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篇献给母校暨老三届上山下乡五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和我的省镇中同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同学,一个难以割舍的称谓; 同学,一个没有血缘的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 阳光灿烂的曰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怀着憧憬,带着梦想,1964年夏,我们40位来自:丹阳、丹徒、扬中、武进、江宁、溧阳和市区的男女同学,跨进了 江苏省镇江中学的大门,走進同一教室,相会在高一年级二班,开始了我们的高中生活。省镇中包容和谐的人文环境,给我们家的感觉,令我们向往。“书声琅琅,歌声荡漾”,学校团委的广播站定时播放着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本班播音员陆兆岚同学熟悉的声音常在耳边响起,我们每天排着队,伴着歌声,走進饭堂,迈向寝室。听着学校隔壁军营的美妙音乐和号声,渐入梦乡。天真与浪漫伴着我们,纯洁与无瑕让我们亲如一家。那时,天是那样蓝,地是那样绿,水是那样清,那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span></p> <p class="ql-block"> 还记得那一排排青砖黛瓦的教室吗? 南面是初一年级,北面是高三年级。路的另一边是操场,大路由南向北,拐向西北即学校大门了。</p> <p class="ql-block"> 上图: 曾经的教师单身宿舍“A字房”,如今仅残存一角,成为老镇中们怀旧的唯一遗存。 </p><p class="ql-block"> 下图: 大礼堂(饭堂),舞台两旁分别是回民食堂和教工食堂,同学们按班级八人一桌,没有板凳,站着吃饭。当年镇中的伙食,你不会忘了吧。还记得吗? 有一天大礼堂地上躺着一条好大的鱼,足有一人长,怪怪的,谁也没见过,谁也不认识。第二天中午的饭桌上每人一块大大的鱼肉,腥味重,不怎么好吃。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们竟吃了一条“中华鲟”。据校友夏兆和介绍,他目睹了用小板车拖進学校的大鱼,足有5、6百斤,当时水产公司捕获大鱼后,没有哪个单位食堂消受得起,当时镇中有千名学生再加教工,在市内可算大食堂了,才卖给了镇中,第二天宰杀,光鸽子蛋大小的鱼卵就盛了大半水桶。那时中华鲟还不是保护动物,八十年代后长江大埧阻断它的产卵场,现在长江中野生中华鲟种群已几乎绝迹。</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根据记忆绘制的六十年代省镇中校园平面示意图,初稿曾经众多热心校友的勘误与补充。但毕竟时间久远难免出错,恳望指正。省镇中校园位于镇江西南七里甸,西依镇句公路,北临沪宁铁路,南枕镇江南山。校区南北长与东西宽相近约420米,呈近方形。发源于南山的光明河蜿蜒流经校区,入长山灌渠归入运粮河,最终注入长江。昔日校园青砖黛瓦,梧桐成荫,鸟语花香,书声琅琅,真是块文脉渊源、人杰地灵的热土宝地。(参考镇江影像地图、镇江百度地图)</p> <h3> 那时我们多么年轻!</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 多么俊俏!</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多么稚嫩!</span></p> <h3> 多么懵懂!</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多么单纯!我们的的名字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刘幼芳、朱淑蓉、李金娥、沈立宪、邱碧云、邱淑美、陆兆岚、張增兰、张美玲、郑志炎、赵俊南、陈华、陈佑、徐家静、杨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王永耀、毛小川、艾迁、司马耀廷、刘建华、朱成林、朱宏瑗、李四二、许翔、苏宜美、林守昌、林鲸、林杰、单仲良、苗大同、张忠昌、张念曾、張龙昆、谢彥明、胡新留、项静恺、龚理、崔厚民、蒋敖松、蔡慰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老水塔是省镇中的标志性建筑,我们喝着深井里的地下水,吃着水塔下田里和学校农场长的蔬菜, 每月7.5元的生活费和32斤的定粮,己十分知足。生活委员徐家静每天带领值日同学到食堂分米蒸饭,尽管有时饭上还会夹杂着老鼠屎(米是不淘的),但我们还是狼吞虎咽一粒不剩地一扫而光,每周六的烧杂烩是我们的最爱。那年头能填饱肚子是一种奢望,各班打粥用的杉木桶底都形成了一个凹,那是被同学们用铁勺刮的。早、晚饭是二两粥一只馒头,外加一小勺咸菜或罗卜干,两节课就感到饿了,上午三节课后,校门口小店老马卖的京江齐,味道总也那么香喷!64年9月進镇中,我身高1.58米,坐在教室第二排,68年10月毕业离校时身高己1.76米,从班上的“第三梯队”跃入“第一梯队”,省镇中的水土滋养了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那时学校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同学还发放助学金,助学金分四等,甲乙丙丁,甲等7元/月,丁等2元/月,可见如享受甲等助学金,基本吃饭问题解决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这张照片的配诗应是: “暮色苍茫看劲松”,朱淑蓉与刘幼芳(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这张照片的画外音是!“村外小河边,嗨,红莓花儿开!” 她们是徐家静、赵俊南、刘幼芳。</span></p> <p class="ql-block">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p><p class="ql-block"> 他们是:许翔、苏宜美、龚理、刘建华、项静恺、单仲良、张忠昌、林守昌、朱成林、朱宏瑗、张龙昆,还有66届初三的吴道平、谢文文和汪汇,认出来了吗?</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在金山留下美好青春的倩影! 前左起: 邱碧云、李金娥、沈立宪、陆兆岚; 后左起; 杨华、陈华、陈佑、张增兰。</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在焦山留下彼此的友谊! 前左邱淑美、右徐家静; 后左起: 朱淑蓉、郑志炎、赵俊南、刘幼芳。</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老同学你还认得出吗? 仔细看此照片,身后有拦杆,居高临下,原来是在校门外七里甸铁路复线桥上拍的。谁会想:曾几何时,沪宁铁路却让大家天各一方,两位向西去了江宁,四位向东到了丹阳,奔向了广阔天地。左起: 蒋敖松、林杰、胡新留、蔡慰祖、艾迁、张念曾。</p> <p class="ql-block"> 那几年,省镇中的校长兼书记是张康 ,孙竞文是副校长,还有吕静之,教导主仼:刘应奎,副主任:程寿华、刘昌年、钱璱之……张康校长(左图),上世纪五十年代去北京开会,还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p><p class="ql-block"> 金伯和老师是我们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兼教语文,干平一老师是我们高二年级班主仼兼教几何,其他各科为,数学:徐熙纯、尤文辉老师,几何:黄惠宜老师,物理:张兆松,化学:刘学娴老师,英语:赵新民老师,政治:朱达迋、卫向阳老师,历史:赵钧才老师,生物:蒋源静老师,体育:郭子伟老师……</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教师的工资并不高,一些老师生活也很清苦,但他们是把教书当事业来做的一代人,他们坚守着职业操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图右为当年我们副校长孙竞文的任命书,上面可是谭震林的签名噢!</p> <p> </p> <p class="ql-block"> 1957年4月,毛主席、朱德副主席、邓小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教育行政学院毕业学员。后二排右第一人即張康校长。</p> <p class="ql-block"> 省镇中六十年代的校领导与64届初三(3)班同学毕业合影,左二起:袁亚明老师、王锦汉老师、钱瑟之主任、刘应奎主任、张康校长、孙竞文副校长丶吕静之副校长、刘昌年主任、王汝卫老师……</p> <p class="ql-block"> “金老师尽心竭力教学,班主任工作也干得競競业业,每晚的自习,他必来巡視; 熄灯号吹后,常见他查夜的身影。每天早操,他和我们一样,饿着肚皮驼着背,吃力地追随我们年轻快捷的脚步。金老师对我们的付出,至今想来还很感动。” 《摘自校友66届高三(3)张晓雪 回忆文章》</p><p class="ql-block"> 看到学长张晓雪文,不免想起66届高三(3)班这个不一般的群体。首先是同学们学习优异,高三时被学校定为实验班重奌扶持,以期66年高考“放卫星”,学霸王心宜的故事,张晓雪己有文章精彩描写,王下放后于77年考取南师大,后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和浙大研究生,学问做到了美国,如今与冯南诗在美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冯南诗、笑冰在中山路小学就出类拔萃,校史资料上留下了两人的名字。61年冯在四中上初一时,还被推为“镇江市勤奋读书先進人物”,市少年之家展馆我曾是她事迹的讲解员。再有,这个班体育更是了得,校运会田径总分第一,男子百米陈恩礼、殷立本两人跑進11.8秒,陈还创造过11.4秒的市中学生运动会记录。王鲁胜、蒋长祺、徐立中等四人获男子排球二级运动员,笑冰获女子排球三级运动员。