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研学旅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化体验式的教育模式,社会是个大课堂,把课堂搬出学校,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拓展视野、增进体验是研学旅行的出发点。2018.05.16—2018.05.18中新小学对学校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研学之旅,意在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陶冶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之情操!</h3> <h3> 看!中新小学五三班的孩子们整装待发,身未行,心已动!</h3> <h3> 看一路风景,唱一路歌!"哇!老师你看那座山多高!""老师,我们走的是盘山路,真的是山路十八弯啊!""是啊,看风景多好!""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只听这时传来了《山路十八弯》的歌声,不知哪位小淘气听到我们的对话唱起歌来……""哈哈蛤……"孩子们笑声不断。坐在去基地的旅行大巴上,孩子们真是按耐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h3> <h3> 伴随着欢声笑语,不知不觉中,我们到达了基地。这时基地田校长,田主任以及各教官们早已在基地大门等待着我们。教官给孩子们讲述了这三日的活动安排,以及注意事项!看!孩子们听得多认真!</h3> <h3> 教官为孩子们安排了宿舍,几分钟整顿后孩子们列队准备吃午饭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官讲述了吃饭要求,教育孩子们吃饭时不准说话,有事举手报告,不准浪费粮食!当然中新小学的孩子们也都做得很好!</h3> <h3>排队吃饭,井然有序!</h3> <h3> 午休后,孩子们起床开始训练了。女生们做有趣的拍拍操,男生们则走向训练场,训练鸭子步和四人平衡走!培养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团队意识!</h3> <h3> 大山下,女孩子们在教练带领下跟随着音乐开始学起来,聪明伶俐的小公主们一会儿就学会了!</h3> <h3>鸭子步,小男子汉们,加油💪</h3> <h3>齐心协力,迈向前方!</h3> <h3> 四人平衡走,一人走错步子,整个队伍速度就慢了下来,合作很重要啊!相信孩子们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h3> <h3> 训练场上回来,男生们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女生们向男生们展示了有趣又有律动的拍拍操,男生们羡慕得不得了,也要学!孩子就是孩子,再调皮,还是单纯又可爱!</h3> <h3>晚上的集体活动!</h3> <h3> 来寝室看看孩子们,爱干净的女孩子把寝室打扫得干干净净,鞋子全在门口摆整齐,地板拖得很干净,真是在中新小学养成的好习惯呀!不愧是中新小学的孩子!睡觉吧,为第二天的拉练养精蓄锐,我走得时候她们还很有礼貌的说:"老师,晚安!"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h3> <h3> 第二天,孩子们起了个大早!洗漱和早饭过后,孩子们列队准备开始今天的拉练活动。此次前往的目的地是王家辿,是步行哦!没有一个孩子嫌累嫌远,也没有人要打退堂鼓,先为孩子们的决心点个赞!出发前,田校长语重心长得给孩子们交代了活动任务和要求,孩子们也都听得很认真!孩子们备足了水,一切准备就绪,准备出发!</h3> <h3> 一路欢歌一路笑,一路上没有一个孩子掉队,互帮互助,谁的水喝完了,小伙伴就拿出自己的水分享他人,谁走不动了,体力稍微好一点的同学就过来搀扶。由于全程山路,前天又刚下过雨,有的地方路很滑,不太好走,有的孩子真的是累得走不动了,"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不会丢下你!一起慢慢走!"这是我亲耳从一个孩子口中听到的!孩子们,老师由衷得为你们感到高兴,希望你们能把这种韧劲儿和集体意识用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h3> <h3> 途中我们路过了皇庙沟森林公园。黄庙沟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鹤壁市西北18公里处的姬家山乡黄庙沟村西1公里处,由"一湾五沟"组成,面积约5000余亩,为天然次生林,林区内峰峦叠障,遂壑深幽,飞瀑清泉,气象万千,树木遮天蔽日,根系错综盘结,大有远古森林气息。由奇峰、怪石、林海、云雾、溶洞、庙宇、寺观等景素构成的奇景、胜景、美景遍布,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h3> <h3> 林区树木茂盛,植物种类126种,500属,1200余类,观赏树种和经济树种众多,特别是橡树和黄楝树数量颇多,曾有人用一句顺口溜"黄庙沟倒了油缸,黄楝油流到三仓"来形容黄楝之多。黄庙沟森林树木树龄古老,最长达500余年,或挺身石隙,或探身崖畔,古朴、奇形、苍劲。由于树种颇多,交替谢生,林区内一年四季五颜六色,给大自然大增姿彩。林区内有狼、獾、山鸡、鸟类等野生动物数十种,还盛产远志、柴胡、冬凌草、全虫等多种名贵药材。</h3><h3><br /></h3><h3>2001年黄庙沟森林公园被省林业厅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h3> <h3> 进入皇庙沟森林公园前,田校长为孩子们讲述进入林区注意事项,并且为孩子讲述了几味药材及其功效,只见田校长手中拿着蒲公英和冬凌草,指着孩子旁边的那棵黄楝树,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是在课堂上体会不到的,很棒!