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畔话精神

淘沙

<h3>河南省林州市人工天河红旗渠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0世纪60年代初,在共和国处于最困难时期,林州人民在生产力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在党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没有国家资金支持,没有专家指导,没有机械设备,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凭着自己勤劳双手,一锤一钎,劈山斩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经过10年艰苦奋斗,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了一条全长1500多公里、举世闻名的红旗渠,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时代壮举,被中外友人称为“太行山上的人工天河”。</h3> <h3>周恩来总理曾十分自豪地向中外友人介绍:“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是举全国之力而建,而红旗渠是单凭林县一己之力,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修建的,这正是红旗渠真正伟大之处。</h3> <h3>老战友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是为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而来,我这个听着修建红旗渠炮声成长的林州人,自然应当好向导。朋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h3> <h3>讲述红旗渠故事的地方。</h3> <h3>新建的红旗渠纪念馆用图片、实物、雕塑,动画等手段生动的展示了当年林州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英雄壮举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成果 ,是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时代赞歌。</h3> <h3>林州人民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创造、孕育和形成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与井岗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己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h3> <h3><font color="#010101">林州市的地形与气候特征,自古以来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旧中国遇大旱绝收,老百姓卖儿卖女,逃荒上山西。据史料记载,山西平顺壶关一带70%住户都是逃荒过去的林县人。</font></h3> <h3>我小时候就曾听说过因为吃水打群架而死人的事,相传任村镇有一老汉大年三十起五更跑六、七里地去挑水,因为人多直到天黑才接滿一担水往回赶,新过门儿媳出门接公爹,挑着水没走几步被石头绊倒了,一担水倾了个净光。儿媳又气又愧,夜里悬梁自尽了。这种悲剧并非个例,我身边就曾发生过类似情况,本村有一邻居跑了三、四里路去挑水,到家门口了人倒桶翻,气得大病一场。图中井口掏水时井绳磨出的深沟,是老百姓饱受缺水之苦的历史诉说。</h3> <h3>这幅照片孩童挑水的情景如同我的童年,我8、9岁时正是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父母日夜忙着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家里吃水有时就要我干了,就是挑这样的小桶,在三寸金莲的小脚奶奶帮扶下,经常到一里多外的邻村苦水井挑水,此情此景至今难忘。</h3> <h3>1954年,26岁的楊贵调林县(林州)任县委书记,对林县山区建设进行了多次调研。全县550个行政村,长年远道取水吃的就有307个,有的跑三五公里,有的跑八九公里甚至更远,真是吃水贵如油,农业靠天吃饭,十年九不收。缺水是林县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困扰群众生活的关键问题。林县县委经过研究分析认为,要改变山区贫困面貌,让农民脱贫致富,关键是引水上山,引水进村。</h3> <h3>1957年,中共林县县委作出“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定,县委领导全县人民打旱井、挖山泉,搞了很多引水储水工程。然而,林县水资源不足,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h3> <h3>1958年,毛主席到河南视察,在新乡接见了杨贵,并赞扬杨贵“搞水利很有一套”。也许是受到领袖的接见与褒奖,也许是毛主席与他的紧紧握手,坚定了他彻底解决林县缺水贫困的意志和信念,带领县委一班人克服千难万险、不屈不挠,用了整整10年时间成就了这一旷世壮举,创造了人间奇迹。