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我的老家(祖籍)坐落于山西省平遥县,史称,普洞公社,史家庄生产队,那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2018年5月8日9时10分,时隔41年未回的老家,时隔32年未踏入的山西大地,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乘机飞向了太原,飞向了山西大地,即将回到我的祖籍平遥,记忆中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曾是我们张家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只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的1985年,我的大哥(堂兄)才迁出户口,陆续的带着老人、孩子们离开了那实在不易于人们居住的小山村,从此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会忘记张家几代人居住的小山村,因为那里毕竟是我们的老家,那里静卧着我们的祖先。</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条小路是进村的必经之路,墙面的牌子上写的是普洞乡,史家庄村。</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沿着这条小路走进故居</h3> <h3> 张家湾座落在小村旁,张家就是在这里生存、繁衍、发展。图片中正前方的山下原本有着几孔窑洞,如今居住着几代人的窑洞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因塌方而毁了。</h3><h3> 当年,我的父亲就是从这里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走进了革命队伍,旋即投身到那场为了中华民族生死存亡而浴血奋战的抗日战场。</h3> <h3> 这是建国前父亲的唯一一张照片。</h3><h3> 望着这张照片,你是否注意到那刚从战场上下来,还来不及清扫一下的军服上、腿绑上、布鞋上的灰尘,既匆忙留下的影像。</h3><h3> 瞬间留下的映像,也许是为了享受那一刻胜利的喜悦;也许是等待着党和人民的召唤;也许是等待着八一军旗的召唤走上下一个征程,参加下一场大仗、恶仗。</h3><h3> 晚辈们有理由相信,为了八一军旗,为了新中国,父辈们会义无反顾。 </h3> <h3> 戎马一生年届90岁的父亲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h3><h3> 此时,望着父亲的遗像,望着那金光闪烁的纪念章,我想,这也是我们张家的光荣,也是我们张家的骄傲。</h3><h3> 在那场为了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场,张姓家族又输送了多少自己最优秀的儿女!</h3> <h3> 在病房中佩戴纪念章留下了共同走过相依相伴六十载的身影。</h3> <h3> 窑洞塌方后,张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了砖房,从此,在这里又居住了二十几年。(这几幅图片为大侄忠忠提供,特此鸣谢!)</h3> <h3>古老的树木你来见证</h3><h3><br></h3><h3> 两颗古老的树木,因为干旱的缘故,历经风霜看似依然不够粗壮,好似永远也长不大,但她却是张家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历史见证。</h3><h3>左边树下长眠着张家上五代祖先。</h3><h3>右边树下长眠着我的爷爷奶奶。</h3><h3>依次排序着我的大爷、二大爷。</h3><h3>在这棵树下我跪拜先人,真诚的磕了9个头,以此表达我对先人的无尽思念。</h3> <h3> 爷爷奶奶长眠于树下。石头垒个小窝是后人祭拜的一种方式。</h3><h3> 安息吧,我们的祖先,愿古老的树木在蓝天、白云的陪伴下与你们永世相伴。</h3> <h3>这曾经是一所学校</h3><h3><br></h3><h3> 走进村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栋房子既当年的学校,后改为大队部。</h3><h3> 这所学校可不是今天人们所看到、所经历、所熟知的学校。当年的学校没有几个学生,一个先生教着村里年龄大小不等的孩子,学着不同的内容。即使这样,也不能做到常年上课,每半年,先生就要转到其他村教学,愿意学的孩子们就这样跟着先生转着学,可以想见当时的学习是多么艰难,我的大侄、小侄女都曾在这里学习过,如今这些学生都已成人了,成家立业了,包括我的大哥在内,回忆起当年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也只能唏嘘不已。看看过去的学校,看看今天孩子们的学习条件,真是天上地下两重天啊。</h3><h3> 由此想到传承,真的希望孩子们不要忘记过去,为了明天,珍惜今天。</h3> <h3> 如今的这个小山村依然有两户人家居住,看看放羊的女人,年龄并不大,确饱经沧桑,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岁月的皱纹深深的印刻在脸上。与其对了几句话,望其混浊的眼神、灰黄的髪蓄、挥鞭的沉重背影,吆喝的嘶哑嗓音,此刻的心情实在难以言表。</h3><h3> 在我看来,这里根本不适宜居住,吃水要到山下挑,常年干旱致使任何莊稼、蔬菜既长不大也长不好,恐怕连维持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都难以做到,只是人各有志,不好强求。好在政府已经安排村民迁移。</h3><h3> 由此想到精准脱贫何其艰难,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任重道远。</h3> <div>拜见姑姑</div><div><br></div> 张家在世的唯一长辈92岁的姑姑。<div> 拜见姑姑时,老人家走出家门来到庭院,一边叫着我的名字,一边拉着我的手走向家里,述说着张家的往事,述说着三个哥哥的离去,只剩下自己,泪水不断的涌出。我一边回应着老人家那说不完我又听不懂的家乡话,一边望着老人家,真是感慨万分,我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血脉的传承。</div> <h3>保红一家的宴请</h3><h3><br></h3><h3> 丰盛的菜肴、甘醇的美酒,浓浓的乡情、亲情,晚辈的一片深情厚意,包括我们东北老乡侄女婿所做的努力。面对此情此景,谁能不豪情万丈,谁又能不一醉方休!</h3> <h3>平遥行</h3><h3><br></h3><h3> 在忠忠的安排下,保红在繁忙的工作中(面临考试晋高级职称,在此祝福张院长顺利晋职副主任医师)仍在关注我的行程,一家三口下班后仍然不顾辛苦开车陪我们去平遥,感受《平遥印象》的演出,欣赏平遥的夜景,品尝平遥的美食。