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我摄影的启蒙老师

绿色大地(吕迪森)

<h3>  作者:吕迪森</h3> <h3><font color="#010101"> 去年初冬,母亲去世后整理二老遗物,终于发现父亲摄影使用的那台“东方”牌旁轴取景胶片相机还有多本相册。特别是那几副摄友给他留下的采风照极其珍贵。触景生情思绪万千……</font></h3> <h3>  抚摸着那老式相机,小心翼翼地打开父亲自己不知翻动过多少次已有点破损的一本本相册,每一副照片都记录了某一瞬间,诉说着一段故事……</h3><h3> 那副父亲的采风照,面带微笑注视着我,仿佛老人家又回到我的身边。</h3>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离休,好似一列急速奔驰的列车终于减速进站了…… &nbsp;<div> 父亲的工作与钱物打交道,谨慎认真地忙碌了一辈子嘎然停住,如果是其他人真有点不适应。可不久,下班去父母处常常遇到父亲不是上山就是下海归来,有时向我诉说着所见所闻的新鲜事:某某处刚建好一座大型立交桥;刚参观市里举办的某某展览会等,要不就是在家读书看报伏案疾书。倒很快适应了离休后生活。&nbsp;</div><div> 1989年的一天,父亲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局离退办为离退休老干部联系市老年大学,每人选学一个科目,有书法、美术、摄影、唱歌、京剧票友等。</div><div> “那您准备选学那科?”我急切询问。</div><div> “ 已选学了摄影。”他兴致勃勃地说。&nbsp;</div><div> 我马上理解,摄影走南闯北适合父亲的性格。不久父亲就买来了这台“东方”牌旁轴取景相机,那时我对相机和摄影还一窍不通。从此父亲去老年大学上课带着那相机,上山下海也带着那相机,相机几乎成为他走到哪里的随身伴侣。</div><h3> 那个年代虽然已经出现彩色交卷,但都是日本、美国的进口货十分昂贵。一个黑白胶卷不超过3元钱,可是彩色的价格是它的十倍,几乎是奢侈品。所以说大多的摄影爱好者仍然以黑白胶片拍摄为主。</h3> <h3>  父亲参加市老年大学摄影班保存的《学员证》。</h3> <p>  胶片摄影,每卷135胶卷只有36张,除了专业摄影或记者,每拍摄一张按下快门都反复斟酌珍惜。所以一卷拍完要间隔较长时间,经过暗室冲扩才能见分晓,拍的好也罢赖也罢,早已记不清当时的拍摄参数,不像现在数码摄影随心所欲。</p><p> 我从小对画画感兴趣,但对摄影却是门外汉。对父亲的摄影把客观的三维景象,通过相机记录为两维画面,引起了极大兴趣。逢年过节父亲给全家拍纪念照,也让他调好光圈快门咔嚓几张。</p><p> 一位摄影大师说过:“拍照留下的是纪念,摄影留下的是思想……”这话高度概括摄影这项艺术与拍照的根本区别。也是近几年告诫自己不断的去感知摄影这门艺术的座右铭。</p><p> 像每一位摄影爱好者必须走过的道路一样父亲当时也走过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掌握快门光圈互易律,调焦聚焦按下快门的拍照过程……</p> <h3>  不久,父亲从老年大学时常带回老师指导下放大洗印的一些黑白风光照片。并且用笔题写着作品的名称甚至有的上面画着框框。</h3><h3> 他认真地告诉我老年大学讲授摄影的于敬昌老师带着他们去芝罘岛、南山公园、昆嵛山等地采风,实地手把手讲解构图、光圈快门的配合应用等。回到学校在暗室指导冲洗胶卷扩印照片,然后认真地讲评各自作品的长处和不足。那些画了框框的是老师讲解构图,裁剪后效果和原始效果进行对比。以及抓住摄影作品主题怎样后期命名。</h3><h3> 对一些摄影术语我似懂非懂有时一头雾水,父亲往往不厌其烦地重头再来一遍。从他那逐渐感觉到摄影是一项很深奥的综合性艺术,涉及到美学、光影、色彩、甚至天文地理等许多门类知识。</h3><h3> 用现在的话说,父亲已经不满足于拍照。他把客观存在的光影和画面、纵深远近的景物,加上主观意识的构图、虚实对比、画面明暗的反差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对美的感悟升化客观现实的美。正像他在报纸上发表的那篇《摄影与情趣》所表达的感想那样“……把自然景观摄入镜头,不一定能够成为一张好的照片,面对自然景观如何拍照是要经过反复观察、思考、提炼才能实现的。比如主体与陪体在画面的安排、前景与背景的呼应、光圈与快门的配伍、拍摄角度与光线的运用等,每个环节都必须细致地处置……”他已踏入摄影的殿堂。</h3> <h3>  《高山猎奇》</h3> <h3>  《整装待发》</h3> <h3>  《切磋》</h3> <h3>  父亲到老个性一点没变,一丝不苟总是那么的认真。