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人生,从自己的哭声开始,在别人的泪水里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生活。</h3> <h3>人生其实很简单。心跳则活,心不跳则死,简单到只有"生死"两个字。但是,由于有了金钱、权利、地位,简单的过程也变得跌宕起伏,扑朔迷离。人生虽然很简单,但也离不开事业,婚姻,社交等等。</h3> <h3>我想大部分人都感同深受,就是不记得从何时起,身边之人愈来愈复杂,处理的事务越发的繁琐。忘记了有多久,没有看那皎洁的月色,也没空闲去释放心中抑郁。</h3> <h3>当经历繁华,心乏了,眼累了,人们开始追求些关于简单、纯朴,素雅的风格。</h3> <h3>很多时候,生活越精简,杂念越少,对生活的满足感也越强。</h3><h3><br /></h3> <h3>极简的生活方式,是扎根于生活中的修行,是对自由的再定义。</h3><h3><br /></h3> <h3>恰到好处的净,妙到分毫的境,极简近乎禅,可感受,不可语。</h3> <h3>《道德经》中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极简主义也是这样,与传统经典不谋而合。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虽简约,却不简单。</h3> <h3>正所谓"大道至简",简单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价值取向。人生就是一次次不断取舍的过程,而到最后只为一个简单舒适,技巧就在于化繁为简。</h3><h3>愿意生活简单的人,必然有一颗安定从容之心,有一颗摆脱烦恼束缚的自由之心。这样的人必然是一个精神层次高的人。</h3> <h3>简单的生活意味着去粗取精,避开纷争去追求内心的平和,以及把时间花在真正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上。</h3><h3>无论是东西还是感情,都不要用凑合的态度去对待,否则别人也会敷衍你。让坏的、无用的东西出去,让新的物件,新的故事,去充盈你的人生。有些东西扔掉后,你的生活会好很多。</h3> <h3>人生精彩与否,不在于"拥有多少物品",而在于"拥有多少让自己愉悦的时间"。</h3> <h3>你的精力花在了哪里,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要确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是什么;其次,管理好时间,正确分配好精力;最后,巧妙利用碎片化时间。</h3> <h3>细想想,曾经,听过太多的他们说这样......他们说那样......。他们说的可能对,但是他们说的也可能是不对的。</h3> <h3>我们大部分的选择是要靠自己去决定的,而不是去听谁谁说!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你,或者是你觉得你需要的。你所需要的东西一定是你没有的东西,一定是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更有用的东西。不管是情感还是物质,要学会思考,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是自己需要的吗?</h3><h3><br /></h3> <h3>放弃不能带来效用的物品,控制徒增烦恼的精神活动,简单生活,从而获得最大的精神自由,提升生活的品质、增加自身的幸福感。</h3><h3><br /></h3> <h3>家,是你的第一道场。你走过的路,爱过的人,都在你的房子里。一个在干净整洁的屋子里呆的人,心情会比在满地垃圾的屋子里呆的人要好很多。外在的环境会将你的烦恼带走或者是加倍。</h3> <h3>极简家居,为房间留一些空白,为生活留一些空白,人生则会少一些空白。</h3><h3><br /></h3><h3><br /></h3> <h3>轻松地面对职场,就要找回对自己的信任,只有自己信任自己,别人才能信任你。专业、职业、敬业是职场人的信条,也是办公桌应该体现的状态。</h3> <h3>放弃无用的社交,拒绝所谓的"合群"。当你没有达到更高层次的时候,人脉是不值钱的。人脉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只有等价等量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虽然很残酷,但这就是真相。</h3><h3><br /></h3> <h3>理财,要理得清晰、轻松。选择理财产品也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不要盲目地为了追求利益,将自己的生活变成逐利的钟摆。</h3> <h3>我们读书、旅行、见世面,保持即清新寡淡,却又趣味盎然的样子,才是最好的姿态。</h3><h3>梭罗说:「把一切不属于生命的内容剔除,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见世面就是丰盈生命再剔除杂扰的过程。越是见过世面的人,欲望越少。见过世面的人,会给思想做加法,给欲望做减法。</h3> <h3>精神层次越高的人,必定淡然于追求物质的奢华。一个安于简单的人,即使不是哲学家,也差不多了。</h3> <h3>婚姻,可以很简单。正如杨绛和钱钟书,他们的婚姻,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只有细水长流,没有太多的"我爱你",只有用一生相伴相守的"我习惯有你"。正如一房二人三餐四季,简简单单就是人们向往的婚姻状态。</h3> <h3>爱情也可以很简单,爱就是爱,没有什么附加条件。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h3> <h3>社交,可以很简单。林徽因的侄女,著名华裔建筑师林樱,社交圈很窄。她坚持的交友原则就是如古人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她的朋友也都因同一种追求或信念走到一起。远离不必要的社交,和真正的朋友相交,就是一种简单。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屈指可数;一复杂就难过,可难过的人如过江之鲫。这说明,能愿意并且活得简单的人,必然是精神层次高的人。</h3><h3><br /></h3> <h3>《庄子》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爱耍小聪明的人总是把自己弄得很复杂,让别人认为他高深莫测;而智慧的人却很简单,对不喜欢的事,说不;对不喜欢的人,直接离开;对不喜欢的繁,坚决抛弃。</h3> <h3>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东西,比如空气、衣服、饮食和睡眠,这些基本的东西正如恰到好处的调味品,能调出生活最本真的味道。</h3> <h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山不在高,有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h3> <h3>在电影《超体》一开头,塞缪尔教授就说过一句话:「比起存在,人类更关心拥有。」在还未曾见过这世间的广袤与繁华时,我们总是对这个世界跃跃欲试,蠢蠢欲动,想要去征服所有,去掌控一切,但当你见过的世面越多,对世界的感知越深刻,对自己的认知越清醒,明白了己之所欲,己所不欲,也就懂得了接纳,懂得了包容,懂得了拒绝,懂得了取舍。就像年幼的孩子酷爱色彩斑斓味道甜酸的饮料,但耄耋的老人却更钟爱寡淡无味的清水。人间至味是清欢。</h3> <h3>应该说,"极简主义"最终植根于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无论古今中外,无论贫穷富有,"简化欲望"都可以达到"简化生活"的目的。中国古代庄子的淡泊、陶渊明的闲适都来自于此。他们的欲望有限,所以能满足于最简单的生活。一切都适时、适量,顺应天道,不求过多,亦无需过多。知足者长乐,内心简化了,生活也就舒心了……</h3> <h3>民间有一句很有智慧的话:"拥有一头牛有一头牛的烦恼,拥有一匹马有一匹马的烦恼。"极简生活者不执著于物质,少了"我执"和永不餍足的欲望,不被物质所绑,自然不起贪嗔、心无挂碍,得到清凉与喜乐。</h3> <h3>放不下的事,就留给岁月去轻描谈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