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0多年前,日本出版的一幅安东县开埠略图中标明有两条“清国马路”,越七道河沟,通向“日人新市场”。靠近北端的一条,彼时称“堂前右街”,即现在的金汤街靠近二道桥一带。与堂前右街西端对接的路,就是曾经的“大和桥通”,即现在的七经街。</h3> <h3><b>街名由来</b><h3> 七经街,全长995米,旧称大和桥通,又称驿前通,因桥而名,因“驿(安东驿)”而兴,时代变迁,数易其名。安东“8.15”光复后,改称毛泽东路。1949年后改为七经路、七马路,1973年起改为现名。</h3><h3><br></h3></h3> <h3> “大和桥通”的名字缘于桥。现在的七经街没有桥的身影,但百余年前的七经街却有两座桥。那时出安东驿口,要想进入现在的十纬路,需先经过一座石桥,其名字一说是“大和桥”。还有一说,走到七经街的末端有一座“保合桥”,俗称“二道桥”,也有人称其为“大和桥”。</h3> <h3> 5月16日,记者采访了87岁、家住西城街道瓦房村的孙连加,他更认同第二种说法。“那个时候七道沟是日本人的附属地,早年从头道桥到二道桥有许多日本人开的窑子,从殖民这个角度看,二道桥叫‘大和桥’比较有道理。”<h3> 尽管“大和桥”的具体位置有两种说法,但那时的“大和桥通”确因桥而名 。</h3><h3><br></h3></h3> <h3> 当年日本人划七道沟一带为其附属地,因地域狭小,没有采取“大广场,辐射形”的街路规划,而是采用横平竖直、以“大和桥通”为中央线的“矩形网状”街路规划,这也是早年“满铁”以铁路经营城市、以“驿”兴路理念下的产物。</h3> <h3> 七经街因“驿”而兴,但在1904至1907年的军政署时期和安奉线轻便窄轨铁路运营时期,它的中枢地位和商业兴旺程度却远逊于市场通(五经街)一带。那时,窄轨列车从鸭绿江边的“铁一浦”开出,奔东北方向经过现三经街一带的日本鱼菜市场,再过七经街东段,跨七道河,在官电街北折弯后才驶往沙河镇方向。因此时七经街西头安东驿未建,更无后来出站后直奔锦江山方向而去的安奉铁路,所以当年的“市场通”一带要比“大和桥通”繁华,乃商贾辐辏之地。<h3></h3><h3><br></h3></h3> <h3> 到了1907年,以武力开道的军政署时代让位于满铁株式会社时代。当满铁以铁路先行,安东驿正式运营后,1911年11月开通运营正轨改线后的安奉铁路时,七经街的中枢地位才慢慢确立。<h3></h3><h3><br></h3></h3> <h3><b>各式建筑出现</b><h3> 从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人进占安东县经营附属地起,至上世纪80年代丹东一号交通干线开通止,七经街一直是丹东最重要的东西交通干线和政治、经济中心,素有“安东第一街”之称。</h3><h3><br></h3></h3> <h3> 早期,伴随安奉铁路的扩轨改线,七经街两旁各式建筑渐次拔地而起,并支撑起安东第一街的基本构架。<h3> 1909年,鸭绿江大桥开建,同年,安东驿开始修建。还是这一年,一座罗马圆柱式二层楼落成,得名“朝鲜银行安东县支店”(现工行振兴支行);1916年“安东县邮便局” 从市场通迁入,其办公之所为一座门厅外突的砖混楼。随之安东取引所(俗称丫丫葫芦楼)、商工会议所建立,商业网点、旅店、啤酒屋等纷纷出现,多功能驿前一条街逐步形成。</h3><h3></h3><h3></h3><h3><br></h3></h3> <h3> 早年,日本国内曾把安东驿称作“满洲玄关”,日本观光协会把“大和桥通”作为观光购物一条街,站前的安东旅馆成了满铁、关东军指定接待单位,大和旅馆(站前药店旧址)是奉天大和旅馆在安东的连锁店,它的斜对面是日满旅馆,即现在的“新一百”。靠二道桥北侧有花园旅馆,店主人由良之助由于首倡“鸭绿江木材节”而知名。此外,还有福住、吉野、楼屋等旅馆。在六纬路路口有电报电话局,后成为伪满电信电话(满二电)办公地。在中段南侧设有“中央公园”,1940年建立“协和会馆”,1949年以后改名劳动宫。</h3> <h3> 孙连加说:“记得那时劳动宫是一座二层小楼,室内有五六百个座位,丹东的文化活动、大小会议基本都在那里举行,能在那儿演出是一种荣耀。1956年,丹东出现了第一个业余合唱团,我是其中一员,就在劳动宫演出过。”<h3></h3><h3><br></h3></h3> <h3><b>成为商贸中心</b><h3> 1945年9月13日,东北人民自卫军进驻安东,“大和桥通”改为毛泽东路。压抑了14年的安东人民欢欣鼓舞,积极参与节日庆祝、集会游行等活动。自安东二次解放至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七经街一直是安东的交通、商贸中心。</h3><h3><br></h3></h3> <h3> 当年,群众集会的主会场设在现站前铁路招待所大楼和对面的“行包中转仓库”(铁路人称“8.15会场”)之间,是一个宽敞的三角地带。主席台有时搭建在行包仓库木结构墙壁外,有时利用铁路分局招待所的二层阳台。会后,游行的人流自站前涌出,东行至七经街,在六道口分流,异常壮观。</h3> <h3> 孙连加回忆:“青年广场没建的时候,重大节日或者临时的活动必到那里(七经街一带)集会,抬头望去全是人。1956年,市里组织长跑比赛,从老市政府楼前经七经街、六道口、五经街,最后回到起点。记得那次比赛有几千人参加,最后我还得了第一名。”</h3> <h3>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七经街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附近人口大幅增加。出于各方面考虑,大型集会的主会场移至青年广场。<h3> 值得一提的是,抗美援朝期间,丹东外来人口剧增,七经街成为战时服务一条街,安东百货公司第一商店改为“军人商店”,街旁还新增了不少旅店、服装店。与此同时,丹东的照相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期,全市40家照相馆就有12家集中在七经街两侧。</h3><h3><br></h3></h3> <h3> 当年东北军区后勤部的“五局”被服厂也设在这条街上。早年曾在站前一带经营高级呢绒服装店的苑忠福生前说道:七经街东西两头有两家高级呢绒服装店,一家在七经街最西头拐角处,就在交通大楼的对面,那是七经街最好的位置。另一家在七经街东头,店里师傅们的手艺代表着当时丹东服装业的最高水平。</h3> <h3> 关于经纬街路的走向,中国习惯以“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但丹东的经纬街路却是反的。现在分析,或与丹东东西狭长、丝绸棉纺工业发达有关。借鉴古代织机“经长纬短”的特点,把市区东西长路称“经路”,把依山面江的短路称“纬路”。于是,自1973年起,将“七经路”改为“七经街”,其他以此类推。</h3> <h3> 时光流转,如今的七经街早已换了新颜。但在不少老人的心目中,七经街被冷落了。“那里以前是一条文化、商业繁荣的街道,人们有空儿都愿意去那儿逛逛,现在这种感觉淡了些,有些遗憾。” 孙连加说。<h3>秀中 记者│侯春林</h3><h3><br></h3></h3> <h3>——文源自【今日丹东】2018-05-18<h3>原文标题《今天,我们来说说七经街这个商贸中心的前世今生》</h3><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