孩子们听得也很认真,相信孩子也学会了不少,不用死记硬背了!</h3> <h3> 出发,进入森里公园!看!孩子们和大森里亲密接触,玩得多开心啊!"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几个孩子看到了苔藓,背起了清代诗人袁牧的诗《苔》,真的是活学活用啊,相信孩子此时更能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吧!</h3> <h3> 森里公园里的短暂休息后,孩子们再次踏上征程,出发前往孩子们心驰神往的王家辿!</h3> <h3> 王家辿,位于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洹河大峡谷鹤壁一侧。是一个太行深处洹水河畔的古老村落。2013年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财政部联合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它始建于明朝初期,青石筑屋、风格古静、布局俨然、民风淳朴,几个世纪来近乎与世隔绝。村民们保留着最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扁担挑水,柴火做饭,驴车拉货,碓臼舂米大都自给自足,因此被誉为一座天然开敞的"太行山山村风俗博物馆"。</h3> <h3> 在王家辿,几乎找不到现代交通工具的身影。这里没有机器轰鸣声,只有青驴的嗒嗒声,村民们柴火烧饭,黄牛耕地,青驴拉磨,挑水、挑柴、挑牛粪,全靠一根扁担。时间好像在这个古村落慢了下来,村民们的步履缓缓悠悠,神情安安然然,过得仿佛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山野悠然岁月。</h3> <h3> 从皇庙沟森林公园出发,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山路跋涉,终于来到了王家辿古村落,和孩子们合影留念,留下最美好的记忆!这是日后最珍贵的回忆!</h3> <h3> 在村落里,为了不打扰这份宁静、孩子们有序地参观着。来到军事博物馆,孩子们缅怀先烈,立下报国志;来到农耕博物馆,同学们了解了农耕文化,看到了石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相信孩子们体会到了粮食皆来不易。</h3> <h3> 很多孩子都没见过石磨,充满了好奇!</h3> <h3> 参观完王家辿,已近中午十二点,基地领导亲自为我们送来了可口的午饭,感谢基地的领导!当然孩子们也很珍惜劳动果实,没有人浪费,吃得不亦乐乎,一边远望大自然,不时传来各种鸟叫声,一边吃着荤素搭配的烩菜,真是别样的体验!</h3> <h3>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s always on the road!(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短暂的整顿休息后,孩子们踏上了回基地的征程,途中路过云端西顶,领略家乡之美景!偶遇奇石悟空,感受大自然之神功!穿过两条隧道,孩子们手拉手,走过黑暗就是光明!</h3> <h3>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跋涉,孩子们终于回到了基地。教官做总结,对今天的孩子们的研学之行表示肯定。孩子们,老师想说的是,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你们表现得很棒,互帮互助,我看到了你们不抛弃不放弃的革命精神!愿在你们的学习和人生之路上都能拿出这份精神,这份力量!</h3><h3> 至此,今天的王家辿拉练活动圆满结束!</h3> <h3> 回到宿舍,我翻看着孩子们的照片。为孩子们今天行走十多公里的路程无一人掉队,无一人放弃而感到骄傲……脑海里浮现出他们互相鼓励,有的同学走不动了,就互相搀扶的画面。特别是我们班的这位同学,也是此次拉练活动的旗手之一。由于昨天训练肌肉拉伤,走路不方便,一直问教官怎样能好得快,生怕参加不了今天的活动,今天不仅坚持参加活动,还担任了旗手任务,一路挑着旗走在队伍前面!坚强有毅力的好少年!还有其他同学也是如此,咬牙坚持✊中新好少年,中国好少年!</h3> <h3> 第三天,最后一天了,教官们为孩子开展了有意义的活动。孩子们自己就地取材,DIY植物标本!说干就干,只见孩子们有的摘几朵小野花,有的去拔草,有的去捡几片叶子,回来后,折折叠叠,脑洞大开。有的做成了松鼠,有的做成了金鱼,有的做成了蝴蝶,有的做成了荷塘月色,千姿百态……当然还有不成功的,没关系,接着来!</h3> <h3> 感恩教育,孩子们体会到了父母们的不容易,都哭了!表示回家再也不惹父母生气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孩子们能真正学会感恩,感恩家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社会,努力学习,成长为国之栋梁!</h3> <h3> 要走了,孩子们舍不得走。耷拉着脑袋,嘟着小嘴,哭丧着小脸,挥着小手和教官们依依惜别! </h3><h3> 孩子们,抬起头,高高兴兴大步向前走,虽然寓教于乐的研学活动结束了,但你们以后的人生路还很长,愿此次活动可以丰富你们的人生,从中获益,把研学活动学到的东西用到你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中新小学的孩子,你们是最棒的,加油!</h3> <h3> 回校的路上,有的同学在静静地凝望着窗外思索着什么……也许种子此刻已经播撒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了。</h3><h3> 感谢基地辛苦三天的领导,工作人员和教官们,感谢你们陪伴孩子三天的成长,丰富了孩子的人生经历,为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h3><h3> 孩子们,加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