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三张老照片

冷夕

<h1>  最近,一个跨世纪之约的老同学小聚会引来一片唏嘘赞叹,一位老同学发给我三张摄于1970年7月的合影老照片,这是金秀县中学69级初中二连一、二、三排的毕业留影照片。说是“毕业留影”,其实不然,因为是一部分人先升读高中,一部分人继续读初中, 故严谨的说来应叫“分流留影” 。我是二连二排的一分子,像是照了,我却不知何因没得到也没见过这张照片。<br></h1><h1>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没料想到在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时候,我得以看到这三张照片,我的心房呯呯的颤动着……隔着荧屏仔细观看、欣赏这四十八年前非常珍贵的黑白老照片,感觉虽然烙上了岁月痕迹,仍看到了青春年少那纯真的气息。老照片中一个个似曾相识,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定格了年少纯真的美丽。我努力的辨认每个人,偶尔淡忘的名字一边回忆一边遐想,思绪万千。这照片里面蕴藏着许多美丽的故事,记录了我们过去同窗学习和一起劳动点点滴滴的往事;记录了恰同学少年纯真的年代,留下了许多永不会忘的记忆。</h1> <h1>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运动如火如荼。不久,大中学校开始停课,开展大鸣大放大批判活动,所有学校的招生和课程运行均陷于停顿状态。我们这些六七、六八两届的小学毕业生,也被迫停学了一段时间,而后同时于一九六九年春季上初中(后来又另有一批夏季生),历史的误会让我们成了同级同学,坐在一间教室里读书,这是空前绝后的一景。  </h1><h1>  我们相逢在人生青春初始的起步阶段,一起边劳动边学习,一起憧憬着未来。在天真烂漫的岁月里,在青葱岁月的时光里,耐心打磨着自己那块原石。<br>  那时侯,名义上是读书,实则搞运动和劳动的时间要比学习的时间多。刚进入学不久,为了走“五七道路 ”,工宣队就要我们砍伐了校园里所有的桃树,挖窑烧成了木炭。空地种上了各种蔬菜,桃园变成了菜园;为了反修防修,准备打仗,我们每天早上都拿着“民兵棒”练刺杀,还在学校的后山挖防空洞、挖战壕;我们每周一天去上山讨柴火给学校食堂,我们去老山伐木场扛小木,我们春去“春插”,夏去“双抢”(抢收抢种),天寒地冻,我们在和平电站筑坝挖渠,还加班夜战,汗水合着泥水流。当时十四、五岁年少的我们,干着这许多超负荷的劳动,然而也极高的 磨练了我们的人生。我们批判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深受“读书无用论”的冲击影响,却都没有荒废我们的学业,我们不懈努力的学习。尽管处于那荒唐的历史时期,那辛勤哺育我们的园丁老师,仍无不渴望着我们的成才。身为老师,还是想着桃李满天下,芬芳四溢。作为学子,还是想着榜上有名,学有所成。 </h1> <h1>  年月给予了我们人生的经历,给予了我们知识的汲取,更给予了我们人生的初变,原本无拘无束的我们,顷刻间变得男女有别,在某一个清晨里,突然有了异样的目光,从教室里的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里,投射过来,照在自己身上,抑或自己的目光落在别人身上,那时情窦初开的我们,并不能深刻的理解那是什么,只知道、只觉得瞬息间对他人产生好感,觉得和她或者他在一起的时光,变的悠长而快乐。在课间的走廊里,在体育课的操场上,在放学后的小路上,那串银铃般动听的笑声,在远去的背影里,风拂过脸颊,声音回荡在耳边,随着那道路两边的稻花香,传递的更久,更远。<br>  在那个时期的环境氛围的影响下,一些人出现了厌学的状况,这让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每一个后来好好学习的人,都应该感谢那个时候老师们的火眼金睛,多少次早读期间抑或课间被老师叫去单独谈话的人,都有了一些关于厌学不做作业的端倪。这个时候的老师,便会举一反三,再三佐证不发奋的危害,以便能让我们这些大孩子,专心的进入学习状态。在那个叛逆期爆棚的年代里,每个老师都不容易,后来很多年后,大部分人在想起这段时光时,总是会对着曾经的老师说谢谢。<br>  斗转星移,三个学期学业结束的时候,我们要返回分成原来的二届生,还好学校组织我们三个排(班)分别摄照了合影留念,这才给我们留下唯一弥足珍贵的一张集体照片。要分流作别了,原本无谓忧伤何物的我们,竟然多了一种无法消弭的忧郁,有些同学相互在笔记本上留下祝福的文字,以便以后的某年,可以从那只言片语里,找回原始的记忆。在那个影像匮乏的年代里,我们没有个人照片,留言纪念这种方式曾经流传了很多年,直到某一天,先进科技打败了原始手法,突然就不再有人用这种方式去记忆了,当年那厚重的留言簿,也不知还有几人能收藏下来。如今,代替的是一个微信和那些闪动着影像的朋友圈罢了。 </h1> <h1>  那年分别以后,多数人选择继续读书,一展生平之志,少数几人走上了社会,历经大浪淘沙。当书信寄达不便,电话尚未普及的时候,原来尚有联系的一些人,不久便悄然消失了无音讯,再也找不到他或者她出现过的影像,不知状况,更无论其他。<br>  一别后再见到一些人,竟是不可思议的将近半个世纪后,再扩大相遇的许多人,却是由这三张老照片引发建起金中69级同学群后,在网络微信群里了!我不曾去纠结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我们彼此没了联系,我只是觉得遗憾,在早已通讯发达的日子,也迟迟没有取得联系。很多时候,我们也许就在某一个城市里,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有时候可能就在某个街头,说不定也会擦肩而过,却忘却了模样,可能认不出对方来。<br>  在群里的热聊中,听着众人说起经历,不乏社会栋梁,更不缺业界精英,但更多的是,聊起以前学校里的种种过往,虽已然时隔多年,却仍留存心间,不曾忘却,难以磨灭。<br>  时间也许会改变一些事情,但是同学间的友谊和纯粹不会变。岁月无情同窗有情。<br>  时光不老,友情长存。</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