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作者简介:吕大成,男,1962年生,天津市人,1981年参加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太原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h3><div> 吕大成同志业余时间参加山西省干部合唱团并担任副团长。从2006年开始,担任山西省干部合唱团《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男领诵。</div><div> 参加过山西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80周年等大型音乐演唱会。</div><div> 作为一名《长征组歌》的爱好者与参演者,作者多年来关注长征,了解长征,潜心研究长征历史,了解《长征组歌》及其背后的故事。</div><div> 十几年来,他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描写长征的有关书籍。特别是对《长征组歌》里面涉及到的重大事件、重要史实都反复进行了重点查对、校验,力争做到准确无误。</div><div> 这部《长征组歌探析》,历经多年的积累和锤炼,于2016年年底基本完成。该作品紧紧围绕肖华将军的诗词,力争从长征的点滴历史讲起,将《长征组歌》的创作背景和背后的故事,比较完整、准确、全面地展现出来;</div><div> 将演唱的要求、表演的要求、着装的要求、表情跟情绪的要求一一告诉大家。其目的是想让《长征组歌》这一红色经典原汁原味、原版原调地永远传唱下去,做《长征组歌》永远的传播者,做长征精神永远的传承人</div> <h3>《长征组歌探析》之二十</h3><h3>作者:吕大成</h3><h3>朗诵:吕大成</h3><h3><a href="https://www.lizhi.fm/49741714/2670208791327280646?u=2637954907422809132"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点开链接是吕大成朗诵的《长征组歌探析》之二十</a></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157, 34, 34); color: rgb(255, 251, 244);">大会师/军星爱乐合唱团</span></p> 一、关于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将台堡会师的真实历史。<div>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br></div> <h3> 1936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在讨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地点时,认为会宁是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必经之地,北依黄河,东南紧靠西兰公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决定三路红军在会宁实现大会师。</h3><div> 毛泽东当时风趣地说:“会宁是个好地方,好地名啊,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div> <h3> 1936年9月30日,先由红一方面军红十五军团占领了会宁县城,为三大主力会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h3><div> 1936年10月9日,左权、聂荣臻、陈赓等率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与张国焘、朱德、徐向前、陈昌浩等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主力实现了会师。</div><div> 10月10日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师大会,庆祝大会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战马嘶鸣,歌声嘹亮。</div> <h3>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时,红二方面军还在艰苦的北进途中。由于连日降雨,山洪暴发,红二方面军主力延误了拟于10月10日与红一、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的原定计划。</h3><div> 10月18日,红二方面军一部与红一方面军一部才实现了先头部队的“小会师”。21日,贺龙、任弼时等人率领的红二方面军主力继续北上,来到甘肃将台堡(现属宁夏西吉县),与前来接应的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实现了两大主力的会师。</div><div> 所以,准确地说,红一、四方面军是在甘肃会宁会师;红一、二方面军是在宁夏将台堡会师。</div> <h3><font color="#010101"> 一年前,即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是以“客人”的身份受到陕北红军和红二十五军(后合编为红十五军团)欢迎的。当时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仅从外貌上看是那样的衣衫褴褛、那样的面黄肌瘦、那样的骨瘦如柴。就连毛泽东这样的领袖刚到吴起镇时,在当地村民张廷杰的家中一连吃了三碗香喷喷的羊肉臊子荞面“圪剁儿”,并感慨地说:“长途行军一年多喽,还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饭,吴起是个好地方哟!” 而一年后,即1936年10月,中央红军则是以“主人”的身份欢迎二、四方面军的战友们。</font></h3> 《长征组歌》第十曲《大会师》所描写的正是当时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时一派祥和、红旗招展的欢庆场面,这时候的中央红军已经是“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的威武之师、胜利之师和当然的“老大哥”了。<div> 欢庆胜利会师的歌声响彻云霄,人人脸上都写满了笑容。虽然条件艰苦,但红一方面军的将士们仍然为远道而来的兄弟部队摆上了红烧肉,为历经磨难的战友们接风洗尘。</div><div> 红一方面军仅送给兄弟般战友们的羊就有数千头之多,牛数十头,猪三十多头,一千多套棉衣,数万张羊皮,送给红二方面军现洋三万元,还有手工编织的毛衣、袜子等御寒物件不计其数……</div>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前夕,……专程来到宁夏将台堡,缅怀革命先烈,纪念长征胜利。因此,将台堡又一次成为了热议的地名,成为了热门红色旅游景点,被愈来愈多的人所知晓、所向往。<div> 时任红二师政委的肖华,在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期间,是现场亲历者,他不断地往返奔波于甘肃界石铺和会宁城之间,亲眼目睹了三大主力红军大会师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并在三十年后写下了不朽的《长征组歌——大会师》:<br></div><div>红旗飘,军号响,<br></div><div>战马吼,歌声亮。