校文娱汇演,我们听过蒋长祺等领唱的“长征组歌”,王魯胜的“延安颂”……还记得64年我们刚進镇中,金伯和老师就让他的得意门生周丽梅,给我们班上了“开学第一课”,不久还让两个班级开了一个“击鼓传花”的联欢会,周丽梅亮开嗓子,打开僵局的:“叫你唱啦啦啦,你就应该唱,为什么不唱?不会吧?不是的,就是不大方!”让我们这批刚入高中的新生蛋子大开眼界,领略了省镇中的开放活泼,从此,那个热情大方、泼辣干练的校团委副书记、女学生干部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她也走進了我们的高中生活和文革年代,只可惜她在下放农村后就因病早逝了。(左:金佰和老师,右:干平一老师)</p> <p class="ql-block"> 干平一老师,比我们长一轮,做我们的班主仼却似老大哥一般。</p> <p class="ql-block"> 我们高二时的数学老师尤文辉老师夫妇。尤老师风趣幽默、举止洒脱。</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立体几何老师黄惠宜(中)一生献给省镇中教书育人,她弟弟黄恭杜曾是我初中一中的数学老师。</p> <p class="ql-block"> 高一时的数学老师徐熙纯</p> <p class="ql-block"> 这张1955年的老照片上赵钧才老师(后右二)后来是我们历史老师,冯孝治(后左一 )、王汝卫(前右一 )等亦是镇中有影响的名师,后右一是我父亲崔庆尧(时在镇中任教)。</p> <p class="ql-block"> 潘我奐老师夫妇</p> <p class="ql-block"> 体育老师郭子伟、周家信夫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那一届学校学生会、团委会的干部,有我们班的陆兆岚、林鲸和艾迁。你还认识哪些校友 、老师?前左起: 郑雨亭、章大年、姜海宝、王联元老师、张锁生(张学东)、冉荣华、艾迁; 二排左起:方国才、童隘旺、陈泉、王洪成、童自中、吴应星、林鲸、牟过生; 后排左起: 万运卿、周丽梅、张姒兰、徐笑冰(孙旭阳)、王祥龙、朱丽莉、梁顺明、朱月华、陆兆岚、姜白白(姜晖)。</span></p> <p class="ql-block"> 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为母校120年题字</p> <p class="ql-block"> 省镇中三十年代在北固山前峰鼓楼岗上的老照片,1937年12月,鼓楼岗校舍毁于日寇轰炸。</p> <p class="ql-block"> 省镇中三十年代位于镇江南山大黄山下的校舍照片,黄山校区亦毁于1937年12月日寇轰炸。小时到南郊钓鱼还看到过倾倒的花岗岩校门柱石,即今天南山北入口附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省镇中的历史悠久,1892年由时任清镇江知府王仁堪私人捐廉创办南泠学舍(书院),1929年更名“江苏省立镇江中学”。迄今己逾120多年,以“一切为民族”为校训,教书育人,知名校友遍布国内外:李岚清、蒋南翔、于漪、李崇淮、周有光、吴良镛、于渌……群星璀璨,桃李天下。教韵流芳,教学享誉省内外,以素质教育为本,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党的教育方针得到贯彻执行。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学习刻苦,学校学风好、风气正,“淳朴”两字足以彰显镇中的特色。本班有一批“学霸”,如许翔同学高一第一次期中考试,他竟斩获四个100分,令我等望其项背,佩服不己。我班还有一批数学尖子,语文才子,英语高手,日后他们的专长大多得到发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大家都会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是省镇中毕业的!这是学生当年的作文本。</span></p> <p> 这是当年我们的学生证,(艾迁同学提供)(上图) ; 这是许翔同学那张四个100分的成绩报告单! (下图)。</p> <p class="ql-block"> 这里编入同学项静恺的一篇回忆文章《高中学习生活点滴》:</p><p class="ql-block"> 1964年9月1日我们跨进了江苏省镇江中学,组成了64级高一(2)班。我们班共有40个同学,男生25人,女生15人。其中:镇江18人、丹阳13人、扬中2人、丹徒3人、其他4人。真可谓来自全地区五湖四海。</p><p class="ql-block"> 记得刚开学不久的一次大会上,孙竞文副校长对我们新生说:你们是全地区4000名考生中选拔出来的160名(录取率4%)。当时的我热血沸腾,忘乎所以真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p><p class="ql-block"> 学习生活是紧张而又愉快的。我们有最好的语文老师金佰和(兼我们高一班主任),最好的代数老师尤文辉,最好的立体几何老师黄惠宜,最好的平面三角老师干平一(兼高二班主任),最好物理老师张兆松,……最记得尤老师堪称艺术品的板书,极具逻辑性的推理;黄老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讲解,干老师的略带方言的大量公式的推导,都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我之所以后来有底气登上三尺讲台讲授高中数学,那几位老师“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讲两件学习中的趣事:干老师讲授平面三角课,他口音极重,且三角的内容公式极多,公式之间环环相扣,逻辑推理极強,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学起来颇感轻松,大量公式的记忆、运用也不觉困难,记得此门功课的某一学期的报告书上我的总成绩是100分。还有我比较“怕”物理课,特别是高二的“力学”。分析一个组合体中各个体的受力及运动,我总感到无从下手。而这方面张忠昌同学比我强多了,我记得物理课张老师喜欢提问时点忠昌同学,而他总能给出满意的答案,我是极怕張老师提问的。</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我们没有课外辅导班,没有复习参考书,有也没钱买。我记得唯一一本福建出版的高考复习资料(数学)不知出自谁手,大家争相传阅,讨论、研究,乐此不疲。学习生活是紧张的,物质条件却是清贫的。那时的我们粮食定量,副食品凭票,囊中羞涩。虽然伙食标准是8.50元/月,应该说己超过当时一般家庭人均伙食标准,但是我们正在成长期,仅依靠学校食堂的一日三餐,仍有“食不果腹”之虞(主要是男生)。于是城里的同学从家中带来零食,外地同学带来米,在中午定量分配的饭盒里添上一把。最不能忘的是我的老爸,在山芋上市的季节,每逢周日午后,洗净五段大小均等的山芋放进炉膛内(那年代家中用煤球炉,炉膛较大)反复调整位置,利用炉膛余温将山芋烤熟。这一过程往往要二个小时。然后包裹好让我带到学校,每天下午享用一段。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几十年不能忘怀。</p><p class="ql-block"> 令我们万万没想到的一场人间浩刼使我们的高中学习戛然而止,我们被迫放下手中的笔,扛起了锄头犁耙,跨进了茫茫的“广阔天地”,走上了一条曲折的人生之路……</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21日</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省镇中《语文园地》创刊两周年,同学们与王联元老师的合影。这张照片应拍于1965年夏,上面的同学大多是63级高二(66届高三)、64级高一(67届高二),63级初二(66届初三)的同学,如前左一初三(1)王以智、左二高三(2)王婉梅、左三高三(2)顾葆芸、左四高二(4)杨秀英、左五65届高三(4)丁丽华、左六高二(1)朱爱华、左七?; 后左一高三(3)杜书龙、左二高三(2)高和珠、左三高三(1)王继昌、左四高三(4)张和顺、左五高三(2)张大仁、左六王联元老师、左七65届初三(4)吴宗群、左八高三(1)卢安东? 同学你们认识吗? 当年王老师20多岁,大学毕业不久,真年轻! 当年的《语文园地》和《镇中青年》可是办得有声有色,为学生中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p> <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这是学生当年的学习成绩报告单及国家体委的运动员等级证书和劳卫制合格证书。当年通过“劳卫制”测试,取得证书,是每个同学参加体育运动的目标!还记得男子一级劳卫制的要求吗?100米14秒3、1500米6分10秒、跳高1米35、引体向上10个,还有跳远,手榴弹等。为了攻克跳高关,我和朱宏瑗、艾迀甚至利用晚自习课间,溜到沙坑边,借月光切蹉俯卧式跳高技巧。那年头,同学们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我们班就集体爬过“大黄山”,当毛主席号召到江河湖海去经风雨见世面后,全年级就组织过两次野外游泳活动,一次南山“珍珠水库”,一次金山“人工湖”,大胆的“放养”,却也让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span></p><p><br></p><p><br></p><p><br></p><p><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那时省镇中是市田径、排球重奌学校,班班有球队,人人会打球 ,我班许翔,林鲸是校排球队员,这是65年到苏州参加省中学生排球赛拍的照,左前起为许翔同学、蒋长祺、韩晓明、王鲁胜,后五人中间为徐立中(二传手),林鲸因病未能成行,很遗憾!你们还认识那位同学?后排有朱显志、邱耀坤?兰静? 1965年下半年,省青年男女排球队来省镇中与校男女排球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那天我见到了我市一中初中同学赵善文和赵明,他们是64年下半年从市一中“新四”年级召入省体院附中的,赵善文后来是省女排知名教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学校对国防体育项目也很重视,有无线电队、射击队等。