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松国际南澳岛游记之二(汕头潮州揭阳三日游)

王丽云

<h3>2018年5月17号友松国际在南澳岛安养的会员在基地领导组织下,参加了汕头潮州揭阳三日游,首站来到了汕头。</h3> <h3><font color="#010101">汕头邮政总局大楼,俗称“老安平邮电局”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它建于清代与民国交替之际,见证了汕头开埠以来的邮政通信发展历史。通过汕头邮政总局大楼的内外观感,实地感知、了解、体察、回味汕头开埠文化、海洋文化,乃至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的大致情形,百年沧桑,大楼依旧,是中国邮政事业走向世界历程的一个记忆点、一个小缩影。</font></h3> <h3>汕头邮政总局大楼欧陆建筑风格,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汕头埠的海洋文化。大楼本身的存在,则反映了1860年汕头开埠后曾经的辉煌,这整幢建筑保留完好,是游客多至之地。</h3> <h3>邮政大楼里的陈列品</h3> <h3>汕头邮局2005年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汕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清朝时期全国建立的邮局25个之一,值得一看和回味。</h3> <h3>石炮台公园是以崎碌炮台为主景点建筑而成的纪念性公园。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旧汕头的东南角,为环圆形城堡建筑,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这里曾是清光绪时期著名的驻军炮台,现为国家重点文物。 ​</h3> <h3>环形炮台入口门</h3> <h3>崎碌炮台主要以贝灰砂、煮烂糯米饭及红糖浆调廿夯筑而成。大门、炮巷均采用规格花岗石块砌筑,因而俗称“石炮台。从这个门口进入环形炮台。</h3> <h3>环形炮台楼下</h3> <h3>环形炮台楼上</h3> <h3>清朝光绪年间监制的大炮</h3> <h3>炮台里边的通道。</h3> 汕头市西堤公园位于老市区西南角,礐石大桥下侧,地处镇邦路与安平路之间,西面为西港河入海口,南面为礐石海,公园其特色文化见证了汕头从渔村、码头到港口、商埠的时代变迁,承载了汕头几百年历史风云,是百载商埠繁荣发祥地,是汕头历史的缩影。<div>西堤公园设计体现世界记忆遗产,突出侨批文化。现建有公园主入口‘侨批’记忆广场,下沉式环形记忆景墙,U形‘侨批’信件展示平台,海滨栈道,过番纪念码头等景点。</div> <h3>跨越公园的礐石大桥</h3> <h3>记忆广场地面是地图,展现当年的街道和侨批邮局的位置</h3> <h3>上:由饶宗颐先生题写‘’海邦剩馥‘’刻字大石。</h3><h3>下:海邦剩馥,媲美徽学。</h3><div> 是当代大师饶宗颐先生对‘侨批’档案作为珍贵世界记忆遗产的高度概括。</div> <div>侨批被誉为世界记忆遗产。</div><div>侨批,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内、连带家书及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近代潮汕籍侨胞为生活所逼或为逃避战乱,远渡重洋,到东南亚及其他国家谋生。由于当时东南亚等国金融邮讯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善,海外侨胞捎回家乡的款项和信息,由专门往来国内外的"水客"和侨批馆递送。于是就有了大量的侨批文物。<br></div> <h3>侨批记忆广场的~下沉式环形记忆景墙,U形‘侨批’信件展示平台</h3> <h3>侨批纪念地标</h3><div><br></div><div><br></div> <h3>侨批纪念地碑</h3> <h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证书</h3> <h3>批:闽南话就是信,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一封封侨批,浸透着海外侨胞的血泪和汗水,蕴含着他们对祖国、故里和亲人的一片深情,昭示着他们对家乡、骨肉的责任感。侨批反映出来的海外侨胞“热爱祖国、情系故里、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笃诚守信”的精神,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拓展,因此,侨批被视为华侨历史文化的“敦煌文书”,值得我们去作进一步的重视和深入地研究。