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英国,西欧16天之旅由35名全国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们和敬业专业的洪导组成,于18.5.29开启了我们的幸福之旅。我的游记分为三册。第一册是英国和比利时的游记。18.5.29号我们怀着幸福,憧憬的心情,登上了瑞士lx197的空客飞机,经苏黎世转机,飞往心念已久的英国</b></h1> <h3><font color="#010101">英国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的“米”字旗,由深蓝底色和红、白三色组成。旗中带白边的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徒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徒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徒圣帕特里克。此旗产生于1801年,是由原英格兰的白底红色正十旗、苏格兰的蓝底白色交叉十字旗和爱尔兰的白底红色交叉十字旗重叠而成。</font></h3> <h1><b>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英国”(United Kingdom),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1]总人口超过6500万,其中以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占83.9%。</b></h1> <h1><b>以下图片转至网友</b></h1> <h1><b>会客厅</b></h1> <h1><b>机会难得,偶遇温莎堡换岗仪式,惊喜若狂,赶紧抢拍</b></h1> <h3><font color="#010101">6.30号的下午,我们游览了著名的伦敦塔,伦敦塔桥,詹姆斯公园,白金汉宫,大本钟,威斯敏斯大教堂,首相府等景点。伦敦(London),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和香港并称为“纽伦港。伦敦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伦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来自世界各地,一座种族、宗教与文化的大熔炉城市,使用的语言超过300多种,是全球化的典范。</font></h3> <h1><b>伦敦塔桥(Tower Bridge),是一座上开悬索桥,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Tower of London)附近而得名,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b></h1> <h1><b>伦敦塔(Tower of London)是英国伦敦一座标志性的宫殿、要塞,选址在泰晤士河。<br></b><b>詹姆士一世(1566-1625)是将其作为宫殿居住的最后一位统治者。<br></b><b>伦敦塔曾作为堡垒、军械库、国库、铸币厂、宫殿、天文台、避难所</b></h1><div><b><br></b></div><div><b>官方的名称是“女王陛下的宫殿与城堡,伦敦塔”(Her Majesty's Palace and Fortress, The Tower of London),是市区内最值得参观的古堡,已经有近千年历史。除了城堡本身,在这里还能看到如今英国女王在重要场合会佩戴的皇冠。</b></div><div><br></div><div><br></div> <h1><b>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是英国君主位于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宫殿坐落在威斯敏斯特,是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b></h1> <h1><b> 整个白金汉宫用铁栏杆围着,对着白金汉宫主建筑物的铁栏杆外,有一个广场,中央竖立着维多利亚镀金雕像纪念碑,它的四周有四组石雕群。</b></h1> <h1><b>圣詹姆斯公园英语名称:St Jam es's Park面对白金汉宫的圣詹姆斯公园(St. Jamess Park),原本是圣詹姆斯宫的鹿园,17世纪时查理二世聘请法国景观设计师重新造景,19世纪初在英国著名建筑师纳许进一步美化之下,至今成为伦敦市中心最美丽的公园。</b></h1> <h1><b>海军拱门(Admiralty Arch)是英国伦敦的一座纪念性建筑物,建于1912年,按英王爱德华七世之命建造的,以纪念王母,维多利亚女王。门洞上方有拉丁语铭文:: ANNO : DECIMO : EDWARDI : SEPTIMI : REGIS :: VICTORI : REGIN : CIVES : GRATISSIMI : MDCCCCX :意即“王爱德华七世十年:臣民感维多利亚女王之恩而立:1910”。 数年来,海军拱门曾被皇家海军和内阁作为居住、办公地点,并在诸如威廉王子皇室婚礼的大型仪式中多次露脸。