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世间的美景数不胜数,有些美景是壮丽的山峰、广阔的海洋,有些美景则是一种氛围,一种力量,一种信仰。像飞鸟的迁徙,像昆虫的蜕变,这里的人们用他们心中对佛教的使命感虔诚地生活着,每个细节与瞬间都十分震撼,从此我开始对宗教以及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h3> <h3>色达,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当你试图去了解时,必定此生想要与其有所邂逅。记得第一次看到色达是源于网上的一幅照片,照片里没有其他的景物,有限的照片空间里满满的都是木制红房子,当时看到它,心里不禁有所一颤,我开始对这个世界的一切未知充满了兴趣,想要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精彩之处。</h3> <h3>一个放眼就会为之倾倒的地方,一个缺氧也一定要到达的方向,这里除了有为天葬效劳的神鹰秃鹫、一心向佛的喇嘛和觉姆,这里还有我,一个没有信仰但被信仰感动的老汉!我没有信仰,但深深地被这片喇嘛红弄湿了双眼,色达,我终于来了!</h3> <h3>色达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两省(四川、青海)三州(本省的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的果洛州)六县(阿坝的壤塘、本州的甘孜、炉霍、石渠,果洛州的达日、班玛)结合部,色达县城距康定444公里,经马尔康到省会成都666公里。</h3> <h3>色达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宗教文化博大精深,也是《格萨尔王传》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一直保留着原始的生活状态,有广阔的草原、纵横的河曲、密布的湖沼、巍峨的雪山,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温较低,长冬无夏。</h3> <h3><font color="#010101">色达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金马”,因历史上曾在色达境内出土了一块马形的金块而得名。色达县是个藏传佛教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全部为红教(宁玛派)寺庙。 这是一方永远不会消失的净土,无数人来此寻找灵魂深处最干净的归属!</font></h3> <h3>距色达县城20余公里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蔚蓝苍穹之下,银岭碧草之间,数千间赫红色的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它就是藏于深山中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著名的五明佛学院是中国最大的佛学院,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h3> <h3>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是由晋美彭措法王如意宝1980年创办,在短短数年间从藏区一个山谷深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三万多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 ,也被称为――“东方的耶路撒冷”<br></h3> <h3>色达,一个圣洁神圣的地方,一个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不为其他,只为感受信仰的力量。因为信仰,是心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方向,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坚定思想。</h3> <h3>色达,在摄影人的心中是一块瑰宝,是一块璞玉,也是无数摄影人渴望去探寻了解和深入探寻的地方,但因为海拔和气候的原因,大部分的摄影人都只能与她擦肩而过。