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摄影 春哥 东姐</h3><h3>编辑 东姐</h3><h3>文章 女儿</h3><h3><br /></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家乡"</span>小的时候听到这个歌词,只觉得它对仗很工整,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特别。直到当故乡"只剩冬夏,再无春秋"的时候恍然领悟,好像错过了这里太多风景,不止"人非",就连当初的"物"也面目全非了。回不去。</h3> <h3>我不恋家,从小就喜欢往外面跑,总觉得外面的世界的未知都等着我去发现。记得小时候的夏天,梳着双马尾,光着脚丫在大马路上奔跑。40度的高温,跑一整天的我也不嫌累。出门跟门口卤菜店的阿姨问声好,拉着小伙伴一起"闯天闯地",渴了就随便在小卖部里买一根冰棍,傻傻地笑着。街坊邻居都认识我这个"混世魔王",因为哪家的小朋友跟我说上两句话,都会被我拐跑。那个时候的我也不认生,跟谁都自来熟,经常跑去邻居家蹭饭,用我妈的话来说就是"楼上楼下每一家的饭我都吃过了"。然而回家后我的胃口依旧很好,这应该也是奠定我身高的基础吧。(笑)</h3> <h3> 等到天气凉快一些的秋天,就跟小伙伴结伴走路回家。那个时候觉得自己可牛逼了,小学不需要人接送,就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一路上打打闹闹,原本半小时的旅程可以花上一个小时或者更长。因为回家的路上有太多的诱惑,而我和小伙伴都没有能够抵制住诱惑的决心。经常摸摸口袋,发现没有零花钱了,就呆呆地望着炸串店的阿姨,嘴边还淌着哈喇子。有时候阿姨会觉得我们怪可怜的,赏我们几串肉串。我们用极度感谢地神情望着阿姨,然后转而盯向肉串,上面洒满了孜然粉和辣椒面,这是记忆中最美好的味道。又或者是我们买上一串糖葫芦,分着吃。直到把竹签上的黄糖全部舔尽,才心满意足地把它丢去垃圾桶,说着:"明天我还要再来一串"!</h3> <h3> 至于冬天,虽然穿得跟个包子似的,也丝毫没有影响我外出游玩的心情。家乡的冬天是没有雪的,路上也不结冰,这倒是方便了我跑着跳着去跟小伙伴们玩躲猫猫。在院子里的楼下放声一喊,楼上的小伙伴都探出了脑袋,"快点下来,就等你了!"然后风一般的,我面前就会站着好几个同龄的孩子,急切的问我:"谁做大王?"再者是我们背着大人的面,从家里偷来几根火柴,在院子里生火,取暖。火光照得我们脸通红,在夜里好几双小眼睛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忽闪忽闪的。那是特别有温度的夜</h3> <h3>又到了春天,万物复苏,小家伙们也开始出动了。不安于现状的我们总是喜欢瞎搞。那时候家里人手一台自行车,刚学会没多久的我就跟着他们屁颠屁颠地兜风。记得小区的院子里有两个特别陡的下坡,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们一般选择不按刹车直直地冲下去。膝盖上因为摔伤被磨出了一个又一个结痂的伤疤,而我们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当有小伙伴再次相约的时候,还是义无反顾地往下冲。以至于那一个春天,我都顶着伤疤,一瘸一拐地走在大街上。自己倒也不认为丑,反而觉得那是英勇的象征,特别神气。</h3> <h3>我因为实在太贪玩了,被我妈放逐过一次,一整晚不让我进家门。事情是这样的,吃过晚饭,我又跟我妈说我要出门。我妈特别惊讶:"你不是才回家吃了个饭,又出去做什么?"</h3><h3>"小伙伴都约好了呀。"</h3><h3>"不准,今天你不许再出门了,把作业写了。"</h3><h3>"我一会就回来嘛~"作势,已经推开了我家的大门。</h3><h3> 晚上9点,玩累了的我正准备打开我家大门。"诶?打不开?妈,你来给我开门啦!"</h3><h3>"我说了,今天你就不要想进这个家门了!"</h3><h3> 我一脸懵逼,然后开始哭。哭累了发现我妈也没有什么反应,我就知道完蛋了,我妈真生气了。</h3><h3> 我跑到楼下敲领居家的门。"叔叔,我妈不让我进家门,我能在你家待一会儿,给我爸打个电话吗?"然后红着眼的我又开始掉眼泪。</h3><h3> 过了很久,我爸打完牌回家了,顺便把我接回去了。</h3><h3> 至此,如果我妈在家,我就很少出门了,毕竟心有余悸啊。</h3> <h3>后来的我,辗转去到了好几个城市念书,虽然也挺疯狂,但都少了在家乡时的无忧无虑,无所顾忌。不知这是长大的表现,还是打内心里觉得我是个异乡人,性子应该要收敛一些。</h3> <h3>以前回家,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分享定位,告诉全世界我回来了,我又回来了。一想到又能跟小伙伴们约饭,多逛两天东街的夜市,多吃两顿妈妈的饭以及门口的牛肉面,就能让我在回家的前一个晚上辗转难眠。每次回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小区门口的小面馆里,吃上一碗牛肉面,家乡的味道比起妈妈的饭菜来说,我更好这一口。红汤上盖着几大坨牛肉,再配上一小把香菜,挑散拌匀,一大口面下肚,这才觉得我回来了,我回家了。</h3> <h3>有时候走在家乡的小路上,听着身旁的人用亲切的乡音问好,虽然是有些土,但心情很好。走回小时候走的路,路边小摊贩的吆喝声,马路中间的鸣笛声,甚至微风吹过树叶"漱漱"的声音,都让我莫名想流泪。一年我至少还是有两次能够回到这座城市的,但不知为何那一次,我竟然高兴得有些难过,可能是小摊贩的脸换了一张又一张,鸣笛声从三轮、摩托换到了小车、大巴,也没有微风吹得我心痒痒的感觉了。</h3> <h3>故乡的云</h3> <h3>长江落日圆</h3> <h3>今年过年的时候,大冬天的晚上我执意要去拍拍家乡的夜景,爸妈无奈,但也随我了。带了三脚架的我,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以至于几乎所有的照片都糊掉了。但我依旧很满足。宁静的夜晚也是美的,少了喧嚣的城市依旧是我的爱。</h3> <h3>前几天骑车从南到北跨越几乎整个主城区,app显示历时42min,6km。我很惊讶,我待了整整12年加一些零散时间的家乡竟然如此之小。而我又觉得它很大,6km之内骑过两座桥,拍下三座桥,沿途路过五座桥…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可以逛逛市区。在北面吃烧烤的时候跟朋友说我对这一区不熟,只能跟她混。她笑了。就跟她也不熟悉南区一样。虽然在小小的家乡,但是愿意跨越南北相见的人也一定是真爱了吧。另一个朋友说我们家乡附近有好多桥哦。她说她喜欢有水的城市。很巧,我也是。</h3> <h3>我喜欢这座城市,只是我从未表达过。它其实更像是我心里的一个避难所,只要我愿意,它随时欢迎我。它接纳我所有的小秘密,同时包容我的任性和无理取闹。在这里发生过最多的故事,在这里我从呱呱坠地的涕婴成长为了亭亭玉立的少女,这里有我的家和父母,还有所有最熟悉的东西。这里是家乡,但不仅仅如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