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货郎担|原创散文

👦 文 华

<h3> “货郎儿、货郎儿你最亲,捡双破鞋给糖果,拾个酒瓶换头绳。” <br></h3><div> 近来,儿时的童谣时长在我耳边直播,之后又好似听到“咚咚咚,咚咚咚”的拨浪鼓声和货郎儿沿街叫喊声:“大姑娘扎的红头绳,小媳妇用的雪花膏,老大娘用的针线脑”。</div><div> 那声音拖腔带调,抑扬顿挫。在那个缺少文艺浸润的乡下,不差于听一场“秦腔”大戏。</div><div> 这就是游走于乡下的“货郎担”。农闲以后,“场光地净”的时候,他们便“云游四方”,挣几个钢蹦补贴家用。</div><div> “货郎担”是一个古老的职业。经营者挑着前后两只筐,“一根扁担走天下”。一手扶着肩上的扁担,一手摇着拨浪鼓,走村串户做着叫卖的营生。</div><div> 货郎的拨浪鼓声刚停,随着吱吱呀呀的开门声,大姑娘小媳妇,扎着羊角辫的女娃娃,穿开裆裤的小屁孩儿,怀里揣着,手里拿着破鞋底,废旧麻绒团,飞也似的向村头的叫卖声跑去,顿时把“货郎担”围成一圈。那货郎不慌不忙,从肩头上把担子放下来,后筐里拿出一个“马扎”,搁在屁股底下,打腰间抽出一块深色的毛巾,在黢黑的脸上抹一把汗,一边扇着风,一边笑咪咪地看着他的“顾客”们挑选货物,不时地还与精于算计的姑娘小媳妇们讨价还价。</div><div> 在旧时的乡村,货郎无疑是一道颇具亲和力的风景。</div> <h3>  常言说:拨浪鼓村头响丁咚,无须竭力叫卖声。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h3><div> 货郎担的行头却简单至极,几乎一根扁担挑着两个弥勒佛肚子样的箩筐,内分许多小格子,分别装入妇女、儿童用的各种小百货。如:针、扣子、捺扣、封领挂钩、套扣、别针、顶针、头网子、角巴子、银(铝)簪子、银钗、发夹、香脂、手帕、香皂,蜡笔、铅笔、作业本,小拨浪鼓、皮球、口哨、纸壳画、玻璃弹子,十二生肖玉石挂件、糖果,松紧带子、鞋带子、小儿打包带子,锥子、篾针、火柴、万金油、黄蜡、银项圈、手镯、小儿帽子、袜子等等,货筐边一架子,上挂各色头绳子、毛线、丝线,下方筐子和另一头筐子里装储藏的商品和收或换来的鸡毛、废铜、烂铁、牙膏皮、鸡蛋等。</div><div> 有人称它是流动的小百货商店,或者移动超市。</div> <h3>  货郎进村,带去了村人急需的小商品。那光景,不像现在到处是商店,大街上货物琳琅满目。田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人们半年几个月也不赶一次集,所需针头线脑一般都是由“货郎担”供应着。</h3><div> 每当货郎担进村,便会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小屁孩嘴馋,口里很少有甜味,一听拨浪鼓的声音就来劲。纷纷从床底下,旮旯里扒拉出捡来的破鞋、烂绳头,悄悄换些糖豆。不问多少,也不讲价钱,拿起来就跑。然后找个爹娘看不见的地方蹲下,细细的品味去了。</div><div> 大人围着货郎担看看这针,瞅瞅那线,再瞧瞧那雪花膏……觉得什么都该买,可就是囊中羞涩。她们把几枚硬币紧紧攥在手中,生怕丢了,松开手,硬币上都沾满了汗,还直冒热气呢!说实在话,拿毛票的人都不多,人们恨不得把一分瓣开当二分花。有不少人带着鸡蛋来换东西,有些鸡蛋是刚下的,还带着母鸡的体温,攥在手中感到热乎乎的。那时候,不少人把母鸡的屁股叫做“家中的小银行”,指望母鸡多下蛋换些日用品。 </div><div> 大人们把想要的东西拿起放下,又拿起再放下,斟酌了又斟酌,最后才决定把最需要的东西买下。</div><div> 货郎一般脾气都好。顾客们千挑万选,不断调换,不烦也不恼。</div><div> 货郎的货物不仅现钱交易,也用物什交换。用物什交换却不用称称,打上眼一模量就是:女人们梳头后积攒的一攥头发,家里倒下的烂鞋破衣,使坏了的锨镢镰锄,都能在这里再发挥一把余热。少的换几根缝衣针、几颗纽扣,多的换些肥皂、润手膏。我们这些馋猫在家里翻遍旮旮旯旯也找不出可换取糖果、玩具的物什时,就去满村子的角角落落捡拾。无奈僧多粥少,常常是忙活大半天也一无所获。不过从此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什么时候,见到货郎能要的东西就拾,就差没跟在牲口腚上接它们的粪便了。因为货郎的存在,许多废物都得到了有效利用,整个村子比现在要干净得多。</div> <h3>  小小拨浪鼓,百货鸡毛挑,流动在乡间,是那个年代的一道风景线。</h3><div> 那时节,经济匮乏,走乡串村的货郎来了,有许多“稀罕”货,都是山里的大人和小孩所短缺的。</div><div> 现在商店和超市遍地开花,购物极其方便,货郎担早已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那些拨浪鼓和憨厚纯朴的沿街叫卖声,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只能从记忆中去寻找。</div><div> 而今的乡村,遍地都是老板、经理。</div> 田文华,男,庄浪万泉人,曾毕业于原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现供职于某省直机关,业余时间笔耕不辍,自娱自乐,有百余篇小说、散文等在《人民文学》《十月》等报刊发表,部分作品被收编入《读者》《神州魂》等书籍,先后发表新闻作品千余篇,出版书籍2部,多次获各类新闻、文学奖。<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