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成都市人民公园原名少城公园,始建于 1911年。少城公园之由来,与旧成都的城池命名直接相关,成都城基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早在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时,成都便有太城(亦称大城)和少城(亦称小城)了。</h3> <h3><br></h3><h3>成都的茶文化无论是在文化沉淀,还是民众基础上,一直处在相当高的水准。老成都上世纪40年代拥有60多万人口。在这60多万人口当中,有近12万老成都人都是名副其实的“茶客”。他们嗜茶如命,每年他们消耗掉的茶叶有好几万吨。今天老成都人对茶叶的需求量,仍是排在全国之前列。</h3><div><br></div><h3><br></h3> 茶、盖碗茶,已经构成了老成都人一套独特的市井休闲生活文化。今天,当我们走在成都的一些旧街老巷。这样的情景仍依稀可见。如宽巷子、水井街这样的地方。一些老茶客仍是挽着裤腿大大咧咧地往那一坐,抽着叶子烟;嗑的瓜子皮满街撒落;三五扎堆侃龙门阵,从早上可以一直坐到晚上。<h3><br></h3> <h3><br></h3><h3>成都,这座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无处不洋溢着茶的芬芳,无处不闪烁着茶的智慧光芒,无处不展现出茶的无限创造力。对于成都市民来说,没有茶就没有生活。茶已深深地烙在成都人的生命中。成为成都人摆不脱、舍不掉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简直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茶,成都将会变成什么样。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茶就没有成都!</h3> <h3>热采耳是老成都人享受生活的绝佳体现。流沙河曾写过一首《成都一绝—小舒服》来表达自己对掏耳朵的喜爱之情,“做哑装聋苦未能,关心都犯痒正疼。仙人何用闲掏耳,事事人间不耐听”。外地来川之人对成都技艺精湛的掏耳绝技也是赞不绝口,“到成都不泡茶馆等于白去,泡茶馆不掏耳朵等于没来。”</h3> <h3>打麻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