</h3> <h3>越过山脉,那满坑满谷连绵蔓延的红色,在夕阳下闪闪发光,这些成千上万的红色僧舍,都是由僧尼们亲手搭建,当你立于山顶俯瞰,定会直震心灵。无论如何,你见,或者不见,她就在那里,她就是佛国之都——色达。</h3> <h3>在喇荣沟沟口,路边的两排佛塔围着一条土公路,那便是通往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的必经之路。进沟以后,转过一面山坡,映入视野的便是层层叠叠的房子,至少也有数千间,全是土木结构的藏式小平房,一律被粉刷成绛红色,房顶平铺泥土。密集的僧舍簇拥着几座辉煌的经堂,形成了一座壮观的小山城……外人怎么也想不到在这样荒凉、遥远的山里,隐藏着这样一个隐秘的世界。</h3> <h3>色达最壮观的莫过于那一片片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红色房子,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这便是成千上万的喇嘛和尼姑们的宿舍,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着祥和的气氛。 </h3> <h3>每当早晨太阳升起时,一幢幢红色的小木屋在阳光下显得异常肃穆。红色的木屋在整个山谷的四面山坡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灰白的小道路连接着一个个房屋,纵横交错,十分壮观。</h3> <h3>在重重的群山环绕之中,沟里的僧舍,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密密麻麻搭满了四面的山坡,不计其数的绛红色小木屋,延绵无数,一眼望不到头。这些红色小木屋,是一万多名僧侣的住所。</h3> <h3>没有人不会为眼前满山的红色僧舍所震撼,在这荒凉人稀的川西高原聚集了如此多的人本来就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而他们都是为了修进佛法,在此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这么偏僻的一条沟,即使道路拥挤、卫生和饮食条件极为艰苦,但仍是僧众人声鼎沸。</h3> <h3>有人说,没有去过色达,就不可能真正领略藏传佛教的精髓。在满山遍野的鸽笼般的小房子里,住满修行的喇嘛和觉姆,在这里以简单的生活寻求人生的真谛,追寻、探索、领悟,那是单纯、幸福、快乐、质朴的生活。</h3> <h3>色达是远离尘世的佛国净土,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求佛者在此虔诚膜拜,诵读经文,听佛课,有的几年、十几年,有的甚至是一生,不分老少,不分昼夜,这是一种深至骨髓的信仰!也许世上再没有比信念更能坚持的力量了,执着追求源于定力、定力源于智慧,智慧源于自然。</h3> <h3>色达浓厚的宗教文化,渗透着祭祀,香火,寺庙,朝拜。在这里,沉睡的灵魂,可以忘记尘世里的一切苦累,与自己禅修,与佛音同行。经幡舞动佛国的神秘,虔诚洗涤心灵的尘垢,经堂聆听信仰的梵音,山顶俯视红海的震撼!</h3> <h3>那密密麻麻而又错落有致的红色小木屋,那虔诚朝拜的朝圣者,那随风舞动的经幡,那翱翔空中的秃鹰…这一切仿佛都是静静的,在静静地诉说着佛国的故事,寻找一种叫作信仰的东西。</h3> <h3>如果是初到色达,目睹其庞大的阵容,壮观的气魄,往往会让你目瞪口呆。苍穹之下,山岭之间,蚁巢般依山而建的红色木屋,簇拥着金碧辉煌的佛国圣殿。展示给世人一个神秘而有圣洁的红色藏地佛国。</h3> <h3>那一间一间的红色木屋里,住着最简单的修行人,不求物欲横流的奢华,但寻心中的桃花源。过着与世隔绝的人生,到底是俗世的争,还是色达的静,一身红衣修佛心,一堵红墙隔红尘。 一间间密密麻麻的红房子,堆砌起一个无上的信仰。</h3> <h3>一间一间的红色木屋,是一个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随着虔诚的修行,放下红尘世俗的纷争,聆听梵音追随佛缘,修得来世今生的安宁祥和!</h3> <h3>每一间小木屋都很简陋,造型都很统一,单看均无甚奇妙之处。但所有的小木屋绵延不绝地排列在蓝天白云之下,便极富视觉冲击力,产生了夺人心魄的壮美。在蓝天下,这些红色小木屋,如同给荒凉的山坡披上了一件巨大无比的红色袈裟。</h3> <h3>依山而建的小木屋,低矮而简陋,采用的是土木结构,木屋的平顶上铺满着泥土,抵御严寒。