那时,毎周六下午,我们校射击队不同班级的8名同学,都会排着队,在老大哥般的队长高二(4)班魏为丛同学带领下,经因停工而荒芜的沪宁铁路复线,步行到市体育场射击场,与市一中、市二中的射击队一起参加训练,然后进行3十10项目实弹打靶。学长队友戴企华、郜琍琍训练中总是那么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给了我学习的榜样。我的队友还有高二(4)班的梁凤英、陈明玉,高一(1)的徐星如和高一(3)的张玲卿。那年月枪弹管理哪像现在这么严,学校就有训练用枪,我们有时还会偷偷蹭些子弹回来,让潘我焕、翁启天等老师过过枪瘾。校射击队由夏恭恂老师负责,业务训练归市国防体育俱乐部。我们的教练夏兰英,是一位可敬、可亲、可畏的“邻家大姐”。</span>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校射击队还协助市体委和校民兵组织,对高中部民兵进行了射击知识和动作要领的训练,还在小河东边女生宿舍后修建了简易靶场,准备民兵实弹射击。66年初,高三老队员退队后,还新发展了高一和初一的9名新队员 ,他们是68届高一(1)班的孙大同、张晓红、张士宏、吴云娣,68届初一(1)的王健、周江、夏凡、张禾瑛和方玉琴,在夏教练和魏为丛的推荐下,我被学校指定为射击队长,盖有校长室大印的新组建的校射击队红榜我一直保存着,只可惜98年搬家时弄丟了。不久文革开始了,我们射击队的训练也停止了! 很遗憾初一的小队友连实弹射击训练都未能進行。校射击队 那两年“让子弹飞”的日子真让人怀念!</p> <h3> 这是1965年12月,镇江市青少年射击比赛成绩,也是“文革”前,我们校射击队唯一参加的一次比赛。</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学校还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话剧队等文艺社团,班上一些同学参加了活动。那时王联元老师负责校话剧队, 一天,我找到王老师说:“我想参加话剧队!”</span>,王老师二话没说,一句“好啊!” 就ok了,王老师的亲和让我难忘。再次路遇王老师己是二十年后,他 在市二中当校长。 这是1965年校话剧队排演表现越南人民抗美斗争的独幕话剧《胜利在望》的剧本,看着省镇中熟悉的钢板体,字里行间仿佛仍飘逸着一丝淡淡的油墨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是在学校大礼堂演出时拍摄的剧照,左一越南老游击队员桑大伯,67届高二(3)班冉荣华扮;右二美国顾问威尔逊,68届高一(1)班陈琨扮;右一南越伪军,本人扮;左二南越伪军官,扮演者忘了。参加演出的还有67届高二(4)班的方菲(越南南方女游击队长阿欣);66届初三(2)班陈恩义(南越伪军)。此照片是陈琨校友2013年送我的,很是珍贵。陈琨同学很有表演天赋,他抑扬顿挫的道白,维妙维肖的表演,现在想来仍会忍俊不禁。陈琨多才多艺,下乡不久即调入文艺团体,从市局领导岗位退休后还一直担任市提琴学会名誉会长,其书法造谐也很高,他哥哥陈琛还是我一中初中的同班同学。 那时我班不少同学也很有才艺,司马、朱成林的二胡,朱宏瑗的笛子,许翔、林鲸的口琴,陆兆岚的唱歌,陈华的舞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省镇中的文艺活动生机勃勃,除学生的社团活动,一批青年教师也十分活跃,洪蒲生、王联元、翁启天、黄学渊……他们相继排演了《红岩》片断和反映越南人民抗美斗争的话剧《像他那样生活》(阮文追)。还邀请了学生:陈琨、方菲、纵抒、张金林等参加演出,我们的金伯和老师也露了一手,分别在两剧中扮演“沈养斋”和“老警官”。说起镇中的文体话动,相信很多同学还记得,当年晚自习课间的跳集体舞。晚自习课间,各年级同学在教室外,围成一圈,随看广播里“哆啦发啦,哆嗦咪嗦……”的舞曲,男女同学牵手跳起了集体舞。在六十年代中期,文革山雨欲来的岁月,学校却能给同学们竭力创造一个团结轻松和谐的小环境,真的难能可贵!</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高一下,我班还由陆兆岚担纲,自编,自导,自演了类似“沙家浜”第五场“坚持”的红色传统独幕话剧“一块大饼”参加校文艺汇演。记得参加演出的有: 陆兆岚、朱宏瑗、陈华、崔厚民、张龙昆、李四二等同学,具体情节已忘了不少,但最记得的是那块道具大饼,当朱宏瑗扮演的炊亊员捧着锅盖大的一块真大饼上场时,全场哄堂大笑。演出结束后由生活委员徐家静抄刀全班同学均而食之,那是特地从城里买来的那种手工揉的一面滚花,两面炉烤的吃起来特香的镇江大饼啊!</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雷锋、王杰……是那个年代的楷模,歌唱英雄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为参加学校文娱汇演,在陆兆岚、陈华组织下,本班排练了大合唱“王杰颂”。王联元老师为我们在操场拍这张演出照,为突出王杰英雄形象(苗大同扮王杰),我们班主任干平一,正在队列后面双手高挚着红旗,为拍照当了一回无名英雄!只是照片中少了艾迁和蔡慰祖俩名同学。此照成为本班唯一的合影,因为不久“文革”爆发,同学们因“派性”分成几乎势不两立的两派,直到毕业再也未能坐到一起了。宽大的军装和凝重的表情折射出年代特点和审美取向。此前,我还和班上多名同学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洪蒲生、翁启天等老师作词作曲的大合唱“战斗吧,越南南方!”,在解放路人民大会堂参加市中学生文娱演出!</span></p> <p class="ql-block"> 省镇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组织同学们到五洲山跃进大队参加支农劳动。在校期间,还组织我们到迊江路工人电影影院观看了“年青的一代”等电影,学校还举办了“镇中知青在白马湖”的图片展。这是63级66届一班的同学们,1964年春入学不久在老师的带领下登攀市郊五洲山留影。五洲山高306米,离七里甸约8公里,那时旣无公交更无校车,全靠同学们步行往返。</p> <p class="ql-block"> 1965年夏,学校邀请句容天王的革命残废军人肖德龙来学校给全校师生做报告,记得那天肖讲的就是电影《海上风暴》的故事,这部电影由上海电影制片厂1950年根据27军驻浙江沿海某部,一次海训的惊险遭遇拍摄的故事片。片中肖班长的原型就是肖德龙。后来肖参加了抗美援朝,在长津湖战役中失去了双眼,他身残志坚,为工厂、农村、学校、机关做革命传统报告,他是活着的战斗英雄。</p> <p class="ql-block"> 省镇中有条光明河穿校而过,光明河发源于镇江南山,经七里甸,过沪宁铁路注入运粮河,最终流入长江。光明河流入省镇中后水势趋缓,常常在雨季泛滥,所以要经常疏浚。1964年10月,我们进校伊始,就参加了清疏光明河的劳动第一课。这是当年的作文“劳动日记一则”。记叙在第五天的劳动中,虽然大家腰酸背痛,但仍干劲十足,我与同学林杰在抬泥过程中,总想把重的一头移向自己……</p> <p class="ql-block"> 二,激情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1966年夏,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停课了,同学们都以无比的热情参加校园“四大”,投入到这场“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和十九届六中全会都做出了结论,在此不作赘述,本美篇原有文字因违规己被平台屏敝。)</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高三(1)班同学在表演“毛主席语录”歌。</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都热情地宣传和学习毛泽东思想,我还和高三(4)班的几位学长,在一起刻印出刊“红旗战报”。还在殷如峰老师带领下,我还和高三(1)班的王小生、初三(1)班的王以智等分工,在教室的东西山墙上用用课桌当脚手,用红漆书写大块“毛主席语录”,镇中校园很快成了“红海洋”。我还常用整张蜡纸刻画毛主席像和“马思列斯毛”像、用旧公章等木刻毛主席像送给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 木刻毛主席头像</p> <p class="ql-block"> “文革”初期,镇中《红旗战报》编辑部刻印的宣传画,三色套印。</p> <h3> 还记得曾经佩戴过的伟人像章和红袖标吗?</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自“8,18”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后 ,全国革命师生都有一个心愿: 到北京去,到毛主席身边去……天安门前留个影终生难忘,前邱淑美、张增兰; 后陈华、李金娥、沈立宪。</span></p> <h3><font style="color:rgb(0,0,0);"> 我们在天安门向毛主席保证, 前: 陈华、李金娥、沈立宪; 后: 邱淑美、司马耀廷、林杰、林守昌、张增兰。</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在北京,我们得到热情接待,我和一起赴京的几位同学安排到和平里小学,免费吃住,外出参观学习还有专门的乘车证,首都北京真的令人神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1966年10月18日凌晨,我们在解放军带领下,背着统一下发的水果和干粮,有序列队在道路两边,翘首期盼着那个终生难忘的时刻……终在十二时五十五分,我们受到坐在敞蓬车上的伟大領袖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的检阅,难按激动心 情,赶紧给家人写张明信片,报告喜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龚理同学在天安门前,主席像章,红宝书,红䄂章一个都不能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刘幼芳同学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胸前掛的可是 “抗大镇江附中”胸标,太珍贵了!(文革开始后,江苏省镇江中学曾一度被改名“抗大镇江附中”)</span></p> <h3><font style="color:rgb(0,0,0);"> 杨华同学文革时照片,不施粉黛气自华!