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总结之博采众长

宁哥爱呵呵

<h3>听课总结之博采众长</h3><div>肇庆市封开县江口中学&nbsp;&nbsp;&nbsp; 陈玉宁</div><div>2018年5月18、19日,我们有幸目睹了《课堂改革·福田表达----深圳福田课堂改革新生态全国展示活动》的风采。这次活动阵容十分强大,福田区的中学语文名师、校长、众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国内知名教育专家,为我们献上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中学语文课和一场场直击人心的报告。在这两天时间里,我们享受了一场又一场的视听盛宴。我们听了10节观摩课,3个微报告,2次专家点评。由于返程时间仓促,没能听到王本华老师的微报告,深表遗憾。非常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外出听课的机会,让我对课堂改革有了更深的接触和了解,这一趟深圳福田之旅让我满载而归,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深有启发。</div><div>福田区华富中学校长王萍为我们带来了本次活动的第一节观摩课《提醒幸福》,这是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作品。在这节课中,王萍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1.读通词语,把握准确的读音,书写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运用;2.读透内容,理解文章主旨;3.读懂方法,学会寻找和把握关键词;4、读出共鸣,体会作者的情感。王萍老师善于引导学生阅读,拨开学生阅读的迷雾,让学生深切体会阅读带来的幸福,值得借鉴。此外,在这节课堂上,学生展现了非常深厚的朗诵功底。</div><div>深圳明德实验中学副校长罗灿带我们走进了《云南的歌会》。一读:走进云南的歌会,整体感知;再读:走进云南的歌会,研读探索,理清原因与结果,表象与内涵;三读:走进云南的歌会,开掘提升----沈从文究竟在呼唤什么。罗灿老师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阅读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领略云南歌会的生命力。</div><div>特级教师尤立增为我们展示一堂生动的文学写作指导课----《让思维插上翅膀飞翔之联想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课上,尤立增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了“思维体操”,尤老师展示了一个图形(外围是一个圆圈,内部是一个正方形),询问学生看到这个图像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打开思维,写一段文字。学生开始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文字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有理有据。接着,尤老师还以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为例,让学生明白郭沫若是如何展开想象的:眼前的街灯→星星→街灯、街市→物品→牛郎织女。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触发点,由此及彼,展开想象。最后进行课堂实战,牛刀小试:看到一个小水滴,你想到什么?借此让学生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想象,当堂写作。</div><div>张鹏举先生为我们阐述了“文学与博物学”的渊源。我之前一直不理解文学与博物学有何关系,但听了张鹏举先生课之后,茅塞顿开,世间万物之间的联系竟那样玄妙、奇幻。张鹏举先生关于文学与博物学的解读与指引,让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浅。</div><div>柏华老师传授的《诗经》阅读方法令人耳目一新。柏华老师以《秦风•无衣》为例向我们诠释了《诗经》的阅读方法:1、个性解读;2、名家解说;3、弦而歌之;4、个性写作。教学过程中,柏华老师十分注重学生的朗诵,让学生反复诵读,以读促解。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实践,学生动笔写作。</div><div>谭妙蓉老师通过《呼兰河传》《骆驼祥子》《城南旧事》三部民国小说的研讨交流,让学生学习比较阅读的一般方法,了解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了解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课前,谭老师已让学生提前阅读了这三部小说;课堂上,谭老师设置了三个活动:1、分享阅读感悟,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2、深入社会图景,启发学生深入比较,了解三本小说反映出的社会图景;3、发现“同中之异”,引导学生发现三部小说在“民国”大环境下的一些差异,激发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的兴趣。课堂上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向老师或家长推荐三部小说的期中一部,并阐述理由,学生表现相当出色。最后,谭老师希望学生坚持阅读小说,通过阅读小说读懂生活,并选择专题继续研究,学会在集中阅读时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div><div>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为我们作了微报告: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程校长针对我们教育应该做什么说出了自己的3点思考。