</h3> <h3>大嫂为我做削面</h3> <h3> 老哥老嫂喝几盅</h3><h3><br></h3><h3> 面对大哥大嫂精心准备的美食,珍藏多年的美酒,我们老哥嫂怎么也得喝几盅。</h3><h3> 我的大侄忠忠看了是又羡慕又嫉妒,说这好酒他爸都舍不得给他喝,我提示他,知道什么叫老哥俩吗?言不在多,对于聪明的年轻人还用更多的说教吗?😊</h3> <h3> 老家行接近尾声,北老大拜了祖,看望了前辈、兄嫂、晚辈、领略了亲情、乡情、风情、民情,酒情,心情大好,即将无憾而去,惟愿下次再来。</h3> <h3>空中美景</h3><h3><br></h3><h3> 在飞往太原的空中,不但我的心情大好,空中的白云仿佛也理解了我的心情,不断的变换着娇艳的景色伴我快速前行。</h3> <h3>忠忠陪我游蒙山</h3><h3><br></h3><div>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div><div>蒙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论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大佛的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碑刻也应在此处。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div> <h3>感受</h3><div><br></div><div> 大哥大嫂的一家热情欢迎我的到来,从得知我要走进山西大地那一刻起,我的大侄就开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我下飞机伊始便至始至终深切地感受着浓浓的乡情、亲情。</div><div><br></div><div> 飞机提前到达了。</div><div> 人们似乎只听说过飞机正点运行不容易,晚点是常事。资料为证 :5月21日,民航局发布《2017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报》指出,2017年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55156万人次,客运航班平均延误时间24分钟。有谁听说过飞机提前到达,似乎有点新鲜,又有谁听说过飞机提前34分钟到达目的地,这确是我所经历的真实的故事。我想这也许是我寻根祭祖心切,想见亲人心切进而感动了山西大地,感动了南航。</div><div><br></div><div> 大哥、大嫂的热情。</div><div> 大哥不顾年大体弱,膝关节疼痛,仍然安排时间陪我回老家那个小山村寻根祭祖,拜访姑姑;大哥大嫂盛情款待,拿出珍藏多年的好酒;大嫂亲手做的刀削面,(我也试了试,很难削)还真让我有些流连忘返。</div><div><br></div><div>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div><div> 我常说大嫂是张家所有人的榜样,是我最敬佩的人。从她进了张家那一刻起,为了张家老老小小辛劳一生,直至送走了爷爷奶奶,大爷、二大爷,养大了自己的孩子,养育着下一代,刚刚开始过上自己说了算的好日子。</div><div> 大哥的大女儿保红这样评述了自己的母亲。她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妈妈确实不容易,爸爸常年工作在外,家里老少全靠妈妈一人照料,农忙时还要下地干活,挑水、拾柴、担炭那是经常事。老家祖祖辈辈没分过家,经历了四世同堂,日子虽然很苦,但却其乐融融!辛苦付出的背后体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干部慈善、无私、宽厚的优良品质!母亲教育我们做事先做人,做好人!善良仁慈、忠厚持家的母亲,就是这样从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做着默默的无私奉献,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的子女,传承着张家的优良传统”。我看了评述很受感动,真诚的希望大哥大嫂的孩子们向爸爸妈妈好好学习,不忘根,尽好孝。当然我相信你们,因为我看见了你们——晚辈的作为。</div><div><br></div><div> 繁忙中的陪同。</div><div> 保红在繁忙的工作中(同时面临考试晋升高级职称,在此祝贺张院长顺利晋职)仍在关注我的行程,一家三口下班后仍然不顾辛劳开车陪同平遥行,感受平遥印象,欣赏平遥夜景,品尝平遥美食。</div><div><br></div><div>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div><div> 大侄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更有热情陪同,让我顺利开心快乐的完成了一个心愿:寻根祭祖,拜见老人,会见亲人。</div><div><br></div><div> 亲情、友情、乡情。</div><div> 忠忠的朋友们,(李行从接机直到离开老家始终开车陪同,不辞劳苦,随叫随到。注重亲情的小乡亲,真诚的谢谢你!)老家村里的亲人们在欢迎我的各种场合,透漏的那种亲情、友情、乡情,那种豪爽、大气,真真切切让我体会并感受到——这就是老家人,这就是山西人!</div><div> 当然行程中也遇到了一点小紧张,比如喝点酒、唱个歌等由此安排的意外活动,因而也体会到和大侄这些年轻人在一起不仅仅是老少之分、辈分之分,同时还需要有点才艺,需要有点勇气,需要有点毅力,而所有这一切的基础就在于不断的学习、提高、充实。这些活动的参与也提示了自己在今后的岁月中需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否则怎样走进老家,怎样融合乡亲友人,何颜见大侄,何颜见父老乡亲。这次经历的一点紧张也算是一个考试吧,合格与否,任人评说。</div><h3> 老家行——寻根祭祖为传承,短暂的日子一闪即逝,暂时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所见所闻,年迈的姑姑一头黑发、健康长寿;大哥一家,兄嫂开心快乐;晚辈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其乐融融;乡里乡亲和谐融洽,展现出一幅幅令人羡慕的好景色。</h3><h3> 离别之际,祝愿张家唯一健在长辈姑姑健康长寿!</h3><h3>祝愿大哥大嫂健康、快乐、长寿!</h3><h3>祝愿晚辈不断进取!</h3><h3>祝愿后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h3><h3>祝愿朋友们、乡亲们开心快乐每一天!</h3><h3>祝愿亲人再相见!</h3><h3>修改并定稿于5月22日凌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