</font></h3> <p> 看! 这張照片留下了陆兆岚同学的青春“芳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邱碧云同学是高三(4)班邱耀坤妹妹,很多校友不知,2015年从加拿大回来参加了同学聚会,真难得一见!</span></p> <p class="ql-block"> 张增兰同学(左),来自原江宁县与安徽交界处农村,离校后回家当了一名乡村女教师,为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教育发挥自己的光和热。退休后又成了一名摄影“发烧友”,寻觅留住大自然的美景。李金娥同学(右),当年班上的团支部副书记,后回吕城插队“八一大队”,上调丹阳公安局工作,与曾是吕城西市大队的镇中六七届高二(1)班,转业后丹阳工作的殷翔鸿同学,终成眷属,现俩人定居上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记得镇中校革会成立那天,大操场举行了庆典,彩车游行,还有工农兵模特造型,那飒爽英姿的女农民就是陈华同学哎! 难忘高一时的那个冬夜,寂静的晚自习课被一声“陈华病了,快送医院!” 打破,十多位男女同学自愿组成担架队,抬上陈华直奔小码头二人医。头上细雨濛濛,脚下泥水蹒跚,肩上担架沉重,大家轮流打伞、担架,沿黄七公路,跨牌湾铁路,穿货场小巷,争分夺秘将患急性阑尾炎的陈华送進了手朮室。第二天早晨,正当我们为淋湿的棉衣发愁时,班上的女生及时送来了几件棉衣,我有幸穿上了一件九成新的,士林蓝列宁装半长棉外衣。无意中发现插袋里有几份隔壁高一(3)班同学的“入团申请书”,天哪! 我愰然发现身上穿的棉衣竟是三班团支部委员,那个漂亮女生的,散发着女生温香的棉衣,让我有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感觉,真舍不得脱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 徐家静同学,记得66年下半年,我在大庭广众下口无遮拦地说了句不合时宜的话,班上同学要对我斗私批修。是徐家静同学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我辩解,使一场斗私批修会不了了之。每念及此,我要向远在澳州的家静同学道一声谢谢!</p> <h3><font color="#010101"> 在“东方红照像馆”拍“永远忠于毛主席”的照片</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铁塔下“指奌江山 ”,都认出谁了?前一高二(2)朱淑蓉、前二初三(2)文秋芳、前三高一(2)李康、后高三(3)周丽梅。四位女生68年下放江宁,70年代三人上了大学,毕业后朱淑蓉从事农科研究,李康搞外贸,文秋芳教书育人,文先后任南大外语系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中心主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执行委员。只可惜周丽梅早逝了。</span></p> <p class="ql-block"> 她们拍于1968年,前左一高三(3)班周丽梅、中初三(2)班叶宝玲、右高二(4)班杨巍;</p><p class="ql-block">二排左一高二(2)班朱淑蓉、左二高二(4)班曹节生…; 三排左二初三(1)班徐监国…; 后排左二高一(2)班李康、左三初三(2)班文秋芳……</p> <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林守昌同学与校友步行去茅山留影,照片上还有吴浩然、范秦寅、后左一是花元安,前右一周昌元,后中是?</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张不同班缎级同学在南昌八一纪念馆前的大串连时拍的照片。他们中有66届初三(2)的瞿光庆、68届高一(2)的陈新国、高一(4)的刘旭、魏济全、67届高二(4)的朱茂法和殷森林、67届高二(3)吴国宏、67届初二(2)胡岚(前中)……还有我们班的艾迀(后右一)和高二(1)班了那个混血漂亮女生严佩祿(前右二)。</p><p class="ql-block"> 那时镇中的学生衣着朴素,保持着劳动人民子弟的本色,想起当年还有一件有趣的事,约在65年秋,学校几乎一夜之间刮起穿草鞋的风,兴许是学习“草鞋将军”许世友艰苦朴素的作风,亦或是受毛主席:“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教导的启发,同学们的激情被点燃了,以致七里供销社草鞋卖脱,紧急调运。高三(3)班那位校团委副书记,晨练时穿草鞋、担水桶、在跑道上疾走的画面给很多同学留下了印象。记得一天,当我们校射击队穿着草鞋出现在市体育场射击场时,令在场的教练和兄弟学校的同仁们大跌眼镜、目瞪口呆!</p> <h3> 这张镇中宣传队集体照上,有我们班的陆兆岚、陈华、司马耀迋,你还认识那些同学? 宣传队的俊男靓女拍出照片来,感觉好像就是不一样吧!</h3> <p class="ql-block"> 我与谢彦明在学习“毛主席语录”(左图),我与龚理、谢彦明等同学在水塔下(右图)。</p> <p class="ql-block"> 上图: 崔同学当年拍于校大门内,还记得身后的“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的红色大标语牌吗?</p><p class="ql-block"> 下图: 与龚理拍于北固山前峰新建的镇江烈士陵园,1966年夏,为呼吁重建烈士墓,我们和市一中、市四中的学生们一起用行动在市政路老市委前,向市领导做过努力,市一中那位沈姓同学富有激情的演说,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个同学。另据《镇江市志》:1966年: “本年,市人民委员会在北固山前峰兴建烈士陵园,将原分散在桃花坞、北固山、宝盖山、竹林寺等地的烈士墓移入”。</p> <h3> 她们拍于那个年代,笑容依然灿烂!</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8年夏,随看各地革委会的建立,全国形势趋于稳定,党中央号召“复课闹革命”,8月26日地市革委会分别向农机学院、镇中、一中三所学校派出工、军宣队,领导师生“斗、批、改”,即将闹派性、搞武斗的学生们召回学校、斗私批修,消除派性,加強团结。实际是“斗、批、走”,即 “斗私,批修,走上山下乡之路”。10月初,校革会成立,10月动员上山下乡,动员工作是全方位的,我班工宣队老万、老扬都分别找每个同学谈话,说服动员、打消顾虑、提高认识,树立信心。如果说下乡插队同学都积极主动,那是不现实的。当时我们对农村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电影报纸的宣传和每年下乡支农的肤浅印象中,其间学校还发生了 “前面是个坑” 的一封信的风波,说出了不少同学对下放农村的担忧,但上山下乡动员工作仍有条不紊地顺利逬行,原因是我们这代人长期所接受的教育,我们是唱着“红歌” 长大的一代,我们是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高举红旗,决心为理想曾奋斗的一代,是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命运生死与共休戚相关,紧紧系在一起的一代。崇尚理想,燃烧激情,响应国家号召,服从组织安排,怀着理想,怀着希望,到广阔天地去! 是每个同学、每个家长几乎没有迴旋余地无奈的历史选择。 没有自愿,随大流,跟着走!应该是大多数同学当时的心态。 镇中66、67届去江宁县插队是多数同学的指定去向,时丹阳县吕城公社河南大队书记张永祥扛着一面红旗,领着手捧毛主席像的姑娘史 梦仙,俩人的宣传工作队,却说动了张立等一批同学到吕城去插队。就这样我们抱着一种含混、复杂又纯真的心情,10月18日首批学生奔赴农村插队落户,部分家在农村同学则成了"回乡知青"。从此,我们开始了漫长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蹉跎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下图是我为校革会成立刻印的宣传画,用五张蜡纸套色刻印完成。</span></p> <p class="ql-block"> 省镇中校革会成立日,庆祝大会召开后,游行队伍进城向镇江市革命委员会报喜,这是报喜游行队伍行进在七里甸镇句路沪宁铁路复线桥下时所拍照片,流经省镇中的光明河就在脚下,证实了所在位置。该照片由本班蔡慰祖同学当年送给艾迁同学珍藏至今,甚是珍贵,留住了这段动乱岁月的历史瞬间。</p> <h3> 这是我在那时刻印的宣传画,左: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七张蜡纸,四色套印4K张);右:“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复课闹革命!”(8K张)</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 毕业下乡离校前与班主仼干老师留个影,难忘师生情。</font></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 毕业分别前,再到金山留个影,相逢是缘份,离别情更深。</font></h3> <h3> 即将离校前,同样在金山,同样的时间段,一张镇中“老三届”部分同学的合影。他们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从初一到高三,看了照片中的旗帜,“你懂的” ! 这是一张特殊的离别照,只是缺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很多班级都没有人到,如67届高二(1)、高二(3)、还有高一和初中各年级,很多班级只来了一人,如66届高三(4)、67届高二(2)……上面的同学我大多数能叫出名字,如几个可爱的小男生:前左的杨光宪、王健……,你们认识照片上的同学吗? 怎么没人通知我去? 弄得我班只有龚理一人!</h3><h3> 他们的名字是:一排左起杨光宪、吴云娣、杨玲、李康、刘功琦、文秋芳、杨巍、曹节生、徐渭萍、冯南诗、顾丽娟、孙大同; 二排左起:龚理、王健、张立、戴义敢、承恩善、何彭年、徐明昱、陈祥禧、孙爱国、朱安祥、张维鑫、王继昌、花元安; 后排左起:邱耀坤、周传正、谢文、张镇霖、汪汇、吴道平、赵惠宇、梁孝玲、殷小慈、周昌元、张小平、谷代双、戴企华、张小鸿、陈振兴、马恒超、许德琛、吴家祥、尤鸣。