现在是大名鼎鼎的英国海军部</b></h1> <h1><b>特拉法尔加广场是英国伦敦最著名的一个广场,坐落在伦敦市中心,东面是伦敦城,北接伦敦的闹市索荷区,南邻白厅大街,西南不远是王宫。适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广场建筑,使它成为伦敦的名胜之一。特拉法加广场是为纪念1805年英军在西班牙特拉法加海战中战胜法、西联合舰队而建的。英国海军的辉煌胜利,使拿破仑称霸海上的企图化为泡影。指挥这场海战的名将纳尔逊中弹阵亡。人们为他在广场上建造了塑像,使他成为全伦敦站得最高的英雄。</b></h1> <h1><b>下午在伦敦美术馆一侧的咖啡厅享用了英式下午茶</b></h1> <h1><b>伊丽莎白塔(Elizabeth Tower),旧称大本钟(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伦敦的标志性建筑,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Clock Tower)的大报时钟,2012年6月,英国宣布把伦敦著名地标“大本钟”的钟楼改名为“伊丽莎白塔”。伊丽莎白塔于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英国最大的钟。塔有320英尺高(约合97.5米),分针有14英尺长(约合4.27米),大本钟用人工发条,国会开会期间,钟面会发出光芒,每隔一小时报时一次。每年的夏季与冬季时间转换时会把钟停止,进行零件的修补、交换、钟的调音等。</b></h1> <h1><b>由于大本钟正在修缮,所以拍摄的角度很受限制</b></h1> <h1><b>路过伦敦皇家骑警训练营,看似威风凛凛的骑警确相当平易近人。皇家骑兵是王室的御林军,3000御林军分驻伦敦各处,这里营区有骑兵300,主要职责是担任在女王出席的外事活动中的仪仗队。骑兵营隶属皇家,营房、场地、战马都是王室的私有财产。骑兵营的费用由王室提供,并不列入国家预算。</b></h1> <h1><b>圣公会学校</b></h1> <h1><b><br></b><b>6.31号我们驱车100公里,去参观著名的牛津大学。<br></b><b>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位于英国牛津市,其历史可大约追溯到十二世纪末,迄今已有九个世纪。1209年,在牛津学生与镇民的冲突事件过后,一些牛津的学者迁离至东北方的剑桥镇,并成立剑桥大学。自此之后,两间大学彼此之间展开相当悠久的竞争岁月。在九个世纪以来,牛津大学一直是全英国乃至于世界级的顶尖学府。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时常被合称为牛桥(Oxbridge),它们两所是英格兰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上以93.7分的成绩位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b></h1> <h1><b>和参观牛津大学的小盆友们在一起拍照</b></h1> <h1><b>牛津大学总图书馆,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1602年正式建立于伦敦西北的牛津。但其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br></b><b>牛津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数量仅次于大英图书馆,藏书约650万册,其中包含现代人文、期刊、自然科学、稀有书籍等,包含东、西方手抄本16万册,摇篮本约6,500册,另有现刊5万余种,地图约117万件.数量庞大,珍藏无数.是世界上收藏书籍和手稿最多的图书馆之一。该馆在东方抄本、英国文学、早期印刷、地方历史方面的珍贵收藏,为研究者视为学术宝库。</b></h1> <h1><b>基督教堂学院享有不称为College的特权,在牛津它通常被称为“TheHouse”。这是牛津最大的学院之一,1525年由红衣主教沃西创建。基督教堂学院与英国政治渊源很深,曾在内战时作为查理一世的临时首都,在近代200年内产生了16位英国首相。#建筑风格学院漂亮的教堂建于1546年,建筑最大的特点在于内部的双拱顶,让大堂显得更加高大壮丽。14世纪安装的大型窗格,使建筑产生了哥特式的轻盈和空间感。名家设计的鲜艳华丽的彩色镶拼玻璃令教堂内的光线显得光彩迷离,特别是圣坛旁名为圣凯萨琳之窗(St.Catherine’s)的彩色玻璃窗,把《爱丽丝梦游奇境》中爱丽丝的姐姐爱蒂丝描绘成圣人,吸引了大批书迷前来观赏。#汤姆塔教堂前的尖塔叫做汤姆塔,建于1681年,位于汤姆方庭(TomQuad)南边的一个学院餐厅,差不多能容纳500人就餐,因被电影《哈利·波特》选中拍摄魔法学院的大食堂,而声名远扬。 基督教堂学院出过好几个国王、主教,近200年内产生了16位英国首相,当然最土豪!哈利波特就有多处场景在这所学院拍摄。这自然成为所有学生为之神往的地方,当然竞争也特别激烈,中国人里每年能进一两个就算不错了。</b></h1> <h1><b>参观了牛津大学,我们又奔赴著名的奥特莱特比斯特购物村。