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执教水平,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我校本周集体备课的教研主题是:有效备课,提升课效。通过课例的解读,构建出语文课堂一、二课时的基本模式。在我校语文学科主管马校长的带领下,各年级组长积极组织,语文老师们热情参与,会议中讨论声不断,思想的火花不停地碰撞出精彩的点子。</h3> <h3> 首先,四年级刘瑶老师以课文《乡下人家》为例,认真解读了一、二课时的具体安排。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能了解课文大意,捋清文章脉络,掌握生字词,并至少预留八分钟时间进行写字指导。第二课时:课前三分钟为生字词检测时间,然后回顾课文,接着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品读感悟课文内容,最后能积累背诵文中的优美片段。刘老师指出,在教学每个单元前,应该认真研读每单元前的单元导读,其中强调了本单元的主题和一些学习要求。它对学习整个单元具有导向性的作用。</h3> <h3> 接着,三年级姜瑶老师以说明文《太阳》为例,继续解读一、二课时的基本教学模式。本篇课文的教学聚焦在说明方法的指导上。注重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一些说明的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等。学生课后能够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来对事物进行描述。马校长指出一、二年级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读好句子,积累句子,并会写句子。三、四年级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读好段落,理解并归纳段意,习得将段落写具体的方法。每篇课文的解读应围绕课后的核心问题展开教学。</h3> <h3> 通过老师们对课例的解读和激烈的讨论,我们总结出我校语文课堂的基本模式。第一课时:初读感知,字词检测,回文识字,熟读课文,写字指导及写字。第二课时:重点易错字词默写,回顾内容及脉络,核心问题领读全文,读写结合句段积累。<br /> 有了模式的导向,老师们纷纷表示,对语文课堂的流程更加地清晰,对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此次集体备课活动,面对面的交流解决了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和实际操作的教学问题。让我们全体语文老师以集体备课为平台而在教学之路上不断前行。<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