谢谢校友帮助我弄清了照片上的人和名!</h3> <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离校前,王永跃、李四二参军了,我们真羡慕!那年头,一身国防绿,红帽徽、红领章太诱人了!这不,本班先后有五名男生参军入伍,在后来的岁月里至少有五名女生与“ 最可爱的人”终成眷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左: 唱歌,唱红歌,我们这代人最爱,这是我刻印的《革命歌曲选》,120页 150多首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右:这是高三(4)班学长、好友张和顺刻的《红旗歌声》,封面是我刻的,这里面收录了《长征组歌》等好歌。镇中一别再未见到过张和顺,听说他后来上了大学,在谏中当老师直至退休。</span></p> <h3><font style="color:rgb(0,0,0);"> 大学还是要办的!</font></h3><h3><font style="color:rgb(0,0,0);"> 这是我们当年的毕业证书,真小,真节省!</font></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 加盖的是“镇江中学革命委员会”的公章,从此,我们有了一个历史称谓:文革前的“老三届”!<br><br> <br><br> </font></h3> <p class="ql-block"> 镇江中学六十年代初下放白马湖知青</p> <p class="ql-block"> 三,在广阔天地里</p><p class="ql-block"> 1968年10月18日,我,胡新留,戴义敢插队落户丹阳吕城公社虎墅大队后潘生产队,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蹉跎岁月。我们不怕苦和累,无论是夏收夏插、秋收秋播,还是上河工、当猪倌,我们劳筋骨、苦心志、饿体肤、饱风霜,每年的出工天数都在300天以上,真正和农民兄弟打成一片,我们的表现也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肯定和公社的表扬。</p><p class="ql-block"> 当年省镇中共有36名校友插队落户丹阳吕城公社。</p><p class="ql-block"> 另据《丹阳吕城镇志》吕城派出所人口户籍变动记载; 1968一1970年,吕城公社共接收来自上海、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丹阳等市县知识青年、下放干部、下放居民等800余名。</p><p class="ql-block"> 1974年本人曾在公社上山下乡办公室工作近一年,记得当时公社尚有知青近400人。</p><p class="ql-block"> 镇中插队吕城公社的“老三届”知青有: 66届高中的殷小慈、王继昌,顾葆芸,徐立中、凌镇华; 67届高中的戚玉清、韩晓明,李金娥、胡新留、朱宏瑗、崔厚民,刘宝华、张礼蕙、徐阿华,曹节生、杨巍、方菲、虞珠凤、胡存恬; 68届高中孙大同; 66届初中叶春红,黄穗英,吴家祥、许德琛、戴复如; 67届初中张旋,胡岚、张立、朱安祥、戴义敢、梁孝玲,张照英。 还有64届初中67届高中二中的程平、张苹,省镇中69届李红、70届李霖兄妹,另还有省镇中回乡知青67届高中的蒋敖松(运河公社后并入吕城)沈留正(河南大队)殷翔鸿(吕城西市大队后参军转业丹阳,本班李金娥的丈夫)但愿没有说错或少了谁吧。</p> <p class="ql-block"> 下图:我和67届初二(2)戴义敢,66届初三(3)赵惠宇,拍于1968年下放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上图:知青回城后,再会插队同组的患难之友,高中同班胡新留同学己是2007年了。当年高二(2)班有三个来自丹阳吕城同学: 胡新留、李金娥、蒋敖松。吕城因东吴大将吕蒙筑城而得名,一马平川,交通便利,沪宁铁路、京杭运河穿镇而过,东接武進,西距丹阳20公里,距镇江50公里,东距常州34公里,常州飞机场现己紧邻其东北。我 插队吕城缘于胡新留的说动,我又带上了戴义敢。 当年镇江南站到吕城火车票是8毛钱,为了省却这8毛钱,我们曾做过游戏,因为车票上印有“两曰内有效”,第一天一人躲过上下车的检票,然后到公社邮局寄回镇江,第二天另一人再二次使用,真走“穷则思变”啊! 要说胡新留也算是命大,那年倒屋他逃过一刧。大约是73年初春,连绵春雨下个不停,那天我和戴义敢都不在,知青屋只有胡一人在灯下看书,忽隐约听到房顶有“辟!辟!”的声响,疑惑和害怕使他离开桌子一边抬头上看,一边本能地向大门口退,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轰隆”一声,墙倒房塌,胡跌倒在门囗,倒下的泥块砸在他的腿上,村民们纷纷赶到,借助马灯扶起惊魂未定的胡新留,细看似无大碍,再看看原来的位置,我们的饭桌已被倒下的山墙压扁,多险啊! 由于是中间山墙塌了三分之一,三间房毁了两间,西边一间未损,但还敢住人吗?后来我们真往过一段时间。当初下放,国家给我们每个知青小组2500块砖、450片平瓦、0.3立方的木材,这些材料仅够砌一间房子,但队委会一合计: 三个小伙子将来要讨老婆的,干脆砌三间。砖不够土基凑,瓦不够稻草代,(土基: 一种稻田里挖起的经碌碡碾压过的长方体土块)就这样在社员们帮助下,三间新房居然拔地而起。东房养鸡羊免,中间房支灶摆桌吃饭,西房三张床睡觉,好不舒坦。新门窗、新横梁、新木椽、新桌凳,散发着一阵松木香味,让村上的小伙子们羡慕不己。然而时间长了稻草会烂,漏雨后土基会酥,三年后终于大祸降临。好在胡新留劫后余生,我俩那天又碰巧不在,冥冥中老天救了我们三人一次。 不久队里又帮我们利用原材料,在原址重建两间房,但依然是: 砌有土基,盖有稻草,那年月丹阳吕城农村每家都是这么建房的。甚至不少人家由于搞不到木料,只有挖无主棺材加工椽子和门窗。吕城虽地处长三角平原,属太湖流域传统的水稻区,但在那个特殊年代,农民生活普遍还未达温饱,有的甚至还很贫困,我们潘家村30多户人家,一年能每天三顿保证中午吃米饭的也仅一、二户,大多人家也还是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低标准瓜菜代。加之割资本主义尾巴,农民副业少,经济收入差,生活水平低,辛辛苦苦出早工开晚工,可就是水稻只有800多斤/亩,小麦300多斤/亩,刚下乡生产队每个工还有七角钱,几年以后只有三、四角了。我们知青下到生产队无疑更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但乡亲们无怨无悔,不等不靠,不向上伸手,自力更生,甚至贴工贴钱两次为我们盖房,把知青当亲人,为知青排忧解难,怎不让我们万分感动。想想潘家村乡亲们的深情,至今都难以释怀! </span>在此遥祝后潘村的乡亲们,加快乡村振兴,跟上新时代苏南农村前進步伐,建好虎墅美丽乡村(2017年虎墅村己入围镇江市最美乡村),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p> <p class="ql-block"> 丹阳县吕城镇,距丹阳20公里,距镇江50公里,东距上海195公里。沪宁铁路、京杭大运河、312国道穿镇东下,常州奔牛机场位于镇东北,交通十分便利。吕城火车站建于1907年,2017年4月停止客运。</p> <h3> 农闲我们还参加了大队、公社的文艺宣传队,这是朱宏瑗和我在公社“农业学大寨文艺宣传队”,右后一被挡的是68届高一(1)的孙大同。(此照应丹阳文化馆来人要求摆拍,后曾被作为知青题材图片采用)。吕城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成立于71年8月,由丹阳知青吴金红、邹鸿喜等筹建并领导,排演歌舞“井岗山的道路” (吴后仼公社团委书记),主要有上海、南京、丹阳、镇江、和吕城知青参加。原省镇中宣传队张立、朱安祥等部份骨干下放新河大队不久就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排演了“白毛女”等节目,在吕城仍至丹阳很有影响。70年4月初,新河大队宣传队到罗墅湾机场慰问演出,我还跟他们一起到机场去了一次。平时在地里劳动,机场海航兵的国产仿苏轰-6飞机就常在我们头上飞来飞去,这一次是近距离看到停在机窝里拉上伪装的飞机。镇中的老三届应该记得,当年驻校军宣队的领导就是罗墅湾机场穿灰军装的一个大个子政委。</h3> <p class="ql-block"> 这是吕城公社 文艺宣传队1973年春节排演的节目,参加的镇中知青有刘宝华、曹节生、孙大同、王继昌和我。当年参加公社宣传队的镇中知青还有: 叶春红、吴家祥、许德琛。</p> <p class="ql-block"> 舞蹈《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p> <p class="ql-block"> 《洗衣舞》</p> <p class="ql-block"> 《丰收舞》</p> <p class="ql-block"> 《大寨亚克西》</p> <p class="ql-block"> 《送粮队伍喜洋洋》</p> <p class="ql-block"> 小歌剧《張思德》</p> <p class="ql-block"> 72年初公社宣传队到丹阳参加全县文艺汇演,吴家祥和我在东门海会寺旁的桥上遇到了吕城知青,镇中67届高二(1)班的韩晓明校友。</p> <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一同插队丹阳的朱宏瑗同学,在《京江晚报》上写了一篇当年吕城公社宣传队的文章,回忆蹉跎岁月的别样芳华。</p><p class="ql-block"><br></p> <h3> 69年1月,从农村回家过春节,适逢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与镇中的伙伴们相约爬火车去南京,看大桥 ! 看看都有谁?胆大妄为? 拍照的是赵惠宇吧 !这是一节装煤的货车,亏得在南京编组,要不然把我们不知带到何方?</h3> <p class="ql-block"> 69年1月,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知青们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纷纷赶往南京,一睹这伟大的成就。