木屋空间很小,仅能打坐与睡觉。屋与屋之间,比肩而立,只有狭窄的小路相连。 </h3> <h3>这些小木屋里生活的是来此修行与学习的僧众,红色的小木屋建的高低错落有致,外表看着非常简陋,小木屋都是自己建的或买的,这么小也得几万块钱。没有房子的僧众则几个人合租或住在自己亲人处。</h3> <h3>路上看见正在搭建的木屋,几平方米大小,见缝插针地修在两个房子之间。连接山坡建筑之间的小路阡陌纵横,远观之下形如一张密集的织网在山坡上铺展开来。这里是信仰的乌托邦,穿行在这红色的海洋,感受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来来往往,心灵被强烈地震惊。</h3> <h3>揣着信仰来了、留下,然后修房屋打算一辈子不离开的修行者比比皆是。随着来此修行者的日益增多,暗红色的藏式木屋也越来越多。</h3> <h3>在静谧的色达春日里,密密麻麻的小红屋,依山而建,一眼望不到边。寻个好地方,站在山头,看着脚下的光影摇曳,深吸口气,闭上双眼,你会感受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在这里都是如此真切的存在。</h3> <h3>在色达路上随处可见披着朱红色僧袍的修行者,无论男女老少,一样的装束,甚至一样的表情。五明佛学院约有2万长住的修行者。红色的佛衣,黄色的佛帽,在蓝天的映衬下便是绝美的色彩。</h3> <h3>有人形容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漫山遍野一片红”,此话不假。这里的建筑物几乎是红的,喇嘛觉姆衣服、帽子、头巾是红的,人们脸上两颊也是红的,真是红彤彤的一片。</h3> <h3>这里女子求佛者称为觉姆,男子则称为觉士或者喇嘛。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男众女众的僧舍泾渭分明,他们都有着相对独立的活动区域,喇嘛和觉姆的住所和学习区都是分开的,不能串门,既使是兄妹亲属彼此也不互相访问。</h3> <h3>这里不仅有藏族女性的觉姆,还有内地、甚至国外的年轻的求佛者。她们的皮肤白皙少了藏族女性脸上的高原红,我想若是她们长发及腰,也是妙龄女子,她们没有选择像都市女性穿着时尚,看电影、逛街等,而是选择了在艰苦的地方,静心求佛,安放自己的人生,可见人生的选择有很多中,生活方式亦有千万!</h3> <h3>在佛学院里,你会看见许多长得美丽的覚姆或俊美的喇嘛,让人不由地想到多情的仓央嘉措,曾因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h3><div><br></div> <h3>在这里你可以看见每个人都很虔诚,不论老幼,这样的虔诚感动了我,我没有过多的去拍他们怎么念经拜佛,而是去拍摄一些他们的日常生活,记录下他们在这高原寒冷地带的一些生活片段。这些学员通常要在这非常清苦的高原环境下学习3年、5年,有的甚至要10年。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毅力支撑着他们?我想也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h3> <h3>在佛学院,学员的生活都是自理,喇嘛自己动手建造木屋。他们的世界就这么大,一个没有尘世繁琐的世界,这便是一生的追求!</h3> <h3>因为山上没有自来水,喇嘛和觉姆都要到供水点自己提水和背水。打水的僧侣,修行的觉姆,一幅幅生活的片段更让我感受到出家的生活并非只是念经拜佛,他们也要为世俗之事操劳,在佛学院里上课、下课,生活的琐碎,人际的烦恼,大致和我们的生活并无两样。</h3> <h3>佛学院各种餐馆、超市、小卖部都有,但以售卖与佛事活动有关的物品居多。整个佛学院里面禁止烟酒,只有素菜提供,这样也好,让自己有个心灵的约束,修行本来就是清苦的,何必在乎这一朝一夕呢?</h3> <h3>菜市场,转经房,他们居住的房子之间的小路,都可以慢慢的感受色达无与伦比的氛围。南边是女众的生活区,北边是男众的生活区,一般男女学员是不允许进入异性生活区的。所以性别不同的摄影师要想穿梭于他们小房子之间采风的话,一定要注意不要打扰到僧众的正常生活。</h3> <h3>在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据说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在这里转上一百圈就能够好;下面一层是转经筒,金色的圆筒在人们干枯的手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声,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此虔诚的祷告。