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微雨的五月,伴着满园怒放芬芳“洛龙区第六届名师1+3数学场”在洛龙区美丽的行知小学隆重召开。一实小龙康的数学老师们感受由一位名师和三位优秀的洛龙数学教师带来的精彩课堂,收获满满,受益颇多。</h3> <h3> 牛献礼老师的课堂《打电话》,精彩纷呈。牛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更高效的探究活动,他们从“通知3人”入手,用直观的图示把想法表示出来,而不是课本例题“通知15人”。改造后的问题让所有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展现出不同的思考水平,获得不同程度的体验和发展。实实在在地教学,实实在在的课堂,实实在在的生成成就一堂有灵魂的课堂。</h3> <h3> 牛老师的分享《素养导向下的深度教学》案例翔实,剖析入理的分析现今数学教育应该坚持的价值取向。同时为我们年轻教师指出: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学生各种独特思想和方法的“功能放大器”,是那个“挑起事端”,让学生产生想法,产生认知冲突,产生思维碰撞的人。最后牛老师用:上课是以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的,课堂“精彩”要聚焦“有效的学”与所有与会老师共勉。</h3> <h3> 下午的展示同样精妙绝伦。一高附小雷优优老师带来的《喝牛奶问题》,她的课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思考发声。引导学生动手画图,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h3> <h3> 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刘应雷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来归纳面积单位产生的三要素,并充分应用来创造出平方百米——公顷。在《公顷与平方千米》一课中,刘老师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展示的40位一年级同学围成的100平方米的大小,和学校周围的示意图从实践中加深了学生对较大面积的认识。</h3> <h3>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的马晓莹老师执教《圆的认识》巧用米字格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开始,从别具一格的角度带领学生开始认识圆。充分备教材,充分备学生把学生对圆规的简单认识进行了更高效的取舍。通过推理、研究、验证这几个环节的设计展示了马老师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和对数学美的追求。</h3><div><br></div> <h3> 杨建斌老师的评课环节呼吁课堂要做实、做细、做到位。指出雷老师轻松自然的带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课堂上要重视“阅读与理解“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注重问题引领。要重视展现学生分析、思考过程,渗透“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刘老师的课为依托点出在处理这一类问题时应厘清的概念。刘老师很好的整合教材,结构性地用整体性和结构化的思维来引导数学学习。通过熟悉的环境引发学生创造新面积单位的需求,自主探究完善单位体系。杨老师从不同教材版本的对比方法性的指出教师在备课时应多维度的理解教材和概念来进行思维转变。马老师的课在认识圆的基本特征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选取教学资源上力求学生熟悉,形式简洁,便于引申。同时将圆规的原理、功能、操作方法相互融合,来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的能力</h3> <h3> “莫放春秋假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我们趁着微雨来学习,是因为“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教学之道,在于用真态度,求真学问,求真道理,做真教育。我们一实小数学人将乘好东风,一起努力!</h3> <h3> 马晓莹老师的课《圆的认识》,通过课堂精彩两分钟一个学生展示分享一些现实生活中关于圆的神奇景观的图片,顺势引入圆的认识,让同学们分析思考圆与其他学过图形的不同,通过让孩子们动手操作验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的认知。同时,让孩子们了解了古代的画圆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孩子们的眼界。马晓莹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她更是数学美的追随者,同时也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课堂的结束,最后,也给同学们留下了井盖、飞机的窗户等都是圆这里面有什么秘密这样的问题,相信这会引起孩子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h3><div> 一实小龙康刘阳</div> <h3> 在《打电话》一课,牛老师的创新点是基于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了再设计。降级了难度,将课本上的"通知15人"开始,降低到从"通知3人"开始,简单开放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人人都能研究,这样,孩子们一下子就掌握了如何设计最优方案。“让知道的人都去通知”……问题由易到难,学生在探究中找到规律,数学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h3><h3> 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引导学生学生用图形,图文结合等方式呈现。通过直观图形学生更容易发现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透数形结合的思想。</h3><h3> 牛老师在课后给我们分享了“素养导向下的深度教学”的讲座。在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结构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学情”是出发点也是归宿,课堂的开始前老师要了解学生知道些什么。</h3><h3> 在自己今后的教学中,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最快地找到最佳的方法,从而获得应有的知识。</h3><h3> 一实小龙康信静</h3> <h3> 名师“1+3”听课感悟</h3><div> 一实小龙康 闫丽敏</div><div> “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你会有数学家的头脑"这是来自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牛献礼老师送给老师们的一句话,他通过<<打电话>>这节课从不同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在数学课堂中他是如何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的,他说真正的核心素养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多给学生时间,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核心。