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读书,一则可以将闲着无聊的时间用来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拓展生命的宽度和提高思想的高度;二则可以全面改变一个群体的精神面貌,提高一座城市的品味。在此以故事小述,同读者分享与书为伴的点点滴滴,也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br></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div><div> 今天在办公室正忙着的时候,办公室主任因有事,由我代他去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有这样的好事,我当然不放过,便兴冲冲地赶到活动现场。</div><div> 来到活动现场,大家齐聚一起,主办方首先组织了现场知识抢答,内容很丰富,大多是涉及县域文化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面的内容,开阔了我的视野;然后开展了赠书活动,我选了一本期刊《班主任》,作为参加此次活动的纪念。</div><div> 我手上掂着一本薄薄的杂志,心里却揣着深深的思索结束了今天的活动。我想,这个活动本身的意义并不是这样简单。与其说是结束,还不如说是一场读书运动的开始。</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div><div> 我总认为自己还算是一个喜欢买书的人。关于买书,我有两件难忘的事。</div><div> 一件是2007年,我在太平中学教书,妻与女儿都没在身边,除了工作,也没事干,我就买大量的书来阅读。那时,有一个专门到学校推销书的人,我就买啊买,差不多把日常开支后剩余的钱全买了书,后来搬家时装了好几袋。有人问我买这么多书干嘛,我说:“这是最大的精神投资。”</div><div> 另一件是,有一次,我带女儿去书店看书,在书店问我带钱了吗,女儿说完这句话,正好被书店的老板听见,老板笑着对我们说了一句:“没带钱,也可以把书带走。”老板说这句话是有原因的,因我常去买书,与老板差不多成了熟人。这句话可能带有一点附和的性质,但还是很中听,至少在女儿面前给足了我面子。</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div><div> 2010年,我去武汉湖北二师参加“国培计划”。临走时,一位新疆的老师有一套《班主任之友》的期刊不能带走,问我要吗,当时我毫不犹豫地收下了。</div><div> 当天晚上,由于带的行李太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几本“多余”的书装进包里。在装书的那些时间里,我就一直想,应该把这几本送给哪个人呢,前提条件是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经过反复比较,最后确定把这几本书送给学校的徐老师,我认为这几本书才配得上她可以读。她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老师,把书送给她,一个字概括当时的感受和想法——值!</div><div> 几经周折,几本“破书”从武汉空运到了重庆,又从机场到汽车站,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晚上九点钟才到猫山下客车。当时天很黑,人又累,我用尽全身力气才把书和包提到了北门搭车的地方。回到家时,全身都是汗水,自己还迫不及待地将书整理好,以便第二天带到学校。几本破书,经历这些周折,含金量增加了不少。</div><div> 书送给徐老师后,她很认真地读了,有时间大家坐在一起也会聊上几句。我想,这不正是一本书一个朋友吗?</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div><div> 随身带上一本书读一读,这倒是我的习惯。</div><div> 我在灯塔小学教书时,有一天和大家聊天,无意中谈到了读书。当时,我把随身带的一本《做最好的班主任》拿出来让大家瞧瞧,不料刘老师“相中”了这本书。后来,刘老师还专门问我这本书的情况,也想买一本。</div><div> 过了几天,刘老师打来电话,当时我给她介绍了一些书的情况,又给她推荐了几本。挂了电话,我总觉得不够朋友,还应该给刘老师提供一个读书的书目。最后,我用“强硬”的态度给刘老师推荐了几本书,还附上自己的一些读书体会。</div><div> 几天后,刘老师在QQ里给我留言:“我还真有点佩服你,能坚持看完这么多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学习,让自己也受到真正的影响和改变。”看到了这段话,我很感动,还专门写了一篇千余字的关于读书的随笔。</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div><div> 我是当老师的,喜欢看一些教育方面的书。</div><div>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他的思想影响了我,他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就相信了他的话,一天忙碌完之后就拼命地看啊看,家里到处放着书,就是为了方便看,也常常阅读到三更半夜。</div><div> 几年下来,开阔了一些视野是真话,水平没提高也是事实,但我还是感谢他,至少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总在我的耳畔叮嘱些什么。我清晰地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书。太经典了!所以,每次我在培训教师时,总把读书的重要性提到一个高度,希望老师们在读书中增长智慧,并用智慧去影响学生的智慧。</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div><div> 几年前装修房子时,我就想给自己添一个大一点儿的书架。</div><div> 我给装修师傅讲了想法,师傅按照我的想法给我做了一个书架。我看了之后,还算满意。师傅却说了一句话:“你的这个书架太大了,是我目前做得最大的,要什么时候才能把书装满?”这个问题我一直没回答师傅。</div><div> 几年过去了,书架上的书看上去也没几本,但随着书的增加,有些书已经没办法放上去了。为了把女儿的书归类,方便她阅读,我把女儿的书全搬到她卧室的书架上,如今也放得满满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