</h3> <h3>佛学院的坛城是全山最为殊胜的地方,它建在喇荣沟北侧山脊上一个凹下去的地方,那是一座三层多边形的建筑,顶层托举着一个四边形的佛殿,坛城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里面供奉有许多本尊和法王的像,神龛造型精美,显得非常神圣。</h3> <h3>坛城,作为佛教中诸佛菩萨圆满清净住处。在这里磕头修法,自然功德倍增。每天无论早晚都有人在这里转经,据说一等祈福10800圈,二等祈福1080圈,三等祈福108圏。因此在坛城边的空地上,永远有来自四面八方磕长头的虔诚信众,坛城旁边放有专门磕长头的木板。</h3> <h3>无论是佛学院的僧尼,还是远道而来的信徒,以及游客都加入转经的队伍。转经是修行,是祈祷,它转起了希望,也转出了绵绵的想念。在色达的坛城上,转动了经筒,聆听了佛音。刻下了从此与善的誓言,这就是色达之行,寻找的善念和禅意。</h3> <h3>坛城边上的照片墙上,每一个看似鲜活的人,其实都已经离开了,亲人们把他们贴在坛城边上,也是相同的祈福意思,因为坛城有诸佛菩萨,有本尊的法力,转一圈就相当于平时的数百倍,护佑着在世和离世的人们,所以,信众们不惜费力费时特意赶来坛城绕行。</h3> <h3>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仰者,在这红色的信仰空间用身体的每一寸去丈量佛的距离。同样的修行、同样的信仰,茫茫人海中,他们满面尘霜,一路奔来,只因有佛在这红尘,只为每日与佛相伴,磕头膜拜只为抛开一切世俗,五体投地只为静静的聆听禅音。</h3> <h3>离坛城最近的,便是建在山顶上的色达佛学院条件最好的喇荣宾馆,学院里有喇荣宾馆和扶贫宾馆两个宾馆,条件也是相当简陋,毕竟这里是修行的地方,僧人是不讲求奢华的。学院里的宾馆时常人满为患,订不到房间的人,就要去几十里以外的县城住宿。</h3> <h3>沿途遇到许多老老少少的修行觉姆们,她们大多比较清瘦,长年在这里清修,由于气候恶劣,阳光猛烈,她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着黝黑的皮肤,完全模糊了过往的生活痕迹,只有平和笑容依旧。</h3> <h3>穿过在阳光下颜色特别红亮的僧房,我们爬到了最近的一个山头。在此,与好几个年轻的摄影人相遇,山下云雾蒸腾,头上天蓝无垠,密如蜂房的红房子铺满山沟,一时神思飞纵,恍惚依稀,不知自己置身何处。</h3> <h3>在后山,可以俯瞰整个五明佛学院的全貌,从坛城向高处的山坡一路前行即可到达。诺大的后山,在满是经幡的坡顶,只有我一个人,站在“梦境”与“现实”之间,感受着天地世间的虚无和飘渺。</h3> <h3>转过路边金黄的大转经筒后,我们去了喇荣广场。这里是色达佛学院寺院和重要建筑最集中的地段。这里有大经堂,觉姆寺,医院,印经院,喇荣商场,喇荣大斋堂,喇荣餐厅,小吃摊,还有公交车站的站点。</h3> <h3>佛学院一共有三个经堂,一个是男众的,顾名思义就是喇嘛上课的地方。另外一个是女众的,就是觉姆上课的地方。另外还有一个是居士上课的地方。我们一般去的最多是男众上课的经堂,这里基本早上8点过开始上课,一直到中午。</h3> <h3>身穿红色僧袍的藏僧们,一个个从自己住的小木屋里走出来,挟着红匣,往大课堂走去。不一会,诵经声响彻整片山谷,激起经久不息的回响。</h3> <h3>如果有兴趣,游客也可以去经堂听念经,也可以拍一些照,只要不影响气氛。我脱掉鞋子,轻轻走上 台阶,经堂里面已经坐满喇嘛,阳光照在一片通红的袈裟上。</h3> <h3>大经堂是佛学院最神圣的地方,从阶梯开始,铺有蓝色暗花的地毯,进去必须脱鞋。僧人们在大堂侧配有专门的鞋房,一层层的架子,堆放很整齐,信众和游客的鞋子就在台阶处散放着,单单从鞋子的数量上就能推断出散众进去的多少。</h3> <h3>里面很安静,没有喧嚣的叫卖声,没有欢歌笑语,没有缠绵情话,只有偶尔飘过来的诵经声,瞬间心静如水。</h3> <h3>喇嘛们手拿经书,满脸庄重,目不斜视,专心诵经。我找到一小块空地,悄悄坐下。听那经声,如同一片瀑布漫过洪荒的脑际。</h3> <h3>这中间有许多虔心而来、一心修行的汉僧,他们放下以往身上所有的标签,过上清苦的生活。他们遵循自己的本心,坚定选择本真的生活方式,为了心中的一份信仰,为了靠近心中的梦想,一步步前行。</h3> <h3>我不是佛教徒,也不懂藏经文,但我相信沉思对于所有人都一样富有意义,这是一次灵魂深处的对话。