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日志(第九篇)

铁甲骑兵

<h5><b>《作战日志》<br></b><b>率部参加援越抗美防空作战的回忆</b></h5><h5><b><br></b></h5><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div style="display: inline !important;"><b>第9篇: 1965年10月31日</b></div></b><br></div></h1><div><b><br></b></div><div> 10时29分至11时53分,美机A-4B、F-4C、F-8A、F-105、A-6A、RA-5C、A-1H等共8批71架次大规模轰炸了谅桥。宋化23团2、3营,克夫628团,外苏及铺渭627团进行了战斗。击落敌机7架,击伤8架。628团负伤1名。</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4战克夫与6战宋化</b></h1><div><br></div><div> 进入10月以来,国内不断加大了对入越部队支援的力度,各种作战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援越抗美的最前线。除了改善部队的生活条件外,总部还根据战场的实际需求,逐步加强和改进高炮部队的武器装备。10月20日,609、 627、 628 等3个小高炮团增编的警戒雷达,在国内完成训练后配备到各团参战,使我师5个团都有了警戒雷达,提高了使用制式装备远距离探测目标的能力。10月25日,3个小高炮团各扩编的1个14.5四管高射机枪连,经广西宁明训练1个月后也入越参战,原本每团1个高机连现在扩大为每营1个,每个连也由2个排6挺制增加为3个排9挺制。此后不久,3个小高炮团又各增编了1个12挺制的12.7双管高射机枪连,609团5连还试装了4门国产新型的65式双管37高炮。双37高炮射速快,火力猛,射弹散布密度大,改装这款新型火炮后,连队在人员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对空火力的倍增。</div><div> 1965年10月27日起,总参连续向我师发出“美军航空母舰北移”的敌情通报。10月31日晨,总参又电告我们,敌航母舰载机有空袭北线的明显征候,要求全线部队加强战备,切实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充分准备。师指挥所适时向各团通报了以上情况。</div><div> 31日8时后,整个防区天气晴朗,云高500米,能见度达到20公里,气象条件适合敌机出航攻击。据此,师于8时30分向各团紧急发出了敌空袭警报信号。10时20分,远方图板在东南方向100公里处发现敌机,我让司令部再次提醒部队:敌机已出动,严阵以待,准备战斗!</div><div> 10时30分,敌人出动A-4B、F-4C、F-8A、F-105、A-6A、A-1H、RA-5C等各型战机8批71架,主要攻击由越南人民军防空部队掩护的1号公路之谅桥,同时也攻击了外苏的6、7号铁路桥和外苏水库。攻击的敌机大都过航于宋化和铺渭地区。</div><div> 克夫紧邻谅桥,相距只有4公里。驻防克夫的628团在团的统一指挥下,主动参加战斗,对攻击谅桥的敌机射击了4个架次,其中集火3次,次次都有战果,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消耗37炮弹722发。628团从8.23战斗到这次10.31战斗,两个多月四战克夫。一战8.23,耗弹1672发,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 二战9.20,耗弹1369发,击伤敌机1架; 三战10.17,耗弹90发,与627团共同击落敌机1架。10月31日的战斗,较之此前的3次战斗,不论从战果看,还是从消耗看,都明显看出该团的成长进步。第一个标志是,用好了“集火近战”的战法。4次射击,3次集火,而且次次不落空,击落的2架敌机中有1架是被该团2营第一个点射命中的。第二个标志是,扩大了歼灭敌机的数量。前3次战斗分别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击伤1架,击落0.5架(指与友邻部队共同击落1架敌机),这次击落了2架,击伤了1架,横向比较虽然不算太多,但从纵向看,应当说是一个可喜的进步。第三个标志是,减少了自身弹药的消耗。这次击落1架敌机平均消耗炮弹只有361发,和8.23战斗的1672发,9.20战斗的 1369发相比,下降的幅度也非常之大。</div><div> 10.31战斗中,628团继1连炮5班之后,又涌现出一位罗盛教式的英雄战士何瑞清。