尽享英伦奢侈品,热辣折扣,采购了心仪已久的物品</b></h1> <h1><b>阿蒙霍特普三世头像,他头戴象征上下埃及统一的双重王冠</b></h1> <h1><b>人首翼狮像 亚速雕塑 浮雕的石刻上刻画神话中的保护神,常常放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王宫的大门旁边,保护王室免遭恶魔力量的侵害</b></h1> <h1><b>捏瑞易得斯纪念碑是为纪念桑索斯(现土耳其)的统治者尔比纳所建,融合了希腊和利西亚的风格和图腾</b></h1> <h1><b>路易斯西洋棋由82枚雕刻精美的棋子组成,据说可能出自于12世纪的挪威,它们是在苏格兰的外赫布里底群岛中的路易斯岛被发现的。其中的棋子“皇后”因为神似漫画“妈妈再打我一次”而爆红。而这次巡展也让上海观众有幸见到这些“网红”棋子,不知看完这套棋子,还能好好的直视它们吗?</b></h1> <h1><b>4号展厅中的罗塞塔石碑(RosettaStone)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碑上刻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书和古希腊文三种文字书写的时任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诏书。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石碑由随拿破仑占领埃及的法国军队于1799年在罗塞塔获得并因此得名,在英法之间的战争中易手英国。</b></h1> <h1><b>亚尼的死者之书 这幅画作为陪葬品放在亚尼的墓中,全长二十四公尺,用长达六十章的篇幅,描绘死者在来世获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约定事项。收藏家佛里斯班士于1887年在尼罗河中游克索西岸的墓室中发现,是众多以草纸记录的《死者之书》当中保存最好、最出色的,堪称为古埃及美术中极致的作品,也是古埃及生死观的明白表现。</b></h1> <h1><b>发掘于英格兰萨克福郡的萨顿胡古墓遗址。头盔表面点缀着日耳曼流行的动物装饰和人物场景。头盔最不寻常的特点是面罩:它有眼眶、眉板和鼻子,鼻子下面开了两个孔,以便佩戴者呼吸。青铜眉板嵌入了银丝和石榴石。每一边眉板的末端,都刻有鎏金铜野猪头图案,它象征着勇气和力量。</b></h1> <h1><b> 流失故事:英国是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一大中心。大英博物馆则被认为是在中国之外藏有最多最好中国文物的博物馆。1860年,英军从圆明园中劫走的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另一部分被拍卖。献给女王的圆明园文物就存放在大英博物馆。该馆的东方室陈列着中国历朝历代的大量文物,无一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中国人去大英博物馆,其实就等同于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b></h1> <h1><b>《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b></h1> <h1><b>景泰蓝龙纹大盖罐 精美的珐琅雕龙罐专为皇家打造,制作于公元15世纪</b></h1> <h1><b>米而登霍尔大盘子 是现存的后罗马时代最为精致的展品之一。其主题是对酒神的崇拜以及关于他的神话。(发现于罗马米尔登霍尔附近,制作于公元4世纪)</b></h1> <h1><b>下午我们来到火车站,乘欧洲之星,穿过英吉利海峡,奔赴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b></h1> <h1><b><br></b><b>6.2号,我们要参观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布鲁塞尔(Brussels)是比利时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欧洲联盟(欧盟,EU)的主要行政机构所在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NATO)总部驻地,有欧洲的首都之称,另外也是200多个国际行政中心及超过1000个官方团体的日常会议。上城依坡而建,为行政区,主要名胜有路易十六式建筑风格的王宫、皇家广场、埃格蒙宫、国家宫、皇家图书馆、现代古代艺术博物馆。下城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市中心的“大广场”周围屹立着许多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其中以市政厅较为壮观。布鲁塞尔拥有全欧洲最精美的建筑和博物馆,摩天大楼和中世纪古建筑相得益彰。整座城市以皇宫为中,沿“小环”而建,游览以步行为佳。布鲁塞尔是一个双语城市,通用法语和荷兰语,法语的使用者占较多数。另外,土耳其语、阿拉伯语等语言被布鲁塞尔的穆斯林广泛使用。在欧洲联盟的四个主要机构中,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位于布鲁塞尔,另一个机构欧洲议会在布鲁塞尔也有分处(全体议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所以它有“欧洲首都”的美誉。