上图女生,镇中同学有:徐家静、杨巍、方菲,其它几位是四中和三中的。下图男生是:殷小慈、卢万斌、张龙昆、戴企华、吴浩然、徐明昱和花元安。</p>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那年县文艺汇演住在丹阳县中,遇回家探亲家住县中的校友、学长,吕城知青镇中66届高三(1)的殷小慈同学,和朱宏瑗一起拍张照。小慈学长插队的市桥大队方塘村离我们不远,但却隔着一条著名的吕渎河(经吕城和滕村,连结大运河和鹤溪河,滕村因明代姜氏一家父子两朝尚书而闻名乡里)要过河须绕道过桥。时不时地他在赶集曰来我们知青小屋。那吋,“吕城镇把农历每月逢三,即初三、十三、廿三定为“落”(集市),每逢这天,商贾云集,遍地设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充满街头巷尾”(见吕城镇志)。有句话:“在农村有一种快乐,叫赶集”,只要不农忙生产队都会放假,这也给了知青窜门的机会,那时我们都盼着赶集的日子。提到赶集想起一事,69年底我父母下放吕城东市大队,三年后回归讲台,家也从乡下搬到镇上的吕城大桥下,宽厚善良的父母,让大桥下的家常成了知青们赶集小歇,甚至吃饭的去处,多年后的今天,每每提起往事,一些当年吕城知青对父母的为人仍称赞有加。一一小慈学长常给我们带来那年头在知青中口口相传的故事,如《第二次握手》、《一只绣花鞋》、《爱坦路206号房间》等,还有那首难忘的南京《知青之歌》,我们抽着一角四分钱一包的“勇士”烟,听他眉飞色舞地娓娓道来,他让我们在单调的劳动之余,得到少许的轻松愉快,知青“地下文学”常伴我们度过漫漫长夜。 小慈说过一事,至今难忘,一年麦收打夜工,三人回来饥饿难忍(殷小慈、戚玉清、周民苏(市二中下放知青),想起有晒在外面的面条,于是生火下面,借着暗谈的灯光,三人狼吞虎咽,吃着吃着总感不对劲,嘴里吃到似面非面的东西,有奌腥味,凑到灯下仔细看又不是面条,再看晒面的竹篮边还爬看几条蜒蚰,妈哎! 我们吃了“鼻涕虫”了,那个恶心啊! 想吐又吐不出来了。(现在研究证明鼻涕虫仍富含营养,价值与法国大菜蜗牛不相上下)此仍知青趣闻一则。 </font><font color="#010101"> </font>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再未见到小慈,原来他因所谓的“x,x6”问题,在公社排灌站被隔离交待了好几个月。再见他时,是在吕城通往虎市的大垅岗上。远见一人,头戴一破草帽,挥舞一梢头掛破扇的长竹竿,正吆喝着一大群“白乌龟”。听声音,看模样,那不是殷小慈吗?整个儿一个“牧鹅郎”啊! 小慈同学后来在农村较早就入了党,75年底上调前,结识了同是共产党员的上海女知青,并最终喜结连理,此仍一段佳话。</h3> <h3> 这是陆兆岚同学下放江宁时,排演《沙家浜》剧照,像模像样的沙奶奶。</h3> <p class="ql-block"> 上图:陆兆岚当年排演《沙家浜》剧照;下图:陈华同学插队江宁农村时与镇中宣传队的伙伴们留影。</p> <p class="ql-block"> “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班长林杰与艾迀及67届高二(4)班的周凯、佘元冠在江宁长江公社的知青小屋前。青葱岁月,珍贵留影! (艾迀提供)。周凯还是我小学班长、一中校友、好友肖兆林的姨表兄弟。几年后,照片上四人,一人南京進机关,三人上大学后做学问,得其所哉!</p> <p class="ql-block"> 龚理与下放一组的68届初一的马恒超、周顺城。</p> <p> 刘幼芳同学与她下放丹阳陵口公社肇巷大队的同组省镇中知青合影,你认识几位? 她们是66届高三(2)的曹梅英、67届高二(1)的严佩禄、还有66届初三(2)的謝曼星和她的二位同班同学。</p> <p class="ql-block"> 朱淑蓉和她下放江宁土桥公社一组的周丽梅、文秋芳、李康。</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下放江宁县长江公社的省镇中“老三届”部分知青们与公社文艺宣传队全体人员合影。其中有我班陆兆岚,前左二:68届初一(3)的薛萍、初一(2)纵抒、67届初二(1)夏强,左五:本班陆兆岚同学,左六68届初一(1)吉蔚英…中排左三:67届初二(1):张宁…后排: 左二高二(3)张连顺、初三(4)高承松、高二(4)刘鸿生……</p> <p class="ql-block"> 1969年10月18日,省镇中下放江宁的部分“老三届”,步行栖霞山纪念上山下乡一周年,其中有我班同学五人,他们是:</p><p class="ql-block"> 前左起: 韦江、项静恺、苏宜美、张小平、吴浩然、张震林、尤明、范秦寅;</p><p class="ql-block"> 中排左起: 张龙昆、谢文、成功、陆介夫、祝恒宾、苗鑫全、李楠高、戴企华、花元安;</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 李福翔(?)、孙爱国、龚理、汤永国、许翔、何彭年、梁国正、尤鹏、徐明昱。</p> <p> 下放一周年,好友赵惠宇与66届初三的几位镇中同学合影留念。他们是: 兰静、宋建国、卢腾云、杨锡強、何丰、尹钓卿、赵惠宇(后右一)。</p> <p> 那些年农闲时,我还常到公社文化站画宣传画。临摩放大浙江《工农兵画报》上的应时连环画如《苏修特务现形记》等,在吕城大街上专栏张贴宣传。 </p><p> 大约在72年水稻灌浆时节,我领受了绘制虎墅大队平面图的任务,没有仪器,没有助手,仅凭自制的指南针和两条腿,以及满腔热情和地理天赋,我把全大队3000多亩土地上16个自然村,18个生产队的每块耕地、每条道路、每个村庄、每座房屋、每个池圹、每条河溪……按比例尺浓缩彩绘在4平方的地图上。公社排灌站技术员仔细观察后对大队干部说:此图准确率近90%,我听到后:暗喜,功夫没白费! 只可惜没条件拍照留存。</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帮公社刻印宣传知青先进人物事迹的小报,这一页是镇江红旗中学下放八一大队的女知青陈凤的事迹,她较早就上调回镇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一页是下放严家大队上海吴淞中学的女知青张行珠、徐月萍的事迹,她俩后来都是公社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徐77年考上了南师大音乐系,她是我校66届高三(3)蒋长祺同学的夫人,他们俩还培养了一个旅美青年钢琴家蒋晴)。以上两页油印小报之事我早己忘得一干二净了,2017年11月邹鸿喜(省丹中66届高中,下放吕城知青,省镇中67届高二(3)班刘宝华的先生,才华出众,退休后出小说两部:“小乔初嫁了”、“瘗鹤铭1937” )在微信群上发的,恍然方知我当年还做过这事! 张、徐俩人看后更是感慨不己!</span></p> <p> 离我们几步之遥的虎墅大队七房村,还有本校高二四班的一个女生组,方菲、杨巍、虞珠凤,在我们缺粮断炊之时,常得到她们雪中送炭的帮助! 她们那儿还常有宝贵的“精神食粮”,她们班有位女生的哥哥,是驻外使馆的,能借到一些当时国内看不到的书,所以我们也能跟着沾光,像前苏联小说《怎么办》、英国伯朗特的《呼啸山庄》、意大利乔万尼奥里著名长篇小说《斯巴达克斯》、普希金的长诗《欧根,奥列金》、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等,在那个文化沙漠的年代,这些书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有时为了能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归还,我们常挑灯夜读。</p><p> 方菲、戴义敢和我还参加了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学唱排演了样板戏《沙家浜》和其它文娱节目,除在吕城演出,还到蒋墅、导墅、折柳等周边公社演出。尽管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很蹩脚,但每次观看的社员群众如同赶集,真可谓“水泄不通、人千人万”。</p> <h3><font color="#010101"> 1972年,与校友方菲,上海知青黄宁、徐月萍在吕城红卫中学,俩位女知青当时在红中代课教师。</font></h3> <p> 故纸中竟发現一篇杨巍同学当年写的小小说《上课》,文章最后还有我所在后潘村“土记者” 李志邦的读后感,杨文大意是:知青扫盲教师小李如何在大队老支书王春来的启发教育下,提高阶级觉悟和思想认识,为改变农村妇女没文化的状况,而积极参加扫盲活动的经过。杨巍当年是我们虎市大队团支部书记,不脱产的“村官”,她组织我们开展“大批判” 等活动。当年扫盲,是农村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我们知青理所当然的是“教师”,把“扫盲”作为接受再教育的一次锻炼的机会,记得方菲就在大会上介绍过参加扫盲活动的经验体会。公社还在我们后潘村召开了一次“扫盲识字现场会”,着实让我紧张地忙乎了一阵。</p> <h3> 1969年10月,丹阳首届知青积代会吕城知青代表们,镇中校友5人,老三届有4人,殷小慈、韩晓明、张立、朱安祥以及64届初三的张苹,前右二李金秀是本班李金娥的妹妹吗?好像!左立者即邹鸿喜,当年他受邀整理知青的事迹材料。照片上共32人,我只能说出27人名字。</h3> <p class="ql-block"> 第二届丹阳县知青代表大会的吕城女知青,后右二曹节生(67届高二四班)右三張苹(64届初三三班)后左一丹阳吕城知青、前左一镇江知青、前中和前右两位是南京知青。</p> <h3> 宏瑗同学于1973年春离开吕城公社,农迁丹徒,吕城知青多,机会少,“人挪活”,他后来进了丹徒工具厂,有才艺的他又在那儿发挥特长、崭露头角。</h3><h3> </h3> <p class="ql-block"> 无意中发现一張71年3月,生产队收肥的账单,上面记载着我下放的潘家村,当时共有人口159人,有劳动力80人,(有耕地243亩,为当时吕城公社土地最多的生产队)那些年化肥是紧俏货,计划供应,种田主要靠农家肥,罱河泥、割青草、沤草塘、积厩肥、做灰堆,各家各户的投肥是与秋后分粮掛钩的,所以我们知青也养了羊、免、鸡。记得1970年5月,公社分配给我队两袋进口化肥,那天,队长派我和戴义敢到陵口公社供销社提货,我俩推着独轮车往返50多里地,回头还顺道拜望了本班下放陵口肇巷的刘幼芳同学,她们小组的六位女生来自镇中不同班级,有曹梅英、严佩禄、谢曼星、孙家玉和刘松林。临行还向她借了一只当时很时兴的手编绿色玻璃丝包装衣服。再见面时总忘了补上一声迟到的“谢谢!”