该同志是团卫生队的卫生员。他在抢救本团负伤战士的途中,看到不远处越南人民军高地阵地遭敌机攻击,人员伤亡很大。他二话不说,主动参与越军阵地的救护工作,他全然不顾敌机的连续轰炸,把埋在土里的越军官兵一个个扒出来,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先后抢救了10名重伤员,其中3人一度停止了呼吸,经过紧急人工呼吸后,全部被他救活。事后,在越南群众中传开了一条新闻: 中国军队的年青军医医术高明,又勇敢沉着,共救了十多个人民军的同志。</div><div> 何瑞清只是全师白衣战士中的一个突出代表。 整个入越作战期同,我师各级医务人员在努力救治本部伤病员的同时,都力所能及的为越南军民看病治病、送医送药。仅师卫生科就为驻地周围的群众看病180余人次,全部累计为群众看病达602人次。这种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受到越南军民的普遍欢迎和好评。</div><div> 攻击谅桥的敌机,也过航于23团2、3营驻防的宋化地区。不久前的10月22日,该团对敌1批4架侦察机射击时,由于空情保障不好,战斗准备仓促,没有获得战果。战斗结束后,他们在认真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在阵地周围3公里左右的山头上增设多个近方观察哨,每哨2人,携带干粮和枪支,发现敌机就呜枪报警。这一招有效弥补了警戒雷达和远方观察哨的盲区和死角,进一步争取了空情预警和战斗准备的时间。</div><div>  31日10时38分,敌1批2架F-8A从正北方向临近,观察哨及时报告敌情后,团指挥所一声令下,2、3营迅速捕捉目标,集中火力猛烈射击, 当即击落敌机1架。没过多久,观察哨又在正东方向陆续发现多批共15架敌机,2个营按照团的命令,在各自的有效射击距离内相继集火射击,打完先头机再转移火力打后续目标,不到了3分钟,又击落击伤敌机各2架。这次战斗,23团2个营射击敌机6个架次,消耗57炮弹521发,37炮432发。12.7高机弹319发,一共击落敌机3架, 击伤2架。<br></div><div> 这一仗,是我师在宋化进行的第6次对空战斗,此前609团2营打了9.20、10.5、10.7等3场战斗,共击落敌机9架,击伤1架; 23团2.3营打了10.17、10.22、10.31等3场战斗,共击落敌机8架,击伤3架。频繁的战斗,再一次证明宋化在北线中段防空作战中的重要地位,也预示着我们在这一地区的部队还将持续接受更加严峻的考验。</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铺渭和外苏战斗</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div> 10月21日,美军1架R-101侦察机曾对627团驻防的铺渭和外苏地区进行空中侦察。时隔1天,又有4架F-105沿铺渭和外苏东南实施低空侦察。针对敌机一般先侦察、后攻击的活动规律,我们将627团高机1、2连先后调至铺渭,加强627团1营掩护辅渭火车站的低空火力。10月31日前,部队在铺渭作了如下部署,团营指挥所合并位于铺渭车站正东600米处,1连位于车站西南700米处,2连位于车站东南600米处,3连位于车站正南1400米处,高机1、2连分别位于车站西南1400米处和西北650米处。</div><div> 战前,该团判断敌主攻方向为西南,并据此制定了反敌轰炸铺渭车站的射击预案,组织部队进行了反复演练。始料不及的是,31日的大批敌机并没有从西南方向主攻铺渭车站,而是从东北方向过航于铺渭。</div><div> 31日10时30分,位于东北方向的远方观察哨报告: “A-4B,2架,航向铺渭”,接着又报告了多批多架敌机航向铺渭的空情。在战斗即将打响的紧要关头,627 团团长,政委等团的领导同志全都下连未归,指挥所只剩下副参谋长一个人值班,他一面向尚在连队的团长、政委报告情况,一面组织部队进入“ 一等”, 并下达了向东北搜索的命令。</div><div> 部队先在东北方向发现1批4架A-4B,后又在这批敌机左侧发现8架A-4B,两批敌机均成一字横队,非常平稳的向我阵地临近。10时31分30秒,副参谋长下达命令:“按2号方案射击。”按照射击指挥要求,团指挥员在指挥战斗时,“2号方案” 不应该作为射击命令下达,因为在分秒必争的紧急情况下,连指挥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把这个方案从记忆的脑海中找出来,只要稍稍延误一点时间,战机就会稍纵即逝。</div><div> 接到命令后,1连在距离目标3000米,高机2连在距离2000米时分别开火射击,其余3个连队因准备不及、不适应团指挥员的口令等原因没有把炮打响,致使部队第1次射击没有形成火力拳头。