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加醋的(古韵旗袍店)个人旗袍展示

柠檬加醋  (梦飘飘)

<h3>中文名:旗袍文化</h3><h3>出现时间: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h3><div>出现地点:上海</div><div>典型特征:右衽大襟、立领盘扣、侧摆开叉</div><div>民国身份:国家法定礼服</div><div>现代身份:外事场合礼仪服装,国际盛会礼服</div><div>特点: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div> <h3>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h3> <h3>简介</h3><h3>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h3> <h3>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h3> <h3>旗袍面料一般有织锦锻、电力纺、杭罗、真丝、柞蚕丝、香云纱、绢纺、桑蚕丝、蓖麻丝、丝绸、丝绒、蕾丝、杏香锻…等等</h3> <h3>市面上就算是同款同式的旗袍,但用不同的料子做出来的旗袍价格也不一样。市面上有三百几至千几元、万几元不等,所以只有好的料子才能穿出她的灵魂、她的韵味。就算是同一件旗袍,但不同气质的人穿出的风韵也各有千秋,各有各的风韵。</h3> <h3>旗袍配饰</h3><h3>旗袍作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而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加之可欣赏度高,因而极富有收藏价值。现代穿旗袍的女性虽然不多,但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艺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意识形态。油纸伞、香扇是旗袍的重要配饰,身穿古典旗袍,一手执香扇、一手撑把油纸伞,款款的步伐,雅致的身影,古典的气韵,是东方古典美的化身。</h3> <h3>文化风格 </h3><h3>旗袍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女性的头、颈、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形成旗袍文化。京派与海派旗袍,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h3> <h3>文化传承</h3><h3>旗袍改自满族妇女服装(旗服)。区别于沿袭了3000多年的汉服服制,清朝三百余年的中国女装以旗服为主流。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开始领悟到"曲线美",对旗袍不断改进,推陈出新,力求把自己优美的身材曲线表现出来。但这并非一帆风顺,于是中西文化冲突的"拉锯线",便被缝在旗袍上。</h3> <h3>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围绕思想潮流的此消彼长,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展开"较量"。</h3> <h3>风姿再现</h3><h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旗袍曾有过灿烂的一瞬。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年代,服装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并被做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h3> <h3>经过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当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h3> <h3>奥黛</h3> <h3>蕾丝</h3> <h3><font color="#010101">奥黛(蕾丝)</font></h3> <h3>丝绸</h3> <h3>蕾丝</h3> <h3>奥黛</h3> <h3>改良旗袍</h3> <h3>丝绒</h3> <h3>香云纱</h3> <h3>奥黛</h3> <h3>有你们,世界变得更美丽!</h3> <h3>谢谢大家观赏!(以上有部分文字摘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