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3年,我校民间面具申报泰安市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年我校被评为泰安市市级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h3> <h3>2018年5月19日上午,我校举行新泰市校园艺术节--民间面具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观摩交流会。与会领导有教育局体卫艺教研室领导,实验中学、金斗中学、新甫中学、新甫街道、新甫实验学校、新汶街道、新汶实验学校、一实小、平阳小学、向阳实验学校的领导和艺术工作坊负责人。</h3><h3> <br /></h3> <h3> </h3> <h3> 会议由我校业务副校长白文祯主持,李国校长致欢迎词。体卫艺负责人高兴夫老师汇报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项目民间面具的开展情况。</h3> <h3> 王静老师汇报民间面具艺术实践工作坊的具体开展及今后发展规划。</h3> <h3>中国民间面具艺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内容丰富。民间面具以其品类的多样、造型的丰富,在中国乃至世界面具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作为一种深深植根于历史、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和文化,在现在文明的环境中进行着蜕变和转型,在变化中不断发展。<br />我校开设《民间面具的欣赏与制作》课程皆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体课程内容有:《中国民间面具刍议》,让学生在了解民间面具历史渊源的同时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民间面具欣赏》欣赏从古到今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民间面具,感受不同形式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民间面具的兴趣并增强学生们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爱国思想;《鉴赏与制作》包括:神秘的傩面具、贵州地戏面具、藏戏面具、社火(马勺)面具、羌姆面具、戏剧人生—京剧脸谱等课程内容,在欣赏与体验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鉴赏与制作,在传承文化、培养学生的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们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爱国主义思想。课程的设置注重欣赏与体验,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们通过制作、使用各式各样的面具,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图形认知能力、思维转换能力和组合能力,达到充分开发大脑的目的;此外,通过手工制作和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善恶美丑的观念,激发想象力,增进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br /><br /></h3> <h3>在教育局体卫艺教研室杨敏主任带领下,各与会领导和工作坊负责人参观了我校艺术实践工作坊并在现场给予指导。</h3> <h3>杨敏主任和王静老师交谈,对工作坊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br></h3> <h3>在李校长陪同下,杨敏主任和学生交流民间面具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悉心指导。</h3> <h3>现场会后,各位领导和工作坊负责人进行热烈的讨论交流,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为我校民间面具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h3> <h3>最后,杨敏主任作出总结,要求我校对艺术实践工作坊作出大规划、大框架,让民间面具艺术实践工作坊在一个明确主题下有序健康的开展,最终让这一民间艺术在我校发扬光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