</p> <p> 2018年3月,应原吕城虎墅大队文艺宣传队琴师徐荣庆相邀,当年宣传队的镇中知青:方菲、戴义敢和我,丹阳知青:韩佳声等,回到了当年插队落户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 我和戴义敢重返吕城虎墅后潘村,寻访我们的“知青小屋”。当年我们三人回城后,村民潘炳洪 一家住進了知青屋,如今他们在原址新建了楼房,老俩口的模样依稀未变。周边的一切陌生又亲切,几位邻居的老屋依旧,身后的水杉树下,原是全村唯一的水源,那些年我们每天收工回来,就会到水塘端水烧饭,夏天的傍晚水塘又是我们游泳冲澡的好去处。75年公社开挖东战备河,水塘被填了。“知青屋”曾盛下我们多少酸甜苦辣的往事,在那迷茫、漂泊、无助的如梦岁月里,我们的少年青春象一条洒满汗水和泪水的小河,呜咽着蜿蜒流淌……早春缺粮的日子里我们曾惆怅过,茅屋为春雨所摧时我们曾绝望过,招工、上学是那么遙不可及,我们曾彷徨、沮丧过。但小屋也曾荡漾过笑声,传出过歌声。我们在里面接过羊羔,孵过小鸡,养过一窝又一窝的小兔 ……“知青屋”也曾盛满激情,门上贴过的对联是“志存胸内跃红曰,乐在天涯战恶风一一横批是:扎根农村”; 床头的墙上掛过奥斯特洛夫的那句“无悔”的名言; 为了践行接受“再教育”的决心,煤炭河工地我当过“无名英雄”,战奋河上我负伤不下工地,梁家村失火我们都义无反顾地冲向火场,在村上我还常助人为乐……多年以后,我曾不止一次苦涩地笑问自己:“当年的那个我,是我吗?!” 沦落中奋起,激进后迷茫,沉思往事,哪堪为虚度年华悔恨; 闲观今朝,何须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志”,在我们心底何曾泯灭对真善美的热爱,何曾放弃对道徳情操的坚守! 当年的知青屋己无踪迹,然岁月无痕,浮生若梦,往事并不如烟,苦乐年华,是苦是甘,何怨何悔,是非曲折,谁与评说,“一切都付笑谈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74年下半年,我被公社安排进“法兰厂”(五金机械厂),在那里见到了早己经车工满师的镇中校友刘宝华和跑供销的戚玉清,刘宝华和孙大同早在70年下半年就進了社办厂,早前己有张立,朱安祥和韩晓明分别调回镇江桥梁厂和丹阳钢铁厂。那些年,先后进社办厂的镇中知青还有: 杨巍、方菲、叶春红、胡存恬等。同年,我被派往上海第一铜管厂学习机修。</span></p> <p class="ql-block"> 离开学校,同学们在广阔天地星散四方,接受命运的安排,彼此鲜有联系。林守昌、艾迁、司马耀迋从农村征兵光荣进入军营,到部队经受锻炼。许翔、林鲸、邱淑美、朱淑蓉、王永耀等被推荐上大学,有幸成为工农兵大学生,77年恢复高考本班刘幼芳、陆兆岚、艾迁、朱成林等“十年磨一剑”,赶上了末班车圆了大学梦! 不少同学在回城工作后仍不忘进取,参加了电大、党校和正规大学的进修,因为大家不忘自己的“老三届”身份,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更多的同学则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競競业业,努力工作,无论是在企业、在学校、在机关,他们都在为镇中校友争光! 在展现“老三届”特有的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84年我考入“电大”党政干部专修科,脱产学习两年。这是电大党政专修科镇江直属班的省镇中校友:左起64届初三(3)沈立祥、67届初二(2)陈鼎蔚、68届高一(4)孙柏林、67届高二(2)本人。</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初,部分高校开始重新招生,一批知青有幸跨入大学成为“工农兵”大学生。这是南师大76届来自江宁的镇中“老三届”知青合影。前左起:祝恒宾(67届高二一);成功( );陆介夫(67届高二三);谈世同( );后左起:戴立德(66届高三三);张禾瑛(68届初一一);李昆( );文秋芳(66届初三二);真启烨(市一中68届高中)。</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文秋芳访问美国时与在美的镇中校友金敢(金长林)和吴道平(右)合影。</p> <p class="ql-block"> 左图:看!帅气的司马耀廷同学,司马,似马,善跑。退休后每天坚持十公里晨跑,坚持十多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未停歇,乐此不疲,令人佩服。右图:艾迁入伍后,仍努力学习,勤于笔耕,多篇报道登上了军报。后七七年考入上海工业大学。知道吗,他哥哥艾小白是镇中61届的 “知名校友”,曾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p> <p class="ql-block"> 记得艾迁的父亲当年是东乡儒里邮电所长,64年刚入镇中时我俩要好,他送我一枚他亲自为我刻制的印章,见下图高一时我的作文本、印章,忆当年,同学情。图为艾迁在部队的照片(左一)。</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82年,朱宏瑗同学初入市报社,采访青年演员吴海燕时的工作照。聪慧加勤奋,使宏瑗同学很快成为镇江报业的资深记者,直至总编。与宏瑗同学一同应聘市报社的还有好几位镇中“老三届”校友,后来都成为镇江新闻战线的骨干。唐金波、孙爱国、张晓平、林少麟、吴宗群、吴之如等。</p><p class="ql-block"> 附宏瑗同学采访回忆随笔:前几天看了老崔发的“海霞”照片,昨日同事又发来一张35年前我采访吴海燕的“工作照”,勾起我当年的一段回忆。</p><p class="ql-block"> 1982年夏,陈述、程之、吴海燕等到镇江演出,那时镇江百姓鲜有见到电影明星“真人”的机会,几位明星的造访一时成了小城热议话题。报社派我和另两位记者去采访吴海燕等。我那时刚入行半年,既无资历,又无水平,第一次采访电影明星,心中不安紧张可想而知。主任鼓励我:“你怕什么?记者见官还大一级!明星是人,你也是人,不卑不亢,不卑不亢啊!”</p><p class="ql-block"> 采访那晚,本人稍作打扮,穿一件白的确良短袖衬衫,戴一只30块钱的钟山牌手表,握一柄3角钱的纸折扇,鼓足勇气硬着头皮进入镇江体育馆休息室。不一会,几位明星按约到场接受我们的采访。虽然室内冷气十足,但我还是下意识地不停摇着纸扇,掩饰内心的紧张。</p><p class="ql-block"> 采访时,我主问,另一位文字记者主记。吴海燕虽然一脸冷艳,但言谈中对我们这些小报记者并不轻慢,特別令我感动的是电影表演艺朮家陈述先生,像一位邻家大伯,时不时讲一两句笑话逗趣,引起一屋子笑声。我的拘谨在笑声中渐渐舒缓,手中的纸扇也停止了摇动。</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当年采访时提的问题,简单正统甚至有些幼稚可笑,可能类似于前两年中央电视台年终专稿的提问:你幸福吗?(大意)但明星们都很配合,采访很快很顺利很轻松。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烙印,那个年代的艺术家、明星没有经纪人,没有助理,没有保镖,没有天价的出场费,不会摆谱端架子;那个年代的與论基本一律,没有电脑手机,没有互联网,家里的黑白电视机只能收一两个频道,那时的报纸绝对是传媒老大,达官显贵是买账的……</p><p class="ql-block"> 采访结束回报社写搞,什么标题什么内容记不得了,发表文章的报纸也找不到了,若不是看了老崔和同事发的照片,这段往事大概也要忘光了……</p><p class="ql-block"> 2017年1月13日</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与宏瑗陪同来镇江水泥厂采访的《文汇报》记者游招隐寺时留影。(下图)1992年,宏瑗与艾迁参加省镇中校庆一百年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5日《京江晚报》登载了朱宏瑗同学的近作《老同学的励志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本班几位同学步入社会后的经历和作为,读来感人至深。现全文摘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老同学经常在微信群里怀旧,聊人生的酸甜苦辣,聊自己奋斗的经历,虽是片言只语,却似散落的玉珠,连缀起来就是励志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水货状元”</p><p class="ql-block"> 若无十年动乱,当年数学成绩特优的静恺同学或许会像他的大姐,也成为一名数学家。静恺回忆:“好像是1982年年底,看到报纸上电大经济管理专业次年招生的消息,我蠢蠢欲动……”这或许是三十多岁的静恺梦圆大学的最后机会。此时,他己在镇江“一七一”厂当了六年摇“把子”(机床把手)的工人。前几年国家恢复高考,大学之门曾几度向老三届敞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静恺一直徘徊于考场之外。报名阻力重重,厂里只同意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报考。“我不管不顾,想方设法,终于获准报名。接下来便是紧张的复习。白天要正常上班,晚上只有待孩子睡着后才静下心来,挑灯夜战。当时我真的压力山大;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千万要把握住;又听说此次报考的人员中还有不少那几年毕业的高中生,我和他们比能行吗?确实有时候压力会变成动力。我分析了考试的科目和自己的短长:数学应该没有问题(指应对这类考试);语文特别是作文要靠平时的积累,临时抱佛脚是没用的;需要花时间死啃的就是史地和政治了。于是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这两门功课上。”考试结束,静恺心情有点忐忑,毕竟有那么多青春少年和他“同台竞技”。暮春时节放榜,他居然考了个全市第一,数学满分,市电大祝贺电话打到了“一七一”。第二年再出“状元”,宜美和厚民参如电大党政干部专业招考,总成绩分别拿到江宁县和镇江大市(四县两区)冠军。当然,电大毕竟区别于全日制高校。静恺调侃自己读的是“水货”大学。然而,能当上“水货”大学的高考状元也绝非易事,个中辛苦辛酸,我们这代人最有体会。