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西部,重走丝路——甘肃青海大环线

Amy

<h3>很多人都有一个西部情怀,古丝绸之路,遗迹丰富,人文荟萃,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特别是看过大型纪录片《 河西走廊》,希望来到这里,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回到那个时代,见证历史兴衰......</h3> <h3>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乘坐从兰州到西宁的长途大巴开始期待已久的西北之行</h3> <h3>初识西宁</h3><h3><br /></h3><h3>西宁是历史上"唐蕃古道"必经之地,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h3><h3><br /></h3><h3>但是今天的西宁市和内地一般的城市没有很大区别,高楼林立,商业气息浓厚</h3><h3><br /></h3><h3>这里的很多马路街道以数字命名比如五一大桥,五四街,五卅路,七一街,还有共和路和建国路,没有体会到古韵,春天的西宁颇有几份江南水乡的味道,倒是大街上行走的披着头巾的🧕凭添几分西域风情,时刻提醒着我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通衢。</h3> <h3>据说西宁集中了几乎所有的青海"名"吃,其中,点击率最高的几种要算是手抓羊肉、老酸奶、烤肉、酿皮等。</h3><h3><br /></h3><h3>募名去了小吃一条街莫家街,其实是一条短短的街道,小吃店也不算多,就随便找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马忠食府,点了酿皮上面浇了厚厚的调料,咸辣中带着酸,幸亏还点了枸杞煮梨水,吃过咸的,甜甜的糖水特别好吃😋</h3><h3><br /></h3><h3>好几个人跟我说这里的羊肉比新疆的好吃,莫家街没有吃手抓羊肉总感到少了什么,酒店附近有一家网红店,曾经上过舌尖上的美食,晚饭就选了这个地方,很多当地人,也有很多像我们这种的游客,坐无虚席。</h3><h3><br /></h3><h3>点了最有名的黄焖手抓羊肉,店员从一大锅里取出切块称重,肉质鲜嫩酥软,不蘸料吃也没什么膻味。不过要乘热吃,凉了我还是觉得吃得出一点羊肉味</h3><h3><br /></h3><h3>对于一个南方人来讲相比手抓羊肉,更喜欢甜醅,一种青稞版的上海甜酒酿,特别去油腻去膻味</h3> <h3>到达西宁的第二天正式开始西部传奇之旅,穿越祈连山脉⛰️,翻越海拔3700多米的达畈山时,山上正下着雪,公路两侧白雪皑皑,雪山连绵起伏,白茫茫的一片,天地混沌。</h3> <h3>沿途的风景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改变,远处如水墨画般的延绵不绝的山脉背景,广阔起伏的金色草甸,冷暖色调相得益彰</h3> <h3>拜访现存世界上最大帐篷寺院的祈连山阿柔大寺<br /></h3><h3><br /></h3><h3>大寺规模不大,游客很少,只有三三两两的信徒前来朝拜,氛围平静自然,倒是觉得我们这群人的到来有点打扰到了这份安宁。</h3><h3><br /></h3><h3>寺院多处的转经筒,每一处都独具特色。寺庙可以免费进入,但是内部不可以拍照。大殿的四壁和梁下,悬垂着精美的堆绣,画着艳丽的唐卡,可以慢慢的欣赏。</h3><h3><br /></h3><h3>围绕着大殿顺时针走了一圈,发现供奉的酥油台部分也已经是电子的了,传统和现代有时就是这样慢慢的不经意间相互融合</h3> <h3>老妇手拎的包包也很时尚哦</h3> <h3>入住祈连山温泉酒店</h3><h3><br /></h3><h3>祈连县城整体感觉比较干净,建筑很新。</h3><h3><br /></h3><h3>因为一带一路,这里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建造了很多为迎接游客的新酒店,包括我们住的酒店,全木质结构,整体装修风格比较有特点,也很干净。需要改进的是,房间里放出来的水说是温泉水,但是水温是温的,在这个晚上气温降至冰点的季节根本没有办法洗澡,只能简单的漱洗一下</h3><h3><br /></h3><h3>酒店的附近有一条瑞士印象街,街上只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印象街上的小店很多家挂着"店面转让"的牌子,生意惨淡,除了7、8月份的旺季,平时这里就没有什么人,这么一条街,有点不伦不类。</h3><h3><br /></h3><h3>其实祁连山周边的环境条件不错,自然风景优美,有自己的民俗风貌,天境祈连自有风釆!</h3> <h3>卓尔山,祈连山脉中的一处,与藏区神山牛心山隔河相望</h3><h3><br /></h3><h3>一早坐景交车上山,站在卓尔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美景尽收眼底。