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凉糕》岂能容你亵渎!!!

南蛮野鹤.静波

<h3>葡萄井——双河凉糕发源地!更是千年古镇的一张靓丽名片!冬䁔夏凉的葡萄井水成就了双河凉糕的冰凉爽滑、细腻如脂;独具魅力的双河凉糕则衬托岀嘉渔清泉的美食雅韵、人文风情!千百年来,葡萄井恰是千年古镇流动的诗画、而双河凉糕则是诗画的灵魂!</h3><h3><br /></h3><h3><br /></h3> <h3>月牙泉原本是在龙王庙山门的外厢。葡萄井水自暗道流岀后从两个石雕龙头口中吐进月牙泉。古早的先人们就是在月牙泉中浸泡一碗碗的凉糕,然后直接捞到盘中供食客享用的。</h3> <h3>得天独厚的冬暖夏凉的葡萄井水是上天赐予双河人的一份厚礼。更是赐予双河凉糕人的财富!自古以来双河凉糕都是在月牙泉水中自然浸泡、自然冷却、自然冰凉的。即使到了巨科学的现代社会,双河本土的凉糕亦是依循古法、顺其自然,根本就没有谁会没事找事的用冰箱冰柜冷藏保存凉糕的。</h3> <h3>双河凉糕——葡萄井凉糕……从古人吃到今天、从孩提吃到寿年、从文臣吃到武将、从秀才吃到状元,皆是赞不绝口、宠爱有加!那凉爽、那细腻、其形似碧月、味若凝脂……难怪双河人所到之处都很牛逼地说:双河凉糕敢称第一!不拼也会赢!!!</h3> <h3>二0一六年十二月,双河葡萄井凉糕荣登四川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耀、一次肯定,更是双河人的一份责任。</h3> <h3>近段时间,一段这样的视频几乎刷爆了双河人的朋友圈。</h3> <h3>视频中沒有露脸的小妇人,口中私孃子般的念念有词,一只抹着血红指甲壳的手不停也拿捏着、搓揉着、挤压着一团海绵体般的东西,嘴巴里断断续续地哼哼着:"哎呦喂、哎呦喂、大家看、这个海绵要出水、这就是双河凉糕、吃到肚子里咋个整、电话号码、……"之类的话</h3> <h3>红指甲壳抓起一团&quot;软软的东西&quot;</h3> <h3>红指甲壳真的挤出好多水</h3> <h3>红指甲壳还在用力挤</h3> <h3>挤出好多水</h3> <h3>用力用力再用力</h3> <h3>红指甲壳又抓起&quot;海绵体&quot;</h3> <h3>搓搓揉揉</h3> <h3>用力挤压出来更多的水</h3> <h3>好大一团&quot;海绵&quot;、吃到肚里咋个整?红指甲壳口中念念有词</h3> <h3>哎呀!还能吸水呢。</h3> <h3>松开了又紧紧抓住</h3> <h3>更加卖力的红指甲壳</h3> <h3>红指甲壳好像是练过阴爪功的</h3> <h3>拼命挤压、揉搓</h3> <h3>很喜欢这种游戏吗?</h3> <h3>我挤我挤我再挤</h3> <h3>终于把水挤出来了</h3> <h3>又来了</h3> <h3>红指甲壳说:只想证实这就是传说中的海绵。 李氏凉糕说: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装懂!长得丑不是你的错,错就错在你不该到处去黑人!!!好在你有自知之明,没有暴露那张脸!</h3><h3><br /></h3> <h3>看了这段视频,我不敢说红指甲壳傻B,只能说你少见识。</h3> <h3>猫师兄说:耗子。你娃别个手枪想弄死老子吗?</h3> <h3>明明是红苕。你硬说是屁股。长相决定命运。</h3> <h3>这个红指甲壳挤"海绵体"的视频无疑是轰动了双河人民的微信朋友圈!何止双河,可以说是蜀南六县、大宜宾、四川、云贵渝、甚至全国各地都看到了红指甲壳的表演和台词。现如今的自媒体乱发时代,红指甲壳的的确确过了一把瘾、爆了一回屏。可惜的是:红指甲壳在视频中一直没有脸……你要露个脸皮那才叫完美了</h3> <h3>当这个视频由老乡传到我手机上的时候,我就开始期待有双河人站出来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为什么?明明水晶般晶莹剔透的双河凉糕咋就"海绵"了?到底有没有人站出来给视频中的红指甲壳一个合理的解释呢?我不知道双河人民看到这个视频后是不是心塞?反正我是有点遭不住了。</h3> <h3>此时此刻,我不敢说红指甲壳是在刻意抵毁双河凉糕的声誉。我不敢说红指甲壳对双河凉糕是否"羡慕、嫉妒、恨"。我不敢说红指甲壳将此视频上传微信朋友圈是否包藏祸心。作为一个卖了十八年双河凉糕的双河土生土长的专业人士,我肯定地说一句:红指甲壳的小妇人,你少见识!!!你所上传的视频中的表演充分暴露出你对双河凉糕的无知和愚昧,你的行为可以毫不夸张地归纳为:天下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你的错误就是:自不小心。扰乱四邻!</h3> <h3>众所周知,双河葡萄井凉糕靠着得天独厚的葡萄井水冬䁔夏凉的特性而从不进冰箱冷藏保存。而外地游客到双河买凉糕都是将凉糕漫泡在冰冷刺骨的自然井水中带走。这恰是上天赐予双河本土凉糕人的独爱!而我们这一群将双河凉糕带陌生城市讨生活的人,虽然将双河凉糕的制作工艺技术搬到了城市,但葡萄井是永远搬不走的 。因此我们在保存凉糕方面就只能依靠冰箱冰柜冷藏保存。