</div><div>铁流二万五千里,</div><div>红军威名天下扬。</div><div>各路劲旅大会师,</div><div>日寇胆破蒋魂丧。</div><div>军也乐来民也乐,</div><div>万水千山齐歌唱。</div><div>歌唱领袖毛主席,</div><div>歌唱伟大的共产党。</div><div>歌唱领袖毛主席,</div><div>歌唱伟大的共产党。</div> <h3> 肖华将军在《长征组歌》最后一首诗《大会师》中,再一次重返第一曲《告别》的开头,巧妙地运用了“反复”这一表现手法,将第一曲的前两句直接“拿来”作为第十曲的前两句,正应了现在的网络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红旗飘,军号响”,不禁让人叹为观止。</h3><div> 这六个字虽然一模一样,但此时的红军已经是时过境迁,意思已经大不相同。<br></div><div> 第一曲的“红旗飘,军号响”,是一种沉闷的状态,是一种被迫,而第十曲的“红旗飘,军号响”,已经是红旗高扬,军号响彻云霄,这是胜利的旗帜,是胜利的号角;是万众欢呼,是锣鼓齐鸣。</div> <h3> 接下来是“战马吼,歌声亮”,更是表达了一种无比威武的壮观场面,这时红一方面军骑兵部队的将士们,是骑着高头战马迎接兄弟般的战友们的,歌声是从心底由衷地唱出来的。</h3><div> 因此,在朗诵和演唱《大会师》时,情绪要把握准确,声音要坚定,表情要喜庆,要从内心充满深情地表现出对党中央、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对兄弟战友的热烈欢迎。</div> <h3> 肖华将军在《第十曲——大会师》中,深情而自豪地写下了“铁流二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的诗句。乍一看,这两句诗并无特别之处,好像就是一种诗情的自然流露,是两句“过渡句”。</h3><div> 其实,这两句诗是有真实事实做依据的。那么,红军的“威名”到底是怎样震惊了世界、名扬天下的呢?</div><div> 请看:红军长征结束后,共产国际执委书记曼努伊斯基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赞扬长征“证明中国红军具有中国任何军阀军队所不能击破的高度自觉性、超人的坚韧性和战斗精神”。</div> <h3> 斯大林在1937年接见王稼祥时说:“你们红军有毛泽东同志这位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从此,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能力坚信不疑,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另眼相看。</h3> <h3> 长征也使众多的西方军人和各意识形态人士对中国红军重新定位。红军受到了世界各国军人的尊敬和钦佩。</h3><div> 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众多的外国记者、作家和军界人士,如埃德加·斯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爱泼斯坦·汉森、贝特兰、伊·卡尔逊、根·斯坦因、哈·弗尔曼、海伦·福斯特等,都辗转到陕北采访,向世界人民介绍长征。</div> <h3>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但是你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h3> <h3> 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赞叹:“长征是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h3> <h3> 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新西兰的路易·艾黎、印度医生柯棣华、美国医生马海德等,更是在长征的感召下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热情地投入到中国人民的革命和抗日斗争的洪流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宝贵的贡献。<br></h3><div> 由此可见,肖华将军自豪地写下“红军威名天下扬”的佳句,绝不是言之无据,盲目自信,而是事实果真如此。<br></div> <h3> 肖华将军第十曲《大会师》中的最后两句诗是“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这两句诗不仅是第十曲的结尾,也是整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结尾,既是第十曲最精练的诗眼,也是全曲最重要的主题。通篇朗读过《长征组诗》后,你就会发现,这两句诗眼始终贯穿在肖华将军的创作之中,是整个《长征组歌》的灵魂所在,作者有意把这两句诗放在最后,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头尾呼应、虎头豹尾的漂亮结句。</h3> <h3> 正如马子跃老师在排练提示中所说的:“‘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是全曲的结束句,每一个字,第一个音,都要加大力度,投入全部激情,要有震撼力。</h3><div> 特别是结尾的‘党’字,极富感情和爆发力。唱这个字时,合唱队员的动作是全体举起双臂,犹如光芒万丈,‘V’字形代表胜利,在壮丽辉煌的气氛中结束。”</div><div> 在朗诵时,男女朗诵者最后运用反复的方式,满怀深情地调动起自身全部能量,用排山倒海之势,爆发出全部的力量,丝毫也不保留地合诵这两句诗至结束。<br></div> <h3> 为了纪念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有关方面在会宁建立了一座会师纪念塔,并请邓小平题词。邓小平欣然提笔,写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纪念塔”,但没有署自己的名。身边工作人员问为什么不留名字?邓小平回答:“长征中那么多无名的红军战士都牺牲了,我是代表他们题词的,我就不留名了吧。”所以,你如果去甘肃会宁,看到的会宁会师纪念塔是不会看到题词者署名的。</h3><div> 会宁会师纪念塔呈三塔环抱雄姿,寓意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紧紧团结在一起。三塔塔体各为九层,在第十层合为一塔,既反映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结束长征,又映照着红军三大主力1936年10月在会宁胜利会师,也应对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九归一”的必合意境。三塔合为一塔后继续向上,在第十一层收顶,代表中央红军长征走过的十一个省,也象征着三军会师后在北上抗日、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中“更上一层楼”!</div> <h3>二、三大主力红军长征途中共有几次会师?</h3><div> 在《长征组歌》的十首曲子中,共描写了三次会师。一次是七曲《到吴起镇》所描述的“吴起镇会师”,是指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北吴起镇的会师。