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荀子曾说:“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h3><h3> 他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趣味和成就感的过程,你若坚持下去,收获一定是满满的。</h3><h3> 这一周高级班学习的是《红灯高挂》通过探究电灯笼可以亮起来的原因,掌握简单的电路知识,锻炼学生利用简单电子原件完成实验的能力。初级班学习的是《六足舞蹈家》通过观察昆虫的模型,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特点以及运动方式,锻炼学生完成实验的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h3> <h3>先来一张初级一班孩子们的全家福。</h3><h3>昆虫模型已经全部完成,孩子们开心地把自己的作品高高举起,小脸上挂着满满的自信和成就感。</h3><h3><br></h3> <h3>姐姐姝成和弟弟昱成</h3><h3>姐姐文静内敛,弟弟活泼好动,稍不注意,弟弟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h3> <h3>泰睿和嘉成</h3><h3>刚开始发器材的时候,两个小伙伴还闹了个小矛盾,不一会儿,就和好了。这就是孩子的世界,简单快乐。</h3> <h3>名枢相对来说就比较成熟稳重,一节课都在忙着做自己的七星瓢虫。</h3> <h3>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h3><h3>无论多么优秀的种子,没有适当的环境,水土,养分,也难以开花结果,说不定中途还会变质,所以后天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h3> <h3>呵呵😊小翎这是有多高兴😊</h3> <h3>声音洪亮,表达清晰流畅,然后自己又要求重复一次,棒棒哒</h3> <h3>姐姐做完了,妹妹还在做,然后我问孩子爸爸平时如何区分呢?他说我也得仔细看看才能区分清楚,可以想象生活中会有多少小乐趣。</h3><h3>其实我根本就没分清楚哪个是姐姐,哪个是妹妹,也许做完实验的是妹妹</h3> <h3>少而不学,长无能也。</h3><h3>年少时候的学习就是为了长大后打好基础。</h3><h3>看看隆煜和桓潇整节课都带着微笑。</h3> <h3>杨瑾和子博</h3><h3>能看出你们的进步,也许上天没有给我们惊艳的外表,但是他从未剥夺我们努力的权利,只要你努力不停,全世界都会为你开路。</h3> <h3>郑浩在和敏嘉一起研究。</h3><h3>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不要怕动脑筋,大脑是越用越聪明的。人的一生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生,每解决一次问题,我们的人生就向前迈出一大步。</h3> <h3>家麟今天有点不舒服,但是妈妈还是送过来了。而且每次做实验家长都是在旁边辅导,从不强加干涉,这一点,所有的老师都赞不绝口。</h3> <h3>子睿每次都能独立完成实验。</h3> <h3>明佳激动得坐不住,一节课都是在小凳子上完成实验的。</h3> <h3>妈妈今天第一次来陪伴俊熙做实验,其实俊熙一直都是动手能力强的孩子。</h3> <h3>老师你看,我们都做好了。</h3><h3>小小昆虫真奇妙,</h3><h3>家族人员真不少。</h3><h3>头胸腹体共三段,</h3><h3>头上一对大触角。</h3><h3>身体外部骨骼包,</h3><h3>一生变化实在高。</h3> <h3>一个南瓜两头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h3><h3>大家猜猜它是什么?_?</h3><h3>恭喜你猜对了,是——灯笼!</h3> <h3>早在八世纪唐朝就有记载使用灯笼的书籍,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人们逐渐有了赏花灯的习俗。现在灯笼成为元宵佳节的装饰品,寄寓着人们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和追求。</h3> <h3>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小作品,有的自信,有的害羞😌不管怎么说,孩子们都是开心的。</h3> <h3>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描写大概就是元宵佳节的时候灯笼满街高挂的美景。</h3><h3>个人感觉有点神似……</h3> <h3>本节课的知识点</h3> <h3>今天是520,圈子里各种的秀恩爱,晒礼物……咱不晒那些,咱就晒晒孩子们的讲课视频吧,你们才是永远的520!</h3><h3>这里最多只能放五个,其实孩子们都讲得不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