从牛老师的课堂中我们感受到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这就需要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构建课堂,弄明白哪些需要教,以做到精准施教!</div> <h3> 名师“1+3”听课感悟</h3><div> 一实小龙康王艳艳</div><div> 淅淅沥沥的小雨阻挡不了老师们学习的步伐,座无虚席的报告厅见证了老师们学习的热情。今天洛龙区名师“1+3”的听课学习活动,有名师的课堂展示,有专家的思想引领,反思梳理收获满满!</div><div> 牛献礼老师执教的《打电话》一课虽然是熟悉的生活现象,但要提升到数学的高度,探索其中蕴含的优化策略,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给学生搭建更恰当的探究“脚手架”,牛老师没有从例题设置的“通知15人”开始,而是从“通知3人”入手,并且要求学生用直观的图示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探究任务的改造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方案的设计当中,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展现出不同的思考水平,获得不同程度的体验和发展。 交流时,教师注重通过不同方案图示的对比,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方案省时的原因,自然地引出优化思想。探究规律时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数学知识创建的过程,体会到了数学学科的力量、价值所在。</div><div> 牛老师的课也带给我一些思考和启发。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独立尝试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交流碰撞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尝试,靠自身的努力去获取数学知识,同时体验、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正如牛老师报告中所讲:知识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悟”出来的。 </div><div> </div> <h3> 今天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名师“3+1”活动,在这次听课活动中,四位教师的课堂真实、朴实、扎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牛老师的《打电话》,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把简单的生活问题经过探讨、梳理和与学生不断交流,把学生的发现完美结合,总结出数学规律,轻松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刘应雷老师的《公顷和平方千米》,从孩子们身边熟悉的环境引入,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公顷,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孩子们通过已有知识去发散思维,在课堂中通过计算进一步让孩子感知1公顷和1平方千米有多大,本节课设计新颖、思路清晰,注重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节敢于创新的好课。通过今天一天的学习,我感悟最深的是学无止境,向优秀教师学习提高自身数学素养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h3><h3> 一实小龙康 刘于萍</h3> <h3> 聆听了牛献礼老师的课和生动亲切的讲座,我主要有以下一些体会: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放在中心位置来考虑教学,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迈。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在教学中,牛老师不仅让学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教学新知时,他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探究新知的,并且互动形式多样,注重主体参与。他在教学新知时不是急于告诉学生方法,而是通过让学生去观察、探索,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有时间讨论,多了一些讨价还价式的交流,而老师是忠实的听众,在听中又能及时捕捉到学生想法中的有价值的信息。</h3><h3> 一实小龙康段小会</h3> <h3> 今天下着小雨,我们来到行知小学参加名师“1+3”的活动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牛献礼的展示课及学术报告, 使我受益匪浅浅。他深厚的文化功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h3><div> 他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 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 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 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 他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 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他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我心中十分叹服。叹服他的口才,叹 服他的自信,叹服他的敏锐,叹服他的知识渊博。听了牛老师的课使我对新课程的理念, 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 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 </div><div> 通过一天的学习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即教师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意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 能力。 </div><div> 一实小龙康四数:李海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