这次整理他的相册实习采风照的背面还用铅笔记载着当时拍摄时间、地点……父亲较真,从年轻到老年始终好学上进,善于总结。很快他的采风作品刊登在本单位的报纸上而且附带着他本人撰写的学习摄影感想——《摄影与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老人对摄影艺术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眷恋和摄影给他带来情趣……<br></h3><h3> </h3> 父亲不放过各种学习创作机会,家里的君子兰开花了,也立刻用自己旁轴取景相机拍摄下来,并命名《亭亭玉立》。且详细记载着125×4(即1/125秒. f/4)拍摄光圈和速度的参数。<div> 1990年的春天,三年的带薪脱产进修即将毕业,在专业实习的同时捎带领略到了祖国山山水水壮美河山,更奠定了自己学习摄影的决心。特别是一位同学携带的一架上海产“海鸥DF—1”单反相机真是羡慕不已。 单反相机取景清晰直观,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大大拓宽创作空间。相比旁轴取景相机无法比拟,父亲也感觉到了单反相机的许多优点。<div>  不过按当时月不到100元的收入情况,一台上海产“海鸥”牌DF—1单反相机在我的记忆里450—470元左右,对工薪阶层也不是个小数目。我也舍不得,很难向妻子开口…… &nbsp;<div>  但学习摄影带来的情趣,挥之不去驱也驱不散,就时常在妻子面前吹风。终于她听出了话音儿:</div><div> “咱爸有相机,你哥有傻瓜相机还不够你用啊?……”</div><div> “……!”我卡在那。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涉足摄影感觉不出其中的情趣,很难用一两句话理顺清楚。心也想,摄影也总归不能当饭吃呀!……</div></div><div>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老岳母是位通情达理的老人,知道这事当着我俩的面:“他不喝酒不抽烟没什么嗜好,喜欢就让他去买吧!……”</div><h3> “就是的!……”我借机随和着说。</h3></div> <h3>  这是1991年买的那“海鸥”牌DF—1单反胶片相机,第二年年末发年终奖金又购得一枚国产“美德康”牌28—135 f/4变焦镜头。</h3><h3> 说心里话工薪阶层,妻子勤俭持家从不乱花钱,也不刻意打扮自己,可这些年我摄影购买器材只要经济承受的了,总是大力支持我的爱好……</h3><h3> </h3> <h3>  终于如愿以偿啦!当父亲看到我买的单反相机几天后把一本《摄影入门》读本递到我的手里:“这小读本通俗易懂,我已经看过你留着吧!……”</h3><h3> 我接过书:“老爷子我得上班平时没时间,这单反相机就放您这,什么时候用我过来拿,咱俩别让它闲着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父亲与我推让了好久,也估计只用过数的着的几次。其中相册一张用单反相机拍摄菊花的采风照也不知是否用的我那台单反相机。</h3><h3> 父亲无论是同事之间还是儿女之间都非常有分寸,一生自律爱面子总不愿麻烦别人。当普通干部领导安排的工作认真干好,领导没有安排的工作,认为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也自觉地干好它。成为一班人之主也是处处以身作则,体谅下级,不搞特殊不盛气凌人。他的言传身教也为我们儿女做出了表率……<br></h3> <h3>  回到家。打开那《摄影入门》小册子,字里行间划着道道杠杠,页边空白父亲密密麻麻写满了中心要点和个人感想,真可谓吃透消化了……这本书从图片示例,到文字讲述恰巧都是以海鸥DF—1相机为例,通俗易懂我反复看过多遍,一边看一边操作对我印象太深刻收获太大了。最早我的摄影基本知识除了父亲示范口述,主要从那小读本得益。</h3> <h3><font color="#010101">  如今什么是景深,景深与那些因素有关;什么是光圈,它的原理;什么是视角,视角与焦距的关系;什么是超焦距,怎样充分利用超焦距;什么是互易律等等,对我虽说是小菜一碟了,可它有父亲亲笔手迹,包含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所以至今珍藏着它。每当有新手向我询问摄影的一些基本知识,总是把这本书递给他,再重复叮嘱:“好好爱护看后一定还给我……”</font></h3> <h3> 2014年的元月整理书柜,打开那本启蒙书又想起父亲音容笑貌。