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火纷飞,硝烟弥漫。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第一篇,勾亚平,

勾亚平

<h3>作者:勾亚平,原陆军第54军161师481团卫生队卫生员。1979月2月至3月,在广西边境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并荣立三等功,还火线入党。</h3> <h3>随时准备战斗</h3><h3><br></h3><h3>1978年下半年,中越两国关系不断恶化,边境冲突时常发生,越南武装人员经常侵犯中国领土,枪杀枪伤中国边防人员和边境居民,并枪击中国列车,我方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我国政府正告越南当局,必须、完全停止对中国边境地区军民的一切武装挑衅、袭击和杀害活动,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必须由越南当局承担全部责任,战争一触即发。</h3><h3><br></h3><h3>那一年,我还未满20岁,是陆军第54军161师481团卫生队的一名卫生员。11月份刚从河南省焦作市师卫训队学习结业,来到湖北省天门县沉湖农场,准备和战友们一道在那里开荒种地搞建设。面对日益紧张的中越边境冲突,上级要求我们481团立即返回河南省沁阳县驻地,做好参战准备,随时歼灭来犯之敌。</h3><h3><br></h3><h3>12月份,我们回到沁阳,481团就紧锣密鼓地补充兵员。以往部队是简编,要由简编迅速扩充为整编,大量补充人员。一些地方部队迅速补充进来,卫生队郑胜利和李国全俩位战友就是那时由湖北省军区补充进来的。卫生队平时没有指导员、文书和通信员,也没有担架排。此时标配了指导员、文书和通信员,外加一个担架排。女卫生班临时调到师医院,由他们安排任务。如此同时,我团迅速调集和补充各类枪支弹药,全自动步枪换半自动步枪。同时准备通信设备和运输设备,准备防毒面具、防刺鞋(鞋底有钢板)和急救包(三角巾),以及压缩干粮和各类罐头。卫生队积极筹备各类急救药品和用品,以及医疗设备、照明设备和帐篷等。我团同时进行各种军事训练、战地救护训练、后勤保障训练。</h3><h3><br></h3><h3>沁阳县位于豫西北平原,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交通便利,是驻军的好地方。那里有我们的军营,有我们的靶场。此时正是冬天,比较寒冷,路面经常结冰。在这天寒地冻的季节里,正是我们军人锤炼意志,锻炼身体,苦练杀敌本领的大好时光!白天,我们就刻苦学习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战地救护知识和技术。夜晚,在微光灯下辨别各类医疗用品和药品,掌握静脉注射“一针见血"等技术。此外,学习军事知识,热带丛林知识,野外生存知识。进行射击训练,投弹训练。还学习越语战场喊话十句:1.缴枪不杀。2.我们宽待俘虏。3.放下武器。4.举起手来。5.出来。6.不要动。7.跟我走。8.不要怕。9.你们被包围了。10.不投降就消灭你们。</h3><h3><br></h3><h3>在一个晴朗的上午,我们全副武装,荷枪实弹,来到射击靶场进行实弹射击。每人10发子弹,大家都趴在地下,自动步枪放在土坎上,静心屏气,瞄准靶心,一声令下,都射向各自瞄准的靶上。有的成绩优秀,有的成绩良好,有的刚刚及格。</h3><h3><br></h3><h3>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我们搬了几箱手榴弹,来到靶场的投弹场地,进行实弹投掷。这次不是同时进行,而是一个一个的进行,我们把手榴弹手柄后盖扭开,指穿线环,使尽全力的投向远方,随着一声爆响,大家都喜笑颜开,都成绩优良。</h3><h3><br></h3><h3>除了训练以外,每天晚上团部大院放一到两部电影。我们有时在操场上,有时在礼堂里观看。电影的内容为战争片,军事技术片,军事常识片。即有国产片,也有外国片。外国片主要是苏联的卫国战争片。这些影片都积极向上,令人欢欣鼓舞,热血沸腾,勇往直前!</h3><h3><br></h3><h3>我们还召开班务会和队务会,大家树雄心,立壮志,表决心,为了保卫祖国,为了边疆的安宁,随时准备上战场!</h3><h3><br></h3><h3>为便于保密,临近开战前一段时间,不准请假,不准上街,不准通信,除非必需的以外。</h3><h3><br></h3><h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我们来到团部大院操场上,参加出征誓师动员大会。礼堂前悬挂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出征动员誓师大会",横幅下还有毛主席和华主席的画像。礼堂台阶上就是主席台,上面端坐着师团首长。我们坐在操场上,面向主席台。