</h3> <h3>讲红旗渠故事就不能不讲杨贵,他是红旗渠建设的策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杨贵与红旗渠紧密相连。我认识杨贵是1966年文革初期,学校闹革命要斗“走资派”,一帮十五、六的毛孩子要看看走资派长啥样,晚上八九点跑县委大院杨贵办公室喊口号,几分钟后疲惫憔悴的杨贵走出来站在门口一言未发,同学们一阵口号之后散伙了。随着运动的深入,林县的文革基本上是围着一个人一条渠分成了势不两立的两大派,一派认为杨贵修渠是劳民伤财,不顾百姓死活,所以杨贵是走资派,必须打倒;一派认为修渠解决了林县缺水贫困问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杨贵是革命好干部,必须保。大字报满天飞,大辨论面红耳赤,从大街小巷到每个家庭,从文斗发展到武斗,一直到真刀真枪打了起来,甚至搞起了武装割据、白色恐怖,我的中学校长、曾经战功赫赫、浑身枪伤的平津战役的突击营长成了派斗武装司令,带领武斗队攻城略地。如此乱哄哄闹哄哄,杨贵的名字在林县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此后十几年间,杨贵调离林县到公安部工作,但林县围绕一个人一条渠的是是非非争斗一直没有停息。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河南省委重提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才重新得于正名,杨贵的名字在林州重新闪耀。己满头白发的杨贵十几年后回林县时,竟然出现万人空巷热烈欢迎的动人场面,老百姓谈起此事,无不为之动容。</h3><h3>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林州驻京办事处每年都有一、二次聚会,杨贵作为老书记和最受尊敬的老领导为林州经济发展逢会必到,我也与杨贵面对面接触多了起来,他高大的身材与身上的那种坚定的信仰、务实的态度、和蔼可亲的举止,象磁石一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号召力,这也许是他与红旗渠牢不可分的个人魅力。</h3><h3> 杨贵从副部级领导岗位退休后,依然在为红旗渠和林州市建设发展奔走,献计献策,从一个26岁热血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可以说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献给了林州人民,他的名字与红旗渠紧密相连,一样光辉灿烂。2018年4月杨贵在北京去逝,终年90岁,习近平、胡锦涛、李克强等中央领导送了花图,成千上万林州市人民冒雨在红旗渠畔举行追思会怀念他,杨贵如同历史上大禹及李宾父子治水一样载入史册,永远活在林州人民的心中。</h3> <h3><font color="#010101">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年代。</font></h3> <h3>1959年林县大旱,县委考察“引漳入林”工程,1960年2月,3万多修渠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工地,从此拉开了红旗渠建设的序幕。</h3> <h3>杨贵与修渠工程指挥部人员在一起。</h3> <h3>杨贵带领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参加修渠劳动。</h3> <h3>修渠民工住山崖、石庵、石洞,打土窑、搭席棚。青年突击队把豪言壮语写在太行石壁上,“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了后辈不受苦,我们就得先受苦”。</h3> <h3>历史的见证</h3> <h3>青年突击队腰系绳索,凌空打钎放炮,硬是在悬崖绝壁上崩出一条渠来。</h3> <h3>老鹰嘴,是用钢钎打、放炮崩出来的。</h3> <h3>在修建红旗渠的战场上,涌现了许多不怕流血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81位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涌现出了特等老模43人,甲等劳摸229人,乙等劳模460人。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冲锋在前,享乐在后,铁骨铮铮、无私奉献的英雄们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才使这支修渠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h3> <h3>青年洞是红旗渠上的咽喉工程,也是总干渠上最大的隧洞,长616米,宽6.3米,由300多名青年组成青年突击队,经过17个月的英勇奋战,终于凿通了这个在悬崖峭壁上的岩石隧洞。</h3> <h3>如今的青年洞己成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教育基地。</h3> <h3>青年洞也是红旗渠风景区的重要核心景点,李先念国家主席提写的“山碑”赫然在目。</h3> <h3>崖石上的雕像承载着那段厚重的历史。</h3> <h3>红旗渠是用炮崩出来的,逢山劈山,遇岭凿洞,全靠炮崩,而放炮全靠人工点燃,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英雄炮手常根虎凭着勇敢机智,带领炮手在悬崖上装药放炮数以万计。他设计的拐弯炮洞一次装药1000多公斤,一炮点响,山崩地裂,崩下石头1万多立方米,被人们誉为“爬山虎”、“神炮手”。 </h3> <h3>点炮九死一生,炮手既需要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更需要超人的胆量和敏捷的身手,几十眼炮依次点燃后要迅速沿绳索上攀到安全隐蔽的地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有时会有哑炮发生,排除哑炮更是险中之险,时有哑炮突然爆炸伤人事故发生。</h3><div> </div> <h3>老炮眼处留个影。</h3> <h3>放炮后崖石松动,为了防止落石伤害施工人员,每次炮后都要通过荡秋千的方式在悬崖上除险,此情此景,是红旗渠建设史上最有风险又最具艺术感的劳动场面。</h3> <h3>除险英雄任阳成,除险时常被上方滚落的石头打伤,几颗门牙就是被流石打掉的。</h3> <h3>曾经荡千除险的危险地成为摄影者的艺术创作地。</h3> <h3>妇女是红旗渠建设的重要力量,她们和男性壮劳力一样抬石、打钎,她们是名副其实的铁姑娘,当代的花兰木。</h3> <h3>女子突击队创造的“燕双飞”打钎,中间一人扶2钎,分别由2人打钎,效率提高一倍。这是个既需胆量,又需力量的技术活,抡锤的不仅要打得狠,更要打得准。扶钎的要不时转动钎,承受来自钢钎对手的重力冲击,常滿手裂口流血,而且还要冒着抡锤者失手带来的伤害。铁姑娘突击队的“铁”就是这么叫出来的。</h3> <h3>抡锤是有讲究的,摔开双臂把锤抡圆了打钎,腰部的力量才能用上劲,打锤时既省力又能打出重锤,打钎效率最高。我曾有过体验,这个女孩抡锤很见功力。</h3> <h3>灿烂笑容的妇女担当了渠岸绝大部分的泥缝任务。</h3> <h3>10年修渠培养锻炼了5万多名石匠,其中有成百上千的女石匠。</h3> <h3>情景再现的妇女突击队。</h3> <h3>妇女突击队来了“党代表”。😄😄</h3> <h3>农民水利技术员路银是红旗渠上的总工程师,数百公里的渠线大部分都是他用洗脸盆、麻绳、皮尺测定出来的。你可能不会相信,但这确是真实历史。他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在他身上却闪耀着修渠民工勤劳和智慧的光芒。</h3> <h3>功勋土制水平仪,这种土办法竟然使渠首到分水嶺落差保持在1/8000分之一米,保证了干渠流水平稳和顺利分流,这种民间传下来找水平的土办法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h3> <h3>找找土仪器的感觉</h3> <h3>工地宣传员满怀豪情唱英雄。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如此艰苦、生活艰难的环境中,宣传员阵地宣传发揮着巨大的战地鼓动作用。</h3> <h3>工地民工自编自演文艺节目。</h3> <h3>1965年,红旗渠总干渠胜利建成,漳河水按照人们的意志从山西流入林县,实现了林县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4月5日,成千上万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分水嶺隆重的通水典礼。</h3> <h3>现在的分水嶺。</h3> <h3>1966年,一、二、三干渠全线建成通水,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实现吃水不用愁,渠水进地头的景象。</h3> <h3>有的老人让自己的孙子推着小车,翻山越嶺去看水,喜上眉梢,千年的愿望实现了。</h3> <h3>这张图片让我想起我的一段修渠的故事。1967年夏天,林县派性武斗升级,真刀真枪的搞起“武装割据” ,但是红旗渠建设并没有因武斗停工,主干渠的加高与维护依然照常进行。老爹怕我年轻气盛跑县城参加武斗,就把我送到修渠工地劳动。我随二位长辈背着铺盖卷和口粮,起五更走了三十多里山路,来到任村镇的桑耳庄渠段(我们村负责渠段),赶上吃早饭,吃的是苞谷面窝头和苞谷面稀粥(如同放了点盐的白开水)。工地上有三十多人,民工们吃饭如狼吞虎咽,三、四个大窝头很快就消灭了(时年能吃上窩头如同今天能吃上面包一样美味)。我没这个能耐,半个窩头吃不下。老百姓说,能吃才能干。饭后每人扛一袋水泥(50斤)上工地,距离约1.5公里爬山路。此时才知道负重前行,步履为艰,三步一停,五步一歇。长年参加劳动的乡亲民工则轻松如燕,如履平地。这是窩头的能量。😃😃</h3><h3> 上午我主动要求干重活抬石头,4人双杠,每块石头约200多斤,从石窩抬到渠坝。由于走高低不平山路,如走到低处,负重会压到一个人肩上。我常常被压得东摇西愰,我一人愰,带着其他三人也会跟着愰。不到半天,肩己磨破出血,其他三人也被愰得忍无可忍,我被“撤职”了。随后二天干了些和泥、搬石块等小工活,第三天工地减人,我背看铺盖卷滚蛋了。来回三天感慨万千,红旗渠是30万民工用血与汗堆出来的。</h3> <h3>50多年后故地重遊,仰望悬崖峭壁,感念修渠人的艰辛,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心中的真正英雄。</h3> <h3>讲红旗渠故事,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人,这就是河南日报社摄影记者魏德忠。1960年2月,魏德忠在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陪同下采访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山区建设,正好遇到数万修渠大军开工,听着开山凿石的铿锵声,仰望一个个腰系绳索,手挥钢钎,凌空开凿的英姿,顿时在他脑海里涌现愚公、鲁班、大禹等勤劳无畏的巨人,记者的本能,敏锐的发现这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记录这段历史是摄影记者的责任。从此,红旗渠建设工程象磁铁一样吸引着他、牵掛着他的心。