2分钟后,第2批4架A-4B仅以200米的高度,又从东北方向平稳地飞了过来,副参谋长下令: “东北A-4B射击。”这一指挥口令虽然选择了射击批次,但没有明确应该集中火力打哪一架,结果5个炮、枪连又因选择目标不统一,你打我不打,锣响鼓不齐,3个连队开了火,2个连队没打成。没有坚持 “集火近战” 的分火射击,使该营在前2次极其有利的射击条件下,仅仅击伤了1架敌机。</div><div> 没过多久,第1波攻击谅桥的敌机从铺渭西南、正西和西北方向陆续返航。团指挥所未能做到灵活机动,仍然令全部炮枪对向已经没有空情的东北方向。阵地上的官兵看见批批敌机从西面又低又稳的飞过来,连队的火炮、机枪却对着相反的方向,无法进行有效的射击,心里着急但又无可奈何。在3连阵地的团长见火炮指向有误,即用该连电话机向部队发话:“现在敌机主要是从西南和正西进入,各连要注意这两个方向。”同一时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不论谁对谁错,连队都感到茫然,不知道该听团长的,还是听团指挥所的?在指挥所的副参谋长听到团长要求把炮枪调向西南的指示后,大概是出于对上级多头指挥、下级无所适从的担心,他组织部队转移完射击方向,随后在非常不适当、不必要的情况下,命令各连自行掌握射击。这个错误的选择,等于自动放弃了统一指挥,放弃了“集火近战”的打法。10时36分,第3批4架A-4B,高度400米,从西南方向临进,各连于8000米时相继捕捉目标,炮连在3000米以内,高机连在2000米以内自行选择目标射击,击落了1架敌机。在各连分火射击的大背景下,这一战果并不具有必然性,因而也不可能持续和扩大。</div><div> 在短暂的战斗间隙,团长在3连要求部队:“今天敌机轰炸谅桥和宋化,主要是从我们这里通过,各连应把握有利时机。”在另一个连队的团政委也用电话对全团进行了战斗动员。团长、政委讲完了,副参谋长又在指挥所下令: “一定要对航路捷径500米内的敌机集火射击。”事后看来,这三个方面的命令都是多余的,提的是笼统的要求,讲的是模棱两可的话,虽然没有错但都没有用。当时,最紧迫、最急需的是尽快恢复统一指挥,实施集中火力,逐架射击敌机的歼敌战法。</div><div> 10时38分,第4批2架A-4B以200米的高度,从正西方向临近; 10时41分,第5批4架A-4B以200米的高度,从正西方向临近; 10时46分,第6批1架RA-5C,高度500米,从正西方向临近; 10时48分,第7批4架F-105,高度400米,从西北方向临近。这4批过航机的共同特点是:高度很低,速度不快,飞行平稳,航路捷径小,对我没有攻击的企图。对于小高炮来说,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不可多得的歼敌良机。可惜在自行掌握射击的情况下,各连目标不统一,火力不集中,最后只是击伤了3架敌机。击伤多架敌机也不是坏事,但“伤其十指”毕竟不如“断其一指”啊!</div><div> 在铺渭战斗的同时,掩护外苏铁路桥的627团2营,与攻击外苏铁路桥和水库的6批20架敌机激战23分钟,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的战果。</div><div> 627团在铺渭和外苏两地的战斗,共消耗37炮弹1891发,高射机枪弹1962发,击落敌机2架,击伤5架,我人员和武器装备无损。</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机会为何会擦肩而过</b></h1><div><b><br></b></div><div> 10月31日战斗结束的当天晚上,师指挥所再次转移。迁至谅佳西北板后村的一个山洞里。板后村四面环山,师指挥所选择的山洞位于村庄西北的山脚下,距地面不到10米,洞长30余米,宽约2米,高4米多。警卫排在紧邻洞口处给我搭了个小棚子,里面支了张单人床,我就在这个小棚子里住了3个多月,直到班师回国那一天。</div><div> 1月1日,师在板后村召开例行的军事会议。照例先由参战的各团汇报31日的战斗情况,完后,杜政委传达了总部和广州军区首长的指示精神。10月下旬,杜政委曾回国到广州听取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其间,广州军区黄永胜司令员、刘兴元政委等军区首长专门接见了他,并根据总部首长的要求,对我师防空作战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在1日的会议上,杜政委着重传达了上级关于“敌人的轰炸重点,已经从西线转到北线”的判断,以及“北线高炮部队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和连续作战的准备”等要求,并结合我师部队的实际,提出了在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上确保上级指示贯彻落实的意见。