<br></b><b>这里是欧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所在地,同时有其他700多个国际组织和100多个外交使团在这里设立总部或办事处</b><br></h1> <h1><b>原子塔(Atomium)位于布鲁塞尔西北郊的海塞尔(Heysel,也译作埃瑟尔)高地,是布鲁塞尔十大名胜之一,有比利时的艾菲尔铁塔之美称。</b></h1> <h1><b><br></b><b> 布鲁塞尔大广场是一座独特的公共和私人建筑的共同体,时间主要在17世纪晚期,建筑简约的风格和鲜艳的图画说明了这座重要的政治和商务中心的社会和文化特质。<br></b><b>科克托称之为""世上最华丽的剧场""的布鲁塞尔大广场,无疑是世界最美的广场之一。它与布鲁塞尔的历史同样漫长<br></b><b>大广场始建于12世纪。广场面积不大,长约110米,宽约60米,被中世纪的建筑所包围。市政厅的塔楼建于1402年,高约91米,是广场上最高的建筑。<br></b><b>广场十分富有生活气息,各种酒吧、巧克力店、餐馆点缀四周,人们坐在广场上幽闲自在。天鹅餐厅是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在这里写成。法国作家雨果也曾居住在天鹅餐厅附近,他赞美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br></b><b>布鲁塞尔大广场是一座独特的公共和私人建筑的共同体,时间主要在17世纪晚期,建筑简约的风格和鲜艳的图画说明了这座重要的政治和商务中心的社会和文化特质。<br></b><b><br></b><b><br></b><b>大广场呈长方形,长110米,宽68米。主要有布鲁塞尔的各个同业公会和企业。13世纪时增添了面包店、布店和肉店。14世纪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市政厅。几个世纪中,大广场一直是布鲁塞尔举行重要活动的地方。皇帝和国王在此祭祀。多次举办比武大会。埃格蒙特伯爵和霍尼斯伯爵在这丢了脑袋。佛朗索瓦.安尼森被推上断头台。大广场目睹了诗人魏尔兰和兰波发生的争执。维克多.雨果流亡生活时的落脚之处。<br></b><br></h1> <h1><b>在布鲁塞尔大广场的市政厅内厅</b></h1> <h1><b>圣米歇尔大教堂的建造,从1017年投下第一块基石到1080年落成,持续了60多个春秋。教堂分祭坛、耳堂和大殿三个部分。由于高低不平的山顶无法提供宽阔平整的地基,人们便沿山坡修筑了几处建筑使教堂修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大教堂呈十字形,而祭台、耳堂和大殿下的墓穴或祈祷间实际上也成了罗马式建筑工艺的杰作。教堂的正面是建有三扇拱门的大门廊,从门前的平台上即可俯瞰大海。教堂集罗马与哥特建筑艺术于一身,大殿为典型的罗马风格,其穹顶的开间多达7道,两侧的拱门式长廊之上的楼廊砌有罗马式的拱窗,以保证教堂的通风与采光。与大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哥特式的三层圆形祭坛,祭坛周围的回廊不带祈祷室。这种教堂的风格在诺曼底一带很有代表性,曾经风靡一时。</b></h1> <h1><b>天使圣女</b></h1> <h1><b>6.2号我们去比利时的旅游城市根特市游览。根特市是比利时自治市,东弗兰德省省会。根特又称“花城”,五年一度举办世界闻名的花展。同时,根特是拥有优良港湾的港口城市,是进入布鲁塞尔的必经之地,是座充满浓郁中世纪风情的观光城市。市内有中古会堂的遗迹、古城遗址、大教堂等吸引着大量的观光客。圣巴伯教堂里的“对神秘羔羊的膜拜”被誉为15世纪佛拉门绘画艺术的杰作。市内有比利时屈指可数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水平。</b></h1> <h1><b>圣米歇尔桥是1905年至1909年由路易·库劳凯设计完成,是个石砌拱桥。桥中央有以圣米歇尔的铜像形象设计的街灯,十分精彩。从桥上可以看到隔莱斯河相望的根特著名的行会建筑群。</b></h1> <h1><b>圣巴夫主教座堂是浪漫主义、早期和晚期哥特风格的完美结合,它以拥有15世纪三联画屏《神秘的羔羊》(Adoration of the Mystic Lamb)/ 根特祭坛画(Ghent Altarpiece)而出名,作者是欧洲早期油画家扬61凡61埃克(Jan van Eyck, 约1395前-约1441前),祭坛内层左下角那幅《士师图》(De rechtvaardige rechters / The Just Judges)是在1934年神秘失窃后重绘的。</b></h1> <h1><b>格拉文斯丁城堡(castle of Gravensteen)也称“伯爵城堡”(castle of the count),是位于比利时城市根特的一座中世纪古堡。目前的这座格拉文斯丁城堡是由阿尔萨斯的菲利普伯爵(count Philip of Alsace)于1180年修建的,而且这座城堡是仿照十字军城堡而建的。在这座城堡修建之前,在同一地点上有一座木质城堡,根据推测,这座木质城堡建于公元9世纪。</b></h1> <h1><b>街边随拍</b></h1> <h1><b>6.3号,我们正在长途跋涉,驱车310公里,奔赴美丽富饶的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站凡尔赛宫。开启我们的另一篇章,法国,瑞士之旅。</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