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5月1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6日上午,学校领导班子让我和比德小学少年宫合唱团一起,带领一组成员到尖山中学,参加2018年水城县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激情六月 放飞梦想”系列活动之一的分区合唱比赛。</h3><div><br></div> <h3> 17日凌晨四点,比德小学领队队长谭文军要我和他一起到学校招呼学生,五点钟准时从比德小学出发,争取以最早的时间到尖山中学附近就餐。随行的有我校后勤主任许中义,教务副主任蒋承全,钢琴伴奏老师李鹏,指挥徐会坊。</h3><h3> 很多学生,是第一次到这么远的地方。他们老是问还有多远的问题,我们老师只能告诉他们快到了,不远了。</h3><div> 因为是第一次坐中巴车,很多学生在通往尖山中学的路上晕车了,我们只能让司机将车停靠在边上,让学生在边沟里吐。</div><div> 六点半钟,准时到达就餐的地点。可我们比德中学的老大姐们已经在那里就餐完毕。</div> <h3> 招呼学生吃好早餐, 七点半准时到尖山中学乡村少年宫音乐室,等待化妆师们给六十名小音乐家化妆。</h3><h3> 比赛的场地设在尖山中学篮球场。比德小学是第一支小学组到达场地的队伍。因为晕车,很多学生吃不下东西,有的学生吃了之后呕吐。作为领队的我们要给学生做出榜样,帮他们把呕吐的赃物扫进垃圾桶里。</h3> <h3> 很多学生因为第一次到尖山中学,被尖山中学优美的环境打动了。纷纷坐在足球场中央,享受清新的空气。</h3> <h3> 难得来一次,在唱歌之前留下精彩的一瞬。很多学生很想到尖山中学四处走走,无奈老师看管很严,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活动。</h3> <h3> 因为化妆师只有一帮人,比德小学的合唱队队员只能让比德中学合唱队队员们先化妆。</h3> <h3><font color="#010101"> 终于轮到比德小学合唱队化妆了,他们按化妆师的要求排好队,准备化妆。</font></h3> <h3> 在比德小学合唱队员化妆的过程中,其他十一支队伍都在舞台上拉练了二到三次。随行的蒋老师,许老师,领队谭老师和我都非常焦急。可李鹏和徐会坊老师说不用急,我们比德小学合唱队不用走台,可以直接上台比赛。有了他们的打气,我们心里也有底了。</h3> <h3> 十点钟,比赛正式开始,代表比德小学抽签的许中义老师抽到出场顺序为第六位的好签。全部队员化妆完毕,也正是比赛开始的时候。</h3> <h3> 在前面的五个队,都拿出他们的绝招。尤其以尖山小学和老鹰山小学最为出彩。尖山小学以歌伴舞的方式演绎《让我们荡起双桨》。</h3> <h3> 老鹰山小学大打红军路线,让学生们穿上红军军装,舞着红五星。唱出扣人心悬的《红星要我去战斗》。</h3> <h3> 轮到比德小学了,小队员们挺着胸、昂着头走上舞台。按照之前排练的队形站好,徐会坊和李鹏带领队员和评委敬礼后。李鹏老师走上钢琴台,徐会坊走上指挥台。</h3> <h3> 本次合唱的曲目为自选歌曲和必唱歌曲。必唱曲目是比德小学原校长杨成武填词,比德镇立火学校的郑方作曲的《创造明天更辉煌》比德小学校歌,这首歌节奏舒缓,韵律优美,充分展示了比德小学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歌词朗朗上口,便于小学生演唱。</h3><div> 比德小学的自选歌曲为《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是著名作词泰斗乔羽先生和著名作曲家刘炽的作品,是为少年儿童所作的一首歌,作品节奏欢快,充满了童趣,乐曲真切地变现了孩子们的心情和幸福感。</div> <h3> 两首歌在六十人少年宫合唱团的演唱下,孩子们凭着纯美的音色、扎实的歌唱技巧、丰富的舞台表现力不时博得老师,学生,观众们的热烈掌声。最终,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六位评委的认真评分,我校获得了9.75分的高分,荣获尖山赛区小学组第一名。</h3> <h3> 孩子们控制不住喜悦的心情,经过紧张的比赛之后,还是放松一下激动的心情。在尖山中学打造的红军路线简介场地留下美丽的倩影。</h3> <h3> 可以这么说,孩子们对名次的高低有点陌生。倒是几位老师高兴得手舞足蹈,听到老师们宣布的分数后,小队员们也控制不住喜悦的心情。很多学生问了还有没有下一次,老师们都说下一轮是决赛。争取回去再完善,复赛中取得好的成绩。</h3> <h3> 比德中学是一支经验丰富的合唱团,在水城县教育系统合唱比赛中早也名声在外。这次他们也是大打苗族特色,采用苗家的多声部唱法演绎苗家歌曲。</h3> <h3> 其实,那里有不劳而获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成功的表面,只看到光环,没能看到付出的汗水。</h3> <h3> 成功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是努力的结果,是方法的正确运用,精心的指导。</h3> <h3> 结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团队精神?是只能在班级中和学校中培养吗?我们认为,真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就是要在大型的活动中,让他们见识到除了班级、除了学校,其他的大型活动更能体现出团队精神。因为此时,他们代表的,不是个人,也不是班级,而是一所学校,是一个地方。</h3><h3> 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可以说是书本上难以弥补的,是老师用口头描述无法完成的。</h3><h3> “不经风雨 怎能见彩虹”与大家共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