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明媚娇柔的春天悄然离去,夏天披着一身绿装在暖风里、知了的鸣叫声中跳跃而来。柳州正以它绚丽的姿态迎接来自四方在教研路上前行的教师们。在为期两天的教研活动中,有专家的点评、探讨、讲座;有一线教师及科研团队带来的经典课例;还有柳州市公园路小学科研团队“结构化思维”现场教研活动,精彩不断。</h3> <h3><font color="#010101"> 华灯初上,柳江河畔绚丽多姿,让人们留连忘返。柳州的人们正在用全新的理念打造着养育他们的母亲河一一柳江。</font></h3> <h3> 美丽的柳江夜景,不禁令人沉醉。大型的音乐喷泉表演令男女老少不忍离去。</h3> <h3> 漫步在这风景如画的堤岸上,心旷神怡。我不禁期待着明天的教研活动。</h3> <h3> 柳州市公园路小学座落在柳侯(柳宗元)公园东面,公园里古树成阴,鸟语花香,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h3> <h3> 每天我和雷小玲老师早早地来到听课现场等候,生怕错过精彩时刻。 </h3> <h3> 王永春编审、人教版副主编给我们带来了《核心素养下的概念教学》讲座,使我知道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所必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教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概念教学”中,不要让学生具有“三棵树”的理念,应该让孩子们拥有“森林”的意识。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概念只有在关系与结构中才有意义,才能长久记忆与应用。</h3> <h3> 柳州市科教所所长刘明专家给我们带来了《新形势下教研方式的探讨》,感触颇深。在这个知识快速更新,高速发展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大数据化时代,我们老师和家长能做的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和独立自我成长的能力。教师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普通教师快速成为经验型教师乃至于专家型教师的平台,只有在团队中才能拥有更雄厚的底蕴。“一课、二上、三讨论”,同伴间的直接对话有时会让你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h3> <h3> 原荆州市教科院,现深圳市教育集团教科员夏井川专家的精彩点评,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课堂,了解教材编排的内在深意以及遵循孩子的认识特点。做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清楚所教的:知识从哪里来?这个知识是什么?这个知识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这个知识会到哪去?了解它的来胧去脉,内涵外延。</h3> <h3> 三位一线教师都为我们呈现的是“几何与图形”版块的教学内容。她们三节课都有一个共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操作感悟、合作交流形成概念。“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让所有学生独立思考,让更多学生表达想法,彼此思想产生碰撞。学生有时间去想、去做、去说,去悟,活动经验自然就会积累。她们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还教给了学生数学思想与方法。</h3> <h3> 杨幸琪老师让孩子们在一次次的修正中悟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以及画出另一半图形的方法:1.找一一关键点;2.定一一对称点;3.连一一线。</h3> <h3> 汤雁凌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借助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活动,感悟利用平移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渗透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教学。她的运筹帷握,适时点拨、张弛有度,让听者尽在享受。</h3> <h3> 黄颖老师高科技下的电子化教学,学生可以用平板电脑与老师互动,而电脑下的动态操作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图形的变化与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地理解与掌握三角形的特点及三边关系。</h3> <h3> 东道主教研团队向现场学员及专家展示了他们的《结构化思维》教研活动过程。他们对一个单元的内容重新进行了结构化重组,使教学内容更便于学生学习。活动中,每个成员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做到“一课、二上、三讨论”。</h3> <h3> 走在这悠远的教研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