操场四周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武器装备,有重机抢、迫击炮和82无后挫力炮。先由团首长讲话,宣读出征誓言,后由师首长讲话,进一步给我们鼓士气,壮胆量,树雄心,立壮志。尤其是赵师长的讲话,使我难以忘怀。他说:“越南由于以往战争较多,男人死得差不多了,现在女兵较多,你们都是热血男儿,面对越南女兵,你们还怕吗?我相信你们一人打她三人不成问题。"此话一出,博得一阵又一阵掌声。接着另一位师首长介绍我们54军的光辉历程,以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并讲到我们师长是战斗英雄,在解放战争中三人俘虏一百多名国民党兵。惊得我们目瞪口呆,随着一阵又一阵掌声会议结束。</h3><h3><br></h3><h3>1979年2月17日6时40分,我国对越自卫还击战总攻正式打响。中越边境群山中万炮齐鸣,地动山摇。一发发炮弹撕裂长空,一齐射向越军阵地,发起进攻,骤然响起的枪炮声震动了整个世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拉开序幕!人民曰报头版刊发《是可忍,孰不可忍》著名社论,向世界宣布了中国的最后决择。</h3><h3><br></h3><h3>我们也加快了备战的步伐,将不必要带去的行装打包捆好后,放在军医们住居的房间里存放。包内每人都写有留言,内容基本上是孩儿为了边境的安宁,奔赴南疆上战场,如若牺牲请不要难过,为国捐躯,无尚荣光等安慰父母的话。如果牺牲,那就是留给家里的最后一段话。</h3><h3><br></h3><h3>在一个飘着雪花的上午,我们坐着军用卡车,满载各种军需物质,离开了卫生队,离开了军营,离开了沁阳县城,向着沁阳火车站驶去。那天下着中雪,天空雪花飞舞,地面上有几厘米厚的积雪。卡车驶过的地方就留下两条深深的印痕。谁也没想到,卫生队养的一条狗,名叫小黄,也很通人性。和我们很有感情,望着我们离开军营,也跟随我们前行。恋恋不舍,久久不愿离开,一直把我们送到火车站,直到下午才返回卫生队。</h3><h3><br></h3><h3>人员、车辆和军需物质搭上火车,就十万火急地不分昼夜地向着广西方向驶去。车厢是拉货的闷灌车厢,里面铺着芦席,可以在上面睡觉,也可以在上面打牌下棋,卷起来还可以在上面唱歌跳舞。火车行进当中,战友们有时打牌,有时下棋,有时唱歌跳舞,热闹非凡。虽然面临生死考验,但心情依然舒畅。火车头是蒸气机,烧煤的,时而冒着白烟,时而吐着蒸气。随着阵阵汽笛声跨过黄河,穿过长江,驶过珠江,来到湖南省衡阳市冷水滩兵站嘎然而止,在那里吃早饭。忙碌的兵站师傅们,拿着和我们在沉湖一样大的铁锹,站在直径两米左右的大锅旁,挥动铁锹快速地炒菜,此情此景令人震撼。我们吃饭的时间很短,几乎是抢饭吃,大家围着一盆包菜炒肉,哗啦啦地狼吞虎咽地几分钟就完成了事。随即坐上火车,驶过风景如画的桂林,越过清新秀丽的柳江,经过几天的颠簸,中午在广西崇左县火车站下车,换乘自己的军用卡车向中越边境的宁明县进发。原先在沁阳县穿的棉衣早已在火车上换上轻薄的军装。</h3><h3><br></h3><h3>坐在军用卡车上,南方亚热带的风景扑面而来,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青翠欲滴。田野里甘蔗郁郁葱葱,随风起舞,香蕉树和波萝树上都挂着果子。公路中间行走车辆和大炮,两旁是战士们在步行。公路旁另开劈了一条路,行走着坦克和装甲车,不时地卷起尘土。还有水陆两用坦克在水中行走,溅起的波浪和水珠非常美丽。一些低空翱翔的飞机,闪着银光,一忽儿侧飞,一忽儿仰飞,一会儿在空中盘旋,非常壮观。人声、车声、坦克声和飞机的轰鸣声汇合在一起,震耳欲聋。经过几小时的急行军,按照上级的部署和安排,在夜色降临之前,我们来到了中越边境的一个小山村驻扎,对面不远处黑幽幽的地方就是越南。此刻,将预示着:一场大战将要开始,一项光荣使命将等待我们去完成!</h3><h3><br></h3><h3>2017年12月1日写于湖北省咸宁市温泉</h3><h3><br></h3><h3>附:陆军第54军161师481团卫生队参战人员名单:</h3><h3><br></h3><h3>队长.张清洁。副队长.哈孝忠</h3><h3>文书.张秋生。通信员.金星成。司机.杨开兴。</h3><h3>军医:张天福,和刚,曾德荣,祝明福,赵贵平,王继忠,申文宝,邓先平,张彬,姚舜正。</h3><h3>药剂师:周光顺,药剂员:李国全。</h3><h3>化验员:张先项。</h3><h3>男卫生班:班长熊伟,副班长张幼平,成员:李明泽,王安,勾亚平,郑胜利,白云,夏祖全,江学峰,陈家茂,方林龙,李国。</h3><h3>女卫生班:班长徐萍,副班长王晓平。成员:张利红,周明兰。</h3><h3>事务长:张庭保。</h3><h3>烦事班:班长贾存宝,副班长韩慕成,成员:闫忠江,周全华。</h3><h3>担架排:排长宋良魁,成员:冯建……等。</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