在他记录购书时间题字下边,提笔留下“九十年代初父亲留给我的最珍贵的摄影启蒙书……”都怪儿子小的时候顽皮,在父亲购书日期上乱描。</h3> <h3><font color="#010101"> 没有几年时间,彩色胶卷替代了黑白胶卷。彩色胶卷的拍摄宽容度较窄,对机械相机快门光圈参数地调整精度要求较高。彩色摄影作品也大多到专业彩印社冲扩。面对巨大的商机彩色扩印遍地开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但是有的彩印社萝卜多了不洗泥,不讲质量冲扩不按规定更换药水,出现严重偏色、画面模糊等缺陷,提出异议总托词你的摄影曝光技术不好。那时又无法判定是摄影的问题还是冲扩问题。</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后期用数码相机翻拍父亲当时拍摄的几副花卉摄影作品,有的偏色。是时隔多年照片褪色?是冲扩质量所为?是当时拍摄参数选择过宽?……这都不重要了。</font></h3> <h3>  从樱花背后机械大厦背景可以看出,这是父亲在中国银行前面街心花园拍摄的。</h3><h3> 以上三幅花卉摄影拍摄时间大约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h3> <p class="ql-block"> 这还是中国银行大厦前花园,时间约1993年左右春天樱花海棠花盛开季节,父亲还给我背着摄影包呢!……</p> <h3><font color="#010101">  1992年左右的初秋下午与父亲一起去文化广场拍照,我用海鸥单反相机从东往西随便拍了一张。冲扩以后,父亲讲评说这副片子拍摄有纵深感,采用侧逆光明暗兼顾曝光准确。并用他的摄影老师“要培养摄影家眼睛”的话鼓励我。那时只能说是懵懵懂懂,拍的好和赖也都是无意识的,正是通过他点点滴滴的指导积累成了今天的经验……</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父亲保存相册里再次看到这副父亲半身照浮想联翩仿佛就在昨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印象很深,是与上副作品一起拍摄的。当时担心逆光面部背阴曝光不足,所以从西往东采用顺光拍摄。这一瞬间留下了父亲永恒的纪念。 制作《美篇》用数码相机翻拍。</span></p> <p class="ql-block">  我的第一副摄影作品被媒体采用是1994年的8月4日《烟台晚报》第三版,题目《晨光》。地点烟台山惹浪亭南边探入海中的一简易栈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一位晨练的游客在作准备活动。我用单反相机彩色胶片拍摄,暖色调。现在通往海里的小栈桥只剩下水泥栈道。</p> <h3> 这是经过扫描仪扫描底片,转换成数码形式的照片原片。</h3><h3> 现在看这副二十四五年前平常的不能再平常 ,水平太一般了的作品,报社采用后还寄来十几元钱的稿费个人感觉这都是次要,重要的是对我鼓励鞭策,更坚定学好摄影的信心。父亲看后也十分高兴,那天的报纸和这副作品一直保存到如今。当时的报纸还没有彩色套印,无论黑白还是彩色照片,印刷都是黑白。</h3><h3> 事后父亲就鼓励我去参加摄影家协会,但带个“家”字总觉得自己水平太低,不够格……</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以下几副彩色胶片风光摄影是今年春节前清扫卫生偶然发现的。时间约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市区不同景点拍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作品的发现更促使我把这组怀念父亲的《美篇》由想法付诸现实。相应的那年月,父亲病魔缠身已无力与我一起摄影……</span></p> <h3>  这也是在一个秋天,偶然发现在上午某段时间,阳光刚好穿过树丛散射在南山通往探索亭的台阶和落叶上,于是在一个周日的上午事先在那等候太阳光照射的最佳时刻,连同上山的人们收入相机。在以后已进入数码相机的年月又去过那,由于树木的生长再也没有那迷人的光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市区南边塔山龙王殿、太平庵、太平晨钟等修饰一新,特别是建于明清时期垮塌的三和塔重新复原,成为塔山景区标志性景观。这是夏季周末在塔山拍摄,时间约上午八点左右晨练人们大多已下山,在此等候约半个多钟头才候来两位过往登山人,立刻按下快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那时时常用父亲总结的经验告诫自己:“摄影是一项艰苦的创作劳动,第一要腿勤不怕跑路;第二要培养摄影家的眼睛注意观察;第三经常回头看自己作品找出不足,就是提高;第四虚心学习欣赏别人作品,最大的亮点在哪些地方……”</font></h3> <h3>  金秋季节秋高气爽清晨空气通透。