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故乡有一个很大的早市,坐落在城市和荒野的接壤地带,这是这次我回故乡才知晓的。 </h1><h1> 回故乡已经三天了。第一天垂钓,三个人钓了20多斤鱼。一天的体力耗费加上阳光暴晒,有些精疲力尽,故决定后两天休息,考察一下当地的风土民情。</h1><h1> 先去了雷炎公园,转了一圈就出来了。外甥又告诉我,在县城的南郊还有一个很大的早市,卖的都是民间的东西,我决定明晨去看看。</h1><h1> 早市确实很大,像是自发形成的,因没有见到管理人员。早市沿着一片楼群一直延伸到郊外的空地上,经营者绝大多数就地铺上一块塑料布或红色毯子之类的垫子,将要出售的小商品摆在地上,有的用嘴吆喝,有的用录制好语音的电动喇叭喊叫,整个市场一片嘈杂鼎沸,不仅使人想起农村的集市,也想起旧道外的八杂市。如果站在高处俯瞰,又想起《清明上河图》。</h1><h1> 这个集市所卖的东西用应有尽有来形容绝不为过,从吃穿所用到生产工具,从文玩古董到花鸟虫鱼、针头线脑,几乎没有你找不到的东西。现实的,古老的,新的,旧的,琳琅满目。我看到一组不足尺长的六套件铜版春宫图小屏风,甚是喜欢,流连良久。卖家要价不低,但我是外行把握不准,又因春宫图的不雅画面总顾及他人低俗看我,终于作罢。</h1><h1> 市场上还有很多卖旧货的,有旧衣物,旧农具,旧摆件,旧炊具,我在这些摊区流连许久,心中平生诸多感慨。一是这些东西能引起我对往事的千般回忆;二是我对故乡民众生活水准的忧虑,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他们是不会把这些本该捐献或者扔掉的东西拿来贩卖,我怀疑他们顶着烈日蹲一天也卖不了几块钱。社会在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也有党的19大指出的不平衡的问题,有些角落还落后着、黑暗着,眼前的市场某些摊位就是写照。</h1><h1> 逛了一个早晨,我除了花十块钱买了一个手动微型缝纫机,其余什么也没买。在一个农村马车的旧挂件包括马鞭、铜铃、红缨、肚带的摊位前,我蹲了好一会儿,真有购买的欲望。外甥不解,询问缘由,我说我想把这些买下来,在我城市陋宅的客厅里置一个玻璃展柜,把它们永久地摆放在那里,供我长久地观赏回忆,因为我是农村人,在我从农村奔赴城市的路途上,记忆中常常响着一路的马铃声。但也终究没买,因为这有点不现实,也做作。人生的很多回忆都用实物缘引或佐证是一种负担,也没必要。</h1><h1> 故乡的早市,很繁荣也很嘈杂,置身其中,心中竟也五味杂陈,一边浏览着,一边感慨着。早市,于千篇一律、酸甜苦辣的生活是一个点缀,是一个调解,是一个缩影,是一种情趣……</h1><h1><br></h1><h3> —— 岛翁昨于H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