歌中唱道:“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div><div> 一次是九曲《报喜》中所描述的红二、四方面军在四川省的“甘孜会师”,会师时间是1936年6月。歌中唱道:“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指“甘孜会师”;</div><div> 还有一次就是十曲《大会师》所描述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宁夏将台堡的三大主力红军的“大会师”,歌中唱道:“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时间为1936年10月。</div> <h3> 这个“大会师”,是真正意义上的红军三大主力红军的聚首。这里,肖华将军在第十曲的标题中用了一个“大”字,形象生动地描述出这次会师是一次主力会师,可谓是“百川归大海,群英聚陕甘”。</h3><div> 这次大会师,是中华民族革命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它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br></div> <h3> 正如《长征组歌——大会师》中,由男领诵在交响乐的背景音乐中激情朗诵的那样:“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h3><div> 这段十分精彩的朗诵词不仅是毛泽东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高度概括和精辟总结,也是《长征组歌》全曲的点睛之笔,朗诵起来真得是气壮山河、压倒一切,也是我自己最引以为豪的一段朗诵回忆,真得是感觉棒极了。</div><div> 这一段朗诵词是毛泽东在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后的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节选,全篇见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br></div> <h3> 那么,各路红军在长征期间是不是还有“小会师”呢?您别说,还真有。其实,各路红军在长征途中还有三次非常重要的会师。</h3><div> 他们虽然不能与三大主力红军大会师相媲美,份量也不如三大主力红军大会师重,但仍然是可圈可点,意义重大。</div><div> 这三次会师分别是:</div><div> (一)木黄会师。</div><div> 1934年10月,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也就是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二军团和任弼时、萧克领导的红六军团在印江县木黄镇的胜利会师。28日,红二、六军团主力向湘西挺进,开辟创立湘鄂川黔新苏区,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后,这两支红军的主力队伍就再也没有分开过。</div><div> 木黄会师的历史意义主要在:</div><div>第一,为解决两军团建设中各自存在的迫切问题创造了条件;</div><div>第二,木黄会师后两军团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为发展湘鄂川黔边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div><div>第三,木黄会师使两军团形成了一个以任弼时、贺龙、关向应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孕育了红二方面军的诞生;</div><div>第四,木黄会师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钳制了敌人,分散了敌军部署,从而使中国革命揭开了新的一页。</div> <h3>(二)懋功会师。</h3><div>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实现了遵义会议所确定的中央红军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目标。</div><div> 1935年6月8日,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五师攻克懋功,就是今天的小金县。6月12日,翻越夹金山的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懋功东南的达维同红四方面军一部胜利会师。</div><div> 红军两大主力会师是长征中一个重要事件,它壮大了红军力量,为红军北上创造了条件。</div><div> 6月17日下午,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五师师长韩东山和全师将士列队欢迎从雪山上下来的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领导: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人。<br></div><div> 当天晚上,在达维喇嘛寺前一块开阔地上举行了胜利会师庆祝大会,周恩来主持,红二十五师师长韩东山代表红四方面军致欢迎词,毛泽东、朱德发表讲话。毛主席说:“这次会师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红军战斗史上的重要一页。红军是打不垮、拖不烂的队伍,是劳动人民求解放的队伍。两支部队会师,力量壮大了,红一、四方面军是一家人,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彻底消灭反动派,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而共同奋斗”。</div><div> 会师后,懋功地区的红军总人数超过10万,大大加强了革命力量,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为开创新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br></div> <h3>(三)永坪会师。</h3><div>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在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在会师前夕牺牲)等人的带领下,率先结束长征,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在陕北永坪镇(又叫永平)实现了会师,并合编为红十五军团。<br></div><div> 红二十五军从大别山出发,西征甘肃,北上陕北,共经过鄂、豫、甘、陕四省,是红军长征途中唯一一支没有减员的队伍。<br></div><div> 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军的“永坪会师”,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西北大会师的前奏,对巩固和扩大陕北根据地,迎接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北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