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5月22日,淅淅沥沥的小雨让周围的一切景物都变得那么透亮,来的路上,我总感觉被雨水洗的发亮的树叶充满生机地对我笑,我日日期盼的吴正宪工作室第一次研修活动在实验小学会议室举行,从昨天收到教研员李会平老师发的活动安排表开始,我就偷偷狂喜了好一阵子,一天的教研活动,内容丰富:核心心成员读书交流,课例研讨,议课评课等,每一个内容都深深地吸引着我。</h3> <h3>吴正宪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安排表</h3> <h3> 本次研修活动由核心组成员杨变红老师主持,杨老师是第一次主持这样的活动,这正体现了我们这个团队的工作宗旨:在承担挑战性任务中锻炼队员。想想我自己,以后的工作更应该以这个工作宗旨为指导,挑战自己,促自我成长,有了这个平台,更让我有了信心。</h3> <h3> 市教研员张老师首先中肯地介绍了团队研修的目标和要求。</h3> <h3> 张老师从团队的组织建设,团队的研修文化,团队的研修要求,团队的学习方向和研修目标四个方面一一进行了介绍。团队的组织建设和研修文化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整个团队的力量和厚重,团队的研修要求,学习方向和研修目标也让我清楚了身上的责任,有压力才有动力,加入这个团体不是凑热闹,加入这个团体,要有能吃苦,肯付出的态度,在“磨课”中提升专业技能,在“反思”中提升专业水平,在“科研”中提升专业品格,用纯净的心做专业的事。在吴老师的引领下,在张老师的组织下,许昌小数人一定会快速成长,个人的智慧,仅是草尖露珠,集体的智慧,才是长河流水。</h3> <h3><font color="#010101"> 十三位老师的读书分享,激发了全体与会老师读书反思的欲望。</font></h3> 精彩的课例研讨开始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图形中的规律》,两节课各有千秋。<div> 第一节课从学情入手,老师跟学生一起思考,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再到深刻,从问题切入,又在问题中延伸,课虽然结束了,数学学习并没有结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等知识的欲望。在这节课的最后,我深深体会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口号,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厚练功底,厚研教材,厚读学生,厚析课堂,厚积反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课上精彩,吸引学生,进而激发孩子发自内心的求知欲。从樊老师的说课里我们就能看到她在这一节课里所付出的艰辛努力。</div><div> 来之前我就对这节课充满期望,因为我在这节课上总不能有限突破,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看似理解了小数的意义,但总是让我感觉课上少了什么,但自己又无法解释,反思樊老师的课,我终于明白了,学生主动和被动学习的差别。</div><div> 樊老师从尊重学情出发设计教学,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直接认读小数,有生活经验的孩子们,基本可以完成的。二让学生自己在线段上、长方形里、圆内找小数,不管大于1的小数还是小于1的数都与10有着不解之缘,有效突破了小数意义的教学,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突破了整数、小数、分数的联系。</div><div> 反思: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在教学和练习中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的几分之一,学生印象深刻,所以在这节课里,当学生看见一个圆时,有孩子就脱口而出:平均分成4份。在这里我们直接引导到10份上了,孩子会不会有疑问:平均分成10份可以产生小数,平均分成4份可以产生分数吗?但这节课是小数认识的第一节课,如何把握?如何处理?我陷入了反思……</div><div> 第二节课是《图形中规律》,看到课题,我不由自主的想:这是六年级哪一节课呢?好像没有这个例题呀!说课环节我如梦初醒,这竟然是道习题,王静华老师在六年级的教学中发现孩子对这道题理解有困难,从学生需要出发设计了这节课,并主动请缨在这次活动中展示,为王老师点赞,适合学生的就是精彩的!</div> <h3>樊沛锋老师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h3> <h3>王静华老师执教《图形中的规律》</h3> <h3> 下午,陈晓娜老师和胡丹丹老师同课异构《轴对称》图形,三年级下册有这个内容,四年级下册也有这个内容,同样的课题,重点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走进了今天的课堂,三年级是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识别是否对称,四年级是要求找出所有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平面图形上画对称图形。</h3><h3> 陈老师从文化视角设计教学,以看对称——识对称——做对称——赏对称为认知线索,成就了课堂的整体美。胡老师从问题入手,加强了动手操作,重点指导孩子们画对称图形,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h3><h3> 思考一轴对称图形是平面图形,陈老师课件中所显示生活中的实物怎样给学生介绍,思考二对称点是端点、顶点、关键点,哪一种说法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h3> <h3> 教研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本次活动最亮眼的地方,正如张老师所说:如果说读书交流和课例展示都有准备的话,那这个环节就是现场生成,没有预设,20分钟的时间,全体与会老师分小组交流,大家各舒已见,谈收获,谈建议……语言绝对不能准确表达当时的盛况,很遗憾的是我没能及时按下快门,只有我的同事拍了一张东城区老师议课图片,由此展开,你可以想象到整个会场分小组讨论的盛景,只要身处现场,你都会被感染,真喜欢这样的活动形式。</h3> <h3> 开发区伍华老师,毓秀路小学宋慧贞老师、胡晓瑞老师,魏都区刘省言老师,鄢陵县于英丽老师,许昌实验小学亓家康老师,襄县刘晓棉老师,东城区乔王丽老师,长葛周巧红老师,禹州吴晓贞老师,建安区任爱芳老师进行了上台评课。</h3> <h3> 活动中上台讲课老师的勇气,评课老师的精彩,令所有与会老师赞叹,张老师的点评、总结发言更是鼓舞士气,成长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