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组长:赵妍、毛宇博</h3><h3>组员:任静怡、许松琛、陆纪安、莫子芾、褚思衡、张毅卓、范子睿、邵佳泓</h3> <h3>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位于安徽省的中华十大名山之一——黄山。我们游览黄山的行程原本应该是在昨天(5月20日),但由于昨天是星期日,组织方担心客流量太大,所以就把游览黄山的内容留到了今天(5月21日)。这让我们对黄山更加期待。</h3> <h3>在去黄山的路上,导游给我们介绍了黄山四绝: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并且说明其实黄山还有不为人知的第五绝——冬雪</h3> <h3><font color="#010101">乘车时同学们对路旁的竹林产生了兴趣,导游告诉我们为了防治马尾虫害,黄山地区的山脚下种有很多竹子,分布在海拔300-500米之间。300米下是茶园,三三两两的采茶工人在其间忙碌。因此,黄山素有千亩茶园,万顷竹海的美誉。</font></h3> <h3>初到黄山,在山脚下,我们看到了云雾之下黄山的一目,这有点《琵琶行》中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不愿抛头露面的意境。云雾环绕在半山腰,风景极佳。</h3> <h3>刚下索道,大家都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大家把手中的游戏放在一边,欣赏这视觉盛宴。</h3> <h3>云海和山雾让山峰时隐时现</h3> <h3>黄山徒步游览路线大部分都是崎岖陡峭的山路,同学们前进只能一字排开,按序通行。导游为了方便给大家做讲解,来到了队伍的中间的部位。而毛宇博同学举起了导游旗,在前面给大家带路。</h3> <h3>云雾缭绕</h3> <h3>在旅途中,我们偶然发现了几只小松鼠和几只小鸟,看那可爱的小眼神,让人有种想抱起来的感觉。</h3> <h3>小组在迎客松前的拍照</h3> <h3><font color="#010101">奇松</font></h3> <h3>怪石——一石多形 手机石(左) 海豚啸天(右)</h3> <h3>怪石</h3> <h3><font color="#010101">小组与奇松怪石的合影</font></h3> <h3>临近中午十分,我们班兵分两路前行。一组同学有了寻常不崎岖的远路。而另外以宝华为首的一组选择了陡峭的捷径——一线天。这里的台阶很陡,宽度只允许一人通过,而且溪流顺着台阶逐极流下。好在大多数同学有雨衣裤和鞋套,才免于被淋成落汤鸡。图为一线天入口处照片,可以看到一线天在图中的不远处。</h3> <h3><font color="#010101">小组成员照片</font></h3> <h3>“拥抱巨石”</h3> <h3>小组成员照片</h3> <h3><font color="#010101">带队老师照片</font></h3> <h3>吃过午饭,我们向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海拔1860米)进发。用过午餐,同学们精气神很足,不一会儿就到了山顶。图为光明顶合照。</h3> <h3>索道上站小组合影</h3> <h3>全班索道下站合照</h3> <h3>从黄山下来,同学们不舍地坐上了返程的旅游大巴。很多同学表示,短短一天还不足以认清黄山的真面目,将来有机会还会故地重游。</h3> <h3>在用晚餐间歇,餐厅的厨师邀请我们的同学制作当地特色小吃——徽饺,郭睿洋同学受邀参与。他的作品得到了大厨的好评。与此同时,其他同学也纷纷加入了制作徽饺的行列中,煎锅中甚至还出现了春卷和水煎包。</h3> <h3>此外,主办方还邀请到毛豆腐制作非遗传承人为我们授课,详细地介绍了这款地道的徽州名吃的来历和做法,同学们也品尝了大师之作。</h3> <h3><font color="#010101">在饱餐一顿后,同学们回到酒店休息,在愉快和劳累中结束了一天的行程。</font></h3> <h3>作者:毛宇博 许松琛</h3><h3>特别鸣谢:贠昊 温婧妍 张博雅 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