端坐在华丽的经堂中,梵文在空中飘散,转经筒有节奏的飞转,仿佛在和佛界诉说着什么,这一切都如此饱经沧桑而又韵味无穷。</h3> <h3>随意找个地方跟着喇嘛盘腿而坐,听他们诵经,早上飘荡于山谷间的声音原是源于这里,大大小小的喇嘛们跟着引领者诵,翻着身前的经书。驱除杂念,用心聆听,声音能让人一直静到心底深处。</h3> <h3>不分老少,不分昼夜,这里的人终日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修行。听课诵经,静坐观心,年复一年,永不懈怠,只为解脱轮回。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信仰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灵魂在这里得到安宁,空中的梵音清净悠远。</h3> <h3>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他们怀揣着信仰而来,然后留下并坚持每天跪拜、修行、精进,在此安放自己的人生。</h3> <h3>心中眼里整个世界都在这全神贯注的神情里,诠释了信仰无与伦比的魅力!挥之不去的红色典藏,打动着世人匆匆的步履,岁月的沧桑挡不住虔诚修行的灵魂,梵音袅袅萦绕着山谷回旋,让躁动的心灵随缘释怀。</h3> <h3>读经文,听佛课,转经桶,虔诚膜拜这就是喇嘛,觉姆一生一心一意永恒不变的修行之旅。</h3> <h3>极其艰苦困难的环境,挡不住求佛者虔诚的信仰,在这荒凉人稀的高原,是信仰让求佛者无怨无悔一心追逐佛音的方向,是信仰让求佛者甘愿抛开尘世繁琐,整个世界只有修行,修行再修行!</h3> <h3>修行者,不求物欲横流的奢华,修行者,不求名利纷争的虚名,在这里,只有全心全意的虔诚,在这里,只有简简单单的修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灵魂都归于禅修!</h3> <h3>午餐过后,略作休息,大经堂广场便开始了辩经。辩经是佛学用语,是对佛教理论的辩论。即出家人学习佛经后,为了加强对佛经的真正理解,采用一问一答或一问几答或多问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它是喇嘛学习佛经的一个方式。</h3> <h3>僧人们现场互相辩经,虽然一个字也听不懂,但其专注劲儿令人钦佩。僧人学经内容和步骤基本相同,先学显宗,然后学习密宗,显宗主要以 格鲁派 规定的五部经典(因明、般若、中观、戒律、俱舍)为主,学完这些经典通常需要2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h3> <h3>藏传佛教辩经手势主要有击掌,滑珠,是提醒对方回答和答辩,动作夸张,击掌声音“噼啪”作响。佛学院每年考试两次,学制一般6年,特殊学科需要学习13年。每天早课,下午课,有时还有晚课。</h3> <h3>辩经过程中问难者可高声怪叫,也可鼓掌助威,舞动念珠,拉袍撩衣,来回踱步,也可用手抚拍对方身体等做各种奚落对方的动作。整个辩经过程问难者那种咄咄逼人的声威和如同武打片一般的辩经手势,让人叹为观止!</h3> <h3>在这里,能够看到许许多多穿着绛红僧袍的喇嘛,他们中不乏很多的年青面孔,甚至常常看到一群群童心未泯的孩子。步履匆匆,求佛的喇嘛,觉姆在这里虔诚修行,只为深入骨髓的信仰,无怨无悔,什么都阻挡不住修行的步伐!</h3> <h3>来来往往的人群,满眼都是红色的世界,红的摄人魂魄,红的耀人眼目,这片远离尘世的佛国净土,却散发着最强大虔诚的信仰魅力!</h3> <h3>金碧辉煌在浓烈的绛红中更显得肃穆庄严!风吹不开晨雾的缭绕,山挡住信仰的脚步,圣地金碧辉煌的佛堂,传承着佛国的福音!</h3> <h3>把信仰刻入骨髓,那么就将这一生 都匍匐在朝圣的路上!把信仰融入血液,那么就将这一生,都围绕在佛缘的身边!把信仰扎在心头,那么就将这一生,都守望在清修的灵地!把信仰装在双目,那么就将这一生,都行走在佛国的世界!</h3> <h3>色达是一方净土,是一个洗涤心灵,感悟人生的地方。去色达,去看那一片红房子,那些只为承载着信仰,简单而干净的存在。去色达,看天葬;去色达,为静心。</h3> <h3>色达,一直被视作是一个无比神秘的地方,天葬,无疑给这个地方带上了一层藏传佛教的面纱。天葬是神圣的,色达天葬几乎每天都有,规模在国内数一数二。色达天葬台建造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半山缓坡上,一座小小的白塔旁。</h3> <h3>色达天葬场与佛学院隔着两三个山谷,直线距离并不远。