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行偶遇

橄榄树

<h3>  2017年6月,我们一行15人跟随领队杨老师去川西采风,6月14日游览完位于红原县的俄木塘花海后,当天晚上住宿在距离马尔康县城8公里的卓克基镇,准备第二天一早出发去色达县,因网传红色佛国——色达五明佛学院即将进行拆迁改造,所以色达之行是大家都非常期盼的。6月15日早,当我们的车过了马尔康县城后得到消息,去往色达的路因连日大雨而塌方,道路中断。无奈,杨老师决定绕道阿坝县去色达。于是我们掉转车头直奔阿坝县。</h3><h3> 途中大概到了中午1点左右,我也不知道是到了哪个县,听杨老师大喊:“有黑颈鹤”,立即召呼司机停车,大家纷纷拿了相机下车拍摄。在一片沼泽地上有两只黑颈鹤在悠闲地散步,大家拍了一会儿黑颈鹤后,在一条小道上互相拍照留念。</h3> <h3>  这时我透过一片密密匝匝的灌木丛的缝隙,依稀看到有几株黄色的花在水边静静地开放着。我叫了两位摄友绕过灌木丛来到水边,走到这些花的跟前,近距离看到这些花,被它的美丽震撼了,在高高的花亭上怒放着硕大的黄色花朵,像婷婷玉立的少女,羞答答地微微垂着头,细细的花瓣半遮半掩她美丽的面庞。我们各种拍后,依依不舍的离开水边,上车继续赶路。</h3> <h3>  当时只依稀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资料片,也不记得是哪个国家的一名植物学家很早以前来中国考察植物,在高海拔地区发现了一种非常珍稀的植物,具体名字我也忘了,只依稀有点印象上边有个黄色花的图片跟这些花有点像。因不知道植物的名称,也不知道外国植物学家的名字,所以也无法在网上搜索。回来后这些照片一直静静地藏在电脑里,有时想起来了打开电脑看看,后来用形色识花软件识别,也没有结果。前两天,偶然在美篇看到一个叫"黛子"的美友的帖子《寻访绿绒蒿小记》,又勾起了我对这种植物的好奇。 <br></h3> <h3>  从黛子的贴子引用的资料图片上我看到了我印象中的“黄色花”的图片,并知道了这种植物叫绿绒蒿,与我的照片对比,虽然都是黄色的花,但花的样子完全不一样。又百度了“绿绒蒿”,得知绿绒蒿是罂栗科(Pa-paveraceae)绿绒蒿属(Me-conopsis)植物的泛称,全世界约有49种,欧洲西部产1种(M.cambrica),其余48种产自喜玛拉雅地区及中国西南部地区。我国约有39种,尤以西藏东南部分布最多(约27种),四川西北部、云南西北部、湖北西北部、陕西中部、青海东北部、甘肃南部及西部地区均有分布。绿绒蒿是我国濒危高山花卉物种,生长于海拔三千至四千米以上的流石滩和冰川的前沿。人称“高山牡丹”,欧洲人推崇为“世界名花”。因全株被有绒毛或刚毛而得名。</h3> <h3>  黛子的《寻访绿绒蒿小记》中引用的资料图片</h3> <h3>  绿绒蒿花的颜色有很多种,红、黄、蓝、紫等,花形也各不相同,那我所看到的植物会不会是别的品种的绿绒蒿呢?查阅了所有品种的资料,都不是。那它究竟叫什么名字呢?对我来说仍然是个迷。希望哪个植物学家或植物达人帮我解开这个迷。</h3> <h3>  当天晚上我们住宿在了阿坝县县城。6月16日一大早,大家迫不及待的想赶往色达县,不幸的是又得到消息,从阿坝县到色达县的路有一段被洪水淹了,交通阻断,可是大家去色达看红色佛国的愿望不动摇。经过咨询,杨老师决定带领大家从阿坝县绕道经青海省的久治县、斑马县到色达县。两次绕道一共多走了600多公里。</h3> <h3></h3><h3> 途中在下午4点40分左右,大概是在斑马县境内,透过车窗不时可以看到路边的山坡上有一些黄色的花,因距离较远,看不清楚,想着又遇到了与昨天一样的花,迅速拿起相机赶紧拍。因车在行进中,大多拍的都不清楚,只有这三张还可以看。</h3> <h3></h3><h3>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它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根植于贫瘠、干旱的乱石丛中,确依然顽强的绽放着它生命的美丽。我将这些照片,与网上查阅的资料对比,它可能就是众多绿绒蒿品种中其中的一种,黄花绿绒蒿或者是全缘叶绿绒蒿?不能确定。</h3><h3> </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所依稀记得的"外国植物学家"就是英国植物猎人威尔逊。1903 年的夏季,年轻的植物猎人威尔逊在他第二次中国之行中,首次在四川西北的边陲小城松潘县附近海拔 3650 米的山地相遇他梦寐以求的红花绿绒蒿,他在日记中写到:" 我发现了它,我的红色情侣,它生长在灌木丛中,仿佛要我验证它的身份。" 在此前,1903 年 7 月 14 日,他已经在康定附近的高山上如愿以偿见到了他此行的重要采集目标,被西方人称为 " 黄色喜马拉雅罂粟花 " 的全缘绿绒蒿。</font></h3> <h3>  百度百科的黄花绿绒蒿图片</h3> <h3>  为了红色佛国的惊鸿一瞥,我们两次绕道共600公里,让我有幸有了与这两种珍稀植物惊鸿一瞥的机会。这也许这就是缘分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