“一七一”后来日渐凋敝,生计艰难的静恺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应聘为市技师学院的代课教师,这一“代”就是14年。他的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赢得师生口碑。</p><p class="ql-block"> “金牌”厂长</p><p class="ql-block"> 大同同学出身书香门第,为人正派忠厚,待人谦和,当年在班上文科成绩拔萃。同学们谁都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会成为一名精通印染技术的“金牌”厂长。大同没有下放,1971年到镇江市印染厂工作。他边干活边学习技术,工厂也给他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刻苦努力加天资聪颖,短短几年他便成为工厂的技术骨干。 1986年大同担任生产技术副厂长,这一职位除了要懂技术还必须掌握上下沟通的技巧。大同说:“我不善此,所以日益吃劲。1989年港商来我厂订货,要求极高,港商多人驻厂看货。由于我是工厂生技负责人,负有重要责任,所以24小时跟着外贸订单生产流程,一般宴请港商的事我都推辞,只想把货保质保量送到港商的手中。”订单圆满完成,港商给予大同很高评价,说他是个真正干事的人。不久港商在深圳办厂,邀请大同参加。一番周折后,大同踏上南海边的这片热土,这一去就是20载。 “开始我与两位港人都是副厂长,分管不同工段。当时我一边制定工厂技朮规范,一边给工人上技术课,并解决了不少香港人未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工厂走上正轨,声誉鹊起,生意日隆。不久大同升任厂长。他兢兢业业工作,正正派派做人,从青丝到白头,他将自己盛年璀璨的年华留在深圳,最终因惦念百岁老母,谢绝了工厂挽留,一身洁白告老还乡。 那家企业后来一直与大同保持联系,前年特别定制了一枚40克重,成色9999的金牌送他,以表彰他对企业的贡献。大同收到快递送来的金牌时百感,差点掉下眼泪。 黄金有价,荣誉无价! 金牌既是对大同专业技术、工作或绩的肯定,也是对他弄潮勇气、人格品行的褒扬!</p><p class="ql-block"> 电脑高手</p><p class="ql-block"> 对慰祖同学年少时的印象是寡言少语,朴素无华。慰祖是电大首届毕业生,学的是电子专业。在那个人才稀缺的年代,电大生也是单位的宝貝。或许因此,在镇江火车站当了十年装卸工的慰祖被抽调到新组建的车站电脑小组,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那个年代大多数人还不知电脑为何物,慰祖他们己开始攻克镇江铁路装卸货运系统的计算机编程与应用。 这是慰祖灿烂又艰辛的一段人生历程。开发应用软件,这在当年绝对属于“高精尖”的工作。慰祖一本又一本地看书,一遍又一遍地实践。他去南京大学,向教授请教;他去北京中关村,花钱请专家修改自己的编程……“第一个项目‘磁翻板时刻表’被攻克,第二个项目‘镇江站行包发送核算系统’也成功了(该项目获铁道部技术进步三等奖)。此后我们又先后开发了货运发送制票系统,货运到达系统,集装箱统计等多款软件。同时负责铁道部有关系统的运行维护。” 回顾这些年的成果,慰祖如数家珍。 电脑小组后来有了正式名称一一电子室,慰祖在这里勤恳工作至退休,从灿烂归于淡然。 慰祖专长如今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在老同学微信群里,他成了“老师”和“医生”:热心帮同学们解决手机或电脑方面的问题,不厌其烦为大家解疑释惑。微信群里常有感激赞美慰祖的话语。慰祖谦虚地回复:“其实我并没做什幺,只能把大家的誉当作对我的希望,今后一定朝这个方向努力。” 他深情地说:“夕阳也好,晚霞也罢,只要友谊在,灿烂总会等着我们。” </p><p class="ql-block"> 借用慰祖能句式结尾;“状元”也好,金牌也罢,只要奋斗过,人生就不会后悔!</p><p class="ql-block"> (根据“同窗之友”微信群聊天记录整理,谨表谢忱)</p> 四: 相约风雨后<h3> 校庆100年,本班部分同学重返省镇中与干老师合影,别样的亲切,别样的难忘,多少个记忆在脑海中浮现,多少个思念在心底荡漾。</h3> <p class="ql-block"> 2007年,阔别四十年后,本班同学33人,由老班长林杰和在宁同学龚理、苏宜美、朱淑容、陈华的召集,首次聚会南京汤山。无数次的牵挂思念,无数次的期盼相见。时光飞逝,容颜己改,当年书生,今日廉颇,同学暮年,情结愈重,忘不了同窗之友纯洁友情,更忘不了重逢时的激动之情。</p> <p class="ql-block"> 2008年4月初,草长莺飞,柳醉春烟。本班林守昌同学热情地邀请干老师和同窗31人,再聚宝岛扬中,品河豚吃秧草。守昌同学高中毕业回扬中,69年入伍,八十年代末转业,先后在扬中市多个部门任领导。</p><p class="ql-block"> 回首往事,我们曾互相戏闹,携手相助; 我们曾青春萌动,悄悄凝望对方,并将一段朦胧羞涩的情感雪藏,校园里曾留下你我她的花季身影和青春的足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图:2008年,本班同学和干老师在丹阳同学的盛情相邀下,游天目湖尝沙河魚头。再叙一段段难忘的往事,一个个难舍的情结。</p> <p class="ql-block"> 上图:2015年10月,朱宏瑗、项静恺和我到省镇中,为本班同学母校聚会做前期准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 2015年10月31日,本班同学29人重回省镇中,相聚在久别的母校怀抱,回顾那段共同走过的青春岁月。“七里甸,光明河…”,睡梦中我们曾不止一次地把你呼唤,星转斗移,曰升月落,地标依旧,面目己变。美丽而现代化的镇中校园,陌生? 亲切? 只有那校史馆,让时光穿越,让我们看到母校成长的年轮,回望百年老校一路走来的身影,重拾那段难舍难弃的母校情结! 校办李主任、张岚老师的热情接待更给了我们回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徐家静同学因腰疼在上海家中卧床疗伤,未能参加这次同学聚会,但同学之情让她的心早已飞到了镇江,飞到了老同学的身边,这不,聚会的餐桌上,收到了她网购快递:“祝干老师八十寿辰”的大蛋糕,感动了干老师夫妇和所有的同学。</p> <h3> 2015年11月1日《镇江日报》图文报道了本班此次师生聚会</h3> <p class="ql-block"> 2008年10月18日,下放40周年,当年省镇中下放丹阳吕城公社部分知青以及上海、南京、丹阳的部份知青,重回第二故乡。读一段蹉跎岁月的诗篇,唱一首熟悉的知青之歌,跳一段红色经典舞蹈,奏一曲难忘今宵……这里曾留下我们的“芳华”。</p><p class="ql-block"> 知青,一代受苦难千锤百炼,经火与泪锻淬而成的群体名字,一个时代的印记! 知青岁月,虽有痛苦和遗憾,但经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己成为我们珍藏的记忆,人生的财富。</p> <h3> 2013年春节,当年下放吕城的省镇中部分知青,相邀于66届初三(1)班叶春红家。(上图)</h3> <h3> 2015年10月17日,学长殷小慈来镇,召集在镇江的当年省镇中下放丹阳吕城知青聚会,一些同学因情况未能参加。(下图)</h3> <h3> 2016年3月,与本班龚理、朱淑蓉,和部份镇中老三届校友,相聚镇江西津渡。</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16年7月,与本班朱宏瑗、龚理、张忠昌、朱淑蓉,参加镇中部分老三届同学小聚镇江。(上图) 2018年10月18日,原丹阳吕城公社宣传队再聚镇江,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省镇中部份校友合影(下图)。</span></p> <p class="ql-block"> 2018年,与省镇中“老三届”其它班同学在镇小聚。上图:与66届高三3班部份同学,前右为蔡玲和她丈夫(66届初三3班吴宜璘)俩人己定居美国多年。</p> <p> 2017年5月18曰本班27位同学应居南京同学之邀相约江宁,纪念毕业五十周年。</p><p> “罗绮散去,洗尽铅华”,古稀之年的我们,早己平静了当年的一腔热血; 早已磨蚀了当年咄咄逼人的锋芒; 早己谈忘了当年曾经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看淡人生,心如止水。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那些远去的恩师,也更加怀念己经逝去的学友:张龙昆,李四二、刘建华、邱淑美、郑志炎,愿他们安息!</p> 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有父母老小,有兄弟姐妹;<div> 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div><div> 我们这一辈,学会了忍耐,理解了后悔,酸甜苦辣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div><h3> 我们这一辈,熬尽了苦心,交足了学费,真正尝到了做人的滋味,人生无悔!</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让我们悲喜交加的人生如此波澜跌宕。五十年如烟往事,总也挥之不去。我们这一代有我们的自豪与骄傲,我们是伴着共和国脚步成长的一代,我们是从艰难和坚强中走出来的一代,我们是艰辛的一代,奉献的一代,无论是上山下乡的磋跎岁月,还是下岗分流的痛苦抉择,那些留在我们记忆中的爱与痛,那些苦难的生活,早己积淀成了我们受益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汲取战胜困难的无穷精神力量。我们看深了历史,读淡了岁月,唯有内心的情怀更加浓重,更加诗意和坦然。</span>母校“一切为民族”的校训,相伴我们的漫漫人生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愿同学的友谊,在回忆中永恒,在相逢中升华! 愿老同学们幸福每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8年5月</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