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5月10日, 和四位摄友早上五点出发,一路奔波,行驶1600多公里,历时17个小时,非常感谢潘总为我们四位的驾驶,在此说声辛苦了。</h3><div> </div> <h3>此行的第一站古堰画乡,走进画乡迎面一棵千年古樟树,枝桠伸展到瓯江边,像一把撑开的巨伞屹立着。古树下,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采风、写生的人群。森林、河滩、帆影、老屋、乡亲……不管是古镇街巷、水岸埠头、千年古樟,还是水中渔舟、残垣菜地、农村老屋、乡间野趣,走进古堰画乡,一不小心,就成了画中人。</h3> <h3><br></h3><div> 云和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而上,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如行云流水,潇洒柔畅,规模壮观,气势恢弘,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形成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沿着窄窄的山间小路进入梯田,这是当地农民在田间劳作时走的路,梯田蜿蜒曲折。和去年三月看到的元阳梯田风格大不相同。</div> <h3> 黄家畬村,一千多年的历史老房子,只住着一位老人,房子经历过千年风雨,虽然破旧,但每个瓦片,门窗做工非常精湛,这个村里人大多为畬族,房屋保持基本完好。</h3> <h3> 仙都,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亦是一个 山明水秀、云雾缭绕,景物优美、气候宜人的游览胜地。</h3> <h3> 霞浦,一个追光逐影的地方,一个云谲波诡、千变万化、如梦似幻、难以捉摸的海湾,一个明知是梦幻却不愿遽然清醒的所在.那是海与岸的有缘相遇,是点线面的和谐生姿,是光和影的华美铺陈,是滩涂湿地的瑰丽魅影,是田园诗情与山水画意的完美结合。</h3> <h3>小皓滩涂</h3> <h3>福鼎八尺门围网</h3> <h3>八尺门围网的特色是,滩涂上渔民建造的用于螃蟹养殖的不规则的围网,有大有小,竖形竹竿与各种圆形围网相益得彰。八尺围网里渔民摇着小渔船在围网中穿梭劳作,远处山峦在海面上若隐若现,一片唯美的渔乡景色呈现在画面中。特色:干净,整洁,线条优美。</h3> <h3>三沙五沃码头</h3> <h3>每年的休漁期,要对漁船维修和油漆,在三沙五沃码头,拍摄了一组油漆女及修船工人的工作照。</h3> <h3>红树林</h3> <h3> 红树林不红却被称作“红树林”,是因为红树科植物体内含有大量“单宁”,它的树干遇到氧气会变成红色,它的树皮提炼出的“单宁”还被用做红色染料,“红树”之名由此而来。 红树林是盐田连家船民生活的地方。红树林随着潮涨潮落,或露出滩涂或和海水浑然一体。</h3> <h3>杨家溪飘网</h3> <h3>沙江白露海带晒场</h3> <h3>福安拉面</h3> <h3>确切地说,到霞浦不是观东海而是赏滩涂,是领略那来自陆地与大海之间神秘地带的魅力。滩涂是大海的杰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海就像一位神奇的雕塑家,用自己的身躯精雕细琢,在海与岸之间,雕刻出纵横交错、深深浅浅的沟坎和痕迹。那一道道颇具质感的线条,将滩涂分割成大小不一、凹凸不平的块状,犹如版画一般。</h3> <h3>东壁落日滩涂</h3> <h3>青山大桥赏落日</h3> <h3>北岐滩涂日出美景</h3> <h3>沙江S湾海带大晒场</h3> <h3>位于福建省宁德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半月里自然村,是一个纯畲族村落,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村民大多数姓雷,至今仍保存多座完好的古宅。村中有龙溪宫、雷氏祠堂、举人府等三组清代古建筑和大量畲族文物,是闽东地区现存畲族古迹最多的村庄。</h3> <h3>花竹村观日出</h3> <h3>杨家溪千年古榕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