是肖像速写的,似乎人人身怀绝技,个个与众不同,正是这些五花八门的街头艺术,让武器广场长期以来历久不衰,从来都是游客必到的首选之地。</h3> <h3>智利骑警这身帅气的装扮,已经成为武器广场上游客疯狂追逐的拍摄热点,就凭他们的标准骑姿和背景画面,就知道这些骑警们一个个都是训练有素,举手投足之间既亲善和蔼又不失威严,值得我们为此而点赞!</h3> <h3>南美之行为期15天的陆地行程,还没等我们从置身高原的状态中回过神来,玻利维亚高原视觉的盛宴还历历在目,马丘比丘印加的文明还记忆犹新。</h3><h3><br /></h3><h3>从今天下午开始,我们便要登上这艘名为皇冠公主号的邮轮,继续下半程从海上寻找印加古道的行程。</h3><h3><br /></h3><h3>我们期待着一起去经历福克兰群岛与人嬉戏的企鹅,合恩角两大海洋交汇处骇人的风浪,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无处不在的探戈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