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地坑土妹子

小石桥

<h3>陕州地坑院</h3><div>地坑院是一种古老的汉族建筑形式。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一孔窑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檐,用于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50厘米的拦马墙,在通往坑底的通道四周同样也有这样的拦马墙,这些矮墙一是为了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二是为了人们在地面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所设,三是建筑装饰需要,使整个地坑院看起来美观协调。 人住在坑里,排水问题自然是第一大事。为此,他们在地坑院中间下挖了深4~5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和渗进入坑内的雨水。地坑院与通往地面的通道旁有一口深水井,加一把辘轳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地坑院内各个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功用,按照主窑所处方位不同称之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几种。这说明建造地坑院同样受到汉族传统文化八卦的影响,老百姓依“风水流脉”来确定院子主方向的朝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