我独自身背相机在早已考察好的拍摄点,市区金沟寨以西小山包往市区拍摄,近处红瓦屋顶干休所远处烟台山景观。时间约上午八点多钟。</h3><h3>计算机的出现促使世界科技和工业革命产生飞跃式发展。上纪末本世纪初,数字化集成化融入到各个领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液晶电视、数码相机从理论到实用推广不到两三年时间。</h3><h3> 市场上最早出现百万像素日产卡片数码相机也都在4000—6000元左右。令人望而却步。 </h3><h3> 第一次看到数码单反相机大约2004年朋友开设的影楼。全身银白色外观,已有机械单反相机雏形。 主人拿在手里,我随口问其价格他右手伸出三个指头小心翼翼说30000元左右,情不自禁地倒吸一口凉气。现在看来也就是相当于非全画幅入门级单反相机。</h3> <h3>   数码相机的出现也使得机械单反相机和胶片生产很快受到冷落。2004年前后市区几乎找不到一家接受冲洗彩色胶卷的彩印社。无可奈何我的摄影热情也随之逐渐降温,数码相机成为自己高不可攀的奢望……</h3><h3>  日历一页一页飞快地翻到到2007年。妻子在市郊的舅舅儿子结婚让我去拍照,其大女儿女婿两口子来商量。</h3><h3> 我笑了笑:“枪刀入库马放南山好多年了,再说了现在进入数码相机时代我是一窍不通,胶片相机淘汰都找不到冲扩……” </h3><h3> 亲戚女婿说:“你先别急,距结婚日子还早着。数码相机我给提供,你先熟悉些日子再说……” </h3><h3> 真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正想了解一下什么是数码相机。当时一位同事也是单反胶片相机的摄友买了数码相机,又像小孩子见到好吃的勾起馋虫,真是想什么来什么!……</h3><h3> 第二天一个摄影包放到面前。打开包完全超出想象。一台日本产“佳能”400D数码单反相机、充电器,专用电池、18—55变焦镜头、还有一本厚厚的说明书展现在眼前。</h3><h3> 这是胶片相机偃旗息鼓后第二次见到的数码单反相机。时隔四年,日本终究是工业制造强国又抢先登上数码摄影器材的制高点。</h3><h3> 拿在手里,金属外壳通身包裹点状防滑皮革、机体人性化设计的手掌握痕、通黑庄重的机身、手感糯滑的变焦镜头……第一感觉技术成熟外观做工细腻。</h3><h3> 以后的时间,只要有空闲一边看说明书一边操作。特别是经过那次拍结婚照实践,相比机械相机,数码单反相机对准拍摄物,半按快门自动聚焦,根据画面转动镜头变焦构图,按下快门OK!而且最大优点可以连拍,背面彩色液晶屏即时显示不理想删去重新补拍。</h3><h3> 计算机wondows操作系统的问世使得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h3><h3> 数码相机节省胶卷、冲洗、彩扩等很多辅助费用,自动化程度高简单易学也很快得到普及。</h3><h3> 其功能难以想象,机械单反相机最高档次的也望尘莫及。我的摄影情趣又燃烧起来……</h3><h3> 挨到2009年下半年,购得佳能500D18—200f/3.5~5.6套机。价格虽然已经有所下降,那也是8300多!</h3><h3> 数码相机,如虎添翼。摄影更成为自己酷爱的嗜好。特别是退休后的岁月,一年四季鲜花姹紫嫣红。春天的杏花桃花、白玉兰、牡丹、郁金香;夏天的荷花、月季花;秋季的菊花,甚至冬天新春佳节案几上一簇盛开水仙都成为自己摄影创作的主题…… </h3><h3> 几天前去鲁东大学拍摄牡丹,一位中年花圃护工看到那么多的拍花人问我,你们拍这花是什么心情?我顿了片刻只是笑了笑没作回答,恐怕局外人永远感受不到痴迷的摄影人用不同的光影不一样的视角,捕捉比现实更美更靓丽画面的那种愉悦……一句话两句话很难表答清楚。</h3> <h3>夜色滨海路……</h3> <h3>  同根连理藕出水并蒂莲……</h3> <h3>  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大海是摄影爱好者情有独钟怎么也拍不够的拍摄天堂。