1、何为经典?一针见血地提出了“雕龙”还是“雕虫”的问题,诠释了语文老师的职责:培养国家合格公民。让学生知晓曾经对国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主要作品,将文学学习和历史学习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2、何为语文学习?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科本身的研究上面,同时也要把眼界扩开。让学生多涉猎多元化、多层次、多视角、多关联的阅读领域,追求递进式、交互性、立体性、融通性的阅读效果,给学生的核心素养带来新的冲击;3、怎样学习经典?封闭还是开放,纯粹的知识学习还是激活思维,膜拜还是尊重?程校长通过举例给我们一一作了深刻的解答。程校长的报告醍醐灌顶,如灯塔般照亮了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之路。</div><div>李政涛教授为我们上了一节“充满生长气息的”课,他强调了有生长感气息的课才是好课。他认为课堂上把学生“本来就好”的东西展现出来只是表演课,不算好课。老师“教出来的好”才具课堂生长气息,才是老师真正的本事。归根到底,课堂必须要有生长,学生必须要有所领悟。他还举了“狐假虎威”的课堂案例,指出这堂课的两个生长点:一是转换视角,丰富学生对狐狸形象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发现狐狸不只是狡猾的、奸诈的、邪恶的、欺骗的、可恶的,它还可以是聪明的、机智的、善良的、可爱的,学生从此便能掌握从多元化的视角去看待动物、看待人生;二是提供挑战,训练提升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重点是把握“清”“细”这两点,让课堂更具生长感。李教授的报告促动了我们的心弦,让我们有了领悟,想要更强烈地寻求教学的真谛,就是要让课堂有提升感、有推进感、有纵深感、有刨坑感、有攀岩感、有拔节感、有清晰感、最终有生长感。</div><div>南华实验学校秦建新副校长为我们献上了一节智慧课堂----《李清照课外作品的焦点品读》。秦老师运用教学博客平台,实现了教育创新与科技发展的融合,为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网络平台,使得师生彼此能够实时互动。学生分为4个小组,分别选取了李清照的四首词《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点绛唇》,进行内容品读(“语文”+“人生”)和写法品读(“思考”+“实践”),在学生品读过程中,秦老师指令明确的同时加以方法指导。</div><div>陶波老师引领我们一起探讨了庄子思想中的“清静无为”。陶老师分别选取了《道德经》的第三章、第八十章、第二十九章、第八章以及《曹相国世家》节选和《庄子》节选内容,从“研习原典”到“观念旨要”再到“价值探寻”,逐步深入探寻庄子的“清静无为”思想。思路清晰,目的明确,教学课堂极具针对性。</div><div>青年教师张欣带领我们遨游古典诗词的汪洋,感受古典诗词中的“豪壮美”。学生从张欣老师准备好的19首经典的豪放风格的诗词选出4首进行排行,然后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辩论:谁的诗词更具豪壮美。张老师给出了提示:我们小组认为我们的诗词《》它的豪壮美体现在_____,可以从写景品境、表达情感等角度分析。各小组讨论后,争相展开了辩论,唇枪舌战,好不热闹。在辩论中将课堂活跃的氛围推向了巅峰,学生亦从辩论中深刻体会了古典诗词中的“豪壮美”。</div><div>特级教师程翔的《庖丁解牛》为我们呈现别具韵味的文言文课堂。程老师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通过一步一步地深入引导,学生最终挖掘出了庖丁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联系,读懂了文章的真谛。</div><div>程少堂老师创立了“语文味”教学法,核心是“一语三文”的教学模式,从语言、文学、文章、文化这几个角度进行教学。他为我们带来了《学会抒情》一课,这堂课颠覆了我们对标点符号的认识。以前我们潜意识里一直认为在所有标点符号中,感叹号是最能抒发情感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标点也是需要去“火气”的。再者,写文章要懂得好用虚词,还要懂得借景抒情和松静柔慢。程老师这堂课用心良苦,教会了我们以后写文章如何更好地抒情。</div><div>这次活动还有两位专家王世龙、王土荣对课堂进行了精彩点评,字字玑珠,句句在理,犹如当头一棒,敲醒了迷茫的教育者,敲散了教育界的雾霾,还教育界一片朗朗乾坤。</div><div>这两天的听课学习让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我今后的教学也将作出相应的调整。</div><div>一是重视学生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二课堂上必须让学生多读书,以读促解;三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四是教学过程中方法指导很关键,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任重道远;五是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对自己、对人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六是学以致用,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地将阅读和写作融合起来;七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重视语文的核心素养。</div><div>语文教育教学之路任重道远。</div><div>&nbsp;</div>

学生

课堂

老师

阅读

语文

教学

我们

歌会

感有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