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昨天一早,我没吃早饭,6:00就出来转。酒店对面就是色达著名的白塔,我发现一早就有信徒绕塔祈福,其中有一名匍匐叩拜。我悄悄绕塔一周,没有拍照,又去了对面,拍到一个凌乱的正在改建中的一个佛塔。</h3><h3><br></h3> <h3> 午餐后,我来到著名的喇荣五明佛学院。这里海拔4200米,为了减轻高原反应,我带了一个小氧气瓶上山,并且精简了摄影设备,只带了一个1DX,配135定焦镜头,一个小黑卡,35毫米镜头,一大一小,是我近两年最常用的搭配。</h3><h3><br></h3> <h3> 受很多优秀摄影作品的影响,我对色达佛学院充满好奇,充满期待,但是由于初次来访,我对拍片并未报太大希望,反而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地感受一下是最重要的。</h3><h3> 对俗人来说,这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红色的"扎空"(僧舍)一个接一个,围绕在金殿的左右,一排一排,直到高高的山巅。宏大的佛学院全景,在晨曦的映衬中,或是在瑞雪的伴临中、映衬中,都是那么神圣和纯美,曾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h3> <h3> 我走马观花,在此没有地域和身体上的优势,初来乍到,如何拍自己眼中的色达,我自己也慢慢打着腹稿。</h3><h3> 搭上佛学院交通车,到达佛学院半山腰里的停车场。我简单判断了一下情况,根据光线,我决定爬南山,并绕到东侧下山,整个过程三个多小时。上山的路上,我气喘吁吁,消耗了我几乎全部的体力。我临时决定取消晚上入住佛学院的计划,下山后碰巧又走到喇荣饭店门口,看见"客满"的牌子摆放在门口显眼的位置,心里松了一口气,心想这是给自己的一个完美的"台阶"下,可以下山了。</h3> <h3> 佛学,在我眼里就是修行,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一排排扎空中我寻找答案,探索光影的含义;在满山的红色中我发现其他颜色,那些没有被红色覆盖的存在,那些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色彩符号后面彰显的意义。高高的金殿,转来诵经声,喇荣寺大殿的门口,摆放着僧人们脱下的一排排鞋子,密密麻麻的街巷里,有来往的僧侣,也有朝拜的香客、游客,也有街头乞讨的人,也有和我一样,不知道拍什么的摄影师,和胡乱拍,不动脑子的人,俗世红尘,我感觉到在神圣的佛学院里也可以扑捉到一些蛛丝马迹…</h3> <h3> 佛法中的轮回转世,我尚不清楚,我知道积德行善;世界的真理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自己的良知和一个人的正义。</h3> <h3> 在宗教上,敬而远之也不是办法,也要学习。用俗人的眼光看这个神秘的世界,力求真实,也是俗人的真实,俗人的感受。<br /></h3> <h3>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重塑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中,宗教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们每个人如何定位,参与其中,也是我思考的。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与时俱进和独立思考,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哲学问题,也是现实问题。</h3> <h3> 色达喇荣佛学院,和全国各地一样,似乎在大建设中,大改造中。然而,一场更深刻的革命将发生在我们的精神领域,我感觉到,自由的脚步声在悄悄向我们走来。</h3> <h3>2018年5月16日于成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