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了胜利,向我开炮!</h3><h3>电影《英雄儿女》有一句震撼人心的口号,"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是战斗英雄王成在战友全部牺牲、弹尽粮绝、敌军包围的情况下用步话机向首长发出的最悲壮的呼喊。而我今天说的"向我开炮"仅仅是"向我提意见"而已,完整地说就是"为了胜利,向我提意见"。但是在有的人看来,提意见就像"向我开炮"那样要命,就像要命那样排斥,而他们喜欢听赞歌就像孩子喜欢奶妈一样。这样一来,桌面上都是好好先生,和煦春风。一团和气一度成了一种文风和官风。然而,意见像物质不灭一样,变成了小道上各种不胫而走的消息,正式渠道的意见倒成了稀缺之物。</h3><h3>我这里摘录了黄永玉先生与曹禺先生珍贵的书信互动,就是这样的稀缺。</h3> <h3>先是黄先生写给曹先生的信:"......你多么需要他(指美国作家阿瑟.米勒)那点草莽精神......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了伟大的灵通宝玉......命题不巩固,不缜密,分析得也不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的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萝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我不对你说老实话,我就不配你给予我的友谊......"</h3><h3>曹禺先生的回复:......永玉,你提到我那几年的剧本,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得也不透彻,是你这样理解心灵的大艺术家,才说得这样准确,这样精到......我能得你这般坦率真诚的言语是我的幸福,更使我快乐的是我竟然在如此仓促的机遇中得到你这样的诚真见人的友人。你说我需要阿瑟.米勒的草莽精神,你说得对......感谢你,我的朋友,我的永玉大师......"</h3><h3>我看到他们两位文化名人的信的时候,也产生了一种无比的崇敬。其中的意义不需要啰嗦的解释,有如此胸襟和品格的人读了自然就心领神会了。</h3> <h3>我觉得,真诚相交实在太宝贵了。</h3><h3>我有一次写东西,老觉得累累赘赘写不下去,求教于老朋友贾先生,他批评我是"愚公移山",一语点醒梦中人,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我另一个老朋友张先生,好多次写了东西都喜欢让我提意见,我发现他是真诚的,也就直击要害,结果确有改进。有一次我写了个东西,本来已经发微信了,还没完没了地添盐加醋,结果我儿子看了后"语重心长"地说:"爸,还是第一稿好。后边加了那么多废话。你要惜墨如金!"我想,只有至亲才这样直说,虽然"好文章不厌百回改",但又应该"惜墨如金",不能越改越啰嗦。</h3><h3>我还喜欢听一种不容易听到的也是好多人反感的意见。我退休前,一直在办公室门口专设意见箱,及时收听师生们的意见。虽然意见箱有时也给自己带来一些烦恼,但我即使对过激意见也从来没有要追查的动念。因为这些意见使我最大程度地了解了实情,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事业的损失。我觉得向我开炮的没有一颗是炸弹,都是良药。我还就学校的失误给师生公开道过歉,并写过一篇《校长道歉又何妨》,发表在《现代教育报》上。实际上,言路广开了,背后的议论就少了;群众的心气顺了,热情和效率就更高了。</h3><h3>鼓励他人提意见,既是一种雅量,更是一种品格。</h3><h3>有一次我发表了一个东西,当即有朋友提出不同意见。我认为他的意见还是有欠考虑的,但是我说,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h3><h3>有人说"家庭不是个讲理的地方,让女人承认错误本身就是错误。"我觉得这是个既理智又一塌糊涂的理念。它不利于"老吾老",更不利于"幼吾幼"。我老伴前一段就转发了一条微信:《只有批评你的人,才是你值得一辈子托付的人》。我惊喜地感到老伴是操作失误还是获得了观音菩萨的点化?我赶紧点赞,并且号召家人以此为契机,抓紧给"领导"提意见。我说:"我带头,大家先向我开炮,仅此一天,过期不候。"孩子们说:"老爸是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其实建设清明的家风并非遥不可及。我觉得看一个媳妇接受批评的程度如何,就知道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如何。扩而大之,看一个单位领导广开言路的程度如何,就知道他的"庶民"的幸福指数如何。</h3> <h3>在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刚好发现山西作协副主席李骏虎先生发表了"创作与批评两翼齐飞"的相关文章,呵呵,实在是"英雄所见略同"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