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事与愿违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指事情没能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游玩不同于旅行或远足,目的比较单纯简单,嬉戏玩乐为主。</h3><div> 据说在临行前一天,此行的总负责人珍珍专门做过攻略:大家在短暂的时间内,不但可以在那儿体验到阳光沙滩、海鲜集市、梦幻石屋,可以忘却都市的嘈杂和庸碌,肆意享受与世无争的惬意悠闲。而且,还能一睹“新千年曙光首照地”的千年曙光碑。太美妙了,大家做梦都在笑。</div><div> 为了能够在24小时内既拍摄到日落,又拍摄到日出,大家选择了第一天下午2点出发,第二天中午前返程。这一策略是无数摄影爱好者用无数实践得出的最佳方案,毫无争议。</div> <h3>(一)带走一盏渔火</h3><h3> 当天下午多云转晴,天公作美,七个人,外加一“小鬼”驾驶两辆私家车兴高采烈地出发了。同行的朱大夫妇特意带上了宠物狗“小鬼”,说是一家三口,有福同享。</h3><h3><br></h3><div> 萍萍最后一个上车,还专程去水果店买了一些“耙耙柑”。自从过年的时候品尝到“耙耙柑”的美味后,每次出门或者走亲戚她都要带上几斤。我把一些小包装的绿茶和红茶递到她手里,这是她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一定得带上。在她的想象当中,到了晚上,可以坐在民宿的露台上,端一杯清茶仰望星空,遥望海浪拍打港湾,然后带走一盏渔火,或许,还有兴致吟唱涛声依旧却不见当初的夜晚。</div><div><br></div><div> </div> <h3>(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h3><div> 年轻时,就曾梦想去海边吹吹海风,住在海边看月亮,聆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趸音,可惜那时我很穷,海风都吹不上,哪有机会住海边。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现在的我,比之前好多了,天天都能吹海风,还长期居住在海边,别说在海边看月亮,数星星都是分分秒秒的事。提到住宿海边,珍珍一边不停在手机上搜索,一边征求大家的意见:现在属于淡季,岛上的民宿160到800的都有,大家有啥想法?</div><div> 我的要求很简单,干净卫生没有噪音,怕大家不明白,又补充了一句:300左右吧。说完心里有些忐忑,怕大伙怪我的提议太奢侈。好在沉默多时的萍萍终于开了金口:“我的意思是,大家出来一趟不容易,吃好、玩好、住好是必须的,700、800的最好”。我一听,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充当车夫的老吴始终不发一言,珍珍也似乎默认了萍萍的提议,我满足地闭上双眼,头靠在后车垫上,开始憧憬起那耳闻已久、内心钦慕的美丽民宿。</div> <h3>(三)山顶老妪</h3><div> 行程出奇的顺利,下午4点准时到达目的地。珍珍把导航的地址选在千年曙光碑没有错,只是她忽略了一个细节,千年曙光碑是看日出的,并且需要购票入场。此时进入曙光碑,显然不合适。于是老吴提议先上后山山顶看看,顺便找找“古村石屋”的影子,大伙和“小鬼”欣然同意,甩开脚丫子直奔山顶。其实我至今分不清楚,岛和山的区别究竟在哪里。但有一点可以证实,被誉为“东方巴黎圣母院”的温岭石塘名不副实。从山顶望下去,虽然也都是石头块垒的房子,但,且不说每座石屋的外形与巴黎圣母院完全不同,甚至里面的内涵也相去甚远,巴黎圣母院石屋里面都是艺术,而石塘屋子里面都是远去的生活。</div><div> 珍珍和大多数中国妇女一样,敦厚善良。在山顶还没站稳,就被一当地老妪盯上了,三言两语,便把她哄得心花怒放。珍珍开始相信,这老妪不是故意在此等候游客,老人家的客房也肯定比别人家干净卫生又便宜,当然,还有一些“可以带我们到岛上转一圈”、“带我们去曙光碑免费参观”、“带我们去岛上最好吃的饭馆”等等诸如此类的承诺与优惠。不到一炷香的功夫,珍珍已经和那老妪亲热得如同母女一般。那老妪的确能说会道,尽管普通话不标准,但看上去还算面善热情,于是大伙没有反对,被老妪带到了她家民宿。</div> <h3>(四)海景房、石塘余晖</h3><div> 看到住宿的门面,内心就拔凉拔凉的,我毕竟上过很多这样的当,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指定萍萍上楼先去查看一下住宿条件。之所以指定萍萍前去查看,缘于萍萍在车上的那番话,我极有把握萍萍是不可能看上这样的住宿。然而,事与愿违,萍萍和朱大,一个劲地在楼上向我们招手,意思是“满意”。没有经过对比,就没有伤害,先入为主,这是中国人的通病。我不忍拂逆他们的决定,只好拿起行李搬了进去。但从700、800最好的海景民宿,突然变成了160最差的普通民宿,尽管也是海景,可这落差实在有点大。