</h3> <h3>平台展示的侨批书信</h3> <h3>天坛花园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坐落在汕头市礐石山东麓,毗邻礐石风景区,依山傍海,与汕头市区隔海相望。是粤东一个宗教名胜旅游景点。</h3><div>天坛花园内著名景点有白花尖大庙、九天禅院、万佛宝塔等,海角风光,风景独特。</div> <h3>乘坐电梯到塔的第七层最高点,能够俯瞰汕头湾全景。</h3> <h3><font color="#010101">天坛花园中的亭台楼阁</font></h3> <h3>礐石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h3><div>   礐石风景区位于汕头海湾南面,由沿海台地和43座山峰组成,具有海、山、石、洞和人文景观等综合特色,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div> <h3>礐石风景区有六大景区,景点比较多的集中在塔山风景区。</h3> <h3>乘坐缆车来到塔山景区的最高点漂然亭</h3> <h3>站在山峰飘然亭上可以鸟瞰汕头海湾景色,令人心旷神怡,飘然若飞。</h3> <h3>下山没坐缆车为了欣赏垂虹洞景观~穿越垂虹洞</h3> <h3>垂虹洞即连环洞,位于礐石塔山景区。全长1200米,由19个不同标高,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花岗洞府和十处露天平台,1500级石台阶连环组成。此洞是目前我国最长的花岗岩游览线。洞内构景奥妙,时而惊叹巨石悬空,飘然欲坠。时而疑心陷入岩石迷阵,扑朔迷离,进退两难。犹豫间霍然出现一平台,远眺近观,洞天两色堪赞奇观。<br></h3> <h3>垂虹洞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和谐的花岗岩洞府,具有“奇、险、幽、秘、广、函、贯”绝妙景观。各界知名人士称誉为“潮汕第一胜景”。</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四个人,其中两个80岁的老人也穿越了垂虹洞。</font></h3> <h3>汕头老城小公园</h3><div>围绕外马路和“四永一升平”的小公园开埠区,是清末民初老汕头发展的象征,是“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中西合璧的欧式骑楼建筑群和环形放射状路网结构别具一格,上世纪30年代,该片区是汕头最繁华商业区和居民区。<br></div><div>这是现在的街心的中山纪念亭,</div><div>小公园亭承载着海内外潮人对百载商埠的特殊感情,是一代代潮汕人的情感记忆~~</div> <h3>中山纪念亭</h3> <h3>百货大楼</h3><div>上世纪三十年代落成的南生贸易公司旧址,解放后改为百货大楼,是汕头第一栋有电梯的楼,它曾是汕头地标性建筑,潮人心中闪耀的美好。</div> <h3>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澄海前美乡是前旅泰华人陈慈黉的私宅。建于清末明初,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及三庐这 4 座建筑群,共占地 25400 平方米,有大小厅房 506 间。总体布局和每座院落布局依照传统潮汕民居大户人家的四马拖车格式,建筑群四围则是双层廊式洋楼。院落中为家族里未婚姑娘居住修建的“小姐楼”,楼身为西洋楼式。楼顶是传统亭阁。三庐外观西式,内部天井、厅房中式,楼顶天台却又是西式。建筑装饰更显中西结合。附墙柱上采用了各式西方柱头,檐梁花饰点缀有英文字母,不少门窗门廊既有潮汕嵌瓷又有石膏塑装饰。</h3><div><br></div><div> </div> <h3>陈慈黉故居大门</h3> <h3>宏伟壮观的建筑规模,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古老的潮汕民俗,典雅的旧日风情,陈慈黉故居的内部配套均突出浓郁的"潮、侨、海"文化特色,是潮汕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一处集旅游、观光、学术研究于一体的旅游胜地。</h3> <h3>陈慈黉故居门口的雕塑</h3> <h3>潮州韩文公祠是为纪念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而建。始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是我国目前历史最为久远的韩文公祠。韩文公祠依山傍水,祠内记载着韩祠的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以及颂扬韩祠的诗文。登上侍郎阁还可一览潮州美景。韩愈在潮州刺史任上不到八个月,在这期间驱恶除弊,扶持农桑,赎放奴婢,兴办教育,为潮州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也赢得了潮州人的敬仰与缅怀。