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黎家坡巷的美好时光

Sunny

<h3>  每年春末夏初的时候,脑海中总会象放电影一样,浮现出一些记忆的片段。</h3><h3> 那是在N年前一个春末夏初的傍晚,袁姐提议去吃古井小吃,办公室的几个姐妹一呼而应,于是,我们几个下了班便直奔下黎家坡巷。</h3><h3> </h3><h3> </h3> <h3>  在人民西路靠近河边的第二个巷子,就是下黎家坡巷,巷口不宽,整个巷子用旧麻石铺路,巷子两边巷道纵横,颇有北京的胡同感觉,又散发着旧长沙特有的人文气息。古井小吃在离巷口200米左右处的左侧,之所以叫"古井小吃",缘于那儿确确实实有一口古井——遐龄古井,古井侧边有一块石碑,虽然有些年头,但"遐龄古井"几个字却依然清晰可见。古井有两个直径一米左右的井眼,井水清澈透明。"古井小吃"的老板就是地地道道的住在这口古井旁边的长沙人。小吃摊不大,但是小吃却不少,有开边卤猪蹄、红油卤凤爪、风味卤香干、红枣花生米汤、甜酒冲蛋、飘香臭豆腐等等长沙的经典小吃。每到下午四点左右,老板就开始了一天的生意,运气好的才能坐得到古井旁边的桌椅,汲取古井的灵气,静静的享受美味,细细品味这小巷的惬意时光。那天托袁姐的福,我们姐妹几个竟然有幸在古井旁团团围坐着,享受着初夏的习习凉风,品味着满桌的美食,而此时此刻,小巷里的吆喝声、我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小巷居民家炒菜的嗞嗞声、各种菜香味弥漫了整个巷子,直至高大的杨柳树梢。</h3> <h3>  也许是"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吧,曾经青春年少的我们,由于工作变动或者生活变迁的原因,自此以后再也无缘这条小巷、这口古井和这里的"古井小吃"!</h3> <h3>  近日,忽然从梦中醒来,仿佛忆起当年的一幕,毅然决然前往下黎家坡巷探访古井以及古井小吃。</h3> <h3>  巷口对面低矮破旧的房屋已经变成了高大气派的华远·华中心,新长沙的繁华和旧长沙的"记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h3><h3> 还是原来的旧麻石路,还是清澈的古井水,还是原来的古井小吃,还是熟悉的吆喝声,还是嗞嗞的炒菜声,还是弥漫的菜香味,可是,却再也寻不到飘荡在空中的我们姐妹的欢笑声。"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只有那棵高大的柳树,依然矗立在古老的墙缝中,见证着小巷的四季变迁,古井边的喜怒哀乐!</h3> <h3>  我踏在仿旧麻石上,漫无目的地闲逛。街边的阁楼里传来阵阵的麻将声;巷道口里的老人悠然自得的躺在躺椅上,收音机里正好放着花鼓戏《补锅》;拆迁的标语醒目地写在破旧的墙壁上;一只黑得发亮的大黑猫眯着眼睛打量着我;低矮的屋檐下,停着两只燕子正在呢哝。我猛然感悟,所谓"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自然平和的更替与前进,我们都在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何不以敞开的怀抱迎接新的生活呢?我们亦如此,小巷的居民亦如此,我们的城市变迁亦如此!期盼传统民居的人文景观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韵味,历史名城的长沙传统文化能够代代流传!更期待若干年后,我们姐妹能在古朴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下黎家坡巷的古井旁,再次细细品味古井小吃,让欢笑声再一次飘荡在高大的杨柳树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