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美丽的小地方

逝去如风

<h3>暮春的雨,初夏的风。带着风雨的牵绊,5月12日清晨,长江网论坛文友相聚武汉站,登车西去采风。5、6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利川站。</h3> <h3>下动车、过站台、出站口,眼前豁然一亮——浓云雨意杳无踪影,天空湛蓝如水洗一般,白云苍狗若聚若散,似飘逸却端凝。站前广场巨大广告牌上,铁锈红底起金字:“以匠心,谢利川”,在阳光照耀下熠熠闪光。大气而不乏精巧,质朴中透出豪爽——利川给我们的第一印象。</h3> <h3>接待我们的“香山别院”向导小赵,一路寡言少语,此时略作简介:我们的目的地是“苏马荡”,属利川市谋道镇,离市区约50公里。那里最早是个几百人的村庄,村民多为土家族,“苏马荡”在土家语里是“老虎喝水的地方”。于是安排我们吃过午饭,换乘小车前往。</h3> <h3>苏马荡,地图上不见标注,如今却向世人称桃源,有什奥秘吗?我们不免狐疑,小赵却不多言,欲让我们百闻不如一见吧。小车行驶在山区现代高速上,穿过了一条长达3000M的隧道,后得知,那条隧道贯通的大山,古名齐药山,后人见其集五岳之齐,故改名齐岳山。</h3> <h3>40多分钟车程,小车将我们送到了香山别院。一眼望去,那是一片依山而建的住宅楼群,参差起伏,错落有致。下车后,跟随向导穿过楼群前的场院,行至边缘,面前林木蓊郁,以为已是尽头,不想随向导一转,却转入一条山间石径。</h3> <h3>拾级漫行,一侧藤状扶栏,一侧草木奇石。偶有鸟雀惊起,振翅飞上高枝,引我们目光抬望,得见高处一座楼阁。于是加紧脚步,近些了,看明“香山阁”匾额,便细读阁柱楹联:</h3><div>“喜登香山阁,东望齐岳,隐见龟峰蛇山,杜鹃遍野,引游人络绎不绝</div><div>笑扶如意栏,西眺鱼木,闻说十龙八斗,林海万顷,令骚客流连忘返”</div> <h3>登阁四顾,气象果然瑰丽!天空瓦蓝,云卷云舒,齐岳山上发电风车列峙,巨大叶片悠悠旋转。山林茫茫,多少房屋掩映林海之中。微风中夹杂着野草的芳香飘过,丝丝甜润缕缕清新,深深吸上一口,顿觉心旷神怡。向导说,苏马荡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4度,这里所有住户没有一家装空调,因为不需要。</h3> <h3>作别西天云彩之时,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同伴纷纷举机拍剪影、拍合照。如画景致、如诗夕照、飞扬思绪……交织成我们与苏马荡的初见。</h3> <h3>翌晨,东方欲晓,旅舍门外,同伴们悄然汇合,相约“十里长廊”看日出。接送的车因故延迟,有人提议“走过去!”大家默然响应,清晨宁静的苏马荡大道上,响起沙沙脚步声。</h3> <h3>不过半个钟头,大道旁有了一处路口,向晨练的老先生问明前路,便踅入那条似有若无的林间小道。在密林间隙中向高处攀援,草露湿衣,松尾拂面,鸟啭雀鸣。想起沈从文的句子:清晨听到鸟的叫声,使自己不敢堕落。不太理解大师的涵义,但知道鸟语之处,必是生态佳好的体现。</h3> <h3>从观日石下到“十里长廊”,雾散、日丽、风和,登高的疲意褪去,举步长廊如漫游画廊。长廊依山而建,一侧乔灌藤萝、奇石异草,一侧壁立千仞、松柏苍劲。扶栏俯瞰,群山环抱一块盆地,阡陌田亩,房舍散落,状似棋盘;高速横贯,车辆在隧口出没,小巧似玩具,精致如工艺品。</h3> <h3>游走间,有人将对面山头呼作“老子”,循声望去,峭壁边凸出一小小山头,树草丛生,看上去恰似须发飘逸一老翁,其苍古形貌,深邃神态,酷肖道祖。“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观之,耐人深思。</h3> <h3>廊道蜿蜒绵长,间或有驿亭小憩。一亭有人设摊小卖,同行建福友为人爽快,不问价钱便买下半个西瓜,让摊主切了小块,一行四人分享。驿亭吃瓜,解渴自不必说,可瓜多而食未尽,自然想到后续同伴。建福友拍下余瓜照片,发上“苏马荡采风微信群”,与摊主约定,后来者示照片为证,续享吃瓜。果然,摊主守信,继后同伴亦得“吃瓜群众”之乐。</h3> <h3>是日适逢“遇见·最美的·苏马荡杜鹃文化节”,可惜今年杜鹃花期提前了,我们没能看到漫山杜鹃花盛开的景色,一路但凡见到尚在开放的杜鹃,立马将镜头对准,心里却不免抱憾。十里长廊,沿途间有身着红衣的志愿者,热情为游客释疑解惑。我们记挂返程时间,咨询志愿者,得知:前行数百米、左转、穿过一小区、马路对面即有公交站,乘车十分方便。依言前行,果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穿过几排楼房,便是宽阔大道,顿时“真相大白”:十里长廊与苏马荡大道始终并行,多处路口相通,自然与现代,若即若离却浑然一体。我们乘上公交,一刻钟便回到了香山别院。</h3> <h3>回武汉的返程动车上,向导小赵的话多了起来。他告诉我们,苏马荡如同深闺美女,千百年来无人识,是现代高铁发现了她。先前乘火车从上海到重庆需七天七夜,从武汉到利川也得3、4天时间。随着宜万(宜昌--万州)铁路的修建、开通,上海到重庆车程缩短为一天,武汉到利川更是只需4、5个小时。然而,这条宜万铁路却是世界上难度系数最大的铁路,从2003年至2009年,5万多人修建了近六年时间,期间曾发生重大隧道透水事故,几百吨设备被地下水吞没,甚至有建设者付出了生命。小赵的讲述让我想起李白的《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不禁为我们此行“遇见·苏马荡”感慨万分。</h3> <h3>我祝愿,苏马荡永葆她那原始、自然、纯朴之美,永远是一个“中国最美的小地方”。</h3>