</h3> <h3>登上山顶的侍郎阁能看到韩愈纪念馆。</h3> <h3><font color="#010101">广东潮州开元寺泰佛殿,位于韩江大桥东侧,即东山路慧如公园对面山麓,泰佛殿门额书“开元寺泰佛殿”。是我国汉地佛教第一座独具热带风情,规模宏广、建筑优美的园林泰国式佛殿。它既是中泰两国文化的折射,又是泰国潮人支持家乡建设的见证。</font></h3> <h3>大殿正中供奉泰式释迦牟尼佛,称清拉佛像,尖顶毛发的装束与开元寺汉传释迦佛大为不同,为螺旋火焰装。这尊高3米,重1.5吨的青铜佛像,表面贴金箔,称为金佛。</h3><div> </div> <h3>院内有个四面佛相,我给做成了拼图</h3> <h3><font color="#010101">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前身为荔峰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成“开元镇国禅寺”,清代以后“开元镇国禅寺”与“开元寺”并称,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font></h3> <h3>公元738年,崇信佛教的唐玄宗下诏以当时的年号“开元”为名,在全国十大州郡各建一座寺庙。是全国仅存的四大开元寺之一。这座千年古寺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整座寺院既保留了唐代的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建筑艺术。</h3> <h3>开元寺里有一颗见到佛都能弯腰的松树</h3> <h3>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广济桥也与河北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福建的洛阳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h3> <h3>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我国古桥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h3> <h3>浮桥</h3> <h3>广济桥对面就是潮州古城门~广济门</h3> <h3><font color="#010101">进了广济门就是潮州古城的石牌坊街,“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以石雕凿成歇山顶、柱、梁及各小件,架上三叠牌楼,匾额两旁,有的加配石刻缕雕之“双龙戏珠”或“祥凤卷草”之类装饰,柱边加设石狮或石鼓抑柱础,潮州人做“亭”。</font></h3> <h3>自明代以来,潮州建有牌坊143座,分布在城乡各地,其中以城区太平路的牌坊街最为壮观,共有45座,其余散落在城区街巷和城外的有 98座。这些古牌坊有着不同的内涵意义:或表彰科考状元,或赞扬忠孝节义,或标示具府学宫,不一而足,大致可分为8类。<br></h3> <h3>这些牌坊上的匾额或柱梁,多有题字、记述或诗文,不仅是重要的地方资料,而且多出自名家之手,楷行隶篆,满目琳琅,既是石雕艺术的荟萃,也是书法艺术的宝库。</h3> <h3>这是老城区昌黎路的第一座古牌坊“昌黎旧治坊。</h3> <h3>潮州老城门~下水门</h3> <h3>潮州老城的望海楼</h3> <h3>揭阳学宫初创于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已有867年的历史。主要经过清嘉庆七年和光绪二年两次主要的重修。现存的揭阳学宫基本上保存光绪年间修缮的建筑风格。占地规模也为华南诸学宫之冠,是全国府县级最大的学宫,也是仅次于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孔庙。 </h3> <h3>孔子塑像</h3> <h3>揭阳学宫广场</h3> <h3>揭阳城隍庙是广东省内现存最大规模的同类古建筑。始建于宋,明洪武二年(1369年)县丞许德重建。据《揭阳县志·坛祠》载,城隍庙在城东解元坊,深二十六丈,广八丈。城隍庙庙宇以大殿为中心,南北一中轴线,左右两廊、两厢为对称建筑,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牌楼、大门、大殿、钟、鼓楼、后殿(夫人厅),总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城隍庙兴建迄今为止已有600多年历史。</h3> <h3>受篇幅所限,只能选几张代表照,未完待续,明天参加梅州两日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