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5月15日,大理市老年大学太极拳基础班的43名学员,在刘秉勤老师的率领下,到大理银海山水间练习太极拳。</h3><h3> 大理银海山水间,西倚苍山,东傍洱海,座落在山色苍翠的苍山山麓,因山地建筑的自然缓坡,自西向东均匀递减,形成倚苍山,观洱海的格局。建筑以大唐风骨为着眼点,将大理特有的建筑元素、符号与唐风骨的内涵有机融合,以大量的苍山石、木为建筑材料,呈现出‘前庭后院、一谷两岸、组团聚落‘的格局。绵延约一公里的’‘花溪谷’’自小区高处的清溪为起点,顺坡蜿蜒而下,沿途变幻成出涓流、花谷、奇石等多种形态,形成落日水景、溪畔人家、天地人和、得天独厚的纯美景观。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并的山水福地,也是练习太极拳不可多得的宝地。</h3><h3> 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強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引导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h3><h3> 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练习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练习者在增強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合谐,因此而深受广大练习者的喜爱。</h3><h3> </h3> <h3> 上午九时左右,学员们陆续到达山水间,并在大门外集合。</h3> <h3> 宜人的景色,练拳者的福地。</h3> <h3> 刘老师带领学员们做太极热身功。</h3> <h3> 学员们在刘老师带领下练习24式太极拳。</h3> <h3> 刘老师带领部分学员练习太极扇。</h3> <h3> 学员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沙式太极拳。</h3> <h3> 学员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练习32式太极剑。</h3> <h3> 刘老师为学员们表演太极剑。</h3> <h3> 刘老师为学员们表演精彩的太极拳。</h3> <h3> 刘老师的表演将太极拳的‘’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手眼相应,以腰为轴,意气相合,气沉丹田,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式式均匀,连绵不断‘’的技术要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观摩表演让学员们不仅提高了技艺,而且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h3><h3> </h3> <h3> 师、生合影留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