</h3><h3><br /></h3><h3>蓝天为幕,草甸为台,云雾笼罩着远处的雪峰,若隐若现,淡淡的云带像一条哈达飘浮在雪山半腰,连绵的山峰,重重叠叠连接在一起,好像一条巨龙,气势磅礴非常壮观。</h3><h3><br /></h3><h3>当我们下山时,山上的积雪开始融化,雪线上移,整体的气势逊色很多,所以要看美景要趁早</h3> <h3>张掖,古称甘州,因地下有甘泉而得名。西汉时期收复河西走廊之后居两关列四郡,"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腋",张掖郡由此而得名。</h3><h3><br /></h3><h3>张掖七彩丹霞,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景观相结合的七彩丹霞,有点遗憾没有遇到壮观的丹霞日落美景,不过云层下4号观景区地貌色彩还是蛮艳丽的<br /></h3> <h3>不同于七彩丹霞的色彩斑斓,冰沟丹霞,只有一种&quot;色如渥丹,灿若明霞&quot;的红色砂岩,但是更雄险,奇异。崖壁,石墙、石柱、尖峰、丘陵等,尖峭挺拔造型多变</h3><h3><br /></h3><h3>阳光直射下,太晒,太干了</h3> <h3>沿着河西走廊赴有&quot;天下雄关&quot;之称的嘉峪关</h3><h3><br /></h3><h3>几百年前,关外茫茫戈壁一望无际,风扯呼,擂鼓喧天,策马奔腾尘土飞扬,将士们,弹剑作歌热血沙场</h3><h3><br /></h3><h3>想像中的嘉峪关应该是落日黄沙,雄关暮色,箭楼巍峨,城池雄厚,将军旗在城头飘扬,嘉峪关在寂寥的旷野上威武雄壮</h3><h3><br /></h3><h3>现在的嘉峪关已重新修建过, 簇簇新的城墙外没有西风烈马,只有老爷车和围了一圈的卡丁车场在兜售生意。</h3><h3><br /></h3><h3>一声叹息……</h3><h3><br /></h3><h3>还是努力的拍几张,其他的就自己脑补吧</h3> <h3>敦煌莫高窟,千佛和壁画,带着朝拜的心情来参观。</h3><h3><br /></h3><h3>普通🎫每次只能看8个窟,真的觉得看的不过瘾。其中的328号窟是至今1300多年的原版,色彩依旧鲜艳,人物造像栩栩如生,衣衫的褶皱飘逸灵动......</h3><h3><br /></h3><h3>当年那些来自西方和日本的文物专家带走了很多珍贵物件,现在大多还完整的保留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图书馆,虽然说敦煌史也是一部充满伤痕的历史,珍品散失海外,但是当年如果没有这些人,可能现在大多都损毁不见了,从这点来讲至少他们对人类文明的保护是有贡献的</h3><h3><br /></h3><h3>低眸一瞬间,回望已千年 ,敦煌莫高窟值得再来</h3> <h3>&quot;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h3><h3>星星沐浴的乐园</h3><h3>从那年月牙泉边走过</h3><h3>从此以后魂绕梦牵&quot;</h3><h3><br /></h3><h3>鸣沙山月牙泉,和骆驼🐫的第一次亲密接触</h3> <h3>穿越柴达木盆地的戈壁大漠,苍茫荒凉风沙漫天......</h3> <h3>茶卡盐湖</h3><h3><br /></h3><h3>5月初还是一个飘❄️的季节,没有遇到好天气,里面的景色打折很多,灰黄的水面,靠近栈道的地方一个个盐坑,除非走出很远,还有一点波澜不惊安如明镜的意境.</h3><h3><br /></h3><h3>现在还算是人不太多,佩服姑娘们的勇气,踩着冰冷的盐水,为了美丽冻人的瞬间</h3> <h3>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个盐水湖,是当地人的圣湖</h3><h3><br /></h3><h3>刚刚下过大雪,下午到达二朗剑景区时气温比较低,没有7、8月份油菜花开的美景,胜在人比较少,海鸥比较多,但是100元的门票价格有点贵啦,因为景区内没有什么好玩的,小小的一块地人工痕迹和商业化很重</h3> <h3>第二天酒店外青海湖的日出,平静的湖面,一轮朝阳跃升,这一刻真美</h3> <h3>青海8天的大环线已近尾声,最后时刻在西宁逛逛,看看位于西宁市东关地区青海省最大的清真寺-东关清真大寺,回族聚居区。</h3><h3><br /></h3><h3>参观大寺时,看见寺内有人上课,不懂为什么上课的都是年长的男性?</h3><h3><br /></h3><h3>沿着大寺周围的街道慢慢逛逛,到处是卖牛羊肉,酥油奶酪,青稞磨粉的铺子,看看这里人们生活的日常,也很有意思</h3> <h3>虽然这几天肉有点吃腻了,但是在西宁的最后一顿饭还是点了手抓羊肉和酸奶,因为回到上海就吃不到了,我觉的这次甘肃青海之行把我十年的羊肉都吃了</h3> <h3>喝完酸奶,吃完羊肉,赶赴了一场西北之约,重新启程</h3><h3>再见西宁!<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