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过记忆

云天

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在我入学的时候叫华中理工大学。在这里的七年是最青春的时光。那时候觉得校园好大好大。在这里我才学会了骑自行车,为了东边西边上课方便。 1988年夏天,是爸爸送我来到这里的。我们在校门口合过影。不过校门口的柱子已经不在,只有毛爷爷还在挥手,主楼依旧如昨镇坐。 当时觉得校园好大,美的如花园,现在树更茂密了。在我去过的大学中,华工的绿化永远第一。只是华工的建筑没有那么多风采。 清晨的阳光给人的总是希望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校门口的湖依旧安静。我对这湖最深的记忆却是夏天汹涌的蚊子,不停的走,红包最后还是密布了整条腿。 校园的绿树成荫。基本上哪条道路都是这样,夏天不怕艳阳。 南一舍后面的湖是从宿舍到操场的必经之路,原来踩出的小道现在铺上了砖。边上的宣传栏没了,临路边的石凳也没了。 校园的梧桐遮天蔽日,连树干上都布上了青苔。秋天叶落的时候,自行车碾过,沙沙声一路 东边宿舍后的水杉。 虽然有了校园电瓶车,自行车依旧是校园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蹭个二等座是多幸福的事儿 学校东西边各有一个操场。因为在东西边都住过,所以两边的操场都是课后必去的地方。这次两边操场都去跑了两圈 东边的篮球场依旧,🏀已经换了篮板。那是原来五四青年节晚上露天午会的场所。 现在的学生运动也有了记录方式,也有了考核指标吧。 现在怎么看都亲切的操场跑道,那时候可是一个痛苦的记忆。为了减重下了晚自习最多也就跑4圈~。 校园的比赛也有了赞助厂家了。原来我们船海系的足球可是很厉害的。就是我参加了一届女足就崴了脚~ 西边操场比东边旧多了。那时候打排球比较多。 西边操场在文体活动中心旁的原来是铅球铁饼场,目前成了网球场。 曾经学习居住的地方都去看一看。 东四食堂,入学第一年的军训营养餐都在这里吃。后来大四做了生活委员,每个月到楼上办公室去给大家买饭票。现在都是自己人手一个学生卡,自己充值了吧。 东五楼是大三大四晚自习去的最多的地方了。 机械制图画图考试的地方。大图板,丁字尺,0号图纸,都是多远的记忆啊,再也没碰过了 系楼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我们专业已经不在这个系了。当时的毕业设计可是在楼梯间完成的 东五楼前的时晷是我进教研室前喜欢坐的地方,边上都是桂花树 金工实习,大概是我唯一一次接触车铣刨钻的时候了。那个小榔头还在家里工具箱呆着呢 如今,金工实习的车间已经改做校史陈列馆,我去的那天不开馆,没能回顾下。 西五楼门前的雕塑还在。不过西五楼现在成了中欧新能源学院楼了。 计算机中心前的小树林里新添了些人文墙。 现在是不用集中到这里来计算机了吧。当时上机票也是紧俏物资。 逸夫馆还是老样子,多了配楼,面积更大了。那时候花了多少时间泡图书馆啊 老图书馆正在重新装修。门前的桂花树已经牵手,每到暑假过后返校,这里都让人甜得醉了。 这是我们那届学生捐建的,情系华工 大一大二住的女生宿舍,西十一舍。 南二舍是我大三大四住的地方。那时候还跟下一级的混住过,因为她们,我男步比女步自如,毕业后渐渐跟她们都断了联系…… 西二是研一研二住的。可惜对面的面包店没了。晚自习回来总是被新出炉的面包圈香味吸引。 西十三是研究生最后一年住过的。当时是最新价建的公寓楼,现在西十六楼都有了。还是女生勤快,太阳刚出来,下面就晒满了被子。 教五舍也是住过的地方。现在没了。只有这原来机械系的教七还在。 西边食堂都装修的高大上多了。 喻家山在校园的北部,是天然的院墙。从东边西边都有上山的路。在学校的时候,很喜欢早晨或者傍晚去爬山。印象里的山还是有点高度的。现在爬起来却觉得不高了。 东边上山的台阶依旧。 我对山上的这些印象不深了。 这次上到山,又从东边下去,然后从后山上来,发觉半山腰还有一条道呢。之前似乎没有走过似的。 山顶新建了凤凰台。 台上可以看整个校园和东湖 从西边下山的路上,可以看到遮雨亭 这大概是新建的。 青年园 在没有课的上午总是喜欢买了早点在这里温习功课。 青年园除了那条穿行的小道有匆匆的脚步声,其余都是安静的。浓密的树荫下,石凳都泛着绿,坐在这里,人一下就安静了。 这是后建的。第一次见,是新地标了。 清明节刚过,学校为舍己救人的胡吉伟建的纪念碑前献花还在。 湖还是湖,当初在湖边走散的人终还是散了。 挑一个石凳坐下去,看看树看看天,看看年轻的面容 就像穿越经年,遇见年轻的自己。 用两个小时跑过呆了七年的地方,怎么都是匆匆的。 记忆都来不及翻就到了下一个路口。 所有的是旧的也是新的。  常常还是说,我是华工的。老徽如是。 “明德厚学、求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