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记忆当中,小时候有那么多回,因为有外国人在山后路上经过,把穿得破烂的我们关到某个角落房子里面不让出来,免得影响国家的形象。那时候心里总是想,我们天天摸爬滚打的竹林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值得人家大老远跑过来参观吗?</h3> <h3>长大了才知道,在家乡赤壁随阳竹海周围,和咸安星星竹海、崇阳金沙竹海连城了一大片,是联合国林农组织定点考察基地,如今已经成为咸宁的主要景点之一。</h3><div><br></div> <h3>从温泉太乙大道出发,经温随线行走大约10多公里到咸安古田三叉路口,沿途就可见到零星成片的竹林分布,再往前走5公里左右进入星星竹海景区大门,才置身于竹的世界,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快乐地徜徉在竹海沐浴,品味着百品不厌的竹乡“神韵”:</h3> <h3>远处望去,漫山遍野的翠竹修长挺拨、空灵梗直,有的高擎入半空,有的粗壮硕大、直径达十多厘米。盘山而上途中,山山翠竹相迎,岭岭竹海相送,山风吹过,但见竹浪层层似千顷碧波,竹涛阵阵如万马奔腾。走入丛中,竟有了一片朦胧、一分宁静。越往里走,越是幽静,但这种静,不是那种死气沉沉的静,而是一种让心都能够感到愉悦的心灵的“恬静”。再往里走,偶有一小片开阔的地带,零星住着几户人家,在竹林丛中,显得是那么的静谧与温馨。 </h3><div><br></div> <h3>咸宁号称“中国楠竹之乡”,无论走到哪里,随处都可看到成片成片的竹子。在咸宁民间传说中,竹子是青龙变的,竹笋就是龙角,所以竹乡人像崇拜龙一样崇拜竹。他们卜卦掷竹筊,送礼提竹篮;春节舞竹龙,端午送竹扇;孝子拄竹杖,新娘坐竹轿……可以说,竹子融入了咸宁的宗教祭祀、婚丧嫁娶、交际节庆等各种民俗之中。竹子四时常茂,经冬不凋,集坚贞、虚心、劲挺、清幽于一身,深得历代诗人喜爱。在宋代崇阳知县任希夷的笔下,竹子是君子:“一从清士心相许,眼看浮花薄似云。”在明代大臣方逢时的笔下,竹子是隐士:“渭川咫尺供清啸,谁羡人间千户侯!”在现代诗人郭小川的笔下,“楠竹如同少女”:“一身光洁/不叫尘土染青枝/一派清香/不许歪风留邪气……”</h3><div><br></div> <h3>“家有一园竹,子孙都富足。”这是咸宁广为流传的民间谚语。走进竹乡农家,总能见到房前屋后栽有几丛修竹。因为学的地理专业的缘故才知道,其实是因为江南丘陵那独特的酸性土壤、湿热的气候和良好排水性能的丘陵地形,才使她长期扎根于此,而且,竹子与杉树、油茶等都是改良江南丘陵红壤贫瘠的必备树种。当然还有她高风亮节、青洁滑亮、美丽耐看的缘故,造就了咸宁人对竹有一种独特的偏爱,才引得家家户户的门前院后,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竹子。竹子分为:楠竹、桂竹、墨竹、四方竹等近170个品种,笔直而挺秀,易于栽培,只要是房前屋后有个巴掌大的一块空地,见缝插针地随手插下个竹竿。没几天,枝节上就能透出几点嫩芽,慢慢长高。冬去春来,居然蔓延成一大片,最后黑压压的全把房子罩住,绵绵数里,苍苍莽莽的一片竹海、形成了独特的“竹里人家”。黄昏时分,缕缕青烟从绿海中袅袅升起,盘旋在竹叶之上。鸡鸣犬吠相闻,竹海深处红墙黑瓦,竹里人家便有了这份清新的神韵。<br></h3><div><br></div> <h3>初春来临,竹里人家的日子开始清新而朗润。绵绵的春雨,打湿了空气,使竹林湿润润的,春光融融,满地竹笋破土而出,透着新鲜泥土的气息,齐刷刷的一大片,仿佛一个个生命的精灵,忽然之间突兀在大地之上,给苍茫的大地,注上了一片春的活力。于是我在想:这竹如许的清新、如此的让人留念,这竹里人家居住在竹林里,其实是没有季节感觉的吧。你看这竹叶青青,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没有外面世界那种大把大把叶子摔落下,没有树枝光秃秃的那种寒冷的苍凉;没有外面世界那种大片大片的山花烂漫以及万物蓬勃的热烈。春天,狂风吹不进竹里,竹里却春意盎然,炎热的夏天,层层密密的竹叶又把毒辣的阳光温婉地拒绝,竹里清风送爽,伴随着轻风微微拂过,甚是惬意;入冬,偶有雪花飘落,却没让人感觉寒意。在这一年四季中,满眼的青翠,满身的舒爽,是何等的让人惬意和自豪。</h3> <h3>在这青青的翠绿中,此时我真想生活的日子就如同这竹子一样清新、朴质。不管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空泛、寂寞和烦躁;只要有这竹林,寂寞的心中就会平添了一份生活的美好和满足,那种幸福的滋味,如同一个美丽的梦想,在青山翠竹之间轻轻飘荡。</h3><div><br></div> <h3>故乡竹韵,韵味悠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