坐车去要先向西出佛学院所在的喇荣沟,再拐向东北,盘旋向上行驶约二十分钟,即可到达。</h3> <h3>下午两点左右到了色达天葬台,眼前建筑远比我想象中圣洁、雄伟许多。在天葬现场,我看到了家属,但是没有眼泪,甚至看到了家属面带微笑。藏人认为死亡意味着一个新的轮回,如果家属哭泣,只会让死者飘渺于生死之间。人的归宿就是死亡,在藏族,对待死亡是乐观的。</h3> <h3>天葬,是藏族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天葬寄托着一种升上“天堂”的梦想。看着秃鹫啃食着人肉,想着天堂的美好,一生的最后躯体,就在这天葬中消失贻尽,幻化成天堂里的一缕香魂。</h3> <h3>关于天葬,在此不多作描述。尊重逝者,尊重生命。愿“神鸟”秃鹰将逝者灵魂带入天界。</h3> <h3>天已接近傍晚,金橙色的日辉落满这片土地,那密密麻麻红色的房子似乎要与这澄亮的光融为一体了。身披红色袈裟的僧人来来往往,我们像是闯入了另一个新奇的世界,像宫崎骏电影里描绘的那些美丽又神奇的地方。</h3> <h3>这里的黄昏过于漫长,每天日落时分,当中国的城市从东边开始,一座座沦陷于黑暗,它依然笼罩在万丈光芒之中。金色的黄昏,红色的房屋,闪着光的佛塔,似乎在海拔4200米的这里,你能找到永恒。</h3> <h3>随着夜幕降临,色达变得愈发静谧而圣洁。辉映的灯火,绚丽的色彩,色达的夜色摄人心魄而又令人神驰心往。夜晚的色达,静谧而孤冷。华灯初上,星光点点,梵音在空中飘散,指引着灵魂归家的方向。</h3> <h3>黑夜不只是意味着沉睡,而是辉煌的开始。夜晚的色达,灯光、月光、星光交相辉映,一派迷离,一瞬间,你会有一种梦幻的感觉,这里究竟是人间还是天堂?几条主干道灯火璀璨,满山的僧舍星星点点,宛若夜空坠落的满天星辰,又似乎,一只只渴望真谛的眼睛。</h3> <h3>夜晚的色达,迷人而不自知。小木屋透出的灯光像满天美丽闪耀的小星星,虽然不如太阳那样辉煌,也不如月亮那样清澈,但它们把梦幻般的光洒到人间,把大地变成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诱发着人们探索星空的期望。</h3> <h3>白天,数以万计的绛红色小木屋,如同威武雄壮、整装待发的仪仗队,不动声色而又威风凛凛;到了晚上,不只是大经堂、坛城等建筑金碧辉煌、雄伟华美,更多的是那些看似平凡的小木屋,因为密集,因为整齐,因为灯光,便使佛学院璀璨成一座玲珑剔透的宫殿,也像是满天星斗洒落人间。<br></h3> <h3>坛城是色达佛学院最美丽的地方,它是万红中最耀眼的一点绿。坛城也是整个佛学院最早亮灯的地方。夜已经深时,坛城仍然灯火辉煌,照亮了佛坛前那片空地和在那里磕长头的信徒,有人还在坛城下转经,经筒在幽暗中吱嘎吱嘎的响着,有人在不停的叩拜,我想这便是他们一生的追求,这就是他们的梦想!</h3> <h3>这里是惊世绝伦唯一的心灵归属之地,这里是流动着绛红色的虔诚禅修之地,这里是信仰主宰精神的佛国圣神之地,这里是经幡舞动虔诚的灵魂归属之地!――不为今生,不为来世,只为虔诚的信仰而执着!</h3> <h3>这里是一块最为殊胜的佛教净土,在蓝天白云下,传承藏传佛教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平静祥和的喇嘛、喜悦温暖的觉姆、强记博览的上师和堪布,只要看上她们一眼,你就永远不会忘记,心中始终荡漾着对藏传佛教和那些僧众难以割舍的一份情怀。</h3> <h3>色达是一方净土,是一个洗涤心灵,感悟人生的地方。这里是心灵的佛国,是信仰的归息地,是此生一定要去一次的震撼之地。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这里恐怕是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了,再也找不到这种心灵的纯净,在这里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生活,有的只是简单而最美的信仰,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h3> <h3>有人说,色达是一个来了后悔,走了不舍的地方,是的,当我在崎岖的路上颠簸十几个小时,什么都吃不下的时候,我后悔;当我在色达,忍受寒冷,忍受饥饿,忍受停电,忍受因高反而一夜不能入睡的时候,我后悔。可是当我离开的那一刻,我开始怀念,怀念那充满神秘色彩的红房子,怀念这里纯粹干净的气息,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使人放空身心,抛开一切世俗的杂念,回归最初的自我。