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松山,是荣耀的松山。在此,中国滇西远征军全歼固守的日寇顽敌,创下了中国抗战攻坚诛寇的经典战例。</p><p>松山,是悲怆的松山。在此,中国滇西远征军血战到底,用鲜血与生命谱写了悲壮的抗战史歌。</p>松山战役于1944年6月4日打响,历时95天,滇西远征军付出了伤亡约7763人的巨大代价,全歼固守日军约1250人,最终攻克松山,取得战役的胜利,从而打破滇西战役僵局,拉开了中国大反攻序幕。<p></p></h3> <h3>山脚下这棵杜仲树,树干弹痕累累。据说经历了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役,战场上遍地焦土,植物荡然无存,它是仅存的、活下来的树木。</h3> <h3>1942年,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失利,溃败退到怒江东岸,与日军隔岸对峙。怒江西岸的龙陵、腾冲等地尽失,滇缅公路被切断。中国的抗战进入更加艰难的阶段。</h3> <h3><p>1942年5月日军进驻怒江西岸后,日军派出工兵联队,并从中国滇西、缅甸、印度等地强征民夫1670余名昼夜施工,修建松山永久性防御工事。</p><p>图为日军修建的运送物资的山路。<br></p></h3> <h3>阵地在建造的过程中,日本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等,都曾在第56师团长松山祐三中将陪同下亲临视察,他们现场观看了重炮轰击和飞机轰炸试验。试验表明,数枚500磅的重型炸弹直接命中,亦未能使工事内部受到损害。</h3> <h3>主碉堡剖面图(摘自网络)<br></h3> <h3>经过近两年的施工,建成了多个据点群。每个据点群均以数个最坚固的母堡为核心,四周有多个子堡拱卫,堡垒互为侧防,堡垒外围遍布蛛网状交通壕,以连接各主要阵地,交通壕侧壁凿有大量洞穴式掩蔽部,并连接大量散兵坑。</h3> <h3>日军碉堡群示意图(摘自网络)<br></h3> <h3>随着堡垒阵地群的建成,整个松山也几乎被挖空,状如大型蚁巢,地下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电灯、供水一应俱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成为扼守滇缅公路,切断中国抗战生命线,坚不可摧的要塞。<br></h3><h3><br></h3><h3>保存完好的壕沟</h3> <h3>日军称:“松山工事的坚固性足以抵御任何强度的猛烈攻击,并可坚守8个月以上。”</h3> <h3>交通壕</h3> <h3>交通壕连接的散兵坑。</h3> <h3>猫耳洞</h3> <h3>工事完成后,为完全保密,1944年2月21日至25日,日军将抓来的民夫以打防疫针为名,全部秘密注射处死,并焚尸掩埋。</h3> <h3>防守松山的日军部队,是第56师团第113联队主力及师团直属野炮第56联队1个大队,配属辎重兵、卫生队和防疫给水部一部,常驻兵力3000人,取名“拉勐守备队”。</h3> <h3>1944年5月,按照史迪威将军的计划,为配合驻印军(X部队)从印度反攻缅甸行动,滇西20万远征军(Y部队)集结滇西,分左右翼渡过怒江占领腾冲、松山、龙陵。</h3><h3>松山扼守着滇西进入怒江东岸的交通咽喉,滇缅公路在松山脚下蜿蜒通过,松山不取,滇缅公路不通,松山是远征军必克之地。</h3> <h3>松山战役开始前,日军主力被抽调至腾冲、龙陵,留守部队约为一千三百多人。试想若日军3000多人满员固守,松山战役中国军队将付出更大的代价。</h3> <h3>战役第一阶段(1944年6月4日——7月1日)</h3><h3>担任攻击松山的是宋希濂第11集团军71军新编28师,军长钟彬。</h3><h3>由于掌握的情报说松山日军约有三、四百人,火炮五门,机枪十余挺。所以71军仅打算以一个步兵团,在军属山炮营支援下几天之内全歼松山日军。</h3><h3>但数次攻击无果,整团、整营的人被打光,伤亡惨重,整师几乎打残。无奈71军撤出。</h3> <h3>战役的第二阶段(1944年7月2日——9月7日)</h3><h3>第8军接替71军,军长何绍周。</h3><h3>松山日军凭借完善的工事死守,远征军凭兵力装备优势猛攻,战役陷入艰难的拉锯战,白天攻占的阵地,夜晚又被日军夺回,战斗及其惨烈。</h3><h3><br></h3><h3>准备发起进攻的第8军103师。(摘自网络)</h3> <h3>固守在工事内的日军113联队官兵。(摘自网络)</h3> <h3>第八军对子高地实施爆破所挖的坑道,坑道一直挖到子高地碉堡的正下方,填入美军从加拿大用飞机调来的120箱、共3000公斤美制TNT烈性炸药。</h3> <h3><p>1944年8月20日,第八军成功实施爆破。一举摧毁子高地碉堡。</p><p>松山战役子高地大爆破(摘自网络)</p></h3> <h3>图中下陷部位是爆破形成的大坑。</h3> <h3><p>1944年9月7日,中国滇西远征军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攻克松山。</p><p>103师阵亡将士纪念碑<br></p></h3> <h3>2013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8周年纪念日,中国远征军雕塑群选择这天在云南省龙陵县松山抗战遗址落成。</h3> <h3>苍山如海,残阳如血!</h3> <h3>孙立人将军塑像</h3> <h3>史迪威将军塑像</h3> <h3>松山战役,犹如这座丰碑,在心中永存!</h3> <h3>2018年5月22日 于深圳<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