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五十年相聚安泽

薛平

<h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梦梭。五十年前的今天,改变命运的重要时刻,一声汽笛长呜,我们三十个青春年少,充满幼稚的北京知青,告别亲人,乘上去山西的列车,来到了我们的第二故乡安泽县南孔滩村,开始了我们的人生道路,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迎来了安泽南孔滩知青五十周年的相聚,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h3> <h3> 南孔滩大队北京知青名单</h3><h3><br></h3><h3><br></h3><h3> 李俊强 朱崇印 金佩兰 贾淑秋</h3><h3> 赵惠声 李凤红 祁连玉 王成立</h3><h3> 刘淑敏 张俊台 杜 玲 李勇顺</h3><h3> 张卫树 马世华 顾志敏 郭 献</h3><h3> 张安荣 苗雨生 王玉珍 李健平</h3><h3> 孔祥忠 王春和 徐 怡 周玉兰</h3><h3> 冯秀荣 孙维重 冯淑珍 毕桂茹</h3><h3> 李俊华 慧顺喜</h3><h3><br></h3><div> </div><div><br></div> <h3>  当年,我们用稚嫩的双手和肩膀,挥舞着铁锹,镰刀,为建新农村默默奉献,我们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只是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在这块养育了我们七年的土地上奋斗,用自己的忠诚书写了那段历史,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这是我们知青一生永远的骄傲和自豪!今天我们南孔滩知青在这里相聚,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们老了!</h3> <h3>  半个世纪己过,五十个冬夏春秋,我们曾经一起度过多少难以忘怀的日子,在风沙漫天,娇阳似火,繁重的体力劳动,艰苦的生活条件,我们不畏风雨严寒,顽强到如今,己整整五十年了。</h3> <h3>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风华正茂的我们己两鬓白发,五十年后再聚首,让人兴奋自豪,兴奋的是六七十岁的我们,仍有一颗年轻的心,自豪的是我们仍然还保存着一份至纯之情。</h3> <h3>  五十年悠悠岁月,在无声无息中悄悄过去,五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五十年几乎可以说是成家立业,事业有成的全部含义,几多年华,几多感慨,昔日的青春少年,而今己过了花甲之年,虽然我们这一代经历了太多曲折,困惑和坎坷,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和太多的不幸,而可喜的是我们都坚强的走过来了。</h3> <h3>照片贾淑秋提供</h3> <h3> 贾淑秋</h3> <h3> 冯秀荣</h3> <h3> 贾淑秋</h3> <h3> 冯秀荣</h3> <h3> 贾淑秋(照片王玉珍提供)</h3> <h3> 王玉珍</h3> <h3> 王玉珍插队时的留影</h3> <h3> 张安荣</h3> <h3> 当年在南孔滩村插队时的部分知青。 照片冯秀荣提供</h3> <h3>照片贾淑秋提供</h3> <p class="ql-block">1968年12月28日我们30人从北京到了山西省的安泽县南孔滩村,就住在了这个土楼里(我们村的人都叫它中国号)。</p> <h3>五十年姐妹又相聚</h3> <h3>五十年后相見泪流满面</h3> <h3>老北京知青刘淑敏</h3> <h3>四姐妹五十年相見好开心呀</h3> <h3>老井还在,在村里时我们主要饮用的就是这口井里的水。</h3> <h3>王玉珍插队时住的窑洞</h3> <h3>窑洞上面的酸枣树和五十年前一样等待主人的到来,</h3> <h3>这是王玉珍插队时的菜地和五十年前一样</h3> <h3>这是贾淑秋插队时住过的窑洞,今天终于等到主人的到来。</h3> <h3>我们回村自己做饭吃</h3> <h3>这是在村主任家里</h3> <h3>村主任给大家砸核桃吃</h3> <h3>这是我们的黑队长,今年八十一岁了,还下地干农活,身体真棒,好人一生平安。</h3> <h3>好姐妹在一起</h3> <h3>这是我们的老队长,今年八十三岁了,身体很健康,我们祝他长命百岁。</h3> <h3>这是我们知青当年住过的窑洞</h3> <h3>和老队长的儿子,站在当年知青种过的菜地。</h3> <h3>安泽县给回乡的知青开了座谈会</h3> <h3>县组织部长和大家畅谈</h3> <h3>南孔滩村委会给回乡知青开了座谈会</h3> <h3>  五十年我们虽然各奔东西,聚少离多,疏乎联络,甚至失去联系,但是我们始终没有忘记曾经培育过自己成长的第二故乡安泽南孔滩,没有忘记在艰苦奋斗中凝结出来的生死之交,兄弟姐妹之间深切地关爱和默默地祝福,从未间断彼此的思念和相聚的期盼,始终是深藏心底的一份牵挂。</h3> <h3>  漫长的五十年,我们一起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这些兄弟姐妹在一起度过了最纯洁,最浪漫,最天真无邪的美好时光。当年在南孔滩村发生的故事沉淀了五十年,依然那么记忆犹新,那么让人感动,我们之间的情谊是一首深情的歌,是一段割不断的情,分不开的缘。是陈年的老酒,愈久愈醇香,愈久愈珍贵,愈久愈甘甜。五十个春秋后的今天,我们虽然不再年轻,但是激情依旧,我们满怀喜悦欢聚一堂,相互倾诉各有千秋的人生华章。</h3> <h3>  我们要珍惜我们之间友情,珍惜聚会时光,增进沟通交流,使我们聚会成为传播和巩固友谊的桥梁,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