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是我们集中研修的第二天,小伙伴们都早早地来到了课室,大家都对新一天的学习充满着期待!</h3> <h3> 上午,来自天津市普育学校的梁峰校长为大家做了题为《让学习发生在每一名学生身上》的讲座。梁校长追求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的办学理念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一个教育家的情怀。教育需要公平,学生有权利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在普育学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成为了学习的主动者。</h3> <h3> 梁校长深度有力的讲座深深吸引着我们。看!我们的小伙伴个个都非常认真地听课记录呢!</h3> <h3> 下午,来自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常晟老师为我们做了《帮助每一位学生发现和唤醒自己》的专题讲座,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十一学校完整和高选择性的课程体系。4000个孩子有4000张不一样的课程表,独特有个性的课程表帮助了学生们发现自己,唤醒自己!十一学校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都能在学校创造各自的天地!</h3> <h3> 一天充实的学习下来,小伙伴们都收获满满。对于教育,对于课堂,对于课程,我们又有了更多不一样的思考和理解!下面来看看我们的感受吧!</h3> <h3> (一)</h3><h3> 课堂实施需要工匠精神</h3><h3> 聆听梁峰校长讲座有感</h3><h3>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梁峰校长认为,做教育要专注,简单,实施课堂的关键点需要技术和工匠精神。他的办学思想与老子的思想不谋而合。在课堂上什么是好老师呢?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我想,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学校应该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和个性的教法。教师的教学设计既要让基础差的学生吃得了,又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工匠精神就是在教学中要精细化,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要让学不会的学生学会,让会的学生会学。只有把课标、教材和学生的知识点摸清摸透,用工匠精神解决课堂问题,就解决了教育的所有问题。(南澳中心小学 叶乃锋)</h3> <h3> (二)</h3><h3>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这个名词,我并不陌生,在听课时,在自己的课堂上,班级学生前后4人一起读读课文、回答简单问题,这不就是小组合作。今天听了普育学校梁峰小组的讲座,我才明白那些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的花架子。梁校长从如何分组、如何计分评价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何为真正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啊,如果有了小组的形式,而老师课堂上还是直接点名个别学生,那么老师的眼中并没有小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还值得我更深入地学习,尝试将它内化,尝试落地实践。(大鹏中心小学 陈群)</h3> <h3> (三)</h3><h3> 从"团伙"到"团队",打造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h3><h3> 梁峰校长认为,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就是要把学生打造成"团队",没有人人参与、有效合作的小组只能称为"团伙"。回想自己的课堂,我大概就是正在做着把学生变为"团伙"的事情吧!小组合作方式要考虑公平,要让人人参与,促进人人进步,为每个人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而在我们的课堂中,有太多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为了合作而合作,真正的小组合作是应该为了学习而合作,为每个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为每个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更加自信,发现自我!</h3><h3> 普育学校成功的小组合作方式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带来了很多启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应该要更多地把学生朝着"团队"的方向去打造,为每个孩子在学习中提供更多机会,人人平等,人人参与!(南澳中心小学 彭苏婷)</h3><h3><br /></h3> <h3> (四)</h3><h3> 美国的教育家杜威说"如果我们仍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在这个科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老师只有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才能为未来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今天梁峰校长和常晟老师分别从校长和中层管理的角度向我们解读了高效课堂和课程设置,让我受益匪浅。上午梁峰校长的讲座有两个关键词:反馈和小组合作,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两种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带领孩子们学习,但效果并不显著[捂脸],今天我在普育学校的小组合作模式中找到了答案。例如"朗式加分法",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课堂的加分分值是不同的,从强到弱,分值从0.1-0.4,学习较弱的同学参与课堂的分数贡献度更高,这也是为了激励学困生能正真参与到课堂中来。老师也可以通过记分情况直观了解课堂上哪些学生在哪个环节没有过关,便于老师直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扫清障碍,做到新授知识当堂清。我准备结合几天所学回去优化我的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下午常晟老师重点介绍了十一学校的"选课走班制"以及他们的课程设置,听完介绍,我非常羡慕在十一就读的孩子,[调皮]因为他们不仅有全中国最最漂亮、最最先进、最最一流的校园,他们还有丰富多样的课程可以选择。孩子们在进入初中后,学校就引导他们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然后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所以十一学校的课程体系高瞻远瞩,着眼于孩子的未来。正如他们的目标让看起来不一样的孩子,越来越像他们自己。😃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大鹏二小 方兴)</h3> <h3> (五)</h3><h3> 我们经常都在用小组学习法,但今天听完梁校长讲普育学校的小组分配法后,才明白同样是分组学习,为什么我们的分组学习对学生用处不大。原来不是用处不大,而是我们分得还不够细致。而十一学校的走班分层教育法,让我们看到了一所别具一格的专业教育摇篮,令我体会到了一种匠心独运的教学模式,这种独特模式我们大人听了都想身临其境去体验,学生的兴趣就可想而知了!(布新学校 杨文霆)</h3> <h3> 看!这是我们小组今天认真学习的战利品哦!</h3> <h3>编辑:北京跟岗研修第二小组 叶乃锋、彭苏婷、方兴、肖卫新、陈群、林智敬、杨文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