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博物馆赏阅家谱记

王军福

<h3>  近日,我与钱教授、学长、学姐共四人前往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赏阅家谱。我们刚一踏进藏书馆,迎面而来的檀香沁人心脾,喜悦与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承蒙博物馆应老师的关照,让我们能在舒适环境中研读家谱,不胜感激。</h3><h3> 随后,钱教授与应老师拿出家谱,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部部整齐有序的家谱。钱教授耐心指导我们如何研习一部家谱,并以此推广阅读书籍的技巧与原则。我们最先研习的是《王氏宗谱》。因此,钱教授以这部家谱为例,传授我们经验:阅读家谱要重点关注《绪论》、《后记》、《凡例》与目录等,因为我们可以从这些内容了解到编写家谱的背景,时间、编修的次数、编纂历程以及编撰的“游戏规则”。钱教授的这一席肺腑之言醍醐灌顶,使得我们受益匪浅,对我们今后如何研读家谱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h3><div> 我们了解到,《王氏家谱》是一本新式、并于2015年新修编的家谱,线装成书,共六册,属于竖向阅读风格,着实充满古书气息。钱教授指出,这本家谱优于其他家谱之处在于,其编写风格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尤其是这本家谱强大的检索功能,令人赞叹。除此之外,这部家谱还配有地图,标示这个家族的主要分布地区,这一点是老谱不具备的。这6册家谱记录着该族人自始迁祖以下历代名讳,从他们子嗣承继情况可以看出他们人丁兴旺,从生卒年上可以得出一个家族的平均寿命;根据他们的配氏情况可以查阅他们的世代表亲;根据家谱中的大传与小传,可以看出这个家族人物的事迹与各自受教育的情况。因此,一部完备的家谱是一个家族发展史、生命史、生育史、婚姻史、教育史。</div><div> 我认为我今天阅读的这些家谱中数《宁波小港李氏族谱》最为“时髦”。因为这本家谱的特色是它有英文注释。我们一开始感到疑惑为什么会有英文注解。后来我们找到了答案,因其家族成员大多是华裔,他们留居海外,英文注解便于他们阅读,更符合家族的文化氛围。因此,我感悟到:新修的家谱要做到与时俱进,对老谱要有抱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的态度。这一部家谱就做到了两点创新:一.书写家谱语言的多样化。二.男女均入家谱。其中,女性入谱是对老谱的重要创新,这也反映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这利于破除“续男不续女”的封建残余思想束缚。可以说,家谱对海外华侨具有清各家各户的繁衍承嗣脉络,认祖归宗,增进族人之间血缘亲情的重要作用。</div><h3> 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我亲眼看见“蒋氏玉牒”——《武岭蒋氏宗谱》。它共六册,记载蒋氏家族以及一位重量级人物:蒋介石。钱教授刚拿出这部家谱时,我们真的被其散发的“皇家”之气震憾到了。它着实气派,其一本的尺寸大小抵的上普通的家谱四本,其编订的纸质,封面都堪典雅,大气。这部家谱的前五册,记载的是名人序文、宗族凡例、一房至五房的资料、蒋家家训、世系图谱。其中,使我触动的是蒋家的家训,包括:蒙训、节俭、尊师、上进、敬祖、睦邻等一系列为人处世的原则。除此之外,这部家谱概述全国蒋姓的基本分布情况以及蒋氏名人,从这点可以看出,修订家谱有利于我们学习姓氏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本姓氏的光荣传统。这部家谱的第六册详细介绍蒋介石的生平与重大事迹,包括在蒋先生六十大寿时,孔祥熙、陈诚、李宗仁等一批名人写给他的祝寿文章。可见,这部家谱编纂的细致,何其珍贵。翻阅家谱,历代蒋氏先人名讳,赫然在在目。他们的生、卒、配、葬、子嗣、业绩也都跃然纸上。我不禁感叹:修好家谱是对先祖的缅怀与崇敬,是对后人勉励。好的家训有利于形成优良的家风,对家族的发展大有裨益。今日,我们沐手拜读蒋氏家谱,沉醉家谱中的“金碧湖畔”,垂钓着家谱中的“蛟龙锦鲤”,真乃人生一大幸事。</h3><div> 在翻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部与众不同的家谱——《鹿峰蔡氏宗谱》。这部家谱的不同体现在保密程度、家谱内容两个方面。保密程度:我们知道,很多家族的家谱是不会对外公开的,更不用说出版,因为家谱会牵扯到家族隐私,不便于公之于众。但是,此家谱是一部出版的家谱,因此,从保密程度上看,这部家谱着实与众不同。同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这部家谱一定有其编纂的过人之处,才有信心公开出版。 果不其然,钱教授对这部家谱的内容有着高度评价。钱教授指出,这部家谱的编写风格,尤其是世系图格外新颖,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如生卒年、字辈、家族编号等。除此之外,这部家谱有许多的插图,这些插图记载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如一些农具、生活用具等。甚至家谱中还有家族歌,这些内容是其他家谱不曾有的。如此看来,这部家谱的内容不同寻常,确有过人之处,让人耳目一新。</div><div> “树高千丈,必有其根;水流千遭,必有其源”。家谱所记载的是历史,但是它所传承的文化能创造未来。因为,未来往往蕴含于历史。</div><h3> 本文作者:王军福 作者单位:王军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