红旗渠建设了10年他拍摄了10年,从1960年开工到1969年全线通水,从不间断,用镜头纪录下那真实场景,把林县人民的勇敢、智慧和与天斗与地斗的创业精神定格在了镜头里,为真正纪录这段传奇的历史,传扬红旗渠精神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魏德忠和众多的修渠英雄一样,是新闻战线的英雄。</h3> <h3>红旗渠建成后闻名中外,1970年,中共中央批准林县为对外开放县,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不断介绍外国元首和贵宾到红旗渠参观,到1980年止,到林县红旗渠参观的外宾达11300余人,涉及五大州119个国家。</h3><h3>1974年2月,李先念副总理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陪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参观红旗渠。卡翁达看后非常震惊,称红旗渠是“中国的又一座万里长城”。</h3> <h3>乌兰夫副委员长陪同柬埔寨首相宾努参观红旗渠。</h3> <h3>胡锦涛、李长春参观红旗渠。中央领导称赞林州人民了不起,“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h3> <h3>江泽民、曾庆红参观红旗渠。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实质所在。</h3> <h3>王歧山参观红旗渠。</h3> <p class="ql-block">  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形成的“<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b>的精神被后人称为<b>红旗渠精神</b>。2021年9月,红旗渠精神纳入了中央宣传部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p> <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林州红旗渠考察,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他的首次国内考察。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高扬精神之旗,强调要“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指出这两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红旗渠精神永在!</p> <h3>2016年,林州摄影家协会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用相机记录“寻找修渠人”活动。50多年过去了,多少人满头青丝变成白发,大部分劳模己作古,活着的劳模和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需要去挖掘、抢救,在他们身上折射出的奋斗精神需要传承。</h3><h3> 红旗渠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将世世代代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怀念,他们创造的英雄业绩,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必将万古流芳。</h3> <h3>50多年的风雨,林州人适应时代变迁,从战太行、富太行到美太行,在红旗渠开劈旅游景点,经多年打造,红旗渠景区不仅是全国红旗渠精神教育基地,而且也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旅游地。</h3> <h3>精神传承,艰苦创业后继有人。</h3> <h3>绿水青山相伴,悬崖峭壁上行走。</h3> <h3>小车不倒只管推,红旗渠的石碴石料是用小车推出来的。</h3> <h3>当年小推车是修渠工地上的主要运输工具。</h3> <h3>模仿也是一种骄傲。</h3> <h3>传承发扬红旗渠精神,振兴林州经济,发展红旗旅游的号角吹响,欢迎你到红旗渠上来……</h3> <h3>红旗渠畔游人如织,豪情满怀,是对当年修渠人的崇敬与赞美。</h3> <h3>劈开太行山……</h3> <h3>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红旗渠战歌似乎依然在耳边响起。</h3> <h3>漫步在红旗渠畔。</h3> <h3>轻舟在鹰嘴岩。</h3> <h3>穿过一线天,登高望远,可俯视红旗渠如同彩带在太行山绕行,诗情画意油然而生……</h3> <h3>红旗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h3> <h3>红旗渠是张名片,</h3><h3>代表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h3><h3>红旗渠是座时代的丰碑,</h3><h3>其展现的愚公移山的精神与都江堰、古长城一样世代传颂;</h3><h3>红旗渠是本厚重的书,</h3><h3>读着读着悟到个中滋味……</h3><h3>红旗渠也是不错的休闲地,</h3><h3>青山绿水相畔,赏心悦目 ,心旷神怡;</h3><h3>我们慕名而来,</h3><h3>不光景仰你雄伟壮观的身躯,</h3><h3>更想眺望你发散的精神光辉照耀祖国大地!</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