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洞村的传说 魏平

小溪林子

<h3>  在兴山县古夫镇县政府背后有一个村子,名曰书洞,它林壑幽美,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村中更是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只可惜书洞村多年来交通不便,前去游玩的人极少,直到今年四月中旬,从咸水连接书洞的乡村公路已经竣工,书洞村仿若县城后花园一般终于向人们敞开了大门。</h3> <h3>  步入书洞村,恍惚间只觉得自己误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只见山高林密,僻静幽深,树木苍翠,杜鹃怒放,竟找不到一丝现代城市中的浮华喧嚣。书洞村得名于悬崖峭壁上的一处山洞,传说那儿是老祖宗庞官隐居的地方。本想一探这山中奇景,可惜昨夜有雨,山陡路滑,处于安全考虑,只得作罢。心中到底不甘,约着三两好友去村中游玩做客,听到当地百姓讲那些书洞村各个景点的传说,心觉甚奇,故以此文略做记录。</h3> <h3> 书 洞</h3><h3> 传说很久以前,天下纷争,各国交战,民不聊生。有一河南人名为庞官,满腹经纶,有安邦定国之才。乱世中他辗转漂泊,后流落到书洞村。他惊奇地发现此处地形仿若帆船,多重山岭各自成帆似橹,实乃风水宝地。更奇的是山腰有一山洞,洞内竟天然陈列着石碗石凳石桌石床,自成一室,更有暗河潺潺,清凉甘甜。他不禁感叹:天助我也。从此他便在这山洞中隐居下来,习文练武,等待天下安定。过了很多年,天下初定,君主求贤若渴,于是庞官出山,考取文武状元,协助君主治理天下,成为国之栋梁。多年后庞官告老还乡,回到当年隐居的山洞。在一个春日的晚上,庞官留下"耕读传家"的家训后,与世长辞。据闻当晚村人看见一颗明亮的星星从洞中冉冉升起,直上夜空。村里老者说,庞公实乃文曲星转世也。庞官去世后,在洞中留下藏书若干,从此后,此洞名为书洞,此村也被人叫做书洞村。</h3> <h3> 文 笔</h3><h3> 书洞村中的标志景点书洞没去成,但文笔之行,却弥补了我们的遗憾。</h3><h3> 沿着一条泥泞公路前行,远远的看见山巅处仿若立着一只巨大的毛笔头,直刺青天,似乎要以苍穹为底,书写盛世豪情。这就是闻名的文笔了。文笔的位置在书洞这只船的船尖尖上,四周峰峦叠嶂,远山如黛,山脚下是古洞口水库,水碧如玉,似一条玉带蜿蜒在青山翠谷之间。文笔四周农舍白墙黛瓦,门前有高粱地,有核桃林,有水池,一派农家田园风光。清风拂来,不觉神清气爽。拾级而上,来到文笔前,可见棱台形的底座,系青石堆砌而成,塔中间呈圆锥形,由青砖建造,塔顶尖尖,果然像极了毛笔头。文笔底座中空,里面供奉财神,有几个村人正在烧香祈愿。旁边稻场上立一块石碑,仔细辨认,可看出碑面上刻有"中华民国十六年"及领头建庙的族长庞永清等八位庞姓人氏的名字等字样。据悉文笔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曾经此处有庙,庙宇外有四合院,香火鼎盛。可惜文革时期遭到破坏,四合院被拆除,所有泥塑菩萨全部被敲碎扔下山,只有文笔塔侥幸保留了下来。</h3><h3> 中国庙宇大多端庄肃穆,庙内宝塔也都翘角飞檐,为何文笔塔却造型酷似毛笔头,一改中国寺院惯有的建筑风格?原来这其中也有一段传奇。听烧香的当地人讲,在民国初期,书洞村连连发生旱灾,村里人祈雨无果,只好请来得道高僧相助。高僧掐指一算,说离村数公里外有个地方叫古井坪,坪内有一古井,井内有一白龙。高僧又勘察了地形,说书洞村地貌仿若船舟,需在船尖上建庙,并且要建一个像毛笔头一样的庙方可。面对村人不解的目光,高僧捻着长须说,你们老祖宗庞官是文曲星下凡,古井坪的白龙是他老友,若在此处以笔头形貌建寺,加上本僧作法,白龙即会收到感应,知道是庞官后人求助,这求雨的事就引刃而解了。听了高僧指点,村里八位庞姓长者出资出力,建成文笔庙。庙成,高僧和村人作法祈雨,果真天降甘霖,此后年年风调雨顺,之后村里还出了六位进士。直到当代,村民庞光莲的儿子向鹏飞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士,仍不忘将先人庞官"耕读传家"的家训发扬光大。