烟台山海滨、月亮湾、东炮台、栈桥、滨海路、渔人码头、芝罘岛……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h3> <h3>  蓝天白云平静如镜的海面,游艇穿梭鱼帆点点的月亮湾……</h3> <h3>  来往的巨轮昂首挺胸,鸣着汽笛进出港湾,连接东北三省的芝罘岛黄金水道……</h3> <h3>  相互追逐觅食的海鸥,成群结对地在海空掠过烟台山……</h3> <h3>  飓风来临,汹涌澎湃的巨浪撞击着岸边和礁石,惊涛拍岸恰是千堆雪的滨海广场……</h3> <h3>  夕阳红似火,风光无限好的滨海路建筑……</h3> <h3>  似流星拖尾,似舞动的彩带滨海路车轨……</h3> <h3> 五月芍药赛牡丹……</h3> <h3>  一缕缕美丽的晚霞,似乎诉说着一段段情话的滨海路……</h3> <h3>  爱情的见证,冰雪月亮湾月下老人……</h3> <h3>  回顾数码摄影近十年来的路程,周围异军突起的摄影大军,大众对摄影作品欣赏要求越来越高。习惯性的路子越走越窄,一副类同化了几乎无可挑剔的作品也称不上好作品。摄影的源泉在哪?摄影创作的灵感在哪?……<br></h3> <h3>  晚报首届文化季舞台演出藏族舞蹈《吉祥颂》拍摄剧照……</h3> <h3>  文化艺术季抓拍的《中国功夫》!……</h3> <h3>  修理一把旧雨伞,与安徽修理雨伞李姓老人边聊边抓拍,制作的《修理雨伞的老人》摄影美篇……</h3> <h3> 一个周日陪伴孙女少年宫学习舞蹈,抓拍到等孩子家长们。值得深思的网络!……《被网络了的网络》。</h3> <h3>  幼儿园孩子们的毕业季……</h3> <h3>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孩子们重返校园,幼儿园的孩子第一次踏进校园……</h3> <h3>  国庆节,烟台山公园游园的人们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享受着阳光、欢乐。</h3><h3> 抓拍到一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身着婚纱礼服面带微笑……真是《喜庆的日子》。</h3> <h3>文化节抓拍到的和外国人《分享快乐》。</h3> <h3>  一年一度的春节,市区的一些著名书法家自发的组织到各处为市民义务书写对联为百姓《祈福》……</h3> <h3>  每年正月庙会上的民间舞龙、海阳大秧歌、威风锣鼓等胶东民间流传近百年的文化遗产成为摄影创作的亮点……</h3> <h3>春节庙会抓拍海阳大秧歌……</h3> <h3>开发区长杆号……</h3> <h3>舞龙……</h3> <h3><font color="#010101">摄影爱好者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这就是取自不尽的源泉,这里有不可复制灵感……</font></h3> <h3>  每当拍摄到一副相对满意的作品,或是去外地采风拍摄到异地他乡的民俗风情总是下意识地想到父亲,想到与他一起拍照采风和共同欣赏作品的那种愉悦……</h3><h3> 很遗憾,父亲在晚年能够出行的岁月里没有赶上摄影的数码时代。他老人家患脑萎缩、脑出血后转失忆症,卧床达十年之久……</h3><h3> 记得进入数码摄影时代的一天下班去父母家,轻轻地伏在他的身边打开随身的笔记本电脑把拍摄的一副风光照展示给他。老人家面对笔记本画面茫然的眼神,呆滞的表情我顿时鼻子发酸眼含泪水……</h3><h3> 父亲再也不会与我共享摄影给我们带来的那种美的享受和愉悦,再也不能给我指点和讲评,但他老人家对我摄影的启蒙教育和一生做人处事的准则我将永远铭刻在心里。</h3><h3> “……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今后的退休生活,以父亲为榜样发至内心的自律,力所能及地多做对国家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做一个豁达坦荡的人就是对父母亲二老最好的怀念……</h3><h3> </h3><h3> </h3> <h3>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母亲故去也半年有余,当母亲走后我第一次单独回到那老房子“吱呀!……”推开门的声响还是那么熟悉入耳,迈入门厅那特有的气息仍然那么独特,一切摆设原样未动,惟有人去楼空,自己情不自禁黯然泪下……</h3><h3> 一百多年以前照相机的发明,留下了比文字更加宝贵直观的图像资料。还好,我的摄影爱好为父母的音容笑貌留下了难忘的瞬间!这也是我最大的欣慰……</h3> <h3>  后记:自从第一次看到父亲留下的照相机和相册,便萌生通过《美篇》把对他的怀念展示出来的念头。从三月初开始动笔,由于水平所限写写停停,停停写写一直到今天住笔如释重负。以此寄托对二老的怀念……</h3><h3><br></h3><h3> 2018年5 月24日凌晨0点40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