冷藏保存过程中冰箱的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在零度到五度之间。温度高了凉糕会变质变酸,温度过低凉糕会冻成冰块。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凉糕才祘是真正水做成的 。一份凉糕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水份,当凉糕结冰后一旦遇热空气溶化,凉糕中大量水份流失,而仅有的固形物米浆成份就会形成蜂窝状的"海绵体"。形状上看起来还像原来那样,但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记得小时候跟着父亲去他上班的高原地区玩耍,当地的藏族同胞们就将新鲜的魔芋{我们又叫黑灰魔)埋在雪地里冻成冰,第二天取出溶化后水份流失就变成了"雪魔芋",还别说"雪魔芋烧鸭子"就是一道难得的美味呢!听说北方的冻豆腐也是这样冻岀来的佳肴。就像红指甲壳上传的视频中,所看到的"海绵"现象,正是由于红指甲壳将软玉般的双河凉糕带回家后,不懂得正确的冷藏(注意不是冷冻)保鲜方法,把好好的软玉般的凉糕硬是冻成冰块块后造成的结果。这与我说的雪魔芋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原理,只是原材料不同罢了。</h3> <h3>凉糕是怎样炼成的?优质粳米+优质矿泉水</h3> <h3>话说回来也不能怪红指甲壳大惊小怪的表演和独白。她也许根本就不知道凉糕会冻成冰块、她更没有见识过冻凉糕化冰失水后的"海绵"体。要怪就怪我那个二师兄卖凉糕时没有友情提示客人凉糕的冰箱冷藏保存方法,害得红指甲壳一度受惊。其实也不能怪二师兄吧,因为在双河卖凉糕根本就用不上冰箱冷藏。怪谁呢?要怪就怪这群带着双河凉糕在外面漂泊的讨生活的人,天天都在凉糕和冰柜之间打交道,咋就不先提个醒呢。友情提示:凉糕千万不能冻成冰块,失去水份不好吃!女人千万不能冻成冰块,失去水份不好看!</h3> <h3>卖凉糕就是看天吃饭的,天老爷哭则我哭,天老爷晴则我勤。</h3> <h3>雨一直下……但是我们也不能为一颗米而望天干吧!做人要厚道</h3> <h3>红指甲壳所上传的&quot;海绵&quot;凉糕视频对于双河凉糕到底应该是一种鞭策呢还是一种负担,我不敢妄加揣测。而对于双河出来的卖凉糕讨生活的我来讲,则是一次警醒!双河凉糕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到今天走出双河、走岀四川靠的是什么?双河凉糕从当初为赚点盐巴钱到今天可以养家糊口,靠的是什么?双河凉糕从让人瞧不起的路边摊到今天能登大雅之堂、开店坐铺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双河凉糕人的一份技艺!靠的是双河凉糕人的一颗良心!靠的是双河凉糕人的真材实料!</h3> <h3>曾几何时双河凉糕静待家中无人识,现如今却是遍地开花只为钱!抬望眼、双河凉糕几乎无处不在。看市井、葡萄凉糕亦可滥竽充数。有些人就是连葡萄井都未曾谋面就敢打上葡萄凉糕这个词,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葡萄做成的呢……真真可笑之极……</h3> <h3>明码实价,童叟无欺。</h3> <h3>作为双河子弟,如今带着双河凉糕在都市闯码头的人是越来越多。在守好自己生意的同时,也守住这份传统的技艺吧。我们沾了双河凉糕的光,就千万不能给双河凉糕抹黑了!练好自己熬凉糕的本事,为双河凉糕争光、争气、争市场!记住了,双河凉糕不仅仅是你的、更是双河的。当你觉得你在展示自己孔雀开屏的美丽时,记得掩盖住自己的屁股后面吧。</h3> <h3>做良心买卖、做放心食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h3> <h3>520特别盘点。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h3> <h3>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长大以后卖凉糕去</h3> <h3>孔府圣殿、双河学子有文章</h3> <h3>千年古镇、中西文化大碰撞</h3> <h3>双河晨曦。云涌只为初见日。</h3> <h3>龙背岭上,白云深处有人家。</h3> <h3>我。作为双河人。作为双河凉糕人。说岀一点自己的看法,并非哗众取宠,只想实事求事。双河凉糕岂能容人亵渎!岂能容人糟踏!乡亲们啊!出来吧。为双河凉糕雄起!!!为千年古镇雄起!!!为了还原所谓的"海绵"凉糕的真象;为了双河凉糕的千古美誉——动动你的手指,转发给大家看看吧!</h3> <h3>一壶粗茶,一包屁烟,一个通宵!只为我双河凉糕讨还公道!。 几个错字,几许粗俗,几多得罪!唯愿咱嘉渔清泉千古美名!</h3> <h3>整齐天亮早点睡,免得熬夜人吃亏。 无需点赞。为双河凉糕的清白!为千年古镇之美誉!为双河雄起!你就转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