看着历经百年风雨,仍然屹立青山之巅的文笔塔,古拙沉静。香火缭绕中,神座上的神像表情柔和悲悯,温柔平静的接受朝拜者的祈愿。在这宁静的氛围中,心中不禁有所感触:菩萨并不真实存在,但人们心中的菩萨却能保人心向善,心生光明。心中信仰的神佛每日都在提醒自己,做一个心地善良,胸怀慈悲的人。供奉香火,以求心灵的平静,也是人之常态吧。</h3> <h3><br /></h3><h3> 金 蟾</h3><h3> "蟾"是古代神话中的吉祥之物,传说金蟾有三足为灵物,可以招财致富,所以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得金钱"之说。而书洞村有石蟾群像,数量之庞大,造型之逼真,着实让人叹为观止。</h3><h3> 从文笔山上下来,附近有一条小路,一侧靠山,山上多杂木,一侧靠田,田中有玉米。低头一看,就会看到路上一个个石蟾,有的横着蹲在小路正中,有的侧蹲在小路边上。石蟾或大或小,造型各异,有的张开大嘴,有的屁股肥硕。最让人惊叹的是路边一浑然天成的石蟾,它立在一块大石上,长约一米,高四十公分的样子。毛茸茸的深绿浅褐的苔癣长在身上,恰似它的外皮。它的三条腿强健有力,仿佛蹲下后马上要起跳的样子,鲜活灵动,栩栩如生。</h3><h3> 路过附近一农舍,主人正在偏屋前煮酒,他很好客的请我们尝尝他的扳甑子酒。尝了一小口,含在口中,只觉甜香热醇,真是好喝。听到我们称赞自家的酒好喝,又问到外面路上的石蟾,主人便打开了话匣子,和我们聊起来了。</h3><h3> 话说不知哪朝哪代,书洞村出了几位青年才俊,个个写的一手锦绣文章,他们准备一起上京赶考。可是村人清贫,山高路远,盘缠又该从何而来,这可愁煞了几个秀才。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一秀才在窗前苦读,突听蛙鸣,甚觉奇怪,冬夜何来蛙鸣呢?他便起身推窗去看。眼前的一幕让他备感惊异,只见一群金蟾聚集在窗下,一串串金钱正从它们口中吐出来。原来是刘海禅师知道了他们的困境,预测到他们以后必成大器,特遣金蟾前来相助。秀才们得到资助后前去赶考,果然个个高中,后回乡祭祖,在村里建了财神庙,感谢刘海禅师的布施。那为什么金蟾化为石头金蟾了呢?原来金蟾救助完秀才们后,本应回去向刘海复命,可是它们贪恋书洞的美景,竟然在书洞游玩数日,错过了回去复命的时间,于是被刘海贬为石蟾,从此留在了书洞。</h3> <h3><br /></h3><h3> 杜鹃花</h3><h3> 四月来书洞村了,怎能不去看杜鹃花呢?!溪水边,小路旁,悬崖上,漫山遍野都是杜鹃花绚烂的身姿。书洞村的杜鹃花颜色丰富的让人目不暇接,紫色的有淡紫、红紫、深紫、蓝紫,无论哪种紫,看上去都是那么的淡雅浪漫,温柔宁静,让人浮躁的心顿时安宁下来;红色的也有浅红、橘红、大红、朱红,徜徉其中,只觉得入眼都是鲜妍如火,娇媚可人。山上苍松翠柏,挺拔伟岸,衬着杜鹃花儿越发的娇俏妍丽。</h3><h3> 书洞的杜鹃花,其实也有一段凄美浪漫的爱情传说。</h3><h3> 相传在庞官隐居的书洞口,有一丛红色的杜鹃花,每年四月开得特别的艳丽。庞官常常在那丛花旁读书吟诗,有时饿了,就吃上几片红色的花瓣充饥。这丛杜鹃花沐日月之精华,沾文曲星之灵气,竟然得了造化,修练成精,幻化成人形,变成一个美丽的女子,名唤杜鹃。她和庞官互生爱慕之心。不料这事让天上的玉皇大帝知道了,在他眼中,杜鹃却是勾引文曲星堕落的妖精。他勃然大怒,降下天罚,雷电交加,杜鹃魂飞魄散,山上所有的杜鹃花也被雷电劈死,一棵不活。庞官心中悲痛难当,食不下咽,夜不成寐。他跋山涉水去山外寻找杜鹃花,然后移栽到书洞的山上。许多年过去了,他移栽的杜鹃花已开遍了书洞的地间山头,当他漫游在杜鹃花丛中,便仿佛看见杜鹃姑娘身着红裙,在他身边翩翩起舞。</h3> <h3>  离开书洞村的时候,这些神奇的传说还仍萦绕在我脑海。书洞村的景点还有很多,邓天子坟,有灵气的打儿洞,梯子口上的木马,黄龙观旁的黄龙洞等等,每个地方都流传着生动的古老故事。景观本无情,默默屹立千百年,而流传下来的一个个古老传说却赋予了它们鲜活生动的色彩,历经时光洪流的冲刷也依然熠熠闪耀,折射出人情人性的光辉。</h3><h3><br /></h3>

书洞

庞官

文笔

杜鹃花

金蟾

石蟾

洞村

传说

高僧

仿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