</div><div> 我在讲话时,除了在军事工作上提出落实上级指示的要求外,还讲评了10.31战斗的情况,其中,对铺渭战斗错失良机,打消耗仗、击溃仗的问题,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对627团进行了批评帮助。大意是:</div><div> 一、战前准备的方案单一,没有多考虑几案,多准备几手。指挥员要实施正确的指挥,战前一定要根据各方面的情况认真研究对手,力求吃透对手。不仅要研究摸准敌人以往的活动规律和战术手段,还要研究判断敌人未来可能采取的新的攻击方式和手段; 不仅要相应采取一种主要对策,制定一套主要方案,还要多准备几手,多预备几套应变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在战场情况发生变化时遇变不惊、从容应对,把握战场指挥的主动权,把仗打好打胜。627团战前虽然多次研究敌情,也制定了方案和措施,但对敌情的分析仅局限于敌机攻击铺渭车站时可能采取的手段,对敌机过航可能采取的编队和手段估计不足。战斗打响后,看到大批敌机不是从预估的西南方向攻击铺渭,而是从东北方向过航时,就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对敌机主攻方向的判断犹豫不定,射击指挥也未能做到敌变我变、坚决果断,以致于出现打乱仗的局面,白白丧失了一次歼敌良机。</div><div> 二、团的主要领导不经请示,在不恰当的时候离开了指挥位置。10.31战斗前,师连续几次通报敌情,31日上午又向各团发出“敌空袭警报信号”。在大战迫近之时,团的主要领导没有按要求坚守自己的指挥岗位,全都跑到连队检查工作,团指挥所只留下副参谋长一人,使627团入越后的第一场大仗, 先是由副参谋长一人单独指挥,尔后又出现多地多头指挥的问题。我们不反对领导干部下基层,到战斗第一线了解情况、掌握部队。但是,首先要分清轻重缓急,需要在指挥位置时,就不能不讲职责、不分主次跑到连队去。其次,即使需要离开指挥位置,也应先向师报告,经过批准后方可离去; 也应该统筹协调、合理安排,不能“一窝蜂”往下跑。按照常规,军政主官和参谋长这3个人中,至少要有1至2人在指挥所掌握战斗全局,可该团3个关键岗位全都缺位,这是发生指挥失误、错失战机的主要原因。</div><div> 三、不应当轻易下达“各连自行掌握射击”的命令,放弃“集火近战”的战法。“集火近战” 是被实战反复证明的有效战法,小高炮“集火近战”就是集中一个营的火力,对敌机实施逐架射击。自行掌握射击是在空情极其复杂,战场情况极其特殊时,万不得已才采取的一个下策。 31日的战斗,敌机全是过航机,对我没有攻击企图,不构成任何威胁; 敌机先从东北进入,后从西南折返,空情并不复杂; 整个战斗能见度好,通信联络畅通,没有影响指挥的实质性障碍。该团完全可以在判明敌情后,统一指挥,集中火力,压缩距离,一架一架的打,获取最住的歼敌战果,可是,指挥所却在慌乱之中,采取了“各连自行掌握射击”的下下策,导致5个连队对10多个架次敌机的射击中,只有2次算是勉强集火,其余都是各自为战。该团副参谋长长期在机关工作,有文化,工作也很勤奋,但没有基层主官的任职经历,对连队指挥员需要什么样的上级指挥,什么样的指挥口令最便于连队执行缺乏切身的体会。因而在下达命令时,不够明了和干脆,让基层感到费解,影响了执行的效果。</div><div> 四、汇报战况不能用成绩掩盖问题,不能用基层官兵的勇敢顽强掩盖领导自身的指挥失误。仗没有打好,就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直面问题。既然是查找问题,特别是查找领导自身的问题,团的主要领导就应该主动发言,大胆解剖自己。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会上代表627团发言的不是团的主官,而是团的副参谋长。凭他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准确深刻地剖析该团领导的指挥失误。这位副参谋长讲起成绩来1、2、3、4……,讲经验又是1、2、3、4……,我当时想,没有取得理想的战斗结果,把过程说得再好,把经验总结的再好,又有什么实际意义?这些成果和体会又怎么能让大家心悦诚服?我们不怕出现一时的失误, 就怕有了失误不敢承认,有了责任不敢担当,有了教训不敢面对。如果还想用有限的成绩遮盖客观存在的问题,那就更不应该了。</div><div> 为此,我没有给该团领导留什么情面,直言不讳的对他们进行了严肃批评。目的只有一个:正视问题,汲取教训,以利再战!</div> <h3><b>《作战日志》作者:范振声</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