</h3> <h3>有些记忆会随着岁月的消失越来越淡,有些记忆却随着岁月的流转,雕刻成一道痕迹,深深的刻在脑海里。偶尔泛起,是由不得自己的一种想起。咀嚼着,回味着,一遍又一遍关于它的模样,关于它的故事,关于它的风采,关于它的蕴藏在历史的经典。不离去的佛音,惊艳的红色世界,虔诚的修行,来自心底的震撼,和追寻那寻找放下的根因。一切在眼前,不曾走远,写出成行的文字,祭奠那红色的圣神。</h3> <h3>到了色达,经历了天葬,目睹了雪域,纯净了心灵,人间所有的色彩焕然一新。即使一切如幻梦泡影,又怎能不去爱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多年以后,当我面对生死,我大概会想起这片雪域色达,想起人生路上的种种风景和种种情愫。我知道,漫天的鹰鹫依然会在四千米海拔上翱翔,朗朗诵经声依然会在鳞次栉比的红色木屋间回荡,轮回永无止境。</h3> <h3>挥不去那圣殿上飘动着的经幡,忘不了那红色摄人魂魄的震撼,转动的经筒,匍匐于地的信徒,聆听来自佛的声音,一圈一圈的重复,一辈一辈的轮回,随着佛的善意,修得来世今生。深刻在骨髓里的虔诚,转动在血液里的经筒,飘舞在灵魂里的经幡,祈福在一生里的信仰!色达一个用信仰震撼世界的传奇圣地!</h3> <h3>站在圣坛的脚下,仰视着心中的佛国之神韵。祈拜,虔诚,用心感悟。走在色达的巷弄里,与僧人们擦肩。听着关于觉姆的故事,把这篇文字,献给那个走过的红色藏地,色达佛国。没有描写色达的景色,写下的是内心的悟道,但愿佛国的红色,禅修着我这颗平凡的心。</h3> <h3>色达,那是一片最为纯净的佛国天堂,在雄伟的群山之间,碧蓝的 苍穹之下 ,古老的宁玛红教传承着藏传佛学的博大文化和济世情怀。随风飘扬的经幡,依山而建的红屋,慈祥温暖的僧众,匆匆一眼,那些累世光景,俗世梵音便会深深烙印在脑海,由此,心存眷念,再难割舍。</h3> <h3>色达,此生一定要去的地方!这里恐怕是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了!这里的人终日只做一件事,就是修行。这是众生向往的地方,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神圣之地!对于未来者,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净土;对于在此者,这是一种生活方式。</h3> <h3>佛国色达,红色藏地,美得让人震惊!告别色达的途中,突然想起我喜欢的仓央嘉措诗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h3> <h3>怎样去色达:色达的交通非常不便利,只能乘汽车或者包车自驾前往。外地游客一般需要先到达成都,然后到茶店子坐班车前往,每天早八点发车,行程需要约14—17个小时。如果买不到班车也可以去武侯祠横街询问去色达的藏人的越野私车,那里是所有从色达来往于成都的停靠总站,可以提前一天去约定好时间来坐车就行了,单程价格一般500左右一个人!如果一路顺畅,从成都到色达也需要1整天,若天气不好,或者堵车那么需要到马尔康或者康定经停一晚,第二天才能到达色达。</h3><div><br></div> <h3>自驾线路如下:成都(高速,60km)——映秀(G317,260km)——马尔康(G317,200km)——翁达村(V18县道,63km)——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全程580km,用时至少需要12小时,成都——映秀的高速比较好走,下了高速就有可能遇到堵车,国道路不好,车也多,所以行驶速度不会快。而且汶川—马尔康的路况还好,车也不多,风景也不错可以好好享受。马尔康—色达的路况不好,特别是从翁达村下国道之后路况非常差。</h3> <h3>五明佛学院游览注意事项:1、一定要尊重当地人的宗教信仰。2、在寺庙、经堂、坛城周围不要大声喧哗,吵闹。3、顺时针转塔、转寺、游览。4、色达佛学院海拔4000米左右,山顶海拔4200-4300米,注意高反,行动要缓慢,切勿奔跑。5、高原紫外线强,注意防晒,昼夜温差大,即使在7月份,晚上也要穿加绒的冲锋衣。6、看天葬的时间是13:30-14:30,每天都不是准时的。看天葬一定要注意保持恭敬之心,不要喧哗、打闹、嬉笑。7、色达佛学院里面没有肉类等食物,县城才有提供的餐厅。8、在色达给喇嘛.觉姆拍照先征求同意后在拍,很多喇嘛.觉姆很反感游客看到他(她)们就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