</div><div> 安顿下来后,房东老妪开始履行她的第一个承诺——带我们去岛上看日落。说实话,有当地人带路的确要比自己瞎逛方便很多,至少可以少走许多冤枉路。漫步在海上绿道,看那些静静停靠在港湾里的渔船,不由得想起了《军港之夜》。余晖朦胧,霞光在天际逐渐演变褪去,为石塘渔港的黄昏增添了许多梦幻色彩。美女们永远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拍照的机会,如同摄影师永远不会嫌弃任何一次日落的光影。于是,我和老吴成了美女们争抢的香饽饽,而美女和那条狗,成了我们取景构图的重要元素,可谓各取所需,相映成趣。夕阳下的石塘,尽管没有期望中的那么令人叹为观止,但已经是本次行程当中最值得点赞的一刻。</div> <h3>(五)广场舞</h3><div> 晚餐比较简单,禁渔期海鲜不多,倒是几个当地特色美食如三粉圆、海鲜绿豆面、桐叶子包、三鲜团子让人印象深刻。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之际,突然从窗外传来一曲广场舞音乐。韩云瞬间眼光发亮,开始坐立不安。没想到,在这个僻静的海岛上,也有渔民热衷于广场舞。韩云几次提出要下楼买单,都被我拦了回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楼下的广场舞。我终于明白,中国的广场舞大妈为何能跳出国门,走向世界,原来并不是去显摆,而是一种瘾。</div><div> 果然,我们刚下楼,转身已经不见韩云的影子,远远地,就听她一边不停地招呼大家,一边早已把腰扭成了麻花。于是乎,其他三位美女也加入了小岛广场舞大军。此时此刻,朱大是不敢离开海芳半步的,牵着小鬼乖乖地站在一旁作欣赏状。老吴应该不会广场舞,他留下来的原因不得而知。见已经没人理我,只好独自回民宿。</div> <h3>(六)一夜无眠</h3><div> 海边潮湿,蚊子多。房间里放着一些电热驱蚊片,可找了半天没找到电热盘,我忍了。洗漱间和卧室是分开的,在楼道的另一边,洗澡极不方便,我也忍了。提前把开水壶插上,希望冲澡后可以泡一壶清茶,站在露天的阳台上,任凭海风吹拂,哼一曲《军港之夜》,可洗完才发现,开水壶是坏的……我还是忍了。</div><div> 自从我走进这间民宿的那一刻起,就对它没抱太大期望。按计划,洗完澡,喝茶,然后站露天阳台拍渔港夜景,可事与愿违,一连串的不如意,弄得毫无兴致。让我忍无可忍又不得不忍的,也是我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楼顶那台自动高压水泵,每当快要入睡的时候,就会发出“DUANG DUANG”的启泵声,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结果,一夜无眠,第二天哈欠连连,这是后话。</div> <h3>(七)千年曙光碑</h3><div> 整个行程里,千年曙光碑是第一位的,而金色朝霞沐浴下的曙光碑,更是此行最大的吸引力。按计划,第二天早上4点起床,4点半到曙光园拍日出,这是一个专业摄影师必须要做的。但房东老妪掐指一算,说明天不会有日出,我在温岭石塘公众号里输入“日出”一词求证,结果证明房东老妪算得很准。既然如此,我提议改变计划,第二天不用起太早,6点半吃早餐足以。</div><div> 珍珍显然有些不甘心,估计做了很长的思想斗争,直到晚上10点还在犹豫,我在微信里措辞严厉:日出肯定不会出现,6点以前别让房东来敲门。据说第二天她和萍萍一起,还是起了个大早。只可惜,整个海岛被大雾笼罩,别说日出,连曙光碑的影子都找不到,只好作罢。后来大家一起吃咱餐的时候,珍珍妥协了:既然此时见不到曙光碑,那就先去“东方巴黎圣母院”看石屋,回头再去看曙光碑,看完曙光碑,顺道返程,这样不会浪费时间。珍珍的新计划严丝合缝,堪称完美,没毛病。</div> <h3>(八)岁月静好,现世安稳</h3><div> 自中央电视台《渔村小叙》播出以后,石塘镇古村落保留最完好的几个地方,如里箬村是吸引游客最多的。我们去的早,又不是双休日,村子里很安静。依山傍海,疏密相间的石墙、石屋、石路,高低错落有致,色彩协调一致。几位老人家坐在自家屋子前的石板凳上,顾自喝茶聊天,偶尔,仰起头,淡淡地看我们一眼。望着眼前的人文景致,顾不上拍照,脑海里竟然闪现出胡兰成的那句话: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安稳,也许是对这些古屋守候者最贴切的诠释吧。</div><div> 我们无意打扰这些村民,挑选了一些没人的地方,拍照留念。也许在古村石屋逗留时间太长,也许对这些石头房子提不起兴致,也许这个“东方巴黎圣母院”实在有些夸大其词,也许,没有也许,反正朱大和韩云他们迫不及待地要准备返程了。可是,说好的千年曙光碑呢?珍珍肯定是想去看的,她觉得来石塘不看曙光碑就等于没来。韩云说,你就远远地望一眼吧。</div> <h3> 事实上,除了曙光初照的那一刻,那个千年碑也没啥特别的。只不过,近在眼前,却总是擦肩而过,未免太事与愿违了?下山的时候,呵呵,没站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