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感悟。

oli内个via

<h3>  我们都曾经在KTV郑重其事唱过那句歌词:后来, 我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h3> <h3>  唱了18年《后来》的刘若英,如今把它拍成了电影《后来的我们》。</h3> <h3>  我们都以为后来的我们会有以后,可最后却变成了爱了很久的朋友。</h3> <h3>  就像 后来 的旋律响起时,却发现身边的人和事却已沧海桑田。</h3><div><br></div><div> 他学会了如何去爱,记得你蓝色百褶裙上的栀子花瓣,却再也回忆不起你的容颜。</div><div><br></div><div> 可惜你只能想起当天的星光,少年的眉眼却已模糊。</div> <h3>  你是否有过在最没有能力的年纪,碰见了最想照顾一生的人;你是否有过在听一首歌的时候,会想起一个人。年少时,我们只觉得旋律好听,时过境迁,我们终于听懂了那句歌词的含义。</h3> <h3>  2007年,林见清遇见了方小晓,两个人有着同样在北京留下去的梦想。</h3><div><br></div><div> 方小晓一心想嫁给北京人,她谈过很多很多恋爱,最终却爱上了一个“年轻、长得还可以、工作不稳定、又不是北京人”的男孩。</div><div><br></div><div> 林见清一心想在北京做一番事业,却总也不能成功。</div><div><br></div><div>最穷的年纪里,他们相爱了。</div><div><br></div><div> 两个人住在逼仄的小隔间里,同吃一碗泡面,看到废弃的旧沙发也要捡回去装饰生活,还面对过被房东赶出来的窘境。</div><div><br></div><div> 可即使在那样的环境里,他们也觉得幸福。</div><div><br></div><div> 坐在旧沙发上,他们拥抱着看着对方,说希望时间停留在这一刻。</div> <h3>  可人都是会变的,有些人来到你生命里,就是用来告别的。我们要学习接受所有的不欢而散。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拥有的都是侥幸,失去才是常态。</h3><div><br></div><div> 看着身边选择去做公务员的人都事业有成,林见清心态渐渐失衡。</div><div><br></div><div> 他迷茫不知方向,他开始忽略身边的人,他开始在感情里三心二意。</div><div><br></div><div> 方小晓决定分手的那天,他一句话不说,沉迷在他的游戏里。</div><div><br></div><div> 两个人的最后一面, 是一个在地铁上,一个在站台上。</div><div><br></div><div> 林见清没有勇气踏上地铁,所以最终只能失去这段感情。</div> 可能有人会觉得他们败给了贫穷,但其实打败他们的并不是贫穷,不是没有房子和户口,不是生活的压力,而是方小晓在这样的生活中看不到以后的未来。<div>  </div><div> 而最终打败他们的,也是男生的懦弱逃避。</div> <h3>  我不知道你们心目中有没有这样一个人, 或许当时分开的原因并不复杂, 或许当时失去后再努力挽回一次就可以有圆满结局, 但最终却也因为自己的自尊心和面子而与心爱的人失之交臂,把他变成了爱而不得的人。</h3><div><br></div><div> 我真的希望你们,如果因为暂时的原因和心爱的人分开, 别因为可笑的自尊心,而空白了用青春换来的美好时光。</div> <h3>喜欢、适合、在一起是三件不同的事情。</h3><div><br></div><div>“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div><div><br></div><div> 当无数个黑夜想要陪伴的时候你都不在身边,那个曾经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人,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只是为了你,我也曾奋不顾身过。</div><div><br></div><div> 后来林见清成功了,买了房,想要接小晓一起去住,想要给她一个北京户口。</div><div><br></div><div> 只是那个时候,她想要的已经不是房子了,而是房子里的沙发,那一份安全感,而当时的见清并没有意识到,反而是被年少时的虚荣蒙住了眼。</div> <h3>  刘若英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是爱情,还是工作,它们从来都不是限制一个人的囹圄。</h3> <h3>  后来,多少人不尽的感叹道,如果当